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新食界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4651519/answer/7459115009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剛從澳洲回來,說幾句可能很多人不愛聽的大實話
剛從澳洲回來,滿腦子都是那些讓我又愛又恨的事情。
此行最大的收穫之一,是從一個在那兒安家的朋友嘴裡得知了澳洲的薪資「內幕」。
他隨口一提,說服務員的月薪大概在4200澳元左右,普通文員是5500澳元,銀行職員則能拿到6500澳元,醫生的收入更是高達8000澳元!
聽到這些,我差點沒當場噴出飲料——這個數目,簡直能把我從地鐵站一路送到月球。
按理說,澳洲一直給人一種「生活好像很輕鬆,工資也很高」的印象,不光有金光閃閃的礦資源,還有成群的羊咩咩在背後撐腰,似乎生活就是用澳元堆出來的。
然而,實際情況真的如我想像的那樣美好嗎?給我幾分鐘時間,聽我為你揭露一下那片遙遠土地上生活的真相。

澳洲工資背後的「溫柔陷阱」
先從大家最關心的薪資開始。
朋友和我說,澳洲的人均月薪大約是5250澳元,折合人民幣約2.6萬元,聽起來是不是很讓人眼紅?咱們這裡的小城市有些人一個月都賺不到這麼多,看到澳洲的數字,我的第一反應是:「這也太容易了吧?」
而且,他們的最低時薪居然是18.93澳元,換算成人民幣差不多90塊錢!
再加上一天的工作時間,光是最低工資就能輕鬆把你從上班的早晨送到下班的傍晚,720元人民幣的收入,簡直比某些地方的「高薪工作」還好得多。
可當我踏上這片神奇的土地時,才發現事情並不如表面那麼光鮮亮麗。

澳洲的工資待遇雖然讓人眼紅,但那種安逸的背後,也藏着不少不為人知的「小秘密」。
例如,服務員和普通文員的工資雖然比我們高,但想要擁有「醫生」那樣的高收入,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而且,澳洲的生活成本也是相當高的,你以為只是「高薪」就能揮霍自如?錯!這裡的物價也能讓你一瞬間從天堂掉進地獄。
我剛到澳洲的時候,簡直就像掉進了一個「文化大熔爐」。
剛下飛機,機場比我想像的小多了。也許是心理預期太高了,原本以為澳洲的機場應該比國內的還要現代化,結果一看——小巧又簡潔,簡直沒有給我任何「驚艷」的感覺。
更讓我迷糊的是,四周全是白人,真的是白到發光,一路走過去,我腦袋裡只有兩個字:外國人!
這回才真切地體會到什麼叫「語言不通」,那些英文標識簡直讓我覺得像是被隔離在「外星語言」的世界裡。
你能想像一個人在一個英文標誌遍布的地方暈頭轉向,差點用拼音溝通的情景嗎?
我真的是完全沒法和那些原住民打交道,幸好接機的朋友已經等在了那兒。

坐上的士後,我才發現,這邊的天空真是無敵清澈,藍天白雲的景象美得不像話,完全是我這幾年來見過最清新的天空。
車窗外的房子也是相當別緻,都是一兩層的小別墅,看起來就像是那種自帶花園的「美麗田園」,紅牆青瓦,走在街上都覺得自己是一位隨時能融入電影的人物。
陽光透過清新的空氣灑進車廂,整個車程瞬間變得像是置身於一幅油畫中。

風味萬千:澳洲的「文化交響樂」
在澳洲,文化的多樣性讓我完全顛覆了對這個國家的想像。
當地的華人社區讓我感到一陣親切——街上掛滿了中文招牌,一走進商場,我差點以為自己回到了國內。
真的是,「澳洲的中國城」感覺比咱們自己的還要像中國。
而當我走進購物中心,那股咸麵包的味道直擊鼻腔,這對我這個習慣了甜麵包的人來說,簡直是一次「味蕾大革命」。
一時間,我的舌頭感到無比不適應,真的是像在吃個「新大陸的發明」一樣。
然而,走着走着,進入了韓國區,空氣中瀰漫的燒烤香味讓我眼睛一亮,看到那些做了硅膠和假鼻子的韓國人,不禁笑了——果然,哪裡有美食,哪裡就有「硅膠」。
走得再遠些,我進入了印度區,整條街都被咖喱香氣包圍,走幾步就像被濃烈的印度風味擁抱。
走得再遠一些,你就能聞到中東區那種典型的kebab香氣,簡直跟香水一樣無處不在。
再一轉,簡直可以在這些街區找到各種國際風味,反正,哪裡有中國人,哪裡的味道就像是一盤混搭大餐,讓我覺得自己被「外語與外來文化」圍繞着,眼花繚亂,但又不失「家的溫暖」。

