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37篇帖子。
(轉載知乎)如何看待韓國人扎堆到上海旅遊?上海對韓國年輕人有哪些吸引力?
81樓 JosephHeinrich 2025-1-9 21:17

關關雎鳩:


上海必買,傾家蕩產mm豆,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街頭騙局,出圈到我爸媽都知道

82樓 JosephHeinrich 2025-1-9 21:17

劉大哈:


當你看到十幾二十個韓國美麗小姐姐在網上發vlog時就意味着同時有成千上萬個韓國大爺大媽已經迷失在上海的街頭了——此時此刻我背後就坐着兩桌。

83樓 JosephHeinrich 2025-1-9 21:18


川楊河具裝騎手:


不然呢

你去國外旅遊不去大城市成熟配套去翻譯都不知道咋翻的縣城嗎

84樓 JosephHeinrich 2025-1-9 21:18

作者:拾山智作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0764950/answer/6931906500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從11月8日起,我國宣布對韓國持普通護照人員試行免簽政策。據說政策一出,韓國遊客紛紛選擇周末來國內打卡,而上海也成為了最受韓國遊客歡迎的目的地之一。

他們會去參觀新天地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去南京路步行街走走停停,享受完各種的美食,然後再去外灘感受上海的繁華。而年輕人則絕對不會錯過上海迪士尼樂園。

趁着學校冬假,昨天帶着小朋友去迪士尼打卡。一路的遊園、排隊讓我也實實在在地感受了一番「韓流」,這濃度是一點不亞於東北人之于海南。

晚上的煙火燈光秀,旁邊坐着的也是一對韓國情侶。全程不住地拍照、打卡、賣萌、秀恩愛。誰曾想,曾經最刻骨銘心的感情——韓劇里的總裁絕症親兄妹,變成了現實里身在中國也很愛你。

這樣的情況,我們並不會感到陌生。

最近兩年還有一個熱門話題,就是港澳居民北上深圳消費。北上消費追求的核心訴求是「平靚正」,也就是普通人說的物美價廉。同樣的價格可能享受到更多的產品和更好的服務。

其中最早被人熟知的就是到山姆購物。除了購物之外,深圳的美食、娛樂也極具吸引力,香港人來深圳品嘗各地特色美食,打卡主題樂園,甚至還包括傳統醫療牙醫行業。

如今香港人頻繁到深圳消費這一轉變背後,是內地、特別是珠三角地區經濟的飛速發展,這也體現了不同城市商業地位的變遷。在粵港澳大灣區整體發展規划下,各地交通也愈發便利,高效便捷的過關手續也使得深港兩地的聯繫也更加緊密。

國內消費品的供給能夠做到物美價廉,一定程度上離不開完善的製造業體系和高效的物流網絡。

我國是全球的製造業大國,具有完備的產業鏈和規模化生產體系,這極大地降低了商品的生產成本。以手機為例,從晶片的研發到最終整機的組裝,國內都具有完整的產業鏈,這確保原材料的穩定供應,減少中間環節成本。同時,規模化生產又能讓各種高昂的成本最大程度被分攤,讓消費者能以更為實惠的價格購買到相同的產品。

在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國內公路、鐵路、航空運輸網絡通過多年建設,已經實現了四通八達。激烈的市場競爭,又促使了快遞企業在提升服務質量,不斷優化價格。發達的電商平台與物流體系結合,讓消費者能便捷選購商品,享受優惠價格。

另外,作為一個擁有四億消費者的大市場,各種小眾的需求基本都能夠有所滿足。同時,因為市場中擁有足夠多的消費者,其需求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和升級,這又會倒逼商家去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

所以,對大部分人來說,也算身在福中了吧。

85樓 JosephHeinrich 2025-1-9 21:20

楓冷慕詩:


1/6的韓國人都跑到了中國,自從放開了免簽政策之後,2024年一整年,有超過840萬的韓國人跑到中國來旅行,創下了歷史最高記錄,而且不只是來的人多,他們的消費能力還十分誇張,和歐美遊客的窮游不同,韓國人住的都是五星級酒店,吃的都是外灘邊上的西餐廳,甚至之前還爆出了一個離譜的新聞,一夥韓國人在上海一頓就吃掉了56萬人民幣,這是妥妥的超級消費群體,是給中國人送錢的大金主。

看到這種現象,很多人就開始分析背後的原因了,有人說是因為離中國近,從韓國坐飛機到上海只需要1個多小時,也有人說是因為中國地大物博,韓國人都是過來見世面的,甚至還有人說是因為文化相近,韓國人是特意跑過來尋根問祖的,總之,說什麼的都有,還都有點道理,但我個人認為,真正核心的還是另一個原因,那就是中國的物價水平。

很多人不了解外面的世界,不知道中國之外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我簡單講述一下2020年至今世界各國的一個主要趨勢,從2020年開始,世界各國為了應對突發的疫情困境,均採取了大放水救市的措施,其中尤其以世界霸主美國人放水最狠,根據數據統計,僅2020年3月份到2021年3月份,這一年的時間裡,美國人就放出了高達7萬億美元的流動性。

