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琉璃川的主人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689195/answer/189648127188400669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首先要明确富裕程度是用什么指标来衡量的,关注的是钱本身还是生活水平
总/人均可支配收入?
总/人均gdp?
政府财政收入?
抑或是对上述指标进行购买力平价调整?
我认为用总量衡量显然是不可取的,但是用人均衡量也不合理,还得考虑到基尼系数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问题。也就是说,澳大利亚是否富裕,是一个难以衡量的问题。如果按gdp总量来算,中国比它更富裕。但是这一结论似乎有些难以取信于人。
第二,为什么没有工业就意味着不能富裕呢。
李嘉图比较优势模型告诉我们,所有国家都生产所有商品是一种无效率的体现,恰恰应该每个国家只生产自己最具生产效率的产品,然后进行交换,可以实现一个帕累托改进。
当然考虑到现实中的政治因素和贸易壁垒,无法实现比较优势模型中的最优情况。但这至少说明拥有全产业链并不意味着富裕,也不一定有利于经济发展。没有部分产业也不意味着经济发展不起来。
第三,澳大利亚是否没有工业。
澳大利亚没有工业这一说辞是不负责任的。去工业化是一种市场自发形成的趋势,澳大利亚的确面临这一问题,也许它从来没有过像中国这样旺盛的工业,但是澳大利亚的工业产值清零了吗?值得商榷。
第四,姑且认为富裕=人均可支配收入不低+社会保障体系完善。
这是因为澳大利亚的产业在国际上有稳定的利润且澳大利亚自然资源丰富。澳大利亚的产业并非以人力密集型产业为主,不需要庞大的劳动力支撑也能获得不错的利润,加之只有少量的人口。值得一提的是,即使现在中国的人口下降,人均生活水平也不见得会上升,因为很多产业会随之萎缩,这是产业结构的问题。中国的产业结构长期依赖于人口红利而形成。
然后是因为澳大利亚政府的税收和社会福利及保障政策,澳大利亚的再分配大幅度减小收入差距,又将税收投入倒社会福利领域。而这又进一步创造了有效消费需求,促进内循环。(对未来的信心降低储蓄率、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总之,产业结构+良好的再分配制度+自然资源+人口数量,也依赖于国际市场,能够进口自己不生产的廉价工业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