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hhhhhh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7262188/answer/358196915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我高一的時候因為自學過3個月的日語,之後放棄了,大一的暑假由於我媽問我:「你以前買的日語書為什麼要放我的屋裡?你也不學?浪費錢!」,於是我又自學了一個來月,之後又放棄了。。
所以對日語有一定了解,略知一二,那麼就淺顯地探討下日語的難點。
以下是正文:
中文不會有日語中那麼多麻煩。
1、何してるの?納尼吸帶路諾
2、何をしていますか?納尼油一億跌馬斯卡?
3、何をやってんだ?納尼油芽顛達?
4、何やってんだよ!納尼芽顛達喲!
5、何やってんの!納尼油店諾!
這5種都可以表達你在幹什麼?
區別在於1是非常口頭化的,就是問你在幹什麼?
2是書面語。345都是比較兇惡的口氣,相當於在抱怨,責備對方的所作所為。基本上用345來表達,可以說自己是在表達挑釁,不屑,極度不滿,期待對方進入戰鬥狀態的一種表達方式。
所以日語,不管語氣多和緩,聲音多小多好聽多麼溫柔,只要不用敬語,用那種粗話,那它就會引起對方的惱怒。只不過中國小女孩柔聲柔氣地說:「你幹什麼呀?不行,老師,不行,這樣不好。。」,你聽完後受到鼓舞和暗示,認為這是在考驗你,禁不住這種刺激還會繼續做。但日本小女孩對你柔聲柔氣地說:「納尼油店諾!。。」,你要是繼續做,恐怕會。。

日語的為什麼,有幾種說法:多洗得?喃dei?哪賊?。。多洗得是表達「你幹嘛要這樣做的一種費解反感語氣」。。喃dei是表達。。可以理解為「你他N的為什麼要干這件事?」是一種最不尊重的語氣。。。而拿賊是真正表達不明白想知道原因的為什麼,而且可以用作書面語。因此日語之中不少的這種需要看語言環境下才能用的語句,儘管你翻來覆去地查也看不出這句話帶了對方的家屬或者含有什麼C語言M語言S語言。。你不敢給自己妻子打電話「今天你要吃咖喱飯,難dei?」。你不能問自己的父親「納尼油店諾!我可以進廁所嗎?」。。除非你的家庭地位已經無法無天了。。很少有哪國的人,說一句「你幹什麼捏?」「為什麼?」都要想想該用哪種語句來說的情況。。說什麼都要思考對方是不是可以不尊重一下?


中文不一樣。中文的同一句話,語氣不同,聲調不同,音量不同,令人感受不同。同樣的都是「你在幹什麼」,可以問出很多花樣出來,只不過需要陰陽怪氣一下。即使加語氣助詞後,效果差不多。你在幹什麼啊?你在幹什麼呀?你在幹什麼呢?中文想表達不解,也是用為什麼,只不過語氣強硬,音量增高表達憤怒不滿,意思一樣,但態度不同。
日語還有個麻煩是數字,當然德語、法語、俄語都存在學數字困難。就像中文裡面0可以念零和洞,2可以念二和兩。日本數字裡面479都有雙音。但中國數字幾乎不會念洞和兩對吧?但日語裡面479的兩個音是混著用的。換句話說,4044年4月4日4點14分40秒,日語裡面的4月4日4小時的4發音不一樣。。就這種情況非常嚴重。479都不同。而且它如果是表達型號,比如蘋果15,這個15還要用英文的fiftteen來表示。。而且日語的10和9念得很像,都像就的發音。4和7的第二發音差不多。。西,吸氣。。日語的16810還有復古發音。。這個復古音要對應後面量詞的首音kahasawa來變成復古音來念,其他的就不需要變音。比如說1回,一回,因為回在日語中是kai,日語中經常說的more 一回,摸一該,所以一要變聲為一,復古音。但如果是一枚,就是一起買一,一就要讀成一起。。。所以16810的發音還要注意這些後位量詞而變音。6的後位首字母還只有ka和wa要變音。。。對,中文的量詞就是難點了,很多中國農民都不會用。日語也有部分量詞,只是沒有中文量詞那麼多。