高節奏、慢生活
如果你以為澳洲就是那種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的都市,等你真正體驗了之後,才會發現,澳洲的生活節奏真的慢到你懷疑自己進入了慢動作模式。
城市的「慢節奏」讓我特別喜歡,尤其是午後陽光下的歐洲建築,老式的街景和斑駁的外牆,彷彿時光在這裡停滯,帶給你一種平靜與寧靜的享受。
最讓我震撼的還是這邊的交通秩序。
當地人開車簡直就像簽訂了某種「不按喇叭」的契約,開車時不慌不忙,彷彿跟世界約定好,要慢慢來。
在這裡,紅綠燈的反應特別溫柔,當你按下過路按鈕時,綠燈的燈響像是對你說:「不用急,你走吧。」
和我們國內那些秒殺紅綠燈的老司機,真的是完全不一樣。
你要是來這兒開車,真的是有種「平靜如水」的感覺,感覺每一次踩剎車都像是在告訴自己:「冷靜點,人生沒有急事。」

澳洲:懶散生活背後的「真相」
剛到澳洲那會兒,我還天真地以為這裡的一切都會和旅遊廣告里說的一樣美好,簡直是度假的天堂。
誰知道,現實狠狠地給我上了一課。
那時,我剛開始四處找工作,信心滿滿地走進了一個招工的地方,結果發現,這地方根本沒有招工,四周寂靜得就像一個荒村。
搞得我好像進了個鬼屋,想找個活路都不容易。
無奈之下,我轉頭看到一位路過的本地人,於是趕緊請教他。
可誰知,這位熱心腸的大哥,用的居然是一口標準的澳洲英語
——那不是我能懂的範疇。
說實話,我腦袋裡那個「翻譯機」根本沒能啟動,一句話都聽不懂,完全是一種「身在異鄉」的迷茫感。
但是又不能表現得太傻,只能「嗯嗯啊啊」地應承着,假裝自己明白了。
然後,按照他指的方向,開始走。
走着走着,心裡想着:「我走得對嗎?」正當我站在一個路口發愁的時候,突然——車燈閃了閃。
我一看,居然是那個熱心的本地人!
他居然特地開車過來,用那副「我來救你了」的表情,再次指了指另一個方向,好像在說:「小夥子,別走錯了,應該去那邊。」
這個舉動簡直讓我哭笑不得,心想:這才是真正的澳洲熱情啊!

生活在澳洲:開車幾乎成了生死線
澳洲這個地方可真是大得讓你掉頭。
別說什麼「步行時代」,連個公交車站都少得可憐。
你不買車,基本就等於不跟這個社會接軌,變成了個「活化石」。
去哪裡都得開車,不然就得像頭迷路的羊一樣,隨時可能被「放棄」。
畢竟,澳洲每家每戶的後院都能開個草坪高爾夫球場,寬敞得可以打個「自由式足球」,那開車出門,簡直就是常態。
要是你想在澳洲通過考駕照,得做好迎接挑戰的準備。
首先,筆試就得通過一場頭腦風暴:四十道題,錯兩個就不能合格,幸好還有中文版的試卷,否則我可能會連自己的名字都寫不出來。
然後,你得累死累活地練習250小時,這一年才算是正式起步。
再說,開車上路之後,若沒有三年其他國家的駕照經驗,你得掛上個紅色P牌,這種標誌就是在告訴別人:「小心,這人開車有點傻。」
等過了一年,你就能通過一個機試,順利換成綠色P牌,但是接下來的兩年,你依然是個「菜鳥」。
再過個三年,你就可以「榮耀畢業」,獲得全牌駕駛資格,成為一個真正的老司機。

澳洲的工資:藍領比白領還要賺得多?
在澳洲,找工作不算難,但找到對口的專業工作卻是一門大學問。
雖然這兒的藍領工人
和白領似乎不在一個頻道,但有個特別有趣的現象——藍領的工資往往比白領還高!
而且,澳洲人對體力勞動者沒有任何鄙視,相反,很多藍領工作都可以輕鬆過活,還賺得比那些做辦公室的精英們多。
有個朋友告訴我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一位年約六十的電工,在工地上突發心肌梗塞去世了。
大家一開始覺得這個年紀也挺辛苦的,怎麼說走就走了。
後來,銀行調查他的賬戶時,發現他的存款居然只有幾百塊錢!
這位老人一生未婚,孤獨一人,年薪大概在十五萬澳元左右。
你看,生活消費理念在澳洲是如何獨樹一幟的——沒房貸,沒有孩子,賺了錢不存起來,反倒是享樂至上,活得自由瀟洒。

休閒就是工作:在澳洲工作真的很輕鬆
在澳洲,工作和休閒似乎可以並肩走。
如果你以為「澳洲人忙於工作,拚命賺錢」的話,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在這裡,你經常會看到那種工作 四天,休三天 的狀態。
別看他們工資不少,最低周薪高達3500元,月薪也能達到14000元左右。你完全可以想像一下:早上九點起床去上班,三點就回家,這是什麼節奏,簡直像是在度假啊!
其實,這樣的生活狀態也能理解。
澳洲的生活節奏實在是太慢了,慢得讓你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提前退休了。
就算你不下班,喝個咖啡、遛個狗,整個生活就是無時無刻的放空。
這簡直是給那些年輕心態的老年人量身定做的養老生活。

