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丢丢丢了丢丢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5660572/answer/192262200711734232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个帖子估计会被中介举报。
社交媒体上踩澳洲和捧澳洲最狠的群体是谁?
中介
在短视频时代怎样快速吸引人眼球?
“你知道怎样专科直接申请硕士快速赶超吗”
“高考不理想,我来帮你上全球顶级院校”
“你还不知道,****的学校可以免试读硕士吗?”
钱真的能弥补你没付出的努力,这是肉眼能看得到的。
这是为什么普通国内学生心理不平衡且抵制的原因。
抵制澳洲学校的本质是要踩澳洲,中介踩澳洲是为了赚钱。
从中介的利益角度出发,澳洲申请利润高还是北美申请的利润高?
没仔细了解过且想申请国外大学的朋友大多数会去找个留学中介咨询,所以坑的第一笔钱就是信息差,申请费用。
申请如果中介代办,那么它有两笔费用可以赚
1. 所谓的申请费用,或者叫服务费用。
2. 申请学校的返点费,即学生正式入学后,按百分比从学生的学费中扣除返给中介。
北美学校除去上两种之外,还有所谓背景提升等系列产品,同样澳洲也有,但是在本科和研究生申请阶段基本不会有。
但是去掉信息差,如果申请国外学校是通过国外本地中介,是没有服务费用,只有一个学校自己的申请费用,通常情况下是不超过300刀,中介的主要盈利来自学校的返点。
或者自己申请,总花销通常也不会超过300刀。
因此在没有信息差之后,中介的利润将去掉一部分,尤其是国内的中介。那么对比一下,你会发现在去掉一个固定收入后,推销北美的学校还能赚的钱是背调提升。模凌两可且稀里糊涂的钱最好赚的。
这带来一个心理作用是“我花的钱比你多,我就比你吊”
那么为什么北美的学校,尤其从国内申请这么难?
因为国内中介为了提升申请率,通过造假,美化学生背景的从而导致来自中国境内的申请越来越不被信任。
为什么要这么做? 中介要赚钱啊,他们可不是做慈善的。
他们不会告诉你,如果你是海本且是个正常学生,申请美国除藤校之外的大学基本都是点击就送…(除了王牌专业)
如果你是昂撒体系内的国籍,且GPA高点,藤校也没你想象中的那么难申请…
但是为什么家长和学生还是前赴后继的前往美国学校,
1. 里子:美国顶级Top院校确实比澳洲好…但是其他的,世界上哪里没有草台班子
2. 面子:美国国力强于其他所有西方国家国力,美国回来的确实比其他地方回来的好听
这就是家长为什么踩低澳洲的原因,花了这么多钱,我要个面子。
HR为什么踩低澳洲,HR相对应的专业是人力资源管理或者其他管理类专业,当然不乏其他专业领域的精英做HR。
通常情况下,扎根在自己本领域行业的人知道哪些学校的专业过硬,俗称口碑。比如国企和外企在招聘的过程中倾向于部分学校的王牌专业,比如国内,武汉理工大学的材料学,不是985,但是专业是985的录取分数,比如澳洲RMIT的建筑学(一个国内大多数人都没听说过的野鸡大学),比如美国的罗斯霍曼理工学院的机械工程和化学工程(不是该领域的大概率也不知道的学校)。
那么从管理类毕业且没有其他领域知识和经验的HR会怎样判断呢。
从他们专业的学校中打听国外大学的情况。
很不幸,出国读管理类和商科的留子十个有九个混子。
对这类留子最高的评价是“毕业回国,你还是个正常人”。
久而久之,这类留子很容易就败坏HR印象中一个群体的名声。那么最容易进管理类和商科类的西方发达国家是哪呢,没错,就是澳洲,真•点击就送。上至八大,下至蝇营狗苟点击就送。
进入这类专业的学生,通常学习能力差,自制能力差,如果是从小生活条件优渥的环境出来,这类学生还可能伴随着一系列的公主病,少爷病,他们做的奇葩事世界各地都流传着他们的口碑。那么同领域的HR他们很容易从这种形象中获得信息,久而久之的抵制澳洲。
那么社会其余群众为什么抵制澳洲呢…
如果社交媒体上每天都定期浏览到这些信息,潜移默化中,社会群体就形成了一个先入为主的思想,跟风抵制。
那么对于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两种方式
1.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别人不知道就不知道,只要你能从中获利就行了,无论是从澳洲还是北美,重要的是自己的利益,不用在意别人的评价。
2.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在生活中工作中,通过交流就能改变了周边人对澳洲学生的看法,那你就继续努力做就行了。如果通过交流你发现没办法改变他人的看法,那你就提升自己,通过你的个人能力提升改变他们对你进而改变对这个群体的看法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