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97篇帖子。
(轉載知乎)在東京大學就讀是怎樣一番體驗?
41樓 JosephHeinrich 2024-6-5 21:04
作者:豬四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147528/answer/12279896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膜拜完各位學霸,想說說接觸過的東大畢業生,是我觀察東大的一種方式。
閨蜜2010年本科畢業回國,美女。
第一份工作,想在北京落腳,進了家小公司,兩個月不幹了,原因是「老闆沒才華」。
轉頭進UNIQLO,入職之後引起了一小撮同事的圍觀「她還真來了啊,東大的」。
她挺不自在地回來叨叨「其實我專業成績沒有很出眾,當時主要是英語好佔了便宜」。
後來又跳槽,有天從東京來個同事,她很激動撲上去跟人家聊,結果對方一臉看不起「你是誰啊我跟你很熟嘛」,主管打圓場「她也是東京上學的所以看到你比較親熱」,閨蜜不買賬了「我覺得他不可能是我的校友,我冒失了」,然後甩手走掉。
某次下屬第一次獨立組織活動,她打電話過去「我告訴你我的方法balabala,但是你可以按照你的方式來。」後來我問結果,她說「辦事員按照自己的來了,一塌糊塗,但是,我不強迫她。」
至於工作能力,我看過她做了一半的「大中國區****項目推進報告」,印象非常深刻,受益很多。
順便,我來多事一下,如果有單身的80後85前男生,覺得能hold住這姑娘,請留言或者私信我,在上海最好。其他標準嘛,優秀與否其實個人角度不同,只是提醒您,知識不對等則交流無意義。所以您太高,也不必屈尊,跟太低一樣,我當媒婆的也耽誤時間。
第二個,是一位前輩了,博士。
四十多歲回國,拿博士學位真是耗費了大把黃金年華,是的,大部分東大教授的nice,應該是不包括學術上的寬縱。
我在一個論壇上認識他,他拋出了一些新穎的觀點,對於某種商業模式的改良,單約了時間專訪。但是深聊下去,大部分的時間他用來渲染傳奇
半生,比如:
某次峰會上,即興發言震驚四座,回國發展,如何不得志balabala……
現在同行業的某某某其實有負盛名,連個書都寫得一塌糊塗……
這種越聊越大聲的局面讓我挺尷尬,氣場太弱又無力扭轉話題,結束交談時,內心甚至覺得他有點可憐。也許是與學位的纏鬥耗費了太多的心力,他只揣着世界觀來闖天下的時候,沒有得到預期的禮遇,語境不合給了他挺多的不快樂。
就介樣,智識所限,我更關注群體中的人。
之前有朋友留言說我是奇葩故事收集者,其實沒有吧,都是留過學的普通人,只不過大家看多了關於留學的宏大敘述,不適應如此low的調調。
如果有人願意聽故事,以後會再更新。
42樓 JosephHeinrich 2024-6-5 21:04
東大碩士在讀,全獎留學生,基本上實驗室主要以造假為主,所有數據為假數據,而且老師強迫學生造假,對科研沒有任何指導,實驗室沒有指導人,實驗室靠造假起家的研究太多,各種數據自修正,呆了兩年的最大感觸就是把我原來的精日徹底改成了認識到自己是個中國人,自己不能丟掉民族的脊樑。作所謂的研究的時候無數次反覆陷入痛苦當中,並且差點因為造假的事情抑鬱,在我心中這根本就不是研究,只是我原來作為精日的自我滿足吧,覺得自己來到這裡接受這樣的黑暗不過是自己精日的報應吧,天道輪迴,活該自己精日,但懺悔沒有意義,早晚要走完這條沒有盡頭的造假之路,我想我這個實驗室以後也絕不得安寧吧,正義雖然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未來的某一天我也得在被告的席上說出自己各種數據造假的證言吧


作者:匿名用戶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147528/answer/33800907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43樓 JosephHeinrich 2024-6-5 21:05
作者:可可的可樂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147528/answer/305881998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多了一個自習和吃飯的地方。
實驗室沒什麼經費,靠愛發電。一周除了組會去一次基本不會去,反正也沒配台式機,還是用的自己帶的筆記本。
