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鄧德全說書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27866040/answer/2118599522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現在經常有人把今天的全球經濟危機和20世紀三十年代引發二戰的那次做類比,不過它對世界走勢的影響會更像1873年的那次,也就是第一次全球經濟危機。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1929年經濟危機是在一戰的殘局上影響世界的,而1873年的的經濟危機是終結了資本主義的第一個全球黃金時代,在此之後的一個世紀內,這個世界都沒有恢復到1850年到1873年的那個時代對於社會進步和財富增長的自信。
同樣這次經濟危機也終結了一個新的黃金時代,這個世界在未來的幾十年內都無法恢復到從上世紀80年代末至危機爆發之前的那種樂觀情緒中。
第一輪全球化是大英帝國在拿破崙戰爭之後開啟的,到1850年之後,開始形成巨大的規模,到了1887年經濟危機之後達到頂點,而後經濟保護主義逐漸抬頭,總結了維多利亞時代的全球大同化。
第二輪全球化是二戰之後美帝主導的,在1980年之後,開始形成巨大規模,到了2009年時達到全球化的頂點。
全球化從頂峰而跌落,除了經濟危機使各國為了保護自己的工業和工人就業,而不得不採取貿易保護主義之外。
還有一個共同的問題是,每一輪全球化都要有一個主推的霸權性力量,第一輪是英國,第二輪是美國。
最開始的時候,主推工業國出於巨大戰爭紅利和製造業規模,擁有足夠的力量推動全球化,並且從全球化帶來的國際市場和更廉價的原材料中獲益。
但是隨着時間的繼續,其他國家也在工業化的道路上追趕,但是全球化制定國際遊戲規則,雖然客觀上有利於處於最領先地位的那個國家,但是總體來說,這套體系降低了交易成本,加速了資本從發達地區向不發達地區的轉移速度,從而開闢新的市場和更廉價的原材料。
所以追趕國家,雖然對自己的地位並不滿意,但是依然會擁護這套體系。
但是一旦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對現有的可開發區域的開發殆盡,全球化帶來的做大蛋糕的紅利減少,那麼後起國家就有自己的小算盤了,在加上一場大規模經濟危機的刺激,那麼最後保護主義就會逐漸重返舞台,蠶食全球化的成果。
在1887年前的維多利亞時代時如此,就像凡爾納小說《八十天環遊地球》里體現的那種世界變小,大規模的鐵路和航運讓地球上的大部分地區都得到開發。
同樣在2009年之前的世界也是如此,當時世界上的幾乎所有經濟體和經濟區域,除了少數戰亂區域之外,都已經投入全球化。
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全球容易開發的市場和資源都已經被利用起來,容易取得紅利都已經賺取,沒有什麼新的紅利可以刺激全球化繼續的熱情。
第二點是,在主推的霸權國家內部的反對聲音。
隨着全球化的推動,無論是當年的大英帝國,還是今天的美帝,都會以工業出口轉變為資本輸出,這樣就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國際資產階級,他們是全球化的受益者。
但是隨着產業的空心化,作為本國的人民由全球化獲得收益卻在減少,最後這些人就會和一些沒有全球化的國內資產階級聯合起來,形成反全球化的力量,比如現在美國的民粹和特朗普的聯盟。
在維羅利亞晚期,很多英國國內工業家也是加入了反對全球化的的勢力中,他們是支持實行貿易保護主義的。
這兩點就決定了全球化的無法繼續。
2009年的世界經濟危機是整個事件的轉折點,它代表了二十多年的全球化紅利已經枯竭。
如果做個簡單的比喻的化,那麼資本主義經濟就像是在做蛋糕,如果想要把蛋糕做大,一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投入更多的麵粉、雞蛋和奶油。
同樣西方的發達國家經濟體也是一樣,為了把蛋糕做大,就必須把更多的勞動力、市場和資源納入到他們的經濟體系內,這就是全球化,通過把中國、印度、越南等更多的國家對接到國際的共同市場里,提高了發達國家的經濟水平。
在21世紀的頭十年里,除了朝鮮、緬甸等少數幾個「隱士國家」,幾乎世界上所有的市場、勞動力和資源都已經納入了世界經濟體系,全球化的紅利已經達到了盡頭。
另一個方法就是採用新的材料和新的方法去做蛋糕,後者要複雜的多,並且有出錯的風險,所以在簡單的方法有效時,沒人會想到一個複雜的方法。
而且這種方法往往就代表着民族國家的進一步強化,因為它需要把更多的資源用在國民的教育和健康方面,並且要激發出國民對國家的熱愛,更好的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這往往意味着對階級關係的調整。
這兩種方法,在歷史往往交替充當主流,在19世紀中葉由大英帝國主導的第一輪全球化終止與1873年的世界經濟危機。
在這次經濟危機之後,繼續企圖在全球化道路上勉強支撐的英國逐漸衰落,而率先擁抱了民族主義的德國開始迅速縮短了和英國的差距。
同樣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也代表着,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由美國主導的一輪全球化走到盡頭。
從此之後,全球民族主義的崛起並不意外,相反,這一點完全符合歷史規律。
從中國決定擴大免簽國家範圍,對芬蘭、丹麥、韓國等 9 國試行免簽的行為來看,中國是自古以來都是以史為鑒的國家。
現在是又一個新舊世界交替的當口,上一次交替,世界上的最大工業生產者坐視、放任乃至縱容各方勢力角逐直至引起不可挽回的世界大戰從中漁利。
這一次世界有了新的選擇,這次世界上最大的工業生產者提出了「命運共同體」的概念,就是在繞開「修昔底德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