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冰妈知识课堂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2023517/answer/86161116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其实是家长想解决问题的想法出了错误,那么所用的方法也就不会有成效了。“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句话不代表有道理不重要,而是有道理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解决问题,如果只是一味地给孩子讲道理,孩子很容易进入到一种跟家长对抗的怪圈,这样不但解决不了问题,每一次家长的讲道理都会加重孩子对家长的反叛,明明知道家长是对的,也不会按照家长说的来做了。
4个步骤,让你成为批评的高手,让你的批评变得更有艺术性!
1、做情绪的主人
每个孩子都会犯错,有些孩子犯了错,家长就会说:“你怎么回事啊,一点小事都做不好,怎么那么笨啊!”还有些家长甚至这样说:“吃、吃、吃,一天到晚就知道吃零食,什么时候你能把学习这么用心就好了。”想必很多家长都会这样处理孩子的问题吧。想一想,这样的做法是为了帮助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是只是在一味地宣泄自己的情绪?这样的情绪宣泄,不但不能让孩子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还把一系列孩子的问题都说出来,这只能让孩子觉得什么都不行,什么都不会,长此以往,孩子就真的什么都不行了。所以,我们家长首先要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成为情绪的主人。
2、把指责变为需要
孩子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的时候,想必有很多家长就想批评孩子:“你怎么回事啊?你不知道妈妈整天为了你起早贪黑的上那么辛苦的班,还要回家照顾你,你怎么就不能听话一点呢?”其实,家长这样的指责,只会让孩子更加的反感,只会让孩子更加的害怕。
所以,这个时候您不妨换一种说法跟孩子说:“妈妈今天上了一天班好累啊,你能帮助妈妈打扫一下卫生,把你的玩具收起来吗?家里有个这么懂妈妈的孩子,还会照顾妈妈,妈妈觉得真好!”甚至家长可以加上这么一句:“以后谁再说我们家孩子不好,我就跟谁急,你看人家都会自己打扫卫生了!多好的孩子! ”哈哈,如果这样说,我们给孩子的一种感觉就是被需求感,当孩子有了这种被需求感后,自然就愿意为了得到认可,去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完。这就是有效果,而不是讲道理。
3、用自然后果代替惩罚
当孩子做错的时候,很多大人都觉得不可思议,为什么说了100次,孩子却依然犯这个错误。有的时候孩子是明知故犯,但很多时候,孩子是真的不知道应该怎么改正,而家长总觉得孩子应该知道。所以,很多时候,家长所有的认为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而非对方的角度上。这时,家长应该做的是陪着孩子一起找到存在的问题,找到问题若干个解决方法,然后让孩子付诸于行动,家长在一旁指导,鼓励,给孩子喊加油!
4、有效的事情重复做,不断肯定孩子的正确行为
当发现孩子有所改变后,家长应该用最快的速度给与认可和鼓励,让孩子不断地从错误中找到改变的自信,慢慢的,孩子就会形成一种“错了不可怕,能改正也是棒的”思想。当孩子对待事情的观点、思想是正确的,行为也就相继改变了。
最终,家长们一定要注意,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你学会了吗?动一动手指转发出去,让更多的朋友也知道如何正确的批评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