澳洲下班後的奇妙世界
在澳洲,下班後的世界簡直就像是進入了「懶人天堂」。
你會發現街頭的步伐都不急不緩,似乎人人都在享受這份悠閒的生活。
你再也看不見那種在國內上下班的焦慮與匆忙,這裡的人,下班後去公園散散步,或者在咖啡館坐上一下午,享受着慢慢的生活節奏。
而如果真覺得無聊至極,很多人也沒事幹——那就去修剪下家門前的草坪吧。
把草坪修剪得像公園草地一樣完美,這種小確幸,是生活中一種奇妙的儀式感。
是不是聽着有點無聊?但在澳洲,這簡直是最有意義的事情了。

福利:在澳洲,活着不難
說到澳洲的福利,簡直讓人心生嫉妒。
首先,公立醫院
和學校全都免費!對,你沒有看錯,免費!
這裡的公共醫療系統,簡直就是神仙存在,感冒發燒,跑個醫院,除了排隊等個半天,根本沒有其他煩惱。
而孩子上學更是享福,一直到大學,政府都管你「教育免費」。
這年頭能上個學而不花錢的地方,估計就只有澳洲了。
不過,如果你認為這是最讓人眼紅的,那你就錯了。
澳洲的養老金
簡直讓人驚掉下巴,退休之後,你每年可以領到將近四萬澳元的養老金!
等於說你年輕時可能辛辛苦苦工作一輩子,退休後卻像是迎來了第二春,不再愁吃穿,生活就像進了養老院,又不老。
如果你覺得這還不夠,那麼還能加上一筆和你工作時薪數額掛鉤的退休金,澳洲的老年生活,看起來就像是一場永不結束的度假。

失業?政府也不放你走
更誇張的是,如果你失業了,澳洲政府也不會讓你餓肚子。
每兩周,你可以領到500澳元的失業救濟金
!
這還不算完,公租房
那也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澳洲的公租房價格真是便宜到讓人懷疑是不是住進了社會福利實驗室。
你知道嗎?只要每周交15澳元的租金,就能住上舒適的地方,生活真是像打麻將一樣簡單。
其實,生活在澳洲的很多人,特別是那些領取救濟金的人,真的是有着無限的自由。
他們住在公租房,拿着政府發的救濟金,每天活得輕鬆得像是「無業游民」。
這些人不急着找工作,也不為生活奔波,反正,能「躺平」就不站着,能「混吃等死」就絕不勞累。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會選擇這條路。
有些人可能一拿到救濟金就花得差不多,或者有了壞習慣,需要靠更多的錢來維持,最後只能淪為流浪漢。
但這也不能全怪政府吧?畢竟,能得到這種福利,也得有本事揮霍才行。

生活成本:給你實惠,還是給你驚嚇?
說到生活成本,澳洲的物價算是「高高低低」的那種。
油費算得上是便宜,基本上你加滿一箱油,按照澳洲的時薪計算,你大概就能賺夠那個油錢。
這是說的交通成本,如果你覺得這已經夠贊了,那就去批發市場瞅瞅,看看你能找到多少便宜好貨。
比如說,一箱橙子,就幾塊錢,你看着價格低得讓人笑出聲,吃上一陣子都不帶心疼的。
但是,房租就另當別論了。
你想住在離車站近的好地段?那你每周得準備個兩百澳元起步。看起來不多,實際上可是「住不起的奢侈品」。
這些地方好像給你撒了一把鹽,越是想住,越是感覺心在流血。
反正是離車站近的好地段,一般沒啥便宜房。
至於煙草,簡直貴得讓你心疼。
澳洲的煙草貴得跟黃金一樣,連老煙民都要放下手中的香煙,考慮戒煙了。
你想,價格高到這個程度,倒不如轉行做健康達人,反正生活貴,抽煙不划算。

天氣:就像在四季之間來回跑
別以為你只要適應了高物價和低福利,就能安穩過日子。
澳洲的天氣,簡直可以把你氣候適應能力拉得滿分。
早上你可能穿着厚厚的外套,太陽出來後,立刻變成短袖黨,溫差大的讓你一秒鐘都不敢有喘息的空間。
特別是春秋兩季,你今天穿着短袖走出去,可能中午就變成了冬季酷寒,結果晚上你又得穿上棉衣。

結語:慢慢來,別急,澳洲總有屬於你的地方
總的來說,澳洲就像是一個超大的「度假村」。
在這裡,生活節奏慢得你懷疑自己是不是進了養老院,隨時都可以在陽光下曬着,隨時可以跑去海邊看日落,隨時可以和朋友一起去集市逛一逛,簡單而自在。
這裡的每一寸土地,每一處角落,都在等着你去發現,去感受那份生活的閒適。
如果你能在這樣的生活中找到自己的節奏,那你就能享受「與世隔絕」的寧靜,不管是熱鬧的市場,還是空曠的海邊,澳洲總有一片角落能讓你找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