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樓 厉风
2015-1-2 09:46
人们记忆中现在应该还是秋季,但似乎现实一下就跳到了夏天,中间的过程所有人都没有丝毫记忆,只是少过了一个冬天而已。 毕竟现在没什么人在乎这个,普京的癌症也在继续恶化,希拉里也发现自己的健康每况愈下,生活中一切都没改变。
泰晤士报:生态灾难!候鸟迁飞异常! 华盛顿邮报:天文学家发现星座瞬移! 费加罗报:一星期内金秋变盛夏!!
问过顾文兵之后的一星期中,没有任何关于灰灰父母的消息,虽然有丢了孩子的人来认领孩子,但都不是孩子的父母。 孩子太小,也提供不了什么有价值的线索。 所以刘鑫一家暂时算是收养了灰灰,何善还请顾文兵找熟人帮忙给灰灰办了个临时户口。 令人意外的是,最近失去父母的孩童并不少见,广州市警方得到的统计数据是共有43个,而且孩子父母确实是神秘失踪了,就像是从人间蒸发一样。 不过其中大多数孩子都能找到户籍信息,灰灰算是不太幸运的,顾文兵猜测灰灰的父母可能是外地人。
刘鑫原来的卡车没了,警方立了个案也没查出什么来,而且最近人们发现好多东西都凭空消失了。 一开始还有人怀疑是不是丢东西的人妄想的,甚至故意骗人的,但是最后警方调查了监控摄像等证据,才发现丢车丢东西的人所说的东西都是一瞬间就消失在监控录像里的。 用顾文兵的话说:“那些监控录像就像被谁掐掉一段一样。但你一看录像时间却都连续,中间没有时间间断。见了鬼了。” 然后一统计,丢东西的人太多了,广州市内光是丢汽车的人就有400多人。 刘鑫所在的送货公司丢车的就有3个人,最后公司只能认倒霉,把这事按照意外事故处理,重新给刘鑫他们3个人各自配了台卡车。
“婚检没过?”刘妻有点纳闷,“什么时候那帮人开始认真检查起来了?” 吴宇和何善按照婚姻登记所的要求去做婚前检查,骨龄测试结果显示俩人都没到结婚年龄,所以婚记所不给发证。 “你俩再多等几年吧,”刘鑫掏了掏耳朵,“换了是我根本不用做测试就不给你俩登记,一看就是俩中学生。” “小善子①要是真被那些外星人变回了17岁,那你俩可不许滚床单哦,”刘妻说,“咱们中国可是要到18岁才算成年人。”
【注①】何善的母亲何妻当年也喜欢这么称呼她
“没那么多讲究,现在好多小屁孩早就见过世面了,”刘鑫摆出个姚明笑脸,“我同事家闺女才16岁,孩子都怀上了。。” “我说不行就不行!”刘妻严正坚持,说得何善和吴宇一阵脸红。。。。
。。。。
何善在互联网上与大洋彼岸的博客主人桑切斯取得了联系,何善的英文水平还不错,桑切斯只是把她当作地球另一边的一位科幻粉丝看待。 不过何善显然做了功课,她查到桑切斯是一位插画家,而且了解了一下他的画作,并给桑切斯很高的评价,她最终目的是想让桑切斯为《科幻新族》撰稿一篇 梁女士和周阿婆都认为这对刊物会是一个促进,如果一位远在大洋彼岸的科幻画家能专门为本刊写稿,肯定会在国内科幻界引起一点小轰动,对提高本刊知名度绝对会有莫大好处。 问题是桑切斯表示没兴趣,所以何善需要点猛料来提起他的兴趣: “中国的科幻爱好者认为外星变形机器人打赢了决战。”
一大早上看到这个E信后,桑切斯顾不得刷牙洗脸刮胡子,直接披上外套就去了吉姆家,普通中国科幻爱好者猜到变形泰坦进行过决战的概率有多大?
吉姆认为几乎是零:除了美国军政高层以及与外星人打交道的类似吉姆和桑切斯这类“特工”之外,不可能有人知道什么决战的事情,平民都完全不清楚巨行星、太阳膨胀、极光这些与变形泰坦有何联系,他们更不知道变形泰坦来地球是为什么,那么人们当然猜不到变形泰坦要进行什么决战!美国人民如此,中国人难道不是如此?!
“这绝不是一般的科幻粉丝!!”吉姆很确定地说,“不过这事不能让别人知道,我先来试试她。”
令桑切斯和吉姆意外的是,何善反而不应答了。 “很讲究策略的中国小妞,”桑切斯笑道,“现在我被她牵着鼻子走了。” “她似乎想让你给什么科幻刊物投稿,”吉姆看了E信记录后说,“我觉得你有必要满足她的要求。要有诚意,桑吉。” “看来我也得甩点猛料。。。”桑切斯摸了摸下巴上没刮的胡茬。
于是我们中国的科幻爱好者就在2020年8月②最新一期《科幻新族》上看到了来自海外的外星人画家的科幻故事(当然,是英文的,周阿婆亲自撰写译文附载),这在中国科幻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远比梁女士和周阿婆以及何善预期的要大,《科幻新族》的科幻栏目已经成为中国文学界焦点。 【注②】天文学家根据黄道星座位置等天文信息重新纠正了纪年的月份信息,但年份号依旧沿用旧的。天文学家已经根据其他天文观测估算出人类记忆跳过的时间约为四年半,但这事还是不提为好,至少公众会觉得凭空过了100多年实在是很匪夷所思,科学界并不想就这个问题回答公众的疑问,因为他们也确实回答不了。
许多根本不曾听说过《科幻新族》的人,都突然从友啊网(UR网)新闻旗舰站点得知了这个刊物的存在,许多一直以为《科幻新族》是奇幻漫画刊物的读者,也开始注意到这刊物的名称一直都是科幻冠名,而且一直保留了几个科幻专栏许多年(虽然读者通常不会去看那些文字栏目)
而且它的科幻文学栏目内容被读者发掘之后,人们发现这刊物所刊载的科幻小说清一色够得上硬科幻水准,而且水平普遍高于国内最知名的《科幻世界》。 媒体也就这一话题展开轰炸: 有媒体问,为何一个坚持走科幻文学路线的刊物在中国混到这步田地,要靠刊登奇幻漫画养活?中国人都已经不爱科学了吗? 有媒体问,为何总是要等到识货的外国人(比如这一次是国外科幻画家)找上门来,中国人才知道自己家里有宝贝? 有媒体问,为何我们的文化部门在坐视科幻文学在中国艰难生存而无所作为?难道一切事情都要民间替他们去做? 有媒体问,国内就有无数超越美国大片的科幻创意,为何我们的影视界却要去国外请科幻作家写剧本? 有媒体问,我们中国有很多优秀科幻文学根本不是给儿童读者看的,为何我们中国的科幻小说居然分类在儿童文学中?这是中国文学界为了自嘲吗? 有媒体问,中国高龄科幻读者80%认为科幻小说是给孩子科普用的,90%青年科幻读者分不清什么叫科幻,什么叫奇幻,这是谁的责任?。。。。
吴宇对这些媒体有一句话总结:“事后诸葛亮的媒体早干什么去了!” 刘鑫的总结更绝:“媒体问这些问题的时候已经自问自答了③。”
【注③】那些事后诸葛亮的人和各个部门都像媒体一样,它们只能在事后当诸葛亮的原因也都一样:中国人除了自己享乐之外,什么都不关心(参看前面章节美国人对中国人过于“热爱生活”的论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