選課很自由,基本所有專業的課都可以選,畢業要求的學分也不多,平均一天上一節課。
ps.最近的牛角麵包還挺好吃的
44樓 JosephHeinrich 2024-6-5 21:05
作者:求學西遊派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147528/answer/175949161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我是逐漸發現了,如果是文人,他住在北京多半會說北京好,住在京都也很少有不稱頌京都美的,但只要住在東京,則多多少少會對東京加以幾句譏誚。
來東京前後陸陸續續讀一些人描寫東京,惡語多過讚美。
印象最深刻的是太宰治
的《東京八景》,寫東京是個「毫無意趣的原野」,全國各地的人卻「蜂擁而來,揮汗如雨地推推搡搡,為了爭奪一寸土地而時喜時憂,互相嫉妒反目。
雌性招呼着雄性,而雄性只是錯亂地徘徊」。
我由此判斷我大概做不成文人。
不過老實說,我來東京極為偶然倉促,甚至來日本留學都不是周密計劃後成行的事情。
我2018年從南京大學歷史學院畢業,一直到大四的最後一個暑假才匆忙決定要來日本留學。因為日語完全不行也沒有語言成績,所以又不得不讀了一年半的語言學校。最後也是歷盡周折於今年通過了東京大學綜合文化研究科地域文化專攻的修士入學考試,勉強才算在日本找到一個容身之所。
所以大機率我對東京對日本是懷揣有一種微妙而隱秘的感激之情的,評價也很難說得上客觀。
再者,說到底我還是一個來了東京後第一時間買了一份東京地圖的人(太宰治說這是鄉下人才會幹的事情),所以於我而言,東京當然是一個熙熙攘攘的城市,但也很討人喜歡。
太宰治的東京距今約莫也有八十年了,東京依然是他筆下那樣人擠人的城市。
實際上日本國內對於這種「東京一極集中
」的狀況也頗有微詞,但依舊抵擋不住每年浩浩蕩蕩的「上京」人群。
如果觀察東京、名古屋、關西這三個日本最大的都市圈的人口變化,對於這種集中現象的感受會更加強烈。
大概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日本三大都市圈
中只有東京依舊保持了高速的人口增長。
期間雖然因泡沫經濟
破裂而有所回落,但自1995年起就恢復其高速的增長。
資料來源:劉龍勝等著,《軌道上的東京——東京都市圈城市和交通研究》

伴隨着人口高速增長的,是東京對於各種資源超強的攫取能力。
資料顯示,整個東京都圈的企業數量占日本的30%,相較之下大阪都市圈和名古屋都市圈僅佔19%和18%。
東京都市圈內大學等教育研究機構的數量也遠超大阪都市圈和名古屋都市圈。如果有人問及日本哪個城市機會最多,各種資源最豐富的,不論是日本人還是外國人想必都會一口同聲地回答,東京。
因此,不論是對於來工作還是來留學的中國人,東京都是整個日本最富有生氣而充滿着機遇的城市。
我的留學生活
其實稱不上典型,因為家中有相熟的人在日本生活,國內的師友也介紹了許多日本的朋友和我認識,加之在求學的路上相對於許多留學生來說堪稱一帆風順(目前看來),所以很多留學生遇到過的苦惱我並沒有什麼親身的體會,整體而言過着非常幸福快樂的日子。
在此就在日本的生活略陳一二,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來日本國人留學日本有着相當長的歷史。
如果從張之洞
撰寫《勸學篇》,吹響中國人大規模留學日本的進軍號算起,至今已經有一百二十餘年。
從近處看,1979年中日簽訂互派留學生的協議亦是近四十年前的事情了。
不得不說,不論是一百二十年還是四十年,留學生的心態和生活狀態都有着翻天覆地的變化。
就近取譬,我的舅舅2002年前後來日本,看什麼都覺新鮮和先進,所以至今他仍然念念不忘他在日本的日子。
但我於2018年抵日,環顧四周只覺得稀鬆平常,無非是市容稍乾淨些而已。
後來無意中看到住所附近泡沫經濟時代的街景照片,和今天沒有什麼兩樣,心裡也只能感嘆,日本這幾年發展得不行嘛。
因此,今天我們來日本留學,行前大約只能體會到一種即將身臨異文化空間的激動,而沒有前四十年乃至前一百二十年那些大前輩們複雜微妙的心緒(多數不是什麼正向的情緒)。
這當然是幸運的事情,雖然可能少了那麼一點攸關歷史的意趣。
閒話按下不表,先來說說初來日本的一些基本注意事項。
下飛機第一件事情就是要領取到自己的「在留卡
」,這將會是陪伴你整個留學生涯最重要的身份證件,幾乎所有在日本的手續和事務都需要你出示在留卡,說它是你在日本的「身份證」也不為過。
