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18篇帖子。
(轉載知乎)中國哪些省屬於是那種「拼湊出的省」?
51楼 JosephHeinrich 2025-7-20 18:58

山東(膠東 + 齊 + 魯),四川(四川盆地 + 涼山 + 甘孜阿壩),遼寧(遼南 + 其他),甘肅(隴西 + 河西),青海(西寧海東 + 其他),江蘇(蘇南 + 蘇北),安徽(皖南 + 皖北),陝西(漢中 + 關中 + 陝北),新疆(南疆 + 北疆),內蒙(蒙西 + 蒙東 + 呼倫貝爾)

重慶廣東這種地理板塊主次分明的省份就不算在內了。



作者:洛陽客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4830226/answer/315301409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52楼 JosephHeinrich 2025-7-20 18:58
作者:Pol Pot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4830226/answer/325545112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如果所謂的拼湊程度要按方言算,那福建可坐不住了。


按之前的分類方法,單單莆田一個小城市所用的方言,就能跟廣大北方+西南地區

接近7億人所用的方言同一個層級。

十三大漢語方言

福建獨佔5個。

主要是福建內部各大方言差異真的比大家想像的還要巨大,這不是大伙兒憑感覺說「我們也是,出了村就聽不懂了」,而是眾多學者在浩如煙海的詞彙和語音樣本里研究出的結論。

當然,十三個一級方言這個說法應該是有點過時了,現在的理論(之一),可以如下圖所示:

這種東西,莫衷一是,畢竟那麼多學者也都各執一詞。大家不也都是選擇一個流派去相信不是嗎。

所以,我的建議還是不要拿方言說事啦。

特別某些省份,搞得好像「我散裝,我驕傲」一樣。其實,當他們真的走出去外省看看,切實的體會各地的風土人情,他們還會覺得自己的「散裝」是獨一無二的嗎?恐怕,很多持這個觀點的人,連省內的十三個市都沒有走遍吧。

話說回來,福建地區的行政區劃從漢代的閩越國之後就幾乎再也沒變過,我們還是很團結的(狗頭)

53楼 JosephHeinrich 2025-7-20 18:59

不知道咋糊丸子了:


安徽應該算吧?

感覺比江蘇還散裝。

皖南、皖中、皖北,可以說老死不相往來,處處透著不同。

我國省份制度,沿襲了元朝的行省制,本質上就給各省摻沙子,避免了軍閥割據。

就像四川的北大門給了陝西,

湖北的命名信陽給了河南,

河南的咽喉襄陽又給了湖北,

......

處處都是制衡。

但是,安徽這個省吧,被長江、淮河一砍三瓣,真的是互相不搭理。(江蘇還只是互相看不慣。)

一說安徽菜就是徽菜,可徽菜只是徽州菜。

安徽喝什麼茶?

額,,,,紅芋茶?

安徽唱什麼戲?

額,,,,

安徽說什麼話?

額,,,,

宿州是安徽還是江蘇的?

額,,,,江蘇?

我知道毫州是安徽的,

那叫亳州。


54楼 JosephHeinrich 2025-7-20 18:59

馬歐里斯特:


2個人邀請了我,就都不謝邀了,一視同仁


不正經的回答:江蘇、浙江(我一個在江浙混的朋友親口跟我講說浙江也散裝,只是不內鬥)

正經回答:內蒙

、東北

(咱們國家這個自治區除了名分照省有何區別?而東北也就遼寧好點,剩下的那是真的拼)

我不明白從呼倫貝爾

綿延至套西蒙古

的行政區有何實際意義,內蒙自古以來什麼時候有過統一的行政區(外蒙倒差不多勉強祘是有過)。翻閱本朝欽定歷代歷史地圖,唯一有類似是清朝的內蒙,但清朝的內蒙六盟

壓根就不是行政區,人家連散裝都不是,人家是各過各的。另外套西蒙古雖然可能與六盟塗成了同一顏色,人家跟六盟有關係嗎?更不要講呼倫貝爾連譚圖都沒祘進內蒙。直到今天蒙東仍然是鐵杆的東北,據說套西蒙古還是更喜歡寧夏。當然如果讓我來規劃我也會這麼拼湊,因為這tm是個正攵三台問題

再次引用我引用過很多次的文章,葛劍雄的《尊重歷史,立足現實》

另一個例子是內蒙古自治區的支解和恢復。「文革」期間,內蒙古自治區的東部和西部分別被劃入黑龍江、吉林、遼寧和甘肅四省,當時公開的理由是內蒙古轄區太大,東西、南北相距太遠,開「積代會」(「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積極分子代表大會」的簡稱)時最遠的代表路上要花半個多月,但沒有公開宣揚的理由卻是為了防止「內人黨」(「四人幫」製造的「內蒙古人民黨」冤案,實際並不存在)搞民族分裂,防止他們與「蘇修

」勾結,鞏固邊疆。
「文革」結束後,內蒙古自治區的轄區完全恢復原狀,主要出發點是消除後者的影響。但前者也是客觀存在,所以完全不予考慮也是不合理的。例如,如果從經濟文化的發展和交通運輸的便利考慮,內蒙古與東北三省為鄰的地區改由該省管轄,比由距離遠得多的呼和浩特管轄更合理和有效。但兩者顯然無法兼顧,只能在權衡利弊和輕重緩急後做出選擇

東北的同一性太強所以即便拼湊感覺也不是很突兀,除去通化白山歸吉林管但口音與遼寧相通


我父輩年輕時,蒙東就是東三省的

其實我還想加上寧夏,西海固與寧夏的淵源還不一定有套西蒙古深遠,不過還是那句話,談淵源有意義嗎

55楼 JosephHeinrich 2025-7-20 18:59

整天發獃的阿獃:


廣東!!!

