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人不明白的是,既然对小客车实行免费了,为什么还要发卡收卡?毫无意义的发卡,使长长的车流堵在收费站前后,“免费放行”本应有的疏通效应则荡然无存。
|
|
拥堵产生的事实逻辑是这样的:因为有高速公路节假日的巨堵,于是舆论有了免费的呼声。免费,不只是免通行费的问题,而是为了消除收费站这个关键的堵点,以免费放行减少时滞、促进顺畅。可是虽然免费了,收费站却还像收费时那样拦车发卡收卡,等于没有解决问题,还因为免费把车流引向高速,加剧了拥堵。这是导致此次假日大堵车的逻辑,而不能错误地反推出“不应该免费”。舆论千万不能被错误的逻辑牵着鼻子走,跟着既得利益者喊出“还是收费好”。
|
|
应该得出的结论不是“不该免费”,而恰恰应该是“更多地免费”。如果平常高速公路就有更多的免费,而不是仅仅是节假日这几天,就不会发生赶集般的扎堆儿;如果更多的公路能免费,而不是仅仅几条,自然会产生分流效果。正如有人所言,此次假期大堵车,应该得出的结论是:高速平时应该免费,而假期反倒应收费,这样才能起到更好的分流效果。
|
|
有人说,当下的高速基本都已市场化,政府凭什么一纸通知就让企业免费了?事实上,这些高速集团远没有市场化,都与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是“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最大受益者。高速集团本就是行政垄断的产物,无法用纯市场的逻辑去度量。免费不是恩赐,纳税人本就应享受到免费的高速福利,“收费还贷”是推卸责任的行为,收费站是强盗。
|
|
可以看出此次大堵车中一些管理部门的报复性情绪——为什么免费了仍要拦车发卡?可能是第一次实行免费,还缺乏经验;也可能是为了统计免费给公众送了多大的红包,而不顾此举会造成拥堵;抑或是故意地添堵,本就对免费政策充满抵触情绪,于是选择这种方式表达不满,报复性地添堵,带着把事情搞砸的心态去执行,以此妖魔化“高速免费”,让舆论和公众恐惧免费,从而误导决策者重返收费。看你们还要不要免费,这就是苦果——这种报复性添堵是需要警惕的。
|
|
媒体称高速路免费政策正确但应民主征求意见
|
|
2012年10月1日央视《新闻1+1》播出《拥堵:先不着急骂“免费”!》,以下是节目实录:
|
|
《新闻1+1》2012年10月1日完成台本 ——拥堵:先不着急骂“免费”! (节目导视) 解说: 遛狗,打球,体操,踢毽子,俯卧撑,这些全民健身场景没有出现在运动场,而是出现在拥堵的过速公路。 声音来源:上海金山广电记者 樊国庆: 车辆还在源源不断地向这里汇集,这里几乎已经成为一个超大的停车场。 解说: 垃圾,大小便,应急车道被堵,免费的高速公路便成了一个巨大的停车场。 清障工作人员: 每年都是这样,但以前没这么多车,(垃圾)量大了很多,我们多派了很多人。 解说: 车流量爆增20%到50%,24条高速发生事故,本应是一条惠民好政策,却因拥堵带来无数烦扰。《新闻1+1》今日关注——拥堵:意料之中?还是意料之外?
|
|
评论员 白岩松: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 从昨天到今天,很多人一见面就开始聊高速公路免费之后这个大拥堵。从某种角度可以这么说,高速公路这些公司是亏了,因为它是免费的,但是中石油、中石化是赚了,为什么呢?太废油了。我们来看这样几张照片,首先看这个,壮观到了让人热泪盈眶的地步。接下来看一些细节。这是在深汕高速上,堵得太厉害了,下来打网球,没错,现在网球场的收费的确太高了。这个是京沪高速天津段,透过这个投影我们能看出这天简直是太好了,但是可惜都被堵路上了,而且不得不说柔韧性还是相当不错的。我们再看这第三个,这是沪昆高速,上海市民,前不着村后不着店,遛狗了,估计人还扛得住,狗实在受不了了。最后我们看这个,文学上不一定出了什么史诗,但是史诗般的拥堵就是这样的一个状况,这就是拥堵中的史诗。来,回到昨天。
|
|
解说: 30日零点一到,黄山收费站的车辆猛然上升。 私家车主: 我出来的时候正好是十一点多,正好到了这边是十二点多。 记者: 正好可以开始赶上免费了。 私家车主: 对对,因为我正好要赶回家去嘛。本来的话是打算坐火车去,但是火车太挤了,现在正好赶上这个免过路费,可以开车回家。 解说: 不少人害怕高速堵车,所以选择提早驾车出行,但是早上7点刚过,深圳机荷高速前往贵州汕头方向的路段就遭遇了严重拥堵,车辆动弹不得。司机纷纷下车,有的人甚至还开始在车边遛狗、做操、踢毽子。昨天,全国高速公路节假日免费通行第一天,过路费免了,但是烦恼也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