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68篇帖子。
(轉載知乎)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博士生齊太磊持槍襲擊校園致 1 死,死者疑為一名華人副教授,如何評價這一事件?
51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 20:26
cccc​:


美國社區網路環境對於這件事情的評價:
犯罪者:受到霸凌,有苦衷,出生悲慘,壓力太大,不予評價
受害者:最悲傷的一天,人類社會失去一位優秀的人才,兩個孩子失去一位優秀的父親,逝者安息。
國內評價:
Incel,最坑華人的人是華人,小鎮做題家的悲哀,有的人生來就是罪犯。
嘖嘖嘖

52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 20:28
黃震坤:


這個人博士生是我校友,我覺得悲劇根源在於他的專業選錯了,當年就不應該為了武大的牌子選個很差的專業,武漢那麼多學校,可以選個差點學校,好專業,然後根據他的專業讀研,讀博士。
計算機博士讀不下來,拿個master也沒問題。聽學弟說,學院不少本科畢業就潤了,在美國找工作,完全沒有問題。

53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 20:28
警方沒有公布原因正在調查中,但看很多關於他的討論好像應該是個人恩怨,說是被導師刁難了?方舟子
也說可能是私人矛盾。
話說回來我覺得這跟槍枝議題關係不大,因為畢竟是熟人,一個對你私下有恨意想宰了你的熟人,沒有槍方法多了去了,這和衝進校園無差別掃射還是不一樣的。
你看看中國別管學校還是用人單位,都捲成什麼樣了,也沒拿刀子捅人。


作者:知乎用戶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9624530/answer/318837827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54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 20:29
我開始也認為:導師剝削霸凌不讓其畢業。
2022年8月19日,齊某磊提及一名教職員工——他的PI(Principal Investigator),即負責領導研究項目的主要帶頭人。齊某磊疑似想要與該PI交談並獲得他的承諾,以擺脫自己所遇到的困境。
他寫道,只需與領導研究項目的教授交談並得到教授的承諾即可,因為教授有更多的經驗來處理「這些女孩和流言蜚語」。
不過看了這個,是不是他感情上遇到問題了。