關於在留卡的更多情報,可以參見法務省的主頁:http://www.immi-moj.go.jp/chinese/tetuduki/zairyukanri/whatzairyu.html。
此處不再贅述。
值得稍提一句的是,建議在機場海關申領在留卡的同時可以申領「資格外活動許可」。所謂「資格外活動許可
」,就是指對你進行你的簽證種類以外的活動的一種許可。
對於持留學簽證的我們來說,它意味着你被允許在日本打工,時限為一周28小時。如果不在入關的第一時間申領,後面就要再跑入國管理局申領,非常瑣碎麻煩。




在留卡的照片如圖,如果申請了資格外活動許可,在在留卡背面的最下方會敲上如圖所示的那樣一個章。
得到在留卡之後最大的問題就是住宿了。
我自己剛到日本的時候是委託家裡人的朋友幫忙找的房子,考上東大後又申請上了東大
的宿舍,唯一勉強和找房子相關聯的經歷只有陪朋友看過幾次房子。所以實在不能說對找房子這件事情有多熟悉。
但仍有幾個注意點可以分享給大家。
第一是如果你日語不好,完全沒有必要非找日本中介不可。
許多留學生來日本之前都會被告誡,在日本多是中國人坑中國人。
不能說這完全是一句假話,但回過頭來又要提及我之前說的,今天的日本留學和從前的日本留學已經不一樣了。
來日的中國人固然魚龍混雜,但是整體素質和水平還是有所提高,沒有那麼恐怖。
我自己打過交道的房屋中介,都是非常熱心也很好說話的人,實在不宜向從前那樣一棍子打死。
更重要的是,如果你日語真的不好,那找日本中介反而平添許多麻煩,根本無法清楚地傳達你的訴求和意見(我自己的朋友就吃過這個的虧,因為表達不清日本中介甚至沒搞明白他對一個房子是滿意還是不滿意)。
反觀中國人中介,不僅語言通,他們處理的大多也都是留學生的租房買房,對於外國人租房的審查和流程都很熟悉,反而更加方便快捷。
順帶一提,在日本的房屋中介房源信息都是共享的,在信息掌握上日本中介和中國中介沒有什麼差別。
第二是可以挑名義變更的房子轉租。在來日本前可以加一些學校里的群,看看即將畢業的學長學姐有沒有要退租的房子。
日本租房費用一個大頭就是初期費用,即你搬進去時往往要交押金、禮金、手續費等一大筆錢。
如果能找到學長學姐退租的房子,則只需要名義變更就可承租,能省不少錢。
第三是經濟條件許可,不熟悉的情況下不要輕易嘗試合租,尤其是因為想要住得大一些好一些而決定和別人合租。
每個人在生活習慣和性格上的差異都很大,在不清楚具體情況之前貿然決定合租往往會引發許多衝突和矛盾。
見過太多因為貿然合租關係破裂,最後連朋友都做不成的例子。千萬要慎之又慎。




日本生活雖然覺得沒有什麼具體講,但這裡還是要多多少少給大家分享一點的生活經驗。
從某種意義上說,日本大概是海外國家當中中國人最容易適應下來的國家,
一方面日本尤其是東京堪稱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生活便利的地方,大多數的人不需要花特別多的力氣就能維持一個正常的生活,另一方面日本有着數量龐大的中國移民,如果你願意,你甚至可以做到不和日本人打太多的交道就在日本生活下去(當然了,絕對不推薦這種生活方式)。
具體的生活並不值得細講,什麼超市便宜如何出行辦什麼交通卡,網上都有非常詳細的攻略和細節,我不一一贅述,依舊是像前文一樣講幾點我自己的經驗和心得。
第一是要儘快擁有一張信用卡。
日本的網購,交納各項費用等有信用卡和沒有信用卡完全是兩種體驗(之前在亞馬遜上退貨退款,用的是儲蓄卡即debit card,退款足足花了兩個月的時間,真的太不友好了)。
最便捷的方法當然是從國內帶一張父母的信用卡過來。但如果不希望自己的消費記錄被父母知曉,想要維持一點生活的獨立性的話,可以嘗試在日本辦一張信用卡。
當然了,作為沒有固定收入的學生,你能夠辦的信用卡是非常有限的,大多數的信用卡公司都不會審批通過留學生的信用卡(尤其是在留時間比較短的留學生)。
因此如果你有辦理信用卡的需求,可以嘗試申請樂天
或者雅虎這兩個公司的信用卡——當然,是小白卡,沒有任何的優惠額度也並不高,但足以使你的生活方便很多。
第二是循序漸進地打工,找一份合適自己的兼職。
打工對於日本的年輕人來說幾乎是理所應當的生活一部分,除了可以賺錢、可以練習日語、可以積累社會經驗這些反覆在說的理由之外,打工會是你在日本為數不多的社交場所之一,真的挺能給你注入一些生活的能量的。
留學生在日本要面臨的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寂寞,如果能夠認識一批日本朋友會給你的生活帶來很大改善。
很多人都說日本人不好交朋友,不容易交心,對你好都是流於禮貌和表面的,我覺得這是一種非常中國式的思維。
為什麼上來就要求人家和你掏心掏肺呢?
