|
復興航空235號班機空難發生於2015年2月4日上午10時55分,該班機原定從臺北松山機場飛往金門尚義機場,在起飛後不久即墜毀於基隆河,造成多人傷亡。此事件為中華民國(臺灣)民航史上首次飛機墜毀於河川的意外。
|
|
 截取自行車紀錄器,235班機左翼擦撞計程車和環東高架橋,墜入基隆河之前的瞬間。
|
|
摘要 日期:2015年2月4日 事故類型:起飛不久後因雙發動機皆失去動力而墜毀,原因調查中 地點: 中華民國臺北市南港區基隆河(內溝溪段) 地理坐標: 25.0631°N 121.6184°E 死亡:42人 受傷(非致命):17人(含地面2人)
失蹤:1人
|
|
涉事航機:復興航空235號班機 機型:ATR 72-600 承運人:復興航空 註冊編號:B-22816 起飛地:  中華民國臺北松山機場 目的地:  中華民國金門尚義機場 乘客人數:53 機組人員人數:5
|
|
事件經過: 2015年2月4日上午10時45分,復興航空235號航班執飛由臺北松山機場前往金門尚義機場之例行航班,計劃使用MU2H離場程序。機上共有58人,其中機組員5人,乘客53人。10時55分飛經臺北市南港區時失聯,當地媒體播放的錄音顯示機長曾向航航管制員呼叫「Mayday, mayday, engine flameout!(求救,求救,引擎熄火!)」,松山機場塔臺要求機長重試並轉接臺北近場頻道(119.7MHz)。隨後塔臺5次嘗試呼叫,但是飛航組員均無回應。飛機最後因避讓建築物導致飛機高度驟降並向左側翻轉90度,左機翼先擦撞南港展覽館附近環東大道高架道路上一輛正在行駛的計程車,又擦撞環東大道的護欄,隨即墜毀於台北市南港區與新北市汐止交界、內溝溪抽水站附近的基隆河河面上。至10日止尚有三名人員尚未被尋獲。
|
|
第一時間搜救行動: 臺北市政府消防局於10時56分獲報後立即前往救援,隨後新北市政府消防局、基隆市消防局亦派出大量人車前往協助救災。國防部下令陸軍第六軍團指揮部(關渡指揮部、第三地區支援指揮部、第五三工兵群),空軍防空砲兵第一四一群、海軍水下作業大隊基隆分隊完成人員、裝備及車輛待命,隨時支持救援任務。16時15分,飛航記錄器被尋獲。 搜救單位調動400噸和700噸吊車到場,協助將機體打撈上岸。但由於事故現場附近的水門過於狹小,機具不易進出,協助救災的新北市副市長侯友宜判斷之後,建議臺北市副市長鄧家基立刻下令拆除水門 ,於是台北市政府調用鑽土機將水門破壞,於20時讓吊車進入現場參與搶救。陸軍五三工兵群也派出兩輛M3浮門橋組成機動工作浮臺,來回河面上協助固定機身、牽引吊車鋼纜和打撈罹難者遺體、飛機殘骸與旅客行李。已經撈上岸的行李與機骸,由憲兵202指揮部派遣官兵武裝看守。遺體即刻以救護車送至臺北市立第二殯儀館。 21時,大型吊車將中後機身拉出水面。搜救人員穿戴水肺裝備,潛入水下協助將沉入水中的前機身打撈上岸。23時13分,吊車首度將前機身打撈出水,但經過猛烈撞擊已經幾乎支離破碎,鋼索更因耐不住吊掛飛機殘骸所產生的拉扯而出現裂痕,使得救難工作一度停擺。23時50分,吊車在挖土機協助下將機鼻段拉到岸邊,將機長等機組員的遺體移出機鼻的部分。隔日(2月5日)0時25分才將撞毀的機頭吊離水面。
|
|
 飛機墜河後的搜救現場。
|
|
後續行動: 2月5日,現場搜救人員和軍方人員開始搬運靠放在機體旁的行李箱等物品。過程中,搜救人員持續在基隆河岸搜索。現場人員搬運行李後,由工程人員接手準備吊掛飛機機體。為讓機體可以安全抵達松山機場,工程人員前後不斷調整飛機機體,下午4時許,順利把機體吊至大型貨車後離開現場。 2月6日10時43分,復興GE235搜救人員在墜機地點下游50公尺左右的河床,尋獲2具男童遺體,11:30再尋獲2具女性遺體。 搜救團隊擴大海陸空的搜尋範圍到淡水河口外10浬,把6個河段被列為重點區域。大陸有關當局也將首次參與台灣空難調查。該6河段主要易堆積雜物或是轉彎處,研判可能卡住失蹤者可能性較大,將加派人員水面搜索及派潛水人員下水搜索。目前分工是主要人力集中從事發現場到關渡,空勤總隊直升機從百齡橋到淡水河口,新北市警消搜索範圍擴大到淡水河口,淡水河口外10浬範圍則由海巡署派艦艇搜索。 2月7日15時23分,失聯3天的空服員葉家菁,遺體於南湖橋下方400公尺,水深3公尺處由新北市義消張振尋獲。張振表示,當時他是先碰到大腿,發現她以仰躺的方式漂浮在水中,才立即將她拉上岸,拉上岸時制服與名牌都完好無缺。
|
|
 國防部亦派出近百名官兵參與搜索。
|
|
失事客機: 失事客機機型為ATR 72-600,註冊編號B-22816,生產編號1141。客機於2014年3月28日首航,於同年4月15日交付,最近一次檢查於2015年1月26日完成,飛機機齡約9個月。而在2014年7月23日失事的復興航空222號班機機型是ATR 72-500。 這架客機曾於曾於2014年4月接機返回臺灣途中因引擎技術原因申請備降澳門國際機場。引擎製造公司普拉特·惠特尼加拿大公司將故障的引擎送回原廠,並更換一具全新的引擎給該飛機使用。兩具引擎的飛行時數分別為:左側一號引擎800多個小時,右側二號引擎1000多小時。維修後於4月21日飛離澳門。 根據自由時報引述匿名機師的報導,機長廖建宗當天上午駕駛該航機完成一趟臺北到金門的往返任務,就在他從金門飛抵松山機場時,在飛航登錄表上記錄有「引擎有異狀」,要求地勤人員檢修後再飛,但地勤人員擔心班機延誤被民航局罰款,要求機長先飛完金門這趟回到松山機場。但民航局對此回應說該航班當日前2次飛航紀錄和維護紀錄中,並無任何飛機故障登錄,該班班機務簽放人員也表示無催促放飛之情形。 事後復興航空宣布,依照國際慣例停用GE235班號、改為GE2353,並已經獲民航局核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