當念成復古音的時候,說分鐘,要說笨。分本來是念分fuen「糞」,但復古音的數量詞後面就要改成濁音的笨buen。。。日語的12345678910還有日語古音的發音(不明白?現代日語的數字同時存在雙音479、復古音16810、古音12345678910,以及現代日語念法的12345678910,還有英語的one two three four到ten。是不是很棒啊?不但一個數好幾個讀音,而且每一個數字音還有平假名和片假名兩種寫法。)。除了7是娜娜一樣之外,其他都不太一樣。這個古音怎麼用呢?用在幾個東西的時候說,比如說coffee he脫次,也就是咖啡一杯,cake fu他次也就是2個蛋糕。。。說幾個東西的時候,要用日語的數字古音。說比賽本月第三天開賽,這個第三天要說「米噶」,也就是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到第十天或者幾號幾日等等都是復古音加噶ga,而且其中還有特例。等十一日以後又變成正常的日文的十一的發音了,等到二十號這種整十位數日期時又變成古音的哈慈卡了。行了,你不吐出來,我都吐了。。沒事,還有更奇怪的呢。。0的發音有三種,英文的zero,中文的零,日文古音的馬盧(丸),不同語境不同年齡文化程度的人,念法還不同,沒有硬性規定,只不過馬盧這個發音聽起來像巴鹿,就是髒話那個意思。日本的一百一十是念百十,120是念百二十也就是雅酷逆就,1200是千兩百也就是千sian你呀苦,那麼15000是不是就是萬五千了呢?不是,是一萬五千,一起慢五sian,厲害吧?就不讓你舉一反三自學嘛。。那怎麼能讓你找到規律呢,達咩達咩。你讓日本人念999999,念快了你會多聽到兩個九。因為十和九的念法差不多。105元和105號房,這個105的念法也不一樣,零也不同。。
日語還有一個難點,濁音,半濁音。。。對,五十音,加個撇,加兩個撇,又搞出上百個音出來。。。唉喲,,我哪裡記得住呀。別忘了片假名也有濁音和半濁音啊。。還沒提長音、拗音、撥音、促音呢。。
日語還有很多難點。平假名和片假名。。片假名這個東西,頭疼啊。平假名我都記不住,別說片假名了。非常混亂。而且它的片假名詞彙,發音和英語不同。阿枚利卡,扣hee,嘛砸。。。不知道各位看沒看過印度電影,印度人說印度語的時候經常夾雜幾句印度英語,我幾乎聽不出來那是英語,口音特別難受。這日語的英文發音也是這樣。問題是,日語30%左右的詞彙都是英文詞。。。
語法結構是主賓謂,,,,非常反人類。各種我歡迎你,大家都喜歡你,你是最令人驕傲的--姨媽賽嗯,阿里馬賽嗯。。。否定句後面要加已嘛賽,阿里馬賽、馬賽嗯,加那姨、、。。。而且需要根據名詞動詞形容詞以及時態和疑問句肯定句來區分。。你覺得我記得住嗎?
日語跟西方語言很相近的地方就在於它分貴族語和平民語。英文裡面有RP或者posh英語,還有那種老粗英語,痞子英語。中國也分(北京)官話(後來的普通話)和外地方言,北京人是不會說「挺不錯的」,因為不錯就是挺好的,所以就不需要再加個挺了,挺就是相對,相比較來說還算是的意思了,就不需要再加挺了,所以外地人的很多中文用法其實都是錯誤的。。。日語也是分的,它那個就不是東京腔大阪腔這種關係了,它是貴族語,和平民語的區別。它的貴族語都要用敬語,平民就沒有這麼高的要求了,但日本社會等級森嚴,上下級之間,前輩晚輩,長輩小輩之間的敬語還是很多的。用詞有區別,比如日本比較高階層的人經常說「失禮洗嘛四」,而日本平民經常用「私密馬賽嗯」來表示羞愧,也讓日本這門語言更複雜了。
