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42篇帖子。
(轉載知乎)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總是忍不住對 TA 發脾氣,事後又非常自責後悔,擔心對孩子成長不利,我該怎麼辦?
61楼 JosephHeinrich 2024-9-8 23:05

作者:青衣輕揚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2023517/answer/83534627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這位家長提出的這個問題想必是很多家長都焦慮的一個問題。看看之前有多少家長吐槽輔導作業就知道有多少家長為自己的情緒問題困擾了。

事實上,如果家長只是情緒崩潰,凶一嗓子也就完事了,至少自己出氣了。但是現在很多的育兒理論都告訴家長必須控制自己的情緒,當然也有不少孩子長大後控訴家長過於兇狠的。讓家長朋友們有情緒都只能忍著,忍不住了時候還要內疚一番。

事實上,王老師想對家長們說:不要緊張!你會這麼糾結,是因為你不是專業人士。

推薦家長們去抖音看一個關於高中老師的視頻。視頻的開始是一個溫柔和善滿臉堆笑的女生蹦蹦跳跳的走著,然後她很快地挽起頭髮,調整步伐,收斂表情,變得嚴肅,再一看,她站到了班級的門口,渾身低氣壓,剛才還吵吵鬧鬧的教室里瞬間寧靜。哦,原來她是老師。

很多人震驚於她的表情和情緒變化,而王老師卻知道,這只是一個老師的基本功而已。

上一秒鐘怒容滿面的罵人,下一秒鐘就能和風細雨的講課。板著臉訓斥完左邊沒有完成作業的同學,轉過頭就能滿臉堆笑的表揚作業完成得好的同學。

因為一個好的老師,一定能控制自己的情緒。

如何像老師這樣控制自己的情緒呢?

必須要對孩子的錯誤有正確認知,並養成解決問題而非宣洩情緒的思維方式。

比如,王老師今天早上一早來到教室,發現小A又沒有交作業。這個時候老師都會很煩躁,如果把小A抓過來罵一頓,當然比較解氣,但是問題本身沒有得到解決。所以王老師的第一個反應是問:為什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小A沒有交作業呢?

寫了,但是忘帶了——說明問題出在孩子收拾書包的習慣上,罵TA沒用,罰TA多收拾幾遍自己的東西,養成做事認真的習慣。

不會寫,所以沒有做——說明問題出在孩子課堂聽講的習慣上,罵TA沒用,找一個優生給TA講一次,今後上課要多加關注。

沒家人監督,沒書桌,沒檯燈——說明問題出在家庭環境上,罵TA沒用,只能直接找家長。

懶得寫——嗯,這個才是孩子的學習習慣問題,可以罵了。

家長朋友們也可以借鑒這個思維方式。孩子犯了錯,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出的問題是千奇百怪的,如果家長不認真問,是絕對想不到的。

比如在孩子做錯了一道關於小鴨子的加減數學題,問題有可能是孩子不會算數,也有可能是TA不認識鴨子長什麼樣。

孩子背不下來一個英語單詞,問題有可能是TA沒有認真背,也有可能是TA連中文意思都不知道。

如果曾經看過王老師寫的知識的詛咒一文,就能知道。很多對於大人來說幾乎算得上毫無關聯的事情,對孩子來說都是問題。很多很多對於大人來說幾乎算得上理所當然的知識,對孩子來說都是未知。

在這種情況下,只有蹲下來詢問孩子,才能找到問題所在,才能解決問題,才能避免情緒崩潰。

你好,我是一個小學教師。我知道,如果你有很多關於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問題。,想要問我。我也有很多想要告訴你的。別著急,我們慢慢聊。

添加微信公眾號:小學教師告家長書


62楼 JosephHeinrich 2024-9-8 23:06

長弓長長:


其實可以好好找找背後的原因。

比如夫妻關係

比如自己工作個人成長

發脾氣只是顯性

63楼 JosephHeinrich 2024-9-8 23:06

貓思愚:


長大了就忘了自己小時候是啥樣兒。

小孩的腦子沒發育完全,知道的也沒你們多,理解不了你們很正常,

如果想孩子獨立一點,就得引導,解釋給孩子why,逐漸地讓他自己做決定,自己去思考,去行動

不怕開頭慢,成長起來是非常省心的,

64楼 JosephHeinrich 2024-9-8 23:06

作者:家庭運營教練娟子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2023517/answer/221601848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我們以為,發火是家長的情緒垃圾,對孩子只有壞處沒有好處,所以家長才會那麼自責。有心理學家指出,「發火」在孩子的教育中有獨特的價值。