為什麼要要求每一個朋友都非得到達一種知心朋友的程度呢?
相反,我覺得大多數的日本人非常懂得掌握社交的分寸,知道什麼時候該說什麼話不該說什麼話,知道什麼時候該保持距離什麼時候不用保持距離,尤其是非常懂得適時讚美和鼓勵(好多人要麼說這是日本人假,要麼說這是日本人幼稚沒見過市面,我不太贊同)。
如果不以知心朋友的標準要求日本人的話,我覺得日本人真的是相當適合做吃吃喝喝的酒肉朋友。
話說回來,在打工的地方就是你結識日本人的很好的機會。我在日本認得的幾位很好的朋友基本上都是在打工的地方結識的。
第三是記得每去一個地方消費都可以問問有沒有什麼會員卡,尤其是家附近的超市。
日本的會員卡基本上都是可以以積分的形式返現,具體的比例大多都是100:1。
雖然積分這種消費習慣因人而異,但我自己是很習慣時不時用掏積分卡出來付賬的。
尤其是有時候你會遇上一塊兩塊這種討厭的零頭,用積分支付掉的時候真的覺得身心舒暢。
接下來是app推薦時間。
第一要向大家推薦的app是「防災速報
」,建議大家到日本之後第一時間下載。
功能顧名思義,就是可以第一時間通知你所在地的附近有沒有什麼自然災害。
尤其是突下暴雨這一類的情況下它也會進行通知,很方便。
第二個app叫ホットペッパー,是預約理髮用的app,真的極其方便,是我在日本用過的為數不多的幾個用戶體驗絕佳的app。
在這個app上你可以清楚看到附近有什麼理髮店,哪個理髮店哪個理髮師擅長剪什麼樣的頭髮,過去有什麼樣的作品,有一種選妃般的快感。
以及直接在上面預約理髮的話會有相當多的優惠。
最後一個app是xCurrency,可以實時查詢各種匯率,也同樣非常方便。




學習研究就進學這一點,有一點各位必須預先在心裡有數,即在日本和在中國,碩士的定位是非常不一樣的。
國內的話,碩士雖然會有基本的學術訓練,但總體而言不論是學生還是教授,大家心裡都是優先默認就職是碩士的第一目標或者出路。
在日本,起碼在碩士入學這個階段,都是默認你是以從事研究為目的來攻讀碩士學位的。
這一點在文科上體現的更加明顯,也因此大多數國公立的大學的文科都會要求你讀一年的研究生(類似於預科)之後才允許你參加修士考試。
我自己雖然是沒有經歷過研究生階段直接通過修考進入大學院的,但是最早仍然嘗試申請了研究生。
參加去年的修士考試也是因為教授提出,既然已經決定4月份的研究生入學了不妨也挑戰一下4月份的修士入學。幸運的是最後也比較順利的通過了修考,省下了一年的時間。因此,就進學這件事情,主要有以下兩點想要分享給大家。
第一是要積極主動地參加學術活動。在九外期間我常常跑去日本各地旁聽學會,了解最新的學術情報和研究成果。參加學術活動一方面有助於你撰寫出更具學術性的研究計劃書,另一方面也會給予你「我在學術圈裡」這樣的一種感覺。
這種感覺相當重要。一方面它可以有效地迫使你動起來學起來(大牛們都那麼厲害能不拚命學嗎),另一方面它會讓你在和教授的聯絡過程乃至面試當中給教授留下良好的印象。
事實上,越是好的大學的教授就越重視學生的學術素養,如何給教授一種你和他共享一個話語體系和閱讀經歷應該是學弟學妹們在準備面試時候的重點。
第二就是要多和日本老師聊天和發郵件。
像學校這樣能有一批日本老師認真仔細地聽你說話,並且努力把自己語言簡化讓你聽懂的地方其實是不多的。儘可能地抓住一切機會和老師聊天(聊什麼都行,出於禮貌實際上老師即便不太感興趣也會努力回應你。當然聊天的分寸還是要把握好,不要給老師帶來迷惑)。
再者,可以多出門自己找機會和人聊天。除了前文說過的打工之外,我有一段時間相當喜歡跑區役所,大事小事各種不明白的事情都去區役所問。
類似於這種帶有服務性質的機構,在裡面工作的日本人都會非常耐心地聽你講話並且努力把情況給你解釋清楚,同時由於他們不是日本語教育的從業人員,他們的做到的口語簡單化比學校的老師又來得更接近日本人的日常用語。
以至於我現在養成了一個熱衷於在日本諮詢辦事的惡習,各種其實都很雞毛蒜皮的小事都會去問一下,也非常享受跟區役所、房地產公司乃至和教務部門扯皮發郵件。
以上就是我這一年半來在日本生活學習的一點經驗之談,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本文作者:Cain