從文化上說,是割裂的

廣府+客家+潮州。各有傳承。

這三者中任意兩個之間的文化區別,大於除新青西蒙等省份外,大多數兩個省份之間。

從經濟上說,更是割裂的

北上廣深,廣東獨佔二席,還有珠海、佛山、東莞

等超強製造省。然而,粵東西北地區

可以說發展水平僅僅相當於中國中西部落後地區。

56楼 JosephHeinrich 2025-7-20 19:00
作者:我心相印丶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4830226/answer/191083022828619047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其實從古至今根據「山川形變,犬牙交錯。」理念拼出來的省有很多,隨便舉兩個例子。

陝西拿了在文化上和四川更接近的漢中,其原因也無非是為了防止四川這個割據政權最喜歡的地理單元封起北大門。



同樣的,四川也拿了和川渝文化根本不同的藏彝文化區——西川,這裡文化習俗明明和西藏更為相近,但是為了防止西藏出現異樣再行割據,所以也就將此地劃給四川了。

為什麼大小西川必須被平定,因為這是入藏必經之地,戰略要道。

不過也有的省份是因為其他原因而行拼湊。

比如明朝的江南省

,到了後來由於滿清入主中原,防止江南民變所以把江南省進行了拆分,拆成了東西兩邊:江蘇省和安徽省。有人要問了「為什麼不是沿著長江、淮河橫向拆分。」我認為,原因就是為了大運河

航道之上少設兩個省,如果橫向拆除,那麼現在的大運河流經江蘇的部分就是三個行省了。財政的負擔會因此加劇,同時大量的冗官也會導致大運河通行效率降低,腐敗更加橫行。同時,由於原來江南省的南北差異較大,如果按照橫向拆分,那麼有些省份就會極端貧窮,容易產生變亂。尤其是在古代,黃淮水災

肆虐,如果不是豎著拆分江南省,那很多原本可以省內協調的問題就要變成跨省域協調了,難度會變得更加大,產生的後果可能會更加嚴重。


當然了,也有一些省份是因為出了一些偉大的人,所以值得拼湊。

比如,現在的內蒙古自治區。其東西差異可能是東北和新疆的差距,但是還是被劃在一個行政區劃內了。

「西北玄天一片雲」

當然還有一些城市保留在原來省份,比如有領導自稱是四川人而不是重慶人,所以就沒划走的廣安。

57楼 JosephHeinrich 2025-7-20 19:01

遠望號巡洋艦:


絕對是安徽。

江蘇散裝只不過是因為沿海省份各個市縣經濟都不錯,經濟上相互不服氣而已。

安徽才是真正拼湊出來的。

眾所周知,中華文明的核心地帶從中原過渡到長江中下游。

安徽就處在這兩個核心文化圈中間。

淮河水系是中原文化帶,古代屬於殺紅眼的地區。

合肥巢湖和皖南都屬於長江水系,包括安慶,無為,徽州自古都是重商重文的地區。

安徽就是在文化的碰撞下組合成省份。

而且淮河還是南北方的界河。

一邊是千年平原黃泛區殺出來的地獄尖兵,一邊是山山水水斯斯文文溫婉如玉的商人和文人。

完全是兩個世界的人。


58楼 JosephHeinrich 2025-7-20 19:01

山川與晚風:


初步潦草繪製,之後會再更新

經濟、人文等方面「拼湊」的省份:河北、遼寧、江蘇、安徽

、江西、山東、廣東、廣西、四川、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

相對統一的省份:北京

、山西、吉林、黑龍江、上海

、浙江、福建、河南、貴州、西藏、香港、澳門、台灣

59楼 JosephHeinrich 2025-7-20 19:02
作者:秋秋秋秋秋風熙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4830226/answer/317144889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江蘇省和安徽省

洪武朝推行以淮治吳,把兩浙地區的蘇州無錫常州潤州四地和自己老家鳳陽及皖北大片地區劃歸南直隸,後清康熙朝又將南直隸拆分為江蘇省和安徽省。


與之相反的是,浙江省保留了較高的完整性,從秦朝起就一直是一個完整的行政區劃

,也有著較為統一的文化。

60楼 JosephHeinrich 2025-7-20 19:02

寧南侯:


內蒙古是我國東西跨度最大的省,各地差異巨大,這就是內蒙古「拼湊」的實證

1947年,內蒙古自治區在王爺廟(今興安盟烏蘭浩特市)成立,轄地包含現在的蒙東地區(沒有赤峰南部),大致由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熱河省、察哈爾省拆出拼湊而成

1955年,綏遠省撤銷,併入內蒙古

1956年,熱河省撤銷,寧城、赤峰、烏丹3縣及敖漢旗、喀喇沁旗、翁牛特旗併入內蒙古

1956年,甘肅省巴音浩特州和額濟納旗合併為巴彥淖爾盟,劃歸內蒙古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