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BITWAVES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4141506/answer/348097294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人,从外地到上海,在上海复旦扫地,到来日的97年,离开之前一直住在五角场。
取得日本国籍后第一次回上海 ,准确时间记不得了,大约是2009年吧,也算是满足题设的条件了。
回答设问,刚好相反,感觉什么都贵,自己和乞丐差不多。具体的如下。
1)虹桥机场走出机场,一位打扮得体的女士热情地迎上来,看着我笨拙地,想打电话不知道2在哪投币,接过话筒,帮我拨通了酒店的电话,我说,对不起,我刚出机场,预订的房间没问题吧?酒店前台回答:你快过来,晚了我们就把房间借给别人了。我说,我不是用信用卡订的么,不放心,你先收今天的费用好了。对方坚持:不行,如果快到夜里12点了,你还没到,我把房间借给别人。
无语。
旁边的女士说,你别花时间找出租车了,上我们的面包车,马上走,不耽误你事儿就是了。
我问:价格多少?她说出一个数字,还贴心地加了一句,比你在日本打车还便宜呢。
走吧,确实比日本打车便宜一点儿。
2)遥想当年,去虬江路,淘史前电路板,是一大乐趣。而今,那些没有了,现代电子电器狼牙满目,看得我觉得自己是当年刚到上海的乡巴佬。
3)当年,五角场的房子,十几二十万元,如果不是决定了去日本,真动心了。而今,还是那个地段的房子,价格涨的不认识了。
4)打车,对司机说,去五角场。没多久,司机说到了,我不敢相信,这段路,当年,我骑自行车,轻摩托,不知道走过多少次。我问司机,五角场地摊,卖二手电视机的那个地方,在哪里?司机:就是这里了。
外面,灯红酒绿,当年五角场的影子,一点儿可辨认的痕迹都没有了。
我已经没有勇气,让司机带我去找当年复旦和财大外面的大排档故地了,对司机说,回南京路。就让那些留在回忆里吧。
外滩,曾经的和平饭店,曾经的外国银行,无不让我震惊。我相信,中国人,很快个个都要成百万富翁了。
唯一感到亲民的,是那时候,南京路的餐馆价格。于是,几家不大但感觉很不错的餐馆,就成了一大乐趣。
还有一件记忆深刻的,在南京路,我找到一位看起来是本地人的大叔问:请问,吸烟所在哪里?大叔看我向怪物,啥?吸烟?随便哪里啦,这里就好了。大叔指着步行街的椅子说。
我坐下,还是不敢相信,在这吸烟。仔细观察四周,发现,吃剩的鸡骨头架随便地被扔在地上。好吧,反正没地方去,就算这了,我安慰自己,下了很大的决心,才掏出香烟。
下不时地想起,一次回去,在南京路,会看到熙熙攘攘的百万富翁吗?
不管怎样,近乡情更怯,是不会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