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秘而渺小:
收益變低了,而且是極速貶值。16-17年的時候,你在海外一所差不多(前兩百)的高校做個博後,回來能在北京的985當副教授;而如果你是金貴的美國博士,去普通985混個教授也不是不可能,注意你只要有身份就行,不一定要有多好的文章。
短短10年時間,別說985高校,就是211高校對你的期待也是三年博後,手握CNS正刊或子刊,卷上海優再回來;如果卷不上,那不好意思,請來非升即走。此時,純海外的博士,甚至卷不過出國鍍金的土博,因為後者至少有國內老闆做靠山,純海龜單槍匹馬,是真的無依無靠。
一句話總結,版本變了。海優的最優路徑都已經是國內大組讀博,之後再去海外做三年博後,優青、青長自不必說。
現在,普通的海外博士,只適合已經確定想在國外發展的學生,如果你還想回國搞學術,你得去國外最好的組,卷最好的文章,硬實力碾壓,但這種能有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