作者:yxds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9624530/answer/318899521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55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 20:29
作者:朱木蘭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9624530/answer/318963661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土澳精神疾病社工來答一下。這個新聞看的人心情太難受了,我今天還在做各種risk的培訓,又刷到這個新聞,再加上自己也經歷過大齡孤注一擲出國留學的經歷,理解那段苦哈哈的歲月能對人的心理健康有多大的傷害,所以來回答一下自己的看法,其實主要是希望大家都能夠關注自己和周圍的人心理健康,避免悲劇再次發生。
第一點,我想來科普下反社會人格。這個殺人者齊太磊
我判斷大機率是有反社會人格傾向的,看他的推特就知道了,整個人太陰暗極端了。但是不是每個反社會人格的人最後都會殺人,如果他們manage自己的行為很好的話,或者生活里創傷比較小的話。
但是,反社會人格殺人不是你想的會去像英雄一樣的去報復殺害壞人,他們下手的對象反而是好人,比他們更弱的人。比如我的一個反社會人格的客戶,他唯一的一次嚴重反社會人格行為是殺死他年幼的兒子;還有一個是殺了平時對他很好的繼父,反而都不是那些極端的壞人和他們的仇人;這個人殺了好人導師可能也是這個情況。
我認為普通人如果遇到性格比較極端,經常發表極端言論或者性格特別陰暗的人,最好是躲遠一些。
其實我認為造成這個悲慘的殺人的結果不僅僅跟他很挫折和壓抑的成長環境有關,也和他本身的性格就是陰暗偏激有關,有些人經歷很多挫折,得的是抑鬱症,是自己害自己,而不是害別人。當然,無論是自己害自己的還是害別人的,普通人都惹不起,我覺得還是看到了遠離一下吧。
可能因為我干這個工作的,我認為這樣的人其實和普通人區別很大,稍微接觸下就能感知到,只不過國內和華人裡面,大家接受心理知識教育不夠,讓大家即使感知到那個人性格不好不太對勁兒,可能也不會往很極端的方向想,但是我覺得普通人為了自保還是盡量不要去招惹這些非常陰暗的人。
所以,這個教授就真的很可憐很無辜,自己可能也只是在招人時沒有考慮過一些心理因素,最後居然要承擔獻出生命的後果,也是很可憐了。
第二點,關於北卡大學
的心理諮詢服務的問題。今天培訓老師還給我們講就是一個客戶的家人在接受我們類似的心理健康服務之後還是自殺了,就來告我們這種服務提供者,其實就是告政府,我覺得老外還是很喜歡思考整個系統的問題。
在這裡,我覺得北卡大學的心理服務機構確實做的不夠好,或者是整個華人群體還是對於心理健康的意識不夠,從而也沒有真的去推動各個大學,機構設置免費的華人心理輔導員,這一點我之前讀書的大學和我實習的中學都做的很差,他們在招了這麼多華人學生,大賺我們的錢的時候,連出一點點經費招個華人心理輔導師
都做不到也是夠了,尤其是那些十幾歲自己過來讀高中的,還有那些剛剛成年未成年來讀大學和預科的,他們非常需要心理健康服務。當然,也包括壓力超級大的博士群體。
第三點,其實,前兩天美國還有一個案子,華人就是那種在美國打工的偷渡客,一起合租房子,然後因為一些糾紛一個房客殺了另一個房客,都是華人。國內現在經濟不好,大家很多人都願意出國,但是這種背水一戰
以綠卡為目標的出國,真的會讓人壓力非常大,走鋼絲一樣,大家未免不會因為壓力特別大,情緒不穩定,做出一些極端行為,我覺得大家都要注意一下自己和自己周圍的小夥伴的心理健康問題。因為帶著壓力和過強的目標出國的人吧,必然和那種一起快快樂樂的來留學,享受享受國外生活,畢業了能留下就留下,留不下就回去這樣的人有很大不同,過度的精神壓力和國外生活的無比孤獨,和開始的貧窮,以及語言文化障礙,以及開始不會開車等不便帶來的壓力真的有可能把人逼瘋。
所以,這件事情也提醒大家國內經濟不好,國外的華人戾氣也越來越重,大家注意下各自的心理健康,不要逼自己太狠了,學會放鬆和適當躺平擺爛,主動離開不好的群體,主動去做一些讓自己快樂的事情。
第四點,就是我想告訴每個出國的人,出國之前要調整好自己的心理預期,不要把國外想的特別好,也不要覺得國外是自己國內混的不如意的避風港。
出國是一個出去闖蕩的過程,這個過程其實不怎麼美好,無盡的孤獨,貧窮(普通中產家庭出來的你對比當地人其實都是窮的,至少澳洲是這樣)語言壓力,學習壓力,綠卡壓力,還有就是緊急聯繫人都不知道填誰之類的,生病了也沒人管之類的。
然後,對別人也不要抱有很高的期待值,大部分人也就普通,友好熱情善良的人是少數,你要做的事情是慢慢來,慢慢觀察,慢慢把這些友好善良的人找出來和他們成為朋友,然後慢慢建立自己的社交網,不要急急忙忙的去找不了解的室友做朋友,也不要急急忙忙的戀愛。
最好你有一門興趣愛好。興趣愛好可以幫你交朋友,而且可以建立幫助自己建立精神世界不那麼孤獨。
出國前有了這些預期之後就要知道學會一些社交技能,然後盡量和自己家裡人關係好一些,這樣可以經常保持電話聯繫,告訴他們你需要他們的電話陪伴,如果你和家裡人關係不好,也告訴一些你在國內的朋友能不能和你聊聊天陪陪你度過開始那段時光。
然後,老外其實有很多很多免費的英文電話諮詢的機構,如果你們十分不開心了可以打電話罵罵人發泄一下,像我這樣的工作人員其實都接受過專業培訓,也習慣了客戶比較暴躁,所以罵一罵工作人員雖然可能會被掛電話,但是也能發泄一下啊。
然後主動找一些你覺得友好的工作人員聊聊天,看看自己有什麼困境,別人也很願意幫助你,我在國內好幾次真的需要幫助的都是不熟悉的工作人員,這個時候你反而不能指望你認識的和你一樣坐在危船上的華人朋友們幫你,到也不是他們壞,只是大家都在逆境里,都自顧不暇了,壓力巨大的情況下真的也沒法幫別人。而白人裡面很多人生活順遂悠閒,裡面有一小部分善良的人願意幫助人,求助一下啦,主動跟人家交朋友啦。
總體呢,我認為大部分中國人都過得很苦,即使有些人從小物質不苦,但是受的教育或者家庭氛圍也一般都是苦哈哈的,不會享受生活,充滿不安全感,然後一直被雞,或者一直被父母或者朋友上司情緒傷害,而且我們國家上一輩人都經歷過極大的創傷,而創傷是代際的,我現在還有客戶的奶奶是那種東歐啦逃過來的難民,家裡雞飛狗跳的,酗酒吸毒,必然養不好孩子,孩子又養不好自己的孩子,一代一代都有問題,靠救濟金過活,還有代際的精神創傷。
我們父母都經歷過吃不飽,所以我們是創傷二代哈哈,所以你不可能要求我們這一輩人精神面貌心態多麼健康,但是大家在出國前還是要做好心理預期,然後有意識的學習一些人際交往的知識,搞一些自己的愛好,遇到心理問題或者壓力特別大的時候多去求助專業心理從業者。我記得自己當時就主動去找了心理諮詢室的老師,我還記得當時我旁邊的中國女孩眼睛睜的特別大的不可思議地看著我說,你居然去看cousellor?但是counselor其實幫了我很多,也交了我很多心理知識。然後還有一次打過澳洲的lifeline ,吐槽發泄了一次。還有就是後面和家人和好,主動向我姐姐求助了兩次,我姐姐答應陪我聊天之類的。
希望大家都能重視心理問題,讓自己快樂起來,也學會保護自己。
56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 20:30
哈哈哈:


不要學基礎科學,以他的高考分數還有學習能力,本科學工科畢業到這個年紀早都中產了。哪會像他一樣轉到材料這種人們口中的大坑中?