這種舉動直接導致美國國內出現了物價超級大暴漲,物價漲幅達到了40年來的最高水平,正是基於這個原因,所以美國人才會在2022年選擇用加息去對抗通脹,可即便如此,從2022年至今,美國物價整體上漲的趨勢並沒有停止,根據很多美國人的真實反饋,在多個消費領域,美國的物價相比疫情之前的2019年,漲了一倍不止。

而美元又是世界貨幣,當美元超發的時候,依賴於美元體系的其他國家,也會受到輸入性通脹的影響,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日本和韓國。

我以韓國為例進行說明,之前有國內的博主去韓國實地調研,最後他們發現韓國現在的物價水平大概是這樣的:

西瓜192塊錢一個。

葡萄77塊錢一盒。

桃子77塊錢一盒。

本地豬肉50塊錢一斤。

這個物價放到國內是什麼水平?大家可以自己去超市裡面進行對比。

我知道有人會說,只談物價不談工資就是耍流氓,別人韓國物價貴,但是別人工資也高啊,這樣說有沒有道理?非常有道理,按照韓國的平均工資去算,整體差不多是國內的2-3倍左右的水平,我們折個中用2.5倍去算,把上面那些物價除以2.5,就變成了西瓜77塊錢一個,葡萄31塊錢一盒,桃子31塊錢一盒,本地豬肉20塊錢一斤。

你拿着這份清單去本地的超市再進行一個對比,就知道韓國的物價到底是什麼水平了。

而且真正恐怖的是什麼你知道不?那就是上面我列舉的那些東西,還不是中韓物價差距最大的領域,中國在肉蛋奶領域和世界發達國家並不能拉開明顯的差距,這是地理環境和產業發展的不同需求造成的,就拿牛肉來說,國內的牛肉再便宜,也比不上阿根廷,因為他們有廣袤的大草原去養殖,而國內大量的耕地要用來種糧食,所以拿肉類去進行對比,已經是在欺負我們自己了。

中國在物價方面,真正能碾壓發達國家的,其實主要在兩個領域:

一個是人工成本。

另一個就是工業品。

在國內你叫個救護車,可能就幾百塊錢,可在美國,你叫一次救護車,可能會讓你傾家蕩產。

著名的電子寵物王偉恆

就自爆過自己在美國的真實經歷,他說有一次自己腰疼去醫院看病,本以為美國是免費醫療看病不要錢,可結果醫生只和他聊了15分鐘,就要收他5600美元(大約40000多人民幣),這種做法讓他直呼簡直就是搶錢,讓無腦信任美國的他破口大罵,連國粹都蹦了出來。

這就是美國的真實現狀,他們工資確實很高,但是支出更誇張,隨便有個頭疼腦熱,或者租個房子,就能榨乾你手上的收入,讓你一夜回到解放前,像理髮、打車、盲人按摩這些在國內相對廉價的支出,在國外隨便就能超級加倍,人工成本的高企,讓大量的歐美人啥都要自己學,車子壞了自己修,頭髮長了讓老婆剪,房子破了自己修,廁所堵了也自己通,不是他們天生動手能力強,而是人工成本太貴了,實在是有點用不起。

而且,真正讓外國人感到驚訝的,還是中國的工業品價格。

就拿日本豐田的bz4x這款車來說,在美國頂配價格差不多是77278美元,大概56萬人民幣。

然後這款車在國內定價20萬,還遭到了消費者嫌疑,最後狂打七折14萬都賣不出去。

還有福特電馬,在美國售價是45995美元,差不多34萬人民幣,在國內定價是20萬左右,內部員工價直接干到了14.95萬。

為什麼這些車在國內要賣這麼便宜?是因為他們為了討好中國人麼,不是的,單純只是因為中國汽車行業全面崛起,中國汽車工業全球第一,你價格定的太高,中國人直接就去買7萬多的比亞迪秦和20來萬的小米su7了。

而且汽車還只是中國工業品價格低廉的冰山一角,只要是在中國形成了完整產業鏈的工業品,在價格上全都能吊打西方發達國家,比如說一條普通的數據線,這玩意在國內大概也就是10來塊錢,但是在美國可以賣到13刀(95人民幣),在澳洲可以賣到25澳幣(115人民幣)。

還有很多義烏小商品,在國內是1人民幣,在歐洲就是1英鎊,商家的圖片和價格都不用換,直接換個貨幣單位就行。

至於電視機、三輪車、洗衣機、空調這些東西,在國內基本已經進入到了500-1500元的全民普惠時代,任何一個有收入的家庭,都能輕鬆買得起這些工業品。

很多人總說西方的收入比我們高,不能只看物價不看收入,但即便用西方的收入除以他們的物價,整體水平依然還是高於咱們。

之前在網上很火的那對愛爾蘭夫婦,他們就直接對比過中國和歐洲的物價水平,根據他們的對比,中國食品的平均價格僅為歐洲的五分之一,即便中國的人均收入僅為歐洲的三分之一,也完全能做到接近歐洲部分國家的生活品質,他們的視頻發佈出去,在外網引發了熱議。