首先,發火是一種對行為底線的反饋。如果家長永遠不發火,孩子實際上摸不清行為尺度到底在哪裡,哪些是被允許的,哪些是越界了。

比如,我們經常會在公共場所看見橫衝直撞、大聲喧鬧的小孩,如果家長不給直接的反饋,孩子會誤以為這樣做沒問題,不會影響到別人。而實際上,幾乎所有人都是在強忍怒火。這時候不發火,孩子就不知道別人對這個行為的容忍底線在哪裡,他將來可能會吃更大的虧。

第二,可能是更重要的,發火其實是一種對孩子的尊重。

比如經常有人這麼說,「他還是個孩子,你跟他一般見識幹什麼?」這個潛台詞其實是,孩子是弱小的,沒有資格享受和大人平等的待遇,對他們不必太認真,當然也就不必發火。但是,孩子真的願意被這樣看待嗎?

如果你真的認為孩子在人格上和你是平等的,他值得你和他認真交流,那麼,你既需要認真地傾聽他,也需要讓他認真地傾聽你,包括你的憤怒、悲傷這些真實的情緒。發火也是在對孩子表達:你在我眼裡並不弱小,你有能力承擔自己行為的後果。

總之,家長其實不必刻意給孩子營造一種「沒有任何負面情緒」的家庭教育環境。就像無菌環境不利於孩子身體健康一樣,情緒上的「無菌環境」也不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

如果你一時沒忍住對孩子發火了,不必太內疚,但有個建議:事後記得給孩子道個歉。發完火再道歉,比你一直忍著不發火更好。因為,「關係是在互動中增進的。不發火只是一個0,什麼都沒有發生。發火則在關係中製造了一些變化,人們親近了彼此。」

父母是我們的終身職業,一起成長,一起加油!

65楼 JosephHeinrich 2024-9-8 23:06

既然自責後悔就去道歉,去跟孩子說:我對你發火是我錯了,我會努力控制自己,也希望你能夠不要老是犯一些基本錯誤,和原則性錯誤,因為我會控制不住自己,當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是一件不好的事情,是我的原因,希望我們能夠共同努力,共同進步,你能夠好好成長,不說不犯錯,但力求不犯傻,我能夠控制自己每一次的情緒,能夠跟你好好溝通。

以上



作者:周檸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2023517/answer/85107783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66楼 JosephHeinrich 2024-9-8 23:06

作者:小猴啟蒙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2023517/answer/188202865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我經常被孩子激怒,總是特別急躁,忍無可忍的時候還會發脾氣,可事後又非常後悔。」

「我也知道不能對孩子發火,每次都讓自己壓制住怒火,可有時候根本忍不住!」

今天孫皮皮就來和大家聊聊,養娃過程中孩子惹你生氣的原因,以及如何重建對孩子的耐心。

圖片來源於網路

有種特別有趣的現象,作為父母在對待其他孩子或者同事時,往往是很有耐心的,就算生氣也不會發火,但面對自家孩子的時候,就失去了耐心,我們之前總在說孩子沒有耐心怎麼辦,可家長自己對孩子是否有足夠的耐心呢?

你可能會說:「我也不想發脾氣,也知道要控制情緒,可孩子總是不依不饒,磨磨蹭蹭,屢教不改,你讓我控制我也控制不了啊!」

作為父母,初心肯定是對孩子溫柔以待,但總會事與願違,當情緒和精力兩座大山壓過來,家長的著急和焦慮會在一瞬間爆發,既而情緒失控,失去耐心。

那到底該怎麼辦呢?

圖片來源於網路

一、找到適合自己的發泄方式

在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一定不要打罵動手,可以讓孩子知道,他此時此刻的行為讓父母很生氣,讓他意識到自己做錯了,然後大人和孩子各自去冷靜。

