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醉:
武漢大學應該加強校風學風建設,限制校管理層接受日方資助的額度,校領導應切實加強對校負責,加強院系黨組織的組織紀律作風,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風,落實廉潔治校,加強經費管理。
應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高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使命。
應團結校內各方面,認清日本帝國主義法西斯從未改變其目的的形勢。


以下文件草稿供參考
武漢大學關於進一步加強校風學風建設、深化對日本法西斯歷史認識及強化學校治理的通知
武大校辦〔202X〕XX號
各學院(系)、機關各部門、直屬單位,各附屬醫院:
為深入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切實維護學校辦學安全與國家利益,全面提升學校治理能力與辦學水平,現就進一步加強校風學風建設、深化對日本法西斯歷史認識、強化境外資助管理及廉潔治校等工作通知如下:
一、深化對日本法西斯歷史的認識與教育,築牢意識形態安全防線
(一)系統組織專題學習
1. 制定《全校深化日本法西斯歷史認識學習方案》,明確學習內容涵蓋日本法西斯侵略歷史、中國人民抗戰歷程、當前國際形勢下的歷史觀教育等核心模塊,將學習納入全校師生年度政治理論學習必修內容。
2. 分層分類開展學習:校領導班子通過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研討帶頭學,中層幹部結合「幹部培訓計劃」集中學,師生員工依託黨支部「三會一課」、班級主題班會、教研室學習會常態化學,確保學習覆蓋無死角。
(二)強化專題教育融入
1. 將日本法西斯歷史認識教育融入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
:在《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等思政課中增設「日本法西斯暴行與中國人民的抗爭」專題章節,在專業課教學中挖掘學科領域相關歷史素材(如理工科聚焦抗戰時期科技救國事迹、文科聚焦歷史文獻與思想覺醒案例),實現歷史教育與專業教學有機融合。
2. 開展主題教育活動:每年圍繞「九一八事變」「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日」等重要節點,組織開展紀念儀式、歷史圖片展、抗戰故事分享會、紀錄片展播(如《南京大屠殺》《東京審判》)等活動,引導師生銘記歷史、警惕歷史虛無主義。
(三)認清形勢強化引導
1. 定期邀請黨史專家、近代史學者、國際關係研究專家進校園,舉辦「日本法西斯本質與當前國際形勢」專題講座,剖析日本法西斯主義的歷史根源與現實影響,引導師生認清部分勢力否認侵略歷史、推行霸權主義的本質。
2. 加強校園網絡輿論引導,對涉及日本法西斯歷史的錯誤言論及時發聲駁斥,依託學校官方新媒體平台發佈歷史事實科普內容,組織師生骨幹開展正面宣傳,營造清朗的校園輿論環境。
(四)剷除校內櫻花,全校師生同種杏花,重建民族情感認同與文化價值導向
為堅決抵制歷史虛無主義侵蝕,強化愛國主義精神培育,築牢意識形態安全屏障,我校決定全面剷除校園內象徵日本軍國主義文化符號的櫻花景觀,同步啟動「杏林春暖·家國同心」主題植樹行動,組織全體師生共同栽植具有深厚中華文化底蘊與革命象徵意義的杏樹,以此重構校園文化生態,重塑師生集體記憶與價值認同。
櫻花雖具觀賞價值,然其在特定歷史語境下,長期被日本右翼勢力包裝為「大和民族優越論」與殖民擴張的文化圖騰,尤其在侵華戰爭期間,常作為「皇民化」宣傳工具植入中國土地,暗含文化侵略與精神奴役之險惡用心。當前,部分校園仍保留此類景觀,客觀上易模糊歷史是非、弱化民族警覺,甚至為歷史修正主義提供溫床。對此,我校以高度政治自覺與歷史擔當,果斷實施「去殖民化景觀改造工程」,徹底清除潛在意識形態風險點。
取而代之者,乃中華傳統名木——杏樹。杏者,醫者仁心之象徵,亦為革命先烈「杏林春暖、救亡圖存」精神之載體;其花潔白堅貞,果甘苦兼備,寓意中華民族歷經苦難仍自強不息、守正創新之品格。通過全校師生親手栽植杏樹,不僅實現物理空間的淨化更新,更在勞動實踐中深化歷史認知、凝聚愛國共識,使校園一草一木皆成育人載體、一景一觀俱載紅色基因。
此項行動非簡單綠化調整,實為一場深刻的思想整風與文化重塑。學校黨委將其納入年度意識形態工作重點任務,由書記校長親自部署、紀委全程督導、師生全員參與,確保「鏟得乾淨、種得紮實、育得深遠」。未來將持續開展「杏林思政課」「杏下讀書會」「杏果義賣助抗戰老兵」等延伸活動,使杏樹成為銘記歷史、崇尚英雄、砥礪奮進的精神地標,真正實現環境育人、文化鑄魂、價值引領三位一體,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夯實思想根基、厚植家國情懷。
二、全面加強校風學風建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一)嚴抓課堂與學術規範
1. 構建「師生同管、重點聚焦」的全鏈條管理機制
