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匿名用戶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638164/answer/15493008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看了其他回答發現答主基本都是工程IT專業,作為一個會計狗,我來講講商科的體驗,重點吐槽下就業這一塊。我在西拉法葉度過了本科+研究生的五年,都是accounting專業,算上有點發言權。總結一句話就是:如果想留在美國但又不是大牛(GPA3.9+),那麼還是三思吧。
雖然現在招了越來越多國際生,但個人認為krannert在幫助國際生解決就業上做的努力遠遠不夠。當然普度地理位置太偏也有一定原因。從本科的career fair開始,可供國際生選擇的機會就非常之少,一個手都數的過來,就拿商科里最好就業的會計來說,除開四大(我所知道的也就德勤和EY真的有招中國人,但都是那種百里挑一的大牛,我在普度待這麼多年,身邊認識的進四大的中國人不超過5人,而且聽說現在sponsor更少了),除開四大也就只有在普度國際生中間稱王稱霸的cummins了,所以每次招聘會都排起蜜汁長龍,很多local都搞不懂,這公司真至於這麼好嗎? 當然對國際生來說,能sponsor那就是第一位的。。。再提一下四大,我後來工作才知道進四大的機會很取決於alumni,如果一個office裡面的partner都是某個學校的alumni,那這個學校每年會拿到大量名額。而普度四大的alumni並不強,絕對算不上四大的targeting school,加上本來Indy和芝加哥每年都位置都非常有限,還面臨IU,U of Chicago以及聖母這些商科老牌強校的競爭,所以難上加難。
再說研究生,我當時班上一共28人,中國人一共17個,全自費,剩下老外基本都是公司sponsor來讀的。讀這個項目的人都算是想考cpa並且想在會計領域有所發展的,所以大家無論是學習還是找工作都是很拼。這一年的課程並不輕鬆,但結果一年下來,所有17個中國人裡面就只有1個拿到了offer,比例低的嚇人。。我想說大家花這麼多錢上研究生項目其實並不是完全為了學知識,它更多應該成為幫助學生就業的渠道和橋樑吧。如果說本科人太多太難,但研究生一共才多少人?老師提到說國際生可能還是因為不會表達自己,而且當地保守文化的原因,可能就業比較難。這也算原因之一。
我畢業後最後去了外州工作也拿了cpa,才發現國際生找給辦H1B的工作其實根本沒那麼難,因為大城市機會更多,而且不少學校雖然排名不怎麼樣但當地alumni的network非常給力。所以我悟出的道理是,先別看學校,能去大城市一定別考慮農村。而krannert在幫助商科國際生就業上還需做出更多努力,而不是流水線式產業化教育。
說了這麼多,我依然愛普度,在這片玉米地度過了青春最好的時光,形成了最初的價值觀也結實了不少摯友。Boiler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