再講一個後綴問題。問問喜歡看日本動漫的,爸爸媽媽怎麼說?歐多桑,歐卡桑對吧?有些稍微懂點的還會說喜酒為,哈哈喂。。你還聽過歐巴醬,歐卡醬,歐多醬,歐即將對吧?這桑跟醬是怎麼回事?桑代表關係一般,醬代表關係親密。換句話說,兒子女兒都管父親叫「歐多醬」,那說明孩子們對父親非常喜歡,倆人關係極為緊密。因此在關係不是很親密的時候,或者大家不熟的時候,一般都是田中桑,歐尼桑,歐極桑,當關係緊密了,很熟悉了,才會親密稱呼他那噶醬,亞麻摩多醬,misaki醬,歐尼醬,歐極醬。所以它不是分男女,也不是分說話人的男女,它是親近與否的關係。不過一般來說,醬代表對方很可愛,關係好,所以大多數情況用於稱呼女性罷了。因此叫爸爸爺爺叔叔是醬,也是可以的。但咱外國人不懂呀,我有2年左右時間一直以為歐多醬(爸爸)是叫阿姨,歐巴醬(阿姨)是喊年紀更高的大嬸呢,歐巴桑(也是奶奶)是奶奶呢。。這玩意讓人怎麼自學啊。。而且日語的叔叔和爺爺,阿姨和奶奶發音差不多,要發重音來區別。。
男女用詞也不同。。這事找篇文章或者視頻查查就知道了,但是等於在學兩套生活用語。。咱們這是正經學術文章,專業勸退,也不能開玩笑的。撕尅哎,斯國一。呀蠛咯!雅蠛蝶!賽雅酷!賽低!olay,阿塔西。路螞蟻,哦依稀。牙杯惡,牙白一。卡瓦欸,卡哇伊。就是同一個意思,男人和女人用詞不同,你得學兩套詞彙。句尾的終助詞也不同,比如女性要說「我想見你」あなたに會いたい,男性要說這句話,是あなたに會いてえ,就是會いたい變成會いてえ,這叫性差詞彙。。。。這就是我最初放棄自學日語的原因。。學著學著,容易扶她。。。對,疑問句,肯定句,表達情感,動詞,形容詞,擬聲感嘆詞,表示預判等等句式,男女說話者寫作者的終助詞都不一樣。我說了嘛,兩套日語。。
有些我們中國人看來很正常的男女都會說的話,大部分日本人可能一輩子都不會說,你聽過日本女人用日語說過「我愛你」「我好愛你」「我深深地愛戀著你」嗎??這種話在現在的中國還是很平常的,大概有十分之一的中國女性都會說,我年輕的時候,5歲經常聽到這種話,幼兒園女生過家家就這麼。。。日本影視作品都沒見過這種台詞。。對,她們日本女人大多只會說「我可以和你交往嗎?」「你能懂我的kimoji嗎?」「你願意陪我出去走走嗎?」「星期日你有約會的對象嗎?」「我聽說富士山的景色好美呀,你星期六願意和我去看一次富士山嗎?」這樣的替代語句。。你得長成頂級男明星那樣,日本女人才會說一句「帶一司ki」,還得是情人節聖誕節這種特殊日子。日本正經男女都那個樣子,所以它那裡剩女極多。。當然要是遇到不良或者山口組之類的,那就是另說了。。一般那麼直白表達感情的,都是歐美女性。


因此很多影視動漫日語句子,學了也根本用不上,一輩子可能都說不出來。它有這種文化屏障,人家覺得你。。。
中國人認為日語相對好學,是因為日語之中有2100來個漢字,雖然是繁體字。但只能說中國人相對其他外國人更容易學日語一些些。。日語真的難學。它的「男湯」「新聞」「面白」,完全和中文不是一個意思。。日文的新聞在日本是什麼意思?報紙的意思。它管新聞叫news,片假名。「蝦」是蝦米的意思,「海老」是龍蝦那種帶鉗子的蝦。。。而且蝦的念法和中文不同,叫ebi。。另外還存在寫法相同,念法差不多,但意思完全不同的情況,比如中文的興奮和日語的興奮,不是一個概念的,日語的興奮幾乎就是專指「H高潮,對肉體的本能H反應」以及「發瘋,情緒崩潰,喪失理性」的貶義詞。。中文的興奮是指人的一種情緒高亢,心情愉悅,精神亢奮,高能量釋放狀態。
日本人的名字也是個想踹兩腳的情況。。。田中茜,田中Akane,田中あかね,田中アカネ。。。有病啊?同一個名字四種寫法?而且日本人一個音,用不同漢字,比如當年的女星澤尻エリカ,Erica,多種中文「繪里香」「惠梨香」「惠理香」「英龍華」。。。還有什麼saki,寫成沙希、早紀、咲、紗紀。。。我的媽呀,大腦都崩潰了。。北原蒼介,kitahara-sosuke,這個蒼是sosu對吧?學會了。換成蒼某某,變成aoi sola了,啊哦伊蘇拉。。牛,蒼字的發音,從sosu變成aoi了。好吧,我就當你是我自學過程中的特例。。。Aonami jun蒼波純???ao?都是名字帶蒼的,i怎麼沒了???!!!這字到底念什麼呀?於是上網查了查,說是多音字,還念so。。。餿這個音、、。你日本這裡就夠亂的了,還玩什麼多音字呀??
