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17篇帖子。
(轉載知乎)PhD期间如何保持科研干劲避免burn out?
81樓 JosephHeinrich 2025-7-23 17:22

知乎用户ByKFNK:


少读/写点paper,多锻炼,多打游戏,多散步,play the games by the rules

82樓 JosephHeinrich 2025-7-23 17:22

作者:今天写论文了吗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8848345/answer/353728019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01 关于读博认知

1. 读博不只是学习知识,更是一个修心的过程。本科硕士的课程和社团生活丰富多样,让人眼界开阔,但是并没有获得足够的深度。读博期间,大多数都是围绕课题转的,让人有了更多的时间独处与思考。渐渐会意识到,人生其实是一个修炼与内心达到和平相处的过程。

2. 如果钱对你很重要,请慎重选择读博。别以为你读博是在投资,是为了在未来把读博期间亏的钱挣回来,事实上大概率是挣不回来的。

3. 不要以为有了博士学位工作就能随便挑,殊不知其实在现代社会,专业极度细分,专业对口远比学历高低重要得多。

4. 读了博士以后工作就不累了?(或者为了成为轻松自由的大学教授而读博),殊不知现在进入高校的青年导师也有很多累的英年早逝。(大学教授也是一份非常非常辛苦的职业)

5. 读博就是一个不断被同行前辈 judge 的过程。从你申请开始,到你做的每一项工作,发的每一篇 paper,做的每一次 presentation,再到你毕业以后找工作.......如果你有一颗玻璃心,受到批评或冷遇就容易情绪化,那你可能不太适合读博。

02 关于科研

1. 博士的唯一工作和任务就是做科研,没有人会在意你博士期间上课的成绩。如果你并不热爱科研,千万千万不要读博。

2. 不要误以为科研是唯一,工作才是终极目标。把握好自己找工作的终极目标,不能为了科研而科研,不能为了发论文而发论文,要想着科研之后自己做什么,这样你就会有一个很好的规划。

3. 博士科研不是独自一个人能够完成的,必须要有导师的指导。尤其是一些不熟悉的项目和博士论文,独自一人是完不成的,所以科研过程中要加强与导师的沟通,更多的获得导师的指导。

4. 文章,越快越好,越早越好。现在的文章,通货膨胀速度太快,晚了就不值钱了。无论你是文科还是理科,无论你是毕业后从教、从政或者进入私企工作,论文真的很重要。

5.科研是孤独的,尤其是人文类很多专业,说实话就是自己一个人找资料,自己一个人看书,自己一个人写论文,自己一个人投稿。

03 关于导师

1.师生关系是导师指导学生,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学业。找到好的导师,真的很重要,招到好的学生,同样重要。学会换位思考,有效沟通,相互理解,有利于关系融洽。

2.不要误以为导师决定你的人生,选不对也没关系。无论你遇到了什么人,总能从其身上学到一些东西。对于导师,有的可以教给你做课题的方法,有些教你做人,有些可能让你明白了谁也不欠着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导师,你可能会对目前的生活更加的有信心。

3.导师也是人,教学、科研、项目等工作多是以资金为主,企业和导师签项目是冲着导师的头衔去的,而导师则是冲着资金去的。

4.和你的导师坦诚相待。如果你不理解某些事情,或者你实验没做好,或者他们忘记给你反馈,直截了当地告诉导师就好。诚实可以让你和你的导师的关系更上一层楼。让你的导师帮助你是最方便的方法。

5.如果你遇到了不管不问型的导师,就需要你多些自觉和自律;如果你遇到了push类型的导师,就需要你听话。

04 其他

1. 读博不止是坐冷板凳,社交也很重要。和导师、同门、舍友、公司人员、其他老师都要搞好关系。自己要有意识地去维持种种关系,多考虑对方的想法,至少做到不被人厌恶的程度。

2. 多和高年级的博士甚至博后交流,尤其多聊一些对于科研的感性认识。这些老者的感悟可能不是那么高光伟正,但是绝对可以让你少走一些弯路。

3. 同在一个屋檐下,总会有一些利益的冲突的,所以师门之间也会有明争暗斗。该尊敬的,该附和的,该联系的,都要做好。想太多了没用。

4. 另一半和父母的支撑很重要。尤其是当你奔三还不催促你结婚时,尤其是当别人都挣钱养家,你还独自一人时,尤其是当别人有车有房,你还只有自行车和宿舍时。他们的支持你会少去很多心理负担。

5. 不要误以为自己年轻身体能抗,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年轻时不注意养身,不注意身体,熬夜是家常便饭,可随着你年龄的增长你会发现自己身边真的是经不起折腾了。平时一定要控制饮食、加强身体锻炼。