但也不要壓制自己的情緒,找一個適合自己的解壓方式,比如唱唱歌、刷刷搞笑視頻等,相信沒多久你內心的怒火已經滅了一大半。

圖片來源於網路

二、告訴孩子你生氣的原因

此時的你已經恢復了理智,不會再對孩子發火,孩子也已經冷靜,現在就需要父母建立對孩子的耐心。

溫柔平靜的告訴孩子你之所以會生氣的原因,指出他的錯誤行為,告訴他某種行為是不正確的,你已經提醒過不要這樣做,所以才會很生氣。

圖片來源於網路

三、詢問孩子這樣做的原因

孩子已經知道錯了,這時候你就要站在他的角度去看問題,與他產生共情,知道他為什麼會這樣。這時候孩子說的都是自己真實的感受。

比如你在工作的時候孩子一直讓你給他講繪本,其實是孩子想要獲得你的關注,正是因為內心得不到關注才會讓做出之後的一系列行為。哪怕是扔書、大吵大鬧都是為了讓家長看到自己,關注到他。

圖片來源於網路

四、陪伴孩子

雨後天晴,就要開始溫馨的親子時光了,跟孩子一起出去玩,給孩子讀繪本,跟他一起做剛才沒有做的事情,讓孩子知道不管在什麼時候,父母都是愛他的,他不用以其他錯誤方式去獲取父母的關注。

圖片來源於網路

孩子在成長,父母也要不斷升級,才能更好的養娃呀!


如果對你有幫助,記得關注點贊評論收藏哦!

更多啟蒙育兒知識,記得關注小猴啟蒙。


67楼 JosephHeinrich 2024-9-8 23:07

mymmzhp:


說下我的經驗吧!遇見事情,先深呼吸兩次,然後自己先轉換思路,換個方法而不是直接發脾氣。

舉個例子:我兒子不到兩歲的時候,拿筆在我手機 上亂畫,我立馬一隻手插腰,一隻手指著他,「你怎麼能這樣呢,立馬給我放回去,這樣會把手機弄壞的」這樣的話已經提高三倍聲調跑到嗓子眼了,活活被我吞回去,然後深呼吸,面帶微笑,蹲下來,一隻手伸向他,溫柔的說「謝謝!」 然後他就乖乖的把手機給我了!

那以後他看見我手機放桌上沙發上茶几上,只要他看見了,就會給我拿過來然後自己說「謝謝」,我也會蹲下來,拿過手機說聲「謝謝馬晨晨」然後抱抱他親一下(●✿∀✿●)

68楼 JosephHeinrich 2024-9-8 23:07

易紅春老師:


忍不住發火,事後又自責,怎麼辦?

1189 播放






很多人會碰到這種情況,自己忍不住發火,事後又後悔自責。要解決這個問題,應該從事後的自責切入。

69楼 JosephHeinrich 2024-9-8 23:07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其實也是家長成長的過程,當然是家長身份成長的過程,教育孩子是需要有足夠耐心的,孩子的成長需要家長大量的鼓勵,而不是指責教訓,如果指責教訓的過程中告訴孩子錯哪了應該怎麼做,再遇到同樣的問題怎麼去解決,這樣還好過那些只會責備發脾氣的家長,至少孩子下次知道怎麼做了,但是即使是這樣孩子幼小的心靈還是會受到傷害,有些家長後悔了回頭跟孩子道歉,之後再遇到什麼事情又繼續發脾氣,如果你是孩子不知道作何感受。

所以最好的辦法是孩子又惹你生氣了,這個時候你可以先離開一下,調整好情緒再回到孩子身邊,要知道你小的時候也會犯錯這是很正常的,重要的是知錯能改並不二錯,這很重要,這時你跟孩子心平氣和的去敘述一下剛才發生的事情,他是怎麼做的但是實際應該怎麼做, 讓孩子意識到他的錯誤,同時跟他說成長過程犯錯很正常,改了不二錯就好,這樣孩子可能因為你對他的接納度高,沒有沖他發脾氣還幫他去分析解決他目前的問題,建立更好的信賴感,可能一些你沒發現但是會困擾到孩子的問題他還會主動來向你求助呢,他也會更容易接受你的建議,這樣才會讓孩子的成長過程親子關係更親密。



作者:叩叩子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2023517/answer/84769813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70楼 JosephHeinrich 2024-9-8 23:07

如果你能夠設身處地站在小朋友的角度去思考和感受,很多時候你就不會覺得TA是在故意找你的麻煩,TA的小小要求對於你來說微不足道,但是對於TA來說卻很重要。總而言之孩子在父母面前時弱勢的。

你能夠反省自己,已經很好了。以後多多注意就是了。怕的是有錯認識不到,還犯新錯來掩飾舊錯。



作者:panzertiger503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2023517/answer/84214537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