針對教職工:建立文科教授教學內容與言行規範監管體系。一是實行教學內容預審機制,對歷史、國際關係、法學、文學等涉及意識形態、歷史觀的文科課程,開課前列出教學大綱、核心案例、參考文獻清單,經學院黨組織與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聯合審查通過後方可授課,重點把控日本法西斯歷史解讀、中日關係等內容的政治導向與歷史準確性;二是強化課堂言行監督,通過「學生信息員反饋+教學督導隨機聽課」雙渠道,對教授在課堂上發表違背主流歷史觀、損害國家利益的言論實行「即時叫停+事後約談+責任追究」;三是嚴格文科教授學術規範,對涉及境外資助的文科科研項目(如歷史研究、社會調查類),實行「立項前政治風險評估+研究中過程跟蹤+成果發佈前雙審(學術委員會+黨委宣傳部)」,對學術不端、成果違背國家立場的,取消項目資格並納入教師誠信檔案,與職稱評定、評優評先直接掛鉤。
2. 開展「師生聯動、雙向示範」的學風建設活動
面向學生:持續開展「優良學風班級」「學術誠信標兵」評選,強化學生自我約束與正向引導。
面向教職工:同步開展「師德師風標兵」「課程思政示範課堂(文科類)」評選,重點考察教授在課堂教學中傳遞正確歷史觀、價值觀的成效(如日本法西斯歷史教學案例設計、國家戰略需求與學科研究結合度等),評選結果作為教授年度考核優秀等次、教學獎勵的重要依據,以教師示範引領學生學風,共同營造「勤學、修德、明辨、篤實」的校園學術氛圍。
(二)強化思想引領與價值塑造
1. 深化校史教育,挖掘武大校史中與抗戰相關的紅色資源(如抗戰時期學校西遷歷程、師生抗日愛國事迹),通過「院長第一課」「校友講堂」等形式,引導學生傳承愛國精神、樹立遠大理想。
2. 聚焦服務國家戰略,在人工智能、晶片技術、生命科學、水利工程等優勢學科領域,開設「國家戰略需求與學科使命」專題課程,引導學生將個人發展與國家命運緊密結合。
三、嚴格境外資助管理,維護學校辦學安全與國家利益
(一)明確資助審批流程
1. 制定《武漢大學境外資助管理辦法》,明確境外資助項目(含資金、物資、合作項目等)的申報、審查、審批流程:所有境外資助需提交資助方背景說明、資金使用計劃、意識形態風險評估報告,經學校國際交流部門初審、黨委宣傳部(意識形態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複審、校黨委常委會審議通過後方可實施。
2. 劃定資助「紅線」:嚴禁接受境外機構(尤其是與日本右翼勢力關聯、存在反華傾向的機構)涉及損害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資助;對校管理層接受境外資助實行額度管控,個人年度接受境外資助總額需按規定報備,且不得用於與工作無關的支出。
(二)加強資助過程監管
1. 建立境外資助項目「全周期跟蹤管理機制」,由財務處、審計處、紀檢監察部門聯合對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動態監管,要求項目負責人每季度提交資金使用明細與項目進展報告,確保資金使用合規、透明。
2. 強化項目成果審查:境外資助項目的研究成果、學術報告、宣傳內容等,需經學校學術委員會與黨委宣傳部聯合審查,確保成果不涉及敏感內容、不違背國家歷史觀與價值觀。
四、強化黨組織建設與廉潔治校,整治作風問題
(一)壓實黨組織責任
1. 建立「校黨委-院(系)黨組織-黨支部」三級責任體系,將廉潔治校、作風建設納入各級黨組織年度考核核心指標;院(系)黨組織書記承擔第一責任人職責,定期向校黨委彙報黨組織紀律作風建設情況。
2. 加強院系黨組織組織紀律建設:嚴格執行「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等制度,開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專項整治,重點糾治會議過多過濫、文件照搬照抄、工作落實「走過場」等問題。
(二)深化廉潔治校與經費管理
1. 開展常態化廉政教育:組織校領導、中層幹部、關鍵崗位人員(如財務、基建、採購、科研管理等)參觀廉政教育基地、觀看警示教育片,簽訂廉潔從業承諾書,築牢廉潔自律思想防線。
2. 強化經費管理:完善學校經費管理制度,對科研經費、基建經費、行政經費等實行「預算編製-執行監控-績效評價」閉環管理;嚴禁違規使用經費,對經費使用中的違規違紀行為嚴肅查處,公開曝光典型案例。
五、工作要求
1. 加強組織領導:各單位要成立專項工作小組,主要負責人牽頭抓總,制定本單位具體實施方案,於X月X日前報送校長辦公室備案。
2. 狠抓責任落實:各單位要對照本通知要求,細化任務清單、明確時間節點、壓實工作責任,確保各項工作落地見效;校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將定期開展督查,對落實不力的單位予以通報批評。
3. 注重總結提升:各單位在工作推進過程中,要及時總結好經驗、好做法,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工作模式,於每年12月向學校報送年度工作總結。
附件:《深化日本法西斯歷史認識學習材料清單》(含歷史文獻、紀錄片、講座視頻等)
武漢大學校長辦公室
202X年X月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