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同樣是平價餐館的負面新聞。
對於華萊士和蜜雪冰城的風評,就截然不同。
理由無他,因為華萊士有些時候做的是真過分。
不過說實話,華萊士對加盟商的控制力度是真的弱。
我遇到過的門店,其中不乏乾淨衛生的。
但是也不乏那種吃完還沒回去就竄稀的。。。
這說明這個品牌除了收加盟費外基本上沒有任何約束力對於加盟店。。。
這並不是啥好現象。
有人說漲價,或者引入外資會不會好一點,我肯定告訴諸位,不太可能。
十年前肯麥供應商福某,可是正經美國公司,但是照樣給你整變質食品上桌。。。北京某家人均消費一千多的德國西餐廳,我吃完還沒走到東大橋,肚子就不行了。。。
要知道我可是號稱鐵胃,敢速通華萊士,曾經天天吃印度菜的主兒。。。
海外有名的菲律賓連鎖炸雞jollybee也經常出現各種吃完就噴射的情況。
說不好聽的,我覺得對於連鎖餐廳,不能靠運動化治理和監督。
應該增強透明化,比如全程監控,再比如小票留痕。
讓顧客知道自己吃這塊雞的具體信息等等。
否則你指望大小資本的良心,那屬於想多了。
作者:如水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5257685351/answer/12728502155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