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52篇帖子。
(轉載知乎)國外生活那麼無聊,為什麼還要出國?
71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16 19:49

憑什麼說人家無聊???沒出過國總看過視頻新聞吧。。就拿美帝的籃球比賽來講,各種級別的比賽,小到高中聯賽大到NBA,包括什麼big three,我看到的幾乎都是爆滿的場地,人家每周能享受現場球賽,你跟我說生活無聊???

除了籃球,也除了什麼棒球冰球橄欖球wwe,就說那些什麼騎牛大賽、大腳賽車等小眾的項目,都是座無虛席的,我看這些比賽的時候,就感嘆美帝人民真的有錢有閒。。。就這,能說生活無聊???

並不是所有人都像中國人把吃喝看得那麼重要的,國人所謂的生活便利、生活豐富,實際上吃喝佔了一大部分。其他的文體旅遊娛樂跟發達國家比個雞兒啊,體育設施形同虛設,旅遊又昂貴又擁擠,其他的精神享受比如閱讀,圖書館也難找啊,小眾娛樂比如釣魚、攀岩、徒步也沒人家發達啊 ,宅男宅女也就在點外賣網購白嫖網絡視頻網絡遊戲上面還有點優勢了。。



作者:proust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68023009/answer/5670357532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72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16 19:49

正午馬天尼:


我從來不知道所謂的有聊是什麼意思。

我的生活節奏是白天工作,晚上健身,健身完有時候想喝點就去喝杯IPA或者威士忌。

周末比較喜歡爬山,看海,或者搞點什麼運動。

想看電影,點開買票軟件一看辣眼睛。算了。現在有個想法是掙到大錢了就弄個私人影院,整點像樣的電影看。

什麼KTV,洗浴,擼串,以前做業務的時候幾乎天天去,混成澡堂金卡。從來沒覺得有意思,人生進入垃圾時間的感覺。打麻將,一晚上輸兩三萬給客戶,一邊打一邊瞌睡。

煙也不抽了,抽雪茄也沒覺得有意思。

跟年輕人一起去livehouse,那是個啥啊,紋身小妹,唱的跟以前商k里的公主沒區別,你告訴我這叫現場表演?我去商k甩1600讓她一個人給我唱不好嗎?不過livehouse的音響是真的下本,從從業人士那裡了解到這一點。

全國各地的美食吃遍了,現在天天吃雞胸肉也不覺得煩,不想吃雞胸肉就煎個牛排煮個馬鈴薯。

73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16 19:49

重生之大廠外包:


是啊,還是一個月賺八千上996的班通勤再加倆小時的生活有意思。

74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16 19:50

月夜貓妖:


提出這個問題的人一定是小康階層或者剛剛摸到中產的邊兒的

有錢,在哪裡都能玩,哪裡都不無聊

只有在國內有閒錢出去玩、但是在國外只能996打好幾份工或者消費不起的人,才覺得無聊。

75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16 19:50

kk-中德律師:


誰定義國外無聊的?

76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16 19:50


楚文化:


國外的無聊是每天早早回家,晚上無處可去,沒有朋友陪你聊天喝酒。

其實國內大多數人也是這樣,誰能天天喝酒天天逛街?

如果你喜歡應酬,朋友多,國外確實很無聊。


77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16 19:53
作者:呵了個呵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68023009/answer/363645639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翻翻問題日誌就知道有些答主是多麼無聊,而且還自問自答



78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16 19:53

苦蕎:


很多很長的分析回答,我就說自己的原因,我少年時期在國內患上了CPTSD,不走就死在這了

79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16 19:54
作者:Raylv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68023009/answer/2473389555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看了很多回答,9成都可以總結為生活舒適、壓力小、假期多而不會無聊,而有些人較傾向於自己興趣、物質,不喜歡社交活動,所以國外好山好水的生活更合適。這種說法的確沒錯。

我覺得,無論是感到無聊還是不無聊,都是生活中難以完美的一部分。要讓生活更加精彩,必須多出去走走,遇到不順眼的事情,有時會嘗試改變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視角,如果自己難以改變,那麼只有嘗試改變周圍的環境。以前在國內南方的一線城市生活,周末的活動選擇雖多,如去酒吧、餐館、KTV、看電影、購物等,但往往要麼是人山人海,要麼是價格昂貴且服務不專業。我在那個城市和國家已經生活了30多年,發現不論是國內的景點還是休閒活動,大體上都差不多,商場來來去去都是那樣,酒吧街總是人滿為患,選擇都大同小異,有一些不僅價格昂貴而且人多。相比之下,無論是在歐洲還是北美,他們的酒吧和餐館的選擇更多,而且價格更為適中。所以無論身處何地,總有一種尋求新鮮和有趣的生活方式的訴求,但是,如何才算是值得,那就要看體驗與成本。


廣州四季天吧,算是體驗比較好,但價格並不親民,而同類型的體驗選擇也不多

意大利旅遊隨意走進一間飯館,品嘗低溫發酵啤酒,隨然不是 5 星酒館,但體驗一流

可能有人會覺得國外的中餐都不好吃,出國後就要放棄喜愛的飲食習慣,中餐館的質素確實會有參差不齊,但這種情況也會出現在國內,但有一點可以確認,在國外,新鮮的食材價格更體貼消費者,也不會有那種旅遊景點的黑店一下讓你消費幾千元的現象存在,所以體驗還算可以。


