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颐路观潮:
确实过去三年按日元计日本GDP增长按美元计却负增长,同样中国GDP按人民币计增长按美元计停滞。但日元和人民币贬值压根不是一回事,也压根不能得出日本经济没有负增长的结论,现在的某高赞这一逻辑是荒诞的。我们需要其它指标。
首先看发电量,日本发电量2019年1.036万亿度,2021年1.0336万亿度,2023年1.0133万亿度,可见明显的减少,四年减少2.2%。
日本2020年人口减少50万,2021年减少64万,2022年减少78万,2023年减少59.5万,四年累计人口减少约252万,减少2%。
乍一看,日本发电量减少幅度和人口减少幅度差不多。但是人口减少主要是高龄老人减少,而这些人的用电量是相对较少的,大概率日本幼儿到年轻老人的人均用电量也下降了,这大概率还不是因为生活方式改变,更可能是企业生产减少造成的。
而中国2019年发电量有7.3和7.5万亿度两个说法,2023年发电量猛增到9.4564万亿度,用电量猛增到9.2241万亿度,增幅超过25%! 这当然和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率提高有关系,但是也确实和中国更多人过上小康生活(比如城市就业的农村孩子)有关,也和中国制造业与出口的蓬勃发展有关。
中国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万亿元,2023年47万亿元,增长15%;货物出口从17.23万亿元增长到23.77万亿元,增长38%;同时存在小幅通胀,但是也存在相当一些工业品比如汽车价格下降,因此大致上中国工业品产量增长了20%左右,约达到发电量增幅的80%,剩余的差距大致就是生活用电量的提高,包括新能源汽车等高耗电产品的使用。这些数据也都体现了中国经济依然在增长。
而日本货物出口2019年为7055亿美元,2023年7173亿美元,几乎没有增长,去掉通胀实际产品数量是负增长。日本社会零售总额数据比较乱,但是可以判断2019年到2023年也没什么明显增长,去掉通胀恐怕也是负增长。这还是和发电量下行一致的,也体现了日本经济下行。
再看汽车销量,这是体现富裕程度最靠谱的指标之一。中国2014到2018年有一波和购房高潮相联系的全民第一次购车高潮,透支了部分后几年的汽车销量,但是2019年汽车销量2577万辆,2023年2518万辆,2024年大概2574万辆,还是比较稳定。
日本不存在本世纪的第一次购车高峰(这种事在日本发生是1960和1970年代),2019年汽车销量519.5万辆,其中微型车销量191.03万辆,非微型车328.2万辆;到2023年日本汽车销量477.9万辆(也有448万辆的说法,日本有四月开始的财年的说法,可能是时间口径不同,),微型汽车销量174.5万辆,非微型车303.4万辆,可见无论微型车还是非微型车都销量下跌严重,四年内如此大幅的下跌不是人口老龄化能解释的,只有购买力下降才能解释。
回到日本美元GDP缩水的现象,这仅仅是日元贬值吗?
2024年1月17日
美元指数109
人民币美元汇率7.33
人民币英镑汇率8.95
人民币欧元汇率7.55
人民币日元汇率 0.047(21.24)
英镑美元汇率0.82
欧元美元汇率0.97
日元美元汇率155.67
四年前人民币美元汇率很高的时候:
2021年1月25日
美元指数90.2
人民币美元汇率6.48,
人民币欧元汇率7.89
人民币英镑汇率8.87,
人民币日元汇率0.0624
英镑美元汇率 0.73
欧元美元汇率 0.81
日元美元汇率 103
现在和四年前比,美元指数升了21%,对英镑汇率升了12.3%,对欧元汇率升了20%,对日元汇率升了51.5%,相对人民币仅仅升值13.1%。
可见虽然人民币对美元贬值,而且贬值幅度还小于美元指数的涨幅;对英镑基本币值稳定,对欧元明显升值,对日元大幅升值。日元则是对所有主要货币贬值。可见,日元贬值是日本竞争力衰退的体现,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只是美元异常升值的暂时现象,美国现在其实有点像1980年代末日本的经济泡沫,本币币值一飞冲天,股市和房市一起疯涨,美国会不会步当年日本后尘,我们可以拭目以待。当然这是另一个话题了。
来晚了,有劳大家点赞顶一下,以正视听,感谢!
欢迎大家关注和阅读我的其它回答,也格外欢迎大家阅读和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海隅苍生》,系统思考分析发在那上面,严肃写作的传播殊为不易,只能靠大家传播了。该号过去三年里发文分析过中国收入分配、地域发展均衡、各省城市发展潜力、省际人才流失、青年失业率原因、计生时代真实出生人数、新冠疫情的经济和生命代价、全球高校和各国基础研究排名、中国基础科研投入等重大问题,上月分析了川普上台后新一轮关税战的各种可能性,近日会发文总结过去五年和25年中国发展历程,近期会发文从地质形成到历史发展讨论中国和包括美国和印度在内的各主要国家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