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52篇帖子。
(轉載知乎)国外生活那么无聊,为什么还要出国?
71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16 19:49

凭什么说人家无聊???没出过国总看过视频新闻吧。。就拿美帝的篮球比赛来讲,各种级别的比赛,小到高中联赛大到NBA,包括什么big three,我看到的几乎都是爆满的场地,人家每周能享受现场球赛,你跟我说生活无聊???

除了篮球,也除了什么棒球冰球橄榄球wwe,就说那些什么骑牛大赛、大脚赛车等小众的项目,都是座无虚席的,我看这些比赛的时候,就感叹美帝人民真的有钱有闲。。。就这,能说生活无聊???

并不是所有人都像中国人把吃喝看得那么重要的,国人所谓的生活便利、生活丰富,实际上吃喝占了一大部分。其他的文体旅游娱乐跟发达国家比个鸡儿啊,体育设施形同虚设,旅游又昂贵又拥挤,其他的精神享受比如阅读,图书馆也难找啊,小众娱乐比如钓鱼、攀岩、徒步也没人家发达啊 ,宅男宅女也就在点外卖网购白嫖网络视频网络游戏上面还有点优势了。。



作者:proust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68023009/answer/5670357532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72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16 19:49

正午马天尼:


我从来不知道所谓的有聊是什么意思。

我的生活节奏是白天工作,晚上健身,健身完有时候想喝点就去喝杯IPA或者威士忌。

周末比较喜欢爬山,看海,或者搞点什么运动。

想看电影,点开买票软件一看辣眼睛。算了。现在有个想法是挣到大钱了就弄个私人影院,整点像样的电影看。

什么KTV,洗浴,撸串,以前做业务的时候几乎天天去,混成澡堂金卡。从来没觉得有意思,人生进入垃圾时间的感觉。打麻将,一晚上输两三万给客户,一边打一边瞌睡。

烟也不抽了,抽雪茄也没觉得有意思。

跟年轻人一起去livehouse,那是个啥啊,纹身小妹,唱的跟以前商k里的公主没区别,你告诉我这叫现场表演?我去商k甩1600让她一个人给我唱不好吗?不过livehouse的音响是真的下本,从从业人士那里了解到这一点。

全国各地的美食吃遍了,现在天天吃鸡胸肉也不觉得烦,不想吃鸡胸肉就煎个牛排煮个土豆。

73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16 19:49

重生之大厂外包:


是啊,还是一个月赚八千上996的班通勤再加俩小时的生活有意思。

74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16 19:50

月夜猫妖:


提出这个问题的人一定是小康阶层或者刚刚摸到中产的边儿的

有钱,在哪里都能玩,哪里都不无聊

只有在国内有闲钱出去玩、但是在国外只能996打好几份工或者消费不起的人,才觉得无聊。

75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16 19:50

kk-中德律师:


谁定义国外无聊的?

76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16 19:50


楚文化:


国外的无聊是每天早早回家,晚上无处可去,没有朋友陪你聊天喝酒。

其实国内大多数人也是这样,谁能天天喝酒天天逛街?

如果你喜欢应酬,朋友多,国外确实很无聊。


77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16 19:53
作者:呵了个呵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68023009/answer/363645639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翻翻问题日志就知道有些答主是多么无聊,而且还自问自答



78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16 19:53

苦荞:


很多很长的分析回答,我就说自己的原因,我少年时期在国内患上了CPTSD,不走就死在这了

79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16 19:54
作者:Raylv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68023009/answer/2473389555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看了很多回答,9成都可以总结为生活舒适、压力小、假期多而不会无聊,而有些人较倾向于自己兴趣、物质,不喜欢社交活动,所以国外好山好水的生活更合适。这种说法的确没错。

我觉得,无论是感到无聊还是不无聊,都是生活中难以完美的一部分。要让生活更加精彩,必须多出去走走,遇到不顺眼的事情,有时会尝试改变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视角,如果自己难以改变,那么只有尝试改变周围的环境。以前在国内南方的一线城市生活,周末的活动选择虽多,如去酒吧、餐馆、KTV、看电影、购物等,但往往要么是人山人海,要么是价格昂贵且服务不专业。我在那个城市和国家已经生活了30多年,发现不论是国内的景点还是休闲活动,大体上都差不多,商场来来去去都是那样,酒吧街总是人满为患,选择都大同小异,有一些不仅价格昂贵而且人多。相比之下,无论是在欧洲还是北美,他们的酒吧和餐馆的选择更多,而且价格更为适中。所以无论身处何地,总有一种寻求新鲜和有趣的生活方式的诉求,但是,如何才算是值得,那就要看体验与成本。


广州四季天吧,算是体验比较好,但价格并不亲民,而同类型的体验选择也不多

意大利旅游随意走进一间饭馆,品尝低温发酵啤酒,随然不是 5 星酒馆,但体验一流

可能有人会觉得国外的中餐都不好吃,出国后就要放弃喜爱的饮食习惯,中餐馆的质素确实会有参差不齐,但这种情况也会出现在国内,但有一点可以确认,在国外,新鲜的食材价格更体贴消费者,也不会有那种旅游景点的黑店一下让你消费几千元的现象存在,所以体验还算可以。


