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johnwood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14407373788939472/answer/192510896842394994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谈留学肯定离不开谈就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读书的目的就是挣更多的钱,出国读PHD越来越少的原因本质上还是要从经济中找
首先谈谈国内,不管网络上再怎么黑,工作压力大,不尊重科学家,但是国内的薪资就是实打实的高,如果你能读一个热门方向的博士(例如LLM,芯片等),毕了业就是50万的年薪,就是可以快速积累财富,这个毋庸置疑。而且一般博士都和导师联系比较紧密,你很有可能去他手底下当个副总或者经理,日后如果公司能够融资甚至上市那是真正的起飞。我身边想去海外读博或者工作的,基本上都是玩不来国内这套待人接物游戏,幻想着海外的社会是意林中的社会的人。不可否认,国外的普通老百姓还是很好的,很善良,但是一旦他们结束硕博阶段,走向硅谷或者华尔街这些资本集中的地方时,国内存在的这些问题又会再次出现,如何学会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是你无法避免的一堂课。
针对于欧洲的,日本的这样社会福利比较好的国家的看法是,比较适合蓝领或者普通职业润,因为税收太高,各种类型的职业差距不大,读个本科或者硕士就有一个正常水平的生活,去这种地方读博大概率不是润,一般是奔着拿海优回国入职高校,或者回国内的企业工作的。
对于美国这个国家,其实传统意义上的润就是润美,美国也是中国学生申请PHD最多的国家,作为西方世界里的中国,其实美国大多数地区收入不高,高收入主要集中在两个地区一个在硅谷另一个在曼哈顿(西雅图算半个硅谷,芝加哥算半个曼哈顿),大多数的中国毕业生无论在哪上学毕业之后都会去这两个地方上班拿所谓的大合同,在过去中美经济水平差异巨大的时期,这是非常好的。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传递快速且廉价,无数的中印学生挤满在这条赛道,在Ai的加持下大量的初级岗位被砍,想找到一份工作已经十分困难了,如果你连一份工作都找不到又何谈润呢。而且即使找到工作,你面对的也大概是一群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人,以及国内清北那种类型的同学(不是黑清北的同学,清北的同学都很优秀只是性格上感觉都不太好相处),本质上在美国工作和在国内工作没有什么区别,唯二的区别就是身份问题和汇率差,这两点的权衡,没有孰优孰劣。
最后再说说特朗普这个人,其实大多数的在美华人是非常喜欢特朗普的,因为他打击非法移民,给中产减税,这对于非常强调公平,鄙视不劳而获,又稍微有一点嫉妒心和精英感的华人群体来说是非常符合他们的价值观的。但是从博弈论的角度上来看,川普似乎在给未来挖了一个大雷,在智猪问题的模型里,大猪往往要分割一部分利益给小猪,多承担一部分责任,才能保证双方都能获益,小猪不罢工有一个长期的合作,但是川普这么玩未来美国会不会出现全国范围内的大罢工?财政收入降低,警察会不会减少,治安会不会进一步恶化?这都不得而知,我认为美国无论如何针对中国都不会降低对中国学生的吸引力,但是美国拿刀子往自己身上捅会降低自身的吸引力吗?这可能真的会。
最后再说一个细思极恐的,在AI这场工业革命之下,为什么欧洲和日本不那么积极的入局,是因为人才储备不够吗?感觉不像,很可能是他们认为工业革命的背后,必然会引发一场文化革命,他们希望中美走在前面去做这个小白鼠,当新的政体,分配方式确立下来之后再去抄作业,做一个温和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