英語裡面有大量這種小是little,狗是dog,小狗是puppy而不能用little dog的情況對吧?你問我「日語不會也有吧?」。。。喔,日語還不少這種情況呢。。。比如「熱水」,日語的熱和水不能接在一起作為熱水,要單設計一個詞。除了這些,大量的名詞三種音和寫法,更令人抓狂。比如廁所,分為日文的御手洗、中文的便所和英文的toilet的片假名。。。對,咱們不學日本山溝里的方言。。只學標準日語,就已經有這三種表達了。。
還有不少是莫名其妙的詞。。比如日本人看一件事情成功或者做得好,會說「亞達!」,這個亞達是什麼意思呢?相當於「干吶!」,就是做好了,做完成了,但實際又不能用這個詞來表達這個含義,只能是口語詞單獨使用。可是中文要翻譯成「太棒了,太好了,太秒了」,是一種表示喜悅的心情。。所以你可以用中文說「足球隊(贏了)太棒了!」,但不能用日語說「足球隊亞達!」,這沒人聽得懂。
學日語肯定是要看日本電影和動漫以及日劇的,當年我也是這麼做的。它有一大弊端,就是聽日本女生說話多了之後,你會發現中國女性聲音的聲線都很粗,用詞不夠文雅。真的,你去聽,日本女人的聲音,好多都是娃娃音,起碼他們的聲優大量的娃娃音,聲音很細,很好聽。聽習慣以後,突然一聽中國女人。。喔。。。20歲的中國女人那嗓音聲線像個老爺們一樣。。就沒法聽了,感覺特別粗魯。不學日語,不看日本女人的電影動漫,真的沒發現,中國女人聲音跟老。一樣。我上面講過,日本的語言,它刻意地把女性化用詞都發展成那種很溫柔很輕的發音了對吧?她不說那種很粗很重的話,所以不是絕對,但大多數日本女性說話都顯得莫名可愛,很幼很萌那種聲音。聽多了,真的回頭聽中國女的。。。哞~~,哞~~~~就很令人乏味。。此處不包含福建台灣女生。。。這個女子說話方式,一定要講究,嗓音、用詞、語氣、語調、語速、音量,怎麼去顯得溫柔體貼有涵養,這需要我教嗎?跟林志玲王心凌等等學學嘛。。。別那麼粗聲粗氣的。。挑一些委婉文雅點的表達方式說話可以嗎?真的,中國女性如果說話稍微掌握點語言技巧,中國男性的高血壓心臟病能降低一半。本來文化程度就低,說話內容沒什麼水平,結果嗓門還大,聲音還粗,說話還急,還呲牙咧嘴瞪眼睛,髒話不離口,用詞特別直白,習慣性胡攪蠻纏,誰受得了呀。。
我還發現一個問題,日本人相對中國人來說,很會烘托氣氛。說一些很平常的事情,日本人反應很大,「欸~~~??多洗得??卡哇伊搜~~,死尅一。。次友誼。路螞蟻那~~迷迭迷迭,擴雷瓦紅脫你得斯卡?~~~啊嘞。。。拿了活多~~~美洽苦恰·~美洽ki累!超卡哇伊得休???男dei撕貼?賽低一~~~死尅歐卡西~~難達呀酷累??達咩達咩,瞧斗,納尼遊園?·~hi多以得撕。。烏木奚落一。。歐卡西拿。。」。。就算你說的話很平常,他也能給你反應。。你再看中國人,尤其中國女人,一副難以取悅的pokerface。。。就顯得不夠親近,不夠平易近人。我十幾年前跟一個女人打賭,說我講個笑話,如果她笑了,就給我100元,沒笑就算了。。那為了這100元大鈔,肯定要亮出畢生絕活啊,在我一輩子創作的笑話庫裡面找了個我能笑出來的,結果講給她,她捂著嘴扭過臉去笑,按著肚子的手直顫,都不願意流露出真實情感。。。這中國人多沒意思啊。。。日本的語言文化,天生自帶吐槽反應。。學了日語以後,會讓中國人感覺你很誇張,有些不正經。
語氣助詞帶含義。。。嗎,呀,呢,吧等等,中文也有語氣助詞,對前面的文字的含義稍微有些改變對吧?可本身中文的語氣助詞沒有什麼特別大的引申含義對吧?但日文的語氣助詞是帶含義的。你應該聽過所得撕內,所得撕卡,所得撕喲,這個內、卡、喲,導致前面的意思會發生些許變化。內表示的是「確實是這樣」,卡表示的是「真的是這樣嗎?」,喲是表示「哼哼,原來你剛知道呀?(暗含你個XX才明白過來呀這樣的蔑視)」。。你還會聽過「難得撕挖」「一那」,這個wa和na作為語氣助詞,表達的是「牛不牛呀?」這樣的自我炫耀的意思。。。一個日本人說「擴類挖一那」和「擴雷瓦一得撕」,前者表示這個很好呀,好強呀(一種吹牛的語氣)。而後者表示的是「這樣就很好了(不用再增加附加行為了)。」。。所以它日語加了語氣助詞後,就變成「話裡有話」了。。否則他就直接說擴雷瓦一內。。。
【漫才兄弟MIKI】:和外國人用how are you打招呼,大部分人的回答竟然都不是教科書里寫的『I'm fine,thank you,and you?!_嗶哩嗶哩_bilibili
www.bilibili.com/video/BV1AT4y1w7SH/?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

教科書上的很多內容其實都是不實用的。。年輕的時候,在北京一個景區,我問過一個美國人你們美國人為什麼不喜歡星期五?他說「誰告訴你的,我們美國人最喜歡星期五了,馬上就能休息了,we usually have a party at Friday night,so that's make me happy.。」。。廢話,我的英語教科書上寫的。。。"well ,well,so why do you Americans hate the number 13?",我不服啊,中國的教科書如聖經一般還能騙我?肯定是你們美國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快說! 「Actually,I don't have such feeling about this number.Even I have never heard about it in the U.S.Why do you have so much weird questions?」。。。。gunni大葉d你個假美國人。。回答的都是些什麼驢唇不對馬嘴的?套不出實話來呀。。。。
。
嗯?還想聽後續啊?