在重複一次,不要學基礎科學

57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 20:30
看起來並不像導師壓榨或者學術很難出成果有壓力。懷疑背後有人在講壞話到了偏執的程度,實話說很像疑似精神分裂症的癥狀,只能說對雙方來說都很悲劇了。
不過有一說一,河南/復讀/全縣第四/科研助理/材料學/大齡博士/看起來缺乏親密關係/在美國思想上卻仍封閉,buff快疊滿了,再加上缺少排解途徑,人很難不出心理精神問題的。人還是不要偏執的好,靠知識快速變現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乾脆放下"出人頭地"的願望,快快樂樂經營好生活,踏踏實實努力,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畢竟個人的命運要考慮到歷史的進程。


作者:知乎用戶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9624530/answer/318753415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58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 20:30
某知乎用戶:


什麼人適合讀phd,下面幾項至少要有一兩項。
家境好,肯努力,智商高,心態好,能忍耐,家人寬容。
如果又想賺錢,又想發大文章,心態又不平和是不那麼適合讀書的

59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 20:31
作者:王善欽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9624530/answer/318866462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作為學生,學業和科研固然重要,心理健康更重要。
2、不要輕易走學術道路。更不要在有更好選擇的情況下當大齡博士研究生(我當年是因為沒有更好選擇的情況下才不得不去當大齡博士生,苟延殘喘)。因為國內35歲之後連申請博士後的資格都會被剝奪,高校招聘時卡年齡卡得很死,你得是年輕到足夠申請青年基金才有做人的資格。更不要說此後各類人才帽子,年齡更是卡得死死的,就算你能拿諾獎都拿不了那些帽子。沒有帽子,你的發展就會陷入惡性循環,想爬上去很難。
3、國外博後雖然沒有年齡限制,但就業內卷比國內更厲害,而且語言劣勢會進一步導致找工作困難——你連英語都不地道,怎麼有資格在歐美學校開課?當研究員會避開這個英語能力的問題,但就業面就狹窄太多了。
4、國外讀博壓力更大,但這並不都是導師的問題,導師也不容易。不去push你,你可能畢業不了。push你,可能一番好心還被開槍突突了,然後國內一群loser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罵你作為導師壓榨學生。
5、所以,作為導師招收學生也要認真考慮,放下助人情結,對於疑似心理扭曲,性格偏執的學生,最好別收。國內國外都得這樣。
6、書讀不下去大不了退學,別害人害己。哪怕別人犯罪了,也應該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問題,而不是拿槍突突。何況並無別人犯罪的證據。
60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 20:33
作者:Iam李子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9624530/answer/319027623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導致犯罪尤其是暴力犯罪有很多因素。沒有任何人是天生罪犯。
這些因素很多都是感情方面的,比如情緒崩潰、感情麻木、仇恨敵對情緒等一些非理性方面心理健康問題。
甚至包括飲食習慣和營養平衡問題。
尤其是由於經濟方面的問題,留學生可能只吃麵食、泡麵、米飯,很少吃蔬菜水果。長期以往很可能會缺鉀、缺乏維生素。這都會導致情緒紊亂、抑鬱、甚至甲亢等病變。
食物攝入和飲食習慣結構都會對大腦、認知功能和精神產生重大影響。
成年人暴力犯罪中的衝突和激情問題也很重要。神經遞質、酒精、毒品、激素分泌、甲狀腺水平都是暴力犯罪誘因。這都同情境壓力、營養、精神障礙、以及神經病變關係密切。由此導致行為異常都可能誘發暴力犯罪。
現在大家都說齊同學不該走這條路,其實在現在我們的教育體系下、學生們能走的路還只有持續讀書一條道。齊同學家庭困難、求學路曲折,但他最善長、唯一能走通的路還就是讀書一條道。第一次高考失利還六百多分呢,可見其確實是一個現行教育體制下的一流好學生。
實際上他讀博士也不是一個差生。現在的讀博環境大家已經清楚了,他還有一個已經放棄了的讀博學校和環境,這個地方對其也有很大的影響。此地也應該是一個華人導師和科研小組吧。
經濟學家楊小凱
普林斯頓讀博士導師是鄒至庄先生,楊小凱在國內一直坐監獄,英文、數學、經濟學各方面基礎肯定很差,但碰到好老師了,全程熱情幫助,最後拿到博士學位還是著名經濟學家。
齊同學這種情況碰到好老師應該什麼問題也沒有。
沒有不好的壞學生、只有不好的壞老師,這也是至理名言。
而且這也應該是學校治理基本原則。 
而且也可以發現一個問題,美國本土校園槍擊案
大都是中、小學生。只有華人高學歷者才盡出暴力、投毒、殺人案子。印度裔、拉美裔、非洲裔很少聽說,白人就更少了。偶爾出一個也同華人女生有關。至少這幾年如此。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4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