国外也有不少中餐馆,例如这家小肥羊,价格相对于国内虽然贵,但是和本地西餐的价格也差不多,2022 年伦敦市中心,5 个人这一餐火锅吃了 100 多磅

欧洲海鲜大部分都是冷藏过,但是吃起来鲜味与口感不比完全新鲜的差,海边城市,这样的菜式也就每人10欧的消费

外出方面,广东与南方地区,真正能赏心悦目的去处没几个,而且大部份是大白象工程,而有底蕴的,都已经因为过多外来流动人口而成为城中村了。


深圳的海滩,广东海岸线虽长,但没几个像样的海滩

英国街道虽然也是大白象工程,但风格底蕴犹在

从伦敦开车1个多小时就到南部海岸线,风景怡人,一路上还有不少适合下水的海滩

另外节日方面,全世界估计只有中国一线城市的市政府不庆祝元旦新年,广州离上一次放烟花庆祝元旦估计已经有20年了。记得2002那次在时代广场倒数,我当时只是高二,广州还出动警察在各大广场驱散倒数的人群。现在元旦想看烟花的国人还需要飞去香港和国外看。还有其他西方节日,记得 2017还是2018年,太太兼职的的幼儿园被立领不能庆祝万圣节与圣诞节,所有提前的小朋友与演出都被取消了。我作为未来家长,觉得这有必要吗?西方节日,有时过节不一定是为了宗教与信仰,有时就是图个祝福与乐趣,这么一搞,体验又下降了几个等次。

国外过中国年,都有浓烈的节日气氛,反观在中国过外国节日,只能小打小闹,还会可能被叫停。

另外,我也很享受和有趣的朋友进行一些经历和个人思想方面的交流。记得以前在广州,由于外国人较多,本地人的思想也显得格外开放。那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对话都特别又去,讨论的话题也更加深入。但从2017、2018年开始,交流的方式似乎有所改变,一些曾经可以自由讨论的社会问题与公民责任的话题也变得较少提及了。我曾经非常喜欢的节目《锵锵三人行》也停播了,中央电视台的第13频道和凤凰台的风格也都发生了变化。现在,我们似乎只能讨论其他国家的是非,而那种实事求是、勇于自我反省和自由表达的氛围不复存在了。这种体验是可以使人接近抑郁的。

2014 年一些创业社区自发的中外讲座,氛围特别好,现在很多已不复存在

最后,平时个人娱乐方面,中国地区因为监管问题,电影总是迟播,或者有大量删减。这种情况一直未好转过。虽然说可以上网下载完整版,但是就要等好几个月甚至一年才能看到想看的电影。想看电影、连续剧,还得准备硬盘甚至是 NAS,要组件 NAS,起码都得 3、4000,多得上万。同时看油管,奈非这些还要在家搞翻墙,翻墙的成本也逐年升高而体验却非常不稳定。游戏就更别提了,好玩的都需要翻墙联机,国内手游行业发展虽然迅速,但是氪金的不在小数。而在国外,现在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想玩什么就玩什么,还特别流畅。

英国看一场电影人均 13 磅,而网上购买新片也就是13、14 磅,旧片 3、4 磅,用Nas的预算,起码可以买上百部片

客厅与电视,是我生活中平时晚上喝一杯用来放松的主要项目,所以电视内容对于我来说是衡量生活体验的一个关键要素


当然,国内也有可圈可点的地方,例如上海迪士尼,长隆动物野生世界,北京环球影城这些游乐场的规模都是世界顶级的。我只想说,生活要精彩,必须周围走走,而生活在国内,有很多精彩的地方,但是需要承受很多体验不佳的生活细节也更多,每人用来衡量的尺度都有不同,生活上,能够选择更好的地方是人的基本需求,如果不能够改变社会,只能改变自己。

80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16 19:55
作者:歪着头看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68023009/answer/429154322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人的想法就是这么奇怪,用围城来解释这种现象比较贴切。


出国的原因多种多样,每个人的动机和目的都可能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

1. 教育机会:很多人出国是为了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或者学习特定的课程和专业。2. 工作机会:有些人可能会因为工作机会而出国,比如更好的职位、更高的薪酬或者职业发展。3. 生活质量:有些人可能会因为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而选择出国,比如更好的医疗保健、更清洁的环境、更安全的社会等。


4. 文化体验:有些人出国是为了体验不同的文化、语言和生活方式。5. 家庭原因:有些人可能因为家庭原因而出国,比如与配偶团聚或者为了孩子的教育。6. 旅行和探险:有些人出国是为了旅行和探险,体验新的地方和活动。7. 政治或经济原因:有些人可能因为政治不稳定或经济困难而选择出国。8. 个人成长:有些人出国是为了个人成长和自我发现。9. 避难或移民:有些人可能因为寻求庇护或更好的生活条件而选择移民。10. 学术研究:学者和研究人员可能会出国进行研究或与国际同行合作。


每个人的情况都是独特的,出国的决定通常是基于个人的需求、愿望和生活目标。同时,不同的人对“无聊”的定义也不同,有些人可能觉得国外的生活更丰富多彩,有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