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古道西風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3098686/answer/346910593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其實,說白了,大家都是想休假。
五一黃金周的消失,讓大家坐立不安。
很簡單,因為假期在無形之中變短了。
更令大家坐立難安的是,原本可以休息的周末還要被加班。
大家對假期變短的警覺性,說明了大家對自身利益的追求和意識的覺醒。
窮苦老百姓也開始關注自己的利益,這恰恰說明時代在進步,人們的思想也在不斷進步。
從這個角度來看,大家對於五一假期的各種討論算是好事。
不過轉念一想,為什麼春節假期沒引發熱議呢?
結合大家的說法,勞動節放假引發熱議,也反應了大家近幾個月工作壓力確實有些大。
原本期待著五一假期能緩解一下,結果事與願違地迎來了「假期變短」的惡耗。
因此,五一假期在大家對假期的熱烈期盼中被大家的議論的熱浪推上了風口浪尖。
除此之外,假期變短只是相比較而言的結果。
眼下大家是建立在以前五一放七天假的基礎之上,發聲現在五一五天假太短了。
如果以前五一放一天假,想必大家現在的怨聲載道會變成一片載歌載舞的情景。
說白了,就是不習慣。
等大家逐漸習慣現在的五天假就好了。
不過等待是一個過程,需要時間的沉澱。
三年或者五年以後,或許大家就會忘了曾經在此地久留的場景。
回歸主題,說回大家熱議的「湊假」。
其實,我一直都是秉持「怎麼放假怎麼休」的原則。
倒不是不期待假期。
而是我更注重假期的質量。
只要假期過得有質量,幾天假期在我眼裡沒有任何區別。
我也不知道「湊假」這個詞語是誰想出來的,也覺得很形象。
但個人不太認同「五一假期其實只休一天」的吐槽。
有這種說法的同學,已經把周末雙休看做了理所應當——他們眼裡周末就應該休息。
但是,一直在呼籲「考慮我們感受」的同學們,其實也忽略了一部分周末沒有雙休的人的生活。
所以,發現了嗎?
人是不會顧慮周全的,簡言之就是,根本沒有萬全之策。
還請大家稍安勿躁,過好眼前的關卡吧。
中國作為一個有著悠久傳統的泱泱大國,假期的由來也隨著國家歷史的變化而不斷變化。
假期也帶著中國走過幾千年奮鬥史的影子。

從古至今,假期逐漸在變少,這不無道理。
休假制度也反應了國家發展和繁榮的需要。
黨和國家帶領我們戰勝了一個又一個災難,翻越了一個又一個山嶺,跨過了一個又一個坎坷。
面對歷史,大浪淘沙,黨和國家一直在為我們選擇正確的發展道路。
從一個落後農業國躍身成為現在的世界上最大、綜合實力最強的發展中國家,難道這背後都沒有付出嗎?
國家的成長,好似一個人的一生,哪有什麼一日成名?
可是,我們似乎忘了,中國是怎麼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我粗略統計了一下:

數據來源於網路。
就數據來看,已開發國家中,休假較長的是法國和德國。
除這部分國家之外,其他國家的休假時長大差不差。
這大機率與該國國情等一系列相關因素有關。
所以,我想說的是,國家調整五一休假時長大機率也是基於國家目前的國情來決定的。
我也是窮苦老百姓,我也不知道「湊假」制度還會維持多久,但是我還是遵循「怎麼放怎麼休」的原則,做好自己的事,跟著國家走。
如果覺得我說得冠冕堂皇,那請想一想疫情期間國家是怎麼對待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