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與玲:
其實我可以總結一下的,發生在中國就是政府的責任,中國人素質太低,設計有問題,兩個女生被害死了,中國人的劣根性;發生在日本,是這兩個女生的問題,日本政府沒有任何責任,設計沒有問題,是這兩個女生的素質差,巨嬰,日本人文明,素質很好。
|
|
安迪:
自從江歌案後。
據說在日華人越來越不敢幫助遇事的國人了。
江秋蓮要起訴在日幫助過她的華人。
江秋蓮起訴給她捐款的劍指九天(李某珍)。
江秋蓮還說要起訴我
就因為我說江秋蓮教唆江歌詐騙陳世峰十萬日元才導致被殺。
|
|
蘇相轍:
南京還有這種道口,寧蕪鐵路,不過都是有老頭安保駐守。
每次有火車火車過都會堵好久。
寧蕪鐵路年年說要拆了,說了十幾年了還在。
上海鐵路局太壞了。
|
|
桃花瓣在飄零:
明顯設計有問題。 安全隱患巨大。 太危險。
|
|
張艾菲:
我是 @張艾菲 ,日本人自己都把那個路口叫做「危険な踏切」,危險路口。足見本身設計就是有問題。聽說家屬已經到日本了,想收集證據,後續尋求法律援助。告日本鐵道公司不是完全沒有可能,這個道口本身就是事故多發,而且那個路口是有監控的,屬於老大難問題。來看到底怎麼回事。 根據監控畫面顯示,帶著購物袋過道口的兩位女性,在道口內走,之後在人行橫道的前面停下了腳步。斷路器放下,但是兩個人一直停留在道口裡。然後,悲劇發生了。 當地居民表示,道口的前方是人行橫道,等待空間是必須只能橫著自行車。坡度傾斜也很陡,被附近居民稱為「危險的道口」。這個危險的道口,其實是多起事故發生的老大難地點。不算這次兩位女性的死亡,僅僅2009年以後,就接連發生了包括死亡事故在內的「4起事故」。 關於現場的情況,日本專家這樣分析。可以理解當時女生的判斷。「看了現場後感覺到,斷路器的對面有桿。這樣的話,我想也會在這裡(道口內)等。」 對此,因為中國的道口跟日本區別很大,會產生認知習慣不同,日本媒體還採訪了中國留學生。「外國人其實不太知道(在道口等待的行為)有多危險。起初看到(道口)就不知道這(隔離墩)是為了什麼?中國街道上沒有什麼道口 。」重點來了,日本警方的調查。日本警方目前認為,慘案造成的原因是,兩人錯誤地在道口,等待國道的信號燈,正在根據此推算進行調查。 這場慘劇看的讓人非常難過,兩位女生年紀輕輕,原本是一場快樂的旅行,沒想到命喪他鄉。日本網民表示同情的同時,也對日本相關部門譴責中。「 果然是外國客人不知道的道口,看得我心裡很痛。雖然發生了同樣的事故,但為什麼事前沒有採取防止再次發生的對策呢?」「 如果等待信號燈的空間很小,而且坡度很陡的話,一般都是潛在問題。不是因為是外國人而已,除了孩子和老人以外,對殘疾人來說也非常危險。坐輪椅的人是不是就不能在那裡等紅綠燈?我覺得自治體應該考慮對策啊。」「 你可以理解為,這是一個在坡道上,被國道夾著的狹窄空間。在有限的空間里,也應該有能做的事情,但是鐵路公司什麼也沒做,所以也應該有責任。」我在日本生活了很多年,我的體會就是,日本路口情況很複雜,間隔非常密集,又都是無人看管的道口。有其他人的話,還能有樣學樣,可沒人的話,對於外國人和老幼弱勢群體,說實話道口怎麼過是真的很危險。這回出事的道口如果不加以復盤改進,都不用猜。未來肯定還會出事。
|
|
|
|
小木曾孝宏:
可能時代發展太快了,她們真沒在東大親身見過還在城區跑的就一根桿靠自覺的老式鐵路吧,這個東西,我一90年代生人也就在小學前在上海市區見過,自那條道變成軌交三號線之後,我的人生就再沒見過一個需要等待列車通行的十字路口了。
|
|
燃燒的乾冰:
最重要原因是國內這種道口大多會有個老大爺在那邊值守,遇到類似情況會吹哨子趕人。被保護慣了之後就缺乏風險意識了。
|
|
|
|
modify:
第一眼看也覺得這倆人無知,然後看了日本人新聞的視頻,這特麼哪是電車擱國內明明是火車。日本那小地方,修擱道閘也那麼摳摳搜搜。再看當地留學生拍的事故路口,恍然大霧。第一次過這種道口的國人絕對不低於1/3 的人會懵逼然後停在橫杆近鐵軌側。被撞死的機率起碼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