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丟丟丟了丟丟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5660572/answer/192262200711734232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這個帖子估計會被中介舉報。
社交媒體上踩澳洲和捧澳洲最狠的群體是誰?
中介
在短視頻時代怎樣快速吸引人眼球?
「你知道怎樣專科直接申請碩士快速趕超嗎」
「高考不理想,我來幫你上全球頂級院校」
「你還不知道,****的學校可以免試讀碩士嗎?」
錢真的能彌補你沒付出的努力,這是肉眼能看得到的。
這是為什麼普通國內學生心理不平衡且抵制的原因。
抵制澳洲學校的本質是要踩澳洲,中介踩澳洲是為了賺錢。
從中介的利益角度出發,澳洲申請利潤高還是北美申請的利潤高?
沒仔細了解過且想申請國外大學的朋友大多數會去找個留學中介諮詢,所以坑的第一筆錢就是信息差,申請費用。
申請如果中介代辦,那麼它有兩筆費用可以賺
1. 所謂的申請費用,或者叫服務費用。
2. 申請學校的返點費,即學生正式入學後,按百分比從學生的學費中扣除返給中介。
北美學校除去上兩種之外,還有所謂背景提升等系列產品,同樣澳洲也有,但是在本科和研究生申請階段基本不會有。
但是去掉信息差,如果申請國外學校是通過國外本地中介,是沒有服務費用,只有一個學校自己的申請費用,通常情況下是不超過300刀,中介的主要盈利來自學校的返點。
或者自己申請,總花銷通常也不會超過300刀。
因此在沒有信息差之後,中介的利潤將去掉一部分,尤其是國內的中介。那麼對比一下,你會發現在去掉一個固定收入後,推銷北美的學校還能賺的錢是背調提升。模凌兩可且稀里糊塗的錢最好賺的。
這帶來一個心理作用是「我花的錢比你多,我就比你吊」
那麼為什麼北美的學校,尤其從國內申請這麼難?
因為國內中介為了提升申請率,通過造假,美化學生背景的從而導致來自中國境內的申請越來越不被信任。
為什麼要這麼做? 中介要賺錢啊,他們可不是做慈善的。
他們不會告訴你,如果你是海本且是個正常學生,申請美國除藤校之外的大學基本都是點擊就送…(除了王牌專業)
如果你是昂撒體系內的國籍,且GPA高點,藤校也沒你想像中的那麼難申請…
但是為什麼家長和學生還是前赴後繼的前往美國學校,
1. 里子:美國頂級Top院校確實比澳洲好…但是其他的,世界上哪裡沒有草台班子
2. 面子:美國國力強於其他所有西方國家國力,美國回來的確實比其他地方回來的好聽
這就是家長為什麼踩低澳洲的原因,花了這麼多錢,我要個面子。
HR為什麼踩低澳洲,HR相對應的專業是人力資源管理或者其他管理類專業,當然不乏其他專業領域的精英做HR。
通常情況下,紮根在自己本領域行業的人知道哪些學校的專業過硬,俗稱口碑。比如國企和外企在招聘的過程中傾向於部分學校的王牌專業,比如國內,武漢理工大學的材料學,不是985,但是專業是985的錄取分數,比如澳洲RMIT的建築學(一個國內大多數人都沒聽說過的野雞大學),比如美國的羅斯霍曼理工學院的機械工程和化學工程(不是該領域的大機率也不知道的學校)。
那麼從管理類畢業且沒有其他領域知識和經驗的HR會怎樣判斷呢。
從他們專業的學校中打聽國外大學的情況。
很不幸,出國讀管理類和商科的留子十個有九個混子。
對這類留子最高的評價是「畢業回國,你還是個正常人」。
久而久之,這類留子很容易就敗壞HR印象中一個群體的名聲。那麼最容易進管理類和商科類的西方發達國家是哪呢,沒錯,就是澳洲,真•點擊就送。上至八大,下至蠅營狗苟點擊就送。
進入這類專業的學生,通常學習能力差,自制能力差,如果是從小生活條件優渥的環境出來,這類學生還可能伴隨着一系列的公主病,少爺病,他們做的奇葩事世界各地都流傳着他們的口碑。那麼同領域的HR他們很容易從這種形象中獲得信息,久而久之的抵制澳洲。
那麼社會其餘群眾為什麼抵制澳洲呢…
如果社交媒體上每天都定期瀏覽到這些信息,潛移默化中,社會群體就形成了一個先入為主的思想,跟風抵制。
那麼對於這種情況怎麼辦呢
兩種方式
1.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別人不知道就不知道,只要你能從中獲利就行了,無論是從澳洲還是北美,重要的是自己的利益,不用在意別人的評價。
2.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在生活中工作中,通過交流就能改變了周邊人對澳洲學生的看法,那你就繼續努力做就行了。如果通過交流你發現沒辦法改變他人的看法,那你就提升自己,通過你的個人能力提升改變他們對你進而改變對這個群體的看法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