83樓 JosephHeinrich 2025-7-23 17:23

作者:全奖PhD先知酱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8848345/answer/4587285570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觉得你这个问题真是扎到了不少人的痛点。首先,不自律博士真心不少,你并不孤单!以下是几点“懒人”友好的建议,希望对你有用:

1. 拥抱你的“抱佛脚”本能,化压力为动力

像你这种靠DDL续命的类型,说明你对外部压力特别敏感,那就善用这个特性。



如何利用DDL? 把任务拆小,把假DDL排满日历。比如老板要求三个月后交一篇初稿,那你就告诉自己每个月都要出一个小版本。反正骗自己是门艺术,抓紧用起来。
举个例子:我有一次实验数据拖了两个月没分析,后来老板说要报告,我一周没睡好把图全画出来了,结果被夸成“效率极高”。这就叫“最后一刻也能发光发热”。

2. 学会善用“微懒惰战术”

既然无法完全抛弃娱乐,那就“偷懒不露痕迹”。



边娱乐边做科研:写代码时听播客、实验中刷论文摘要。
游戏化你的科研:把文献阅读和实验数据当成通关打怪。举个例子,我导师每次表扬我,我就像捡到装备一样高兴——虽然这些装备没加到工资上。

3. 量化混乱生活,别怕“伪规律”



不用改太多习惯:比如,你可以晚睡,但每天给自己定一个“固定的晚睡科研时段”(比如11点到凌晨1点)。做不到早起,也可以“早起式起床”(9点前看一篇文章/回个邮件)。
我有个室友就是这样的,熬夜玩游戏到1点,接着抱着手机看论文,他觉得“这样才对得起晚睡”。

4. “家庭+朋友”反向督促法

既然家人/朋友随时能拉你去玩,那你可以用他们来“逼自己工作”。



让家人和女朋友帮你规划:比如告诉他们你有个重要实验,限定“只在晚上8点后打牌”。
有个例子可以供你参考,我有个同学,他老婆会问他,“你今天完成了啥?”如果他说没完成,他就得刷碗加拖地。你看,有点“幸福的重压”是不是也挺好?

5. 底线意识:burn out 也有最低成本方案

如果真的觉得疲惫不堪,那就允许自己彻底懒几天,但别超过三天。最重要的,是不要因为别人看起来很规律就给自己太大心理负担。
例子:我PhD第二年崩溃过一次,躺平一个星期后,朋友劝我,“躺平也是科研的一部分”。我想了想,好像也没错,结果回来反而更有效率了。

最后一句话:

你不是个机器,别跟别人比效率,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才是王道。坚持到最后,你的“不规律”博士路同样能闪闪发光!


84樓 JosephHeinrich 2025-7-23 17:23

没酒精的可乐桶:


好问题,读硕士期间自己会给自己压力,但是在此基础上,之前的导师他特别爱push,就导致压力倍增。经过这一整个暑假的休息,以后读博时间一定要劳逸结合,因为最坏的结果也仅仅是延一年而已,对于人生来说,微不足道,享受当下。

85樓 JosephHeinrich 2025-7-23 17:23

Chandler:


先找到自己极限,知道自己的心理承受力/执行力具体有多少。

然后按照自己的状态来计划工作,分配自己的精力和时间。

86樓 JosephHeinrich 2025-7-23 17:24

自己预估一下自己,是否可以混毕业。

如果可以,那就咬咬牙,坚持到毕业拿到学位。

如果目前来看不可能,那就快点quit。

人性是不可能通过一个建议来改变的。

人性改变途径有,但很少,要么遭遇重大变故,要么被人强迫,要么进入一个不一样的环境。

想要网上听一个意见就对抗人性改习惯的,基本不可能。

而且其实博士本身的作用也需要你后面自律的生活和工作才能发挥作用,如果你本身自己知道无法自律,大概率博士学位对你也没用。

建议咬咬牙毕业,不然就赶快退学放弃,别浪费时间。



作者:石某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8848345/answer/353220989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87樓 JosephHeinrich 2025-7-23 17:24

蔚蓝:


找个好导师,做个好项目


88樓 JosephHeinrich 2025-7-23 17:24

atom Native:


也许和家人/女朋友/兄弟待够(ni)了就有额外的精力开始科研呢

89樓 JosephHeinrich 2025-7-23 17:25


james:


做感兴趣的课题 你就会越做越爽…


90樓 JosephHeinrich 2025-7-23 17:25

Return3656:


科研这东西很容易做着做着就EMO,在EMO前尽可能保持高产出就需要你能保证高效率。在做科研的时候不要被其他东西分心,一股脑儿投入科研。结束后你可能会感觉很累,这时候可以好好放松下,为下一次做科研积累能量。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共享創意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