他媽從廁所出來,拉著他的手就走了。那個美國人當時大概五六歲吧。。廢話嘛,我這種英語水平,當然找軟柿子捏了。。就這樣我都聽得很費勁的。。。
。
你要明白,日本文化裡面,本身就講求不把話說太直白,怕傷人,讓你猜心思,所以它本身字面意思裡面就本來含有隱含意思了,比如說日本人說「您這塊手錶真漂亮,一定很名貴吧?」,意思就是讓你看看時間趕緊起身離開,嫌你待人家時間太長了,更別說這種本身語氣助詞附帶的話裡有話了。它那個文化裡面到處是這種潛規則。他給你鞠個躬,意思是我都彎腰了,你還不閉嘴呀?。我知道,你們看到這裡,腦門已經流汗了吧。。
那就讓你大汗淋漓!還沒講時態和詞彙變形呢。。。五種時態,13種變形。。
時態是一般形、過去式、將來時、現在進行時、完成時。
至於變形嘛,為你們做一張圖吧,畢竟我沒有日文輸入法,不好講解其中的變T之處。

通俗點說,外國人用日語說任何話的時候,不但要考慮事情發生的時間,還要考慮一下自己所談的事情是那種周期性事件,還是百年一遇的偶發事件,是以往經常能遇到的事情,還是過去就嘗試過一次的事情,是未來可能會發生某些意外而需要提前做好準備的事情,還是未來一直都會習以為常的事情,未來還會不會繼續做或者遇到這類事情,從而使用相應的語法。。(另外,你的語法不對,但日本人聽懂了,他們為了禮貌,也不會出言糾正你。你的語法不對,日本人沒聽懂,他也會出於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在那裡嗨嗨嗨的點頭,假裝聽懂了。你不信問問那麼多去日本的中國人,你們滿嘴阿里嘎多,阿里嘎多的,有幾個日本人告訴你正確發音不是多,而是to,阿里嘎偷。。那確實啊,我也不喜歡聽外國人說中文啊,滿嘴不標準,滿嘴的錯誤,我又不是你的教師,你錯一處我給你糾正一處?所以都是你說的好與壞,都無所謂的,中國人就裝傻啊啊啊,對對對,唉喲你中文真好啊,再見。日本人就嗨嗨嗨,所得寺內,加內。)現在全是翻譯軟體,帶個app或者翻譯機,都比你自學成才要強。。因為日語說錯2到3個詞,整個長句子意思全亂了。
你們不要歧視人家日本語,顯得我寫的勸退文章非常不專業一樣。。。沒看出來嗎,我為了我這答案能發出來,都沒。。。。是吧,一直非常正經地在講解日語的難度。。如果大家好奇,問我?
。

。
。
。






總結一下:
1、說什麼話都要思考是用敬語還是非敬語,需要見人說人話。
2、用日語說數字,非常麻煩,發音太多,規則麻煩。
3、濁音半濁音等等,平假名片假名,英語漢字混用,太多太難記。
4、貴族語和平民語的用詞不同,增加詞彙量負擔。
5、男女用詞區別太大,增加詞彙量和語句以及思維負擔。
6、人名叫起來混亂。
7、大量的情感表達語句不實用。
8、部分漢字的詞彙很古怪。
9、存在不少的口語文化潛規則。
10、時態語法和詞語變形令人匪夷所思。
ok,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