國外也有不少中餐館,例如這家小肥羊,價格相對於國內雖然貴,但是和本地西餐的價格也差不多,2022 年倫敦市中心,5 個人這一餐火鍋吃了 100 多磅

歐洲海鮮大部分都是冷藏過,但是吃起來鮮味與口感不比完全新鮮的差,海邊城市,這樣的菜式也就每人10歐的消費

外出方面,廣東與南方地區,真正能賞心悅目的去處沒幾個,而且大部份是大白象工程,而有底蘊的,都已經因為過多外來流動人口而成為城中村了。


深圳的海灘,廣東海岸線雖長,但沒幾個像樣的海灘

英國街道雖然也是大白象工程,但風格底蘊猶在

從倫敦開車1個多小時就到南部海岸線,風景怡人,一路上還有不少適合下水的海灘

另外節日方面,全世界估計只有中國一線城市的市政府不慶祝元旦新年,廣州離上一次放煙花慶祝元旦估計已經有20年了。記得2002那次在時代廣場倒數,我當時只是高二,廣州還出動警察在各大廣場驅散倒數的人群。現在元旦想看煙花的國人還需要飛去香港和國外看。還有其他西方節日,記得 2017還是2018年,太太兼職的的幼兒園被立領不能慶祝萬聖節與聖誕節,所有提前的小朋友與演出都被取消了。我作為未來家長,覺得這有必要嗎?西方節日,有時過節不一定是為了宗教與信仰,有時就是圖個祝福與樂趣,這麼一搞,體驗又下降了幾個等次。

國外過中國年,都有濃烈的節日氣氛,反觀在中國過外國節日,只能小打小鬧,還會可能被叫停。

另外,我也很享受和有趣的朋友進行一些經歷和個人思想方面的交流。記得以前在廣州,由於外國人較多,本地人的思想也顯得格外開放。那時候,人與人之間的對話都特別又去,討論的話題也更加深入。但從2017、2018年開始,交流的方式似乎有所改變,一些曾經可以自由討論的社會問題與公民責任的話題也變得較少提及了。我曾經非常喜歡的節目《鏘鏘三人行》也停播了,中央電視台的第13頻道和鳳凰台的風格也都發生了變化。現在,我們似乎只能討論其他國家的是非,而那種實事求是、勇於自我反省和自由表達的氛圍不復存在了。這種體驗是可以使人接近抑鬱的。

2014 年一些創業社區自發的中外講座,氛圍特別好,現在很多已不復存在

最後,平時個人娛樂方面,中國地區因為監管問題,電影總是遲播,或者有大量刪減。這種情況一直未好轉過。雖然說可以上網下載完整版,但是就要等好幾個月甚至一年才能看到想看的電影。想看電影、連續劇,還得準備硬盤甚至是 NAS,要組件 NAS,起碼都得 3、4000,多得上萬。同時看油管,奈非這些還要在家搞翻牆,翻牆的成本也逐年升高而體驗卻非常不穩定。遊戲就更別提了,好玩的都需要翻牆聯機,國內手遊行業發展雖然迅速,但是氪金的不在小數。而在國外,現在想看什麼就看什麼,想玩什麼就玩什麼,還特別流暢。

英國看一場電影人均 13 磅,而網上購買新片也就是13、14 磅,舊片 3、4 磅,用Nas的預算,起碼可以買上百部片

客廳與電視,是我生活中平時晚上喝一杯用來放鬆的主要項目,所以電視內容對於我來說是衡量生活體驗的一個關鍵要素


當然,國內也有可圈可點的地方,例如上海迪士尼,長隆動物野生世界,北京環球影城這些遊樂場的規模都是世界頂級的。我只想說,生活要精彩,必須周圍走走,而生活在國內,有很多精彩的地方,但是需要承受很多體驗不佳的生活細節也更多,每人用來衡量的尺度都有不同,生活上,能夠選擇更好的地方是人的基本需求,如果不能夠改變社會,只能改變自己。

80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16 19:55
作者:歪着頭看海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68023009/answer/429154322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人的想法就是這麼奇怪,用圍城來解釋這種現象比較貼切。


出國的原因多種多樣,每個人的動機和目的都可能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原因:

1. 教育機會:很多人出國是為了接受更高質量的教育,或者學習特定的課程和專業。2. 工作機會:有些人可能會因為工作機會而出國,比如更好的職位、更高的薪酬或者職業發展。3. 生活質量:有些人可能會因為追求更高的生活質量而選擇出國,比如更好的醫療保健、更清潔的環境、更安全的社會等。


4. 文化體驗:有些人出國是為了體驗不同的文化、語言和生活方式。5. 家庭原因:有些人可能因為家庭原因而出國,比如與配偶團聚或者為了孩子的教育。6. 旅行和探險:有些人出國是為了旅行和探險,體驗新的地方和活動。7. 政治或經濟原因:有些人可能因為政治不穩定或經濟困難而選擇出國。8. 個人成長:有些人出國是為了個人成長和自我發現。9. 避難或移民:有些人可能因為尋求庇護或更好的生活條件而選擇移民。10. 學術研究:學者和研究人員可能會出國進行研究或與國際同行合作。


每個人的情況都是獨特的,出國的決定通常是基於個人的需求、願望和生活目標。同時,不同的人對「無聊」的定義也不同,有些人可能覺得國外的生活更豐富多彩,有更多的機會和可能性。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