很多來過中國的網友紛紛表示,中國的物價是真的低。

比如說有一個美國網友說,他在中國生活過一段時間,從醫療、教育、保險以及工業日用品等方面去進行對比,中國人的開支只有美國的1/20,生活成本遠低於美國和歐洲。

還有外國網友深入分析過中國物價低的原因,他們說:中國政府是一個有長遠戰略眼光的政府,他們不僅儲備了大量的石油、天然氣,還儲備了海量的糧食、雞肉、豬肉、玉米、大豆等,這讓中國人隨時隨地都能吃到便宜的食品,不會因為資本的介入而出現生活成本暴漲的局面。

而且作為世界第一大工業強國,現在中國的產能是斷崖式的第一,這讓中國可以在全球大放水的情況下,用海量工業品去平抑物價,避免國內出現物價暴漲的局面。

正是因為種種原因,才讓咱們的物價和全球脫鉤,讓我們在全球物價大暴漲的時代下,還能保持比較低的物價水平。

很多人總說看不到產業升級對自己的影響,其實這就是產業升級福利下的冰山一角。

當一部分韓國人發現了這個「漏洞」之後,就會趕緊來中國享受,所以前有從韓國坐飛機來中國倒賣大米的離譜事情,後有840萬韓國人扎堆來中國旅遊的事情。

這一切的根源,其實都在於,在韓國人眼裡,來中國旅遊,真的是極具性價比,這就是韓國遊客擠爆上海的真正原因。

原文首發於我的公眾號「楓冷慕詩

」。

這是原文鏈接,大家喜歡可以關注下。

從韓國遊客擠爆上海,看中國人隱藏的一大優勢

86樓 JosephHeinrich 2025-1-9 21:20

我感覺知乎好魔幻,首先我先表達我的觀點呀,我不覺得韓國人吃不起肉,發達國家怎麼可能吃不起肉呢?但是有很多人跟我科普,首爾的物價比上海還便宜,然後東京的物價也比上海便宜,然後國內的人把上海消費稱為滬幣,我差點以為上海全東亞物價最高了,結果一免簽,韓國人烏央烏央的來,那些堅持認為首爾物價比上海高的還在嗎?



作者:主打一個真誠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0764950/answer/7353625330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87樓 JosephHeinrich 2025-1-9 21:24

熊貓大俠:


上海是國際化大都市,只要是過來消費的國際友人都歡迎,目前國內很多app該優化下了,方便國外友人使用

88樓 JosephHeinrich 2025-1-9 21:26


蜉蝣吧:


滬爺們給他們上上強度,讓他們知道不是什麼人都能去上海要飯的。

89樓 JosephHeinrich 2025-1-9 21:26

草履蟲蟲:


那幫棒子去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發帖說這就是上海是棒子故土的證據。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一幫臭要飯的有人好心收留,臭要飯的後代指着屋主的房子說ta家的房子

90樓 JosephHeinrich 2025-1-9 21:27

作者:銘朗時間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0764950/answer/7037318670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自從11月8日,中國對韓國試行免簽政策以來,最長免簽停留30天政策推出,放寬了旅遊入境門檻;極大方便了韓國遊客,感受仰慕已久的現代中國和美食天堂;

兩國在文化、習慣、觀念相近,特別是上海作為國際大都市,具有獨特的城市魅力和豐富的旅遊資源,是「現代中國」的代表城市,語言環境優越交流無障礙,國際旅遊接待和綜合服務水平高;

上海到韓國的直線距離不到1000公里,上海與韓國首爾、釜山、濟州島之間的航班密集很便利,首爾飛上海,僅需2小時即可到達並接駁發達的公共交通;距離近成本低,性價比很高周末自由行線路,成為韓國遊客的不二選擇;

「到中國度周末」等話題在韓國社交媒體持續熱門,很多沒有到過中國的年輕人也驚嘆上海的繁華紛紛效仿,跟隨Youtube、Instagram的推薦去打卡景點和美食,「周五下班去中國」成為韓國年輕人時尚潮流!

此外,目前接近1:200匯率非常合適,韓國掙錢中國花極為划算;在韓國的消費環境下,肉類和水果對於普通人相當於奢侈消費;在韓國城市的普通超市,牛肉合人民幣200/斤、排骨110元、蘋果15元/個,就連三塊巴掌大小的西瓜皮也要賣20元人民幣(請注意:只是瓜皮,韓國人民過得苦啊)

為了能實現夢想中的吃肉自由和水果自由,韓國年輕人就利用周末釋放工作和生活的壓力,「特種兵式的旅遊」幾乎擠爆上海,其實我推測他們不是來旅遊的,主要目的就是滿足口腹之慾,之後順便消食逛逛網紅景區,畢竟他們正是長身體的時候。

所以,一下飛機,顧不上細看城市文明整潔大氣和文化景觀及現代設施,韓國的青年大軍就直奔海底撈和各類美食城大快朵頤;甚至有的自助餐廳出現,韓國遊客桌上擺滿幾十盤西瓜、蜜瓜、桃子等各類水果,讓周圍食客啼笑皆非;

雖然快速拉動短期消費,但突擊暴增的流量導致景區負荷過重,也讓本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受到影響,增加交通擁堵和住宿資源緊張;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