文章首發:求學西遊派微信小程序
(節選)
想看完整東大留學生存手冊,可以微信搜索「求學西遊派」小程序,也可以加一下我們留學大師兄,wx:eiccsc11
45樓 JosephHeinrich 2024-6-5 21:06
作者:千秋萬世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147528/answer/2805602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剛入學沒多久的新米博士路過。
其實好玩的事情大多都發生的本科階段。我所在的駒場II校區是完全沒有本科生的,讀博的人大多是30歲左右,甚至上至六七十歲的都有。所以博士生活相對來說還是比較沉悶的。
1.學校的特點,與國內環境的對比
跟國內的氛圍相比當然是開放很多,也更加國際化。無論老師還是學生都有非常多的出國參加學術會議的機會,同時也經常有各國各界的大師來學校交流和做講座。由於是日本第一的學校,學校的資源非常豐富,只要你是真心想學習和做研究,幾乎沒有滿足不了的條件。當然這是跟國內相比,放眼世界上的一流學校,這些都是十分普通的,談不上什麼很大的特點。我也曾經在英國讀過碩士,所以相比起來東大甚至還比較封閉,這與整個日本相對來說都比較封閉有關。
2.老師們或者教授們給你的印象
東大的教授這一名頭的社會地位很高。教我們映像媒體學
的老師說,以前的經費都是國家主動撥款,從來沒擔心過經費的問題。現在雖然要自己寫報告向國家申請經費了,但由於是東大的教授,所以基本上寫多少錢就有多少錢。而其他的大學就沒這麼幸運了。另一個側面是其他大學博士畢業一般都要求發表3篇一定水平的論文,我們專業實際上也大多是這樣操作的,但是並不是明文硬性的規定。也就是說,只要你導師說你能畢業了,你就能畢業,不需要發那麼多論文也行。東大的老師就是這麼屌。
3.同學們的狀態
人跟人的差距還是很大的,不能一概而論。但基本上都是「やればできる子」。不然也無法通過入學考試了。在我身邊的中國人嘛,個個都能說三國語言、天天堅持鍛煉、嚴格控制飲食。我曾經以為我能做到這幾點也算挺厲害的了,現在看來不過是泯然於眾人而已。全校留學生比例大約是十分之一,不算很高,但數量好像也是日本第二了。其中大約一半是中國人。
4.學校的實力
說實話上東大比考清華北大容易多了。上面有人說250個學生中能有一個考上東大,我聽說的版本是140個學生中就有一個能考上東大。而2013年清華北大加起來在廣東的錄取率是萬分之一點六。什麼概念?美國高考SAT的滿分率都有萬分之三啊!咱專業的入學考試英語成績要求不高,據說托福只要有60分以上基本就沒問題。我也在網上看到過托福只有40多分的日本人也考上我們專業的。而且到了博士,由於報考的人本來就少,這幾年本專業的博士錄取率幾乎或者就是百分之百。
5.印象深刻的事情
圍繞着「考東大」和「東大學生做家教」的生意真是多。連專門考東大的補習班都快建校100年了……還有東大的附屬醫院大概是全國最好的醫院。前一陣子有個皇室親王去世了,最後就是東大附屬醫院治療的。
6.就業前景
我們專業的招生宣傳說本專業畢業生的求供比是三比一。但是畢業生的目標自然也比普通大學生要高,研究室里的師兄們找工作拿不到第一志願offer也是常有的事。「能找到工作」這一點基本上是不用愁的,大概也沒有人愁這件事。但是想要力爭上遊、爭取更心儀的工作這一點,對任何學校的任何人來說都是不容易的。
46樓 JosephHeinrich 2024-6-5 21:06
作者:橙子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147528/answer/89551209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20秋IIP(IST)已提交,占坑希望能答。
onsite面試已結束,沒有刁難人。等結果。
已被錄取。
更一張圖,攝於面試後東大
赤門前,兩個亞克力是我社檐楓娘今年的新形象 希望能給後來人帶來好運hh
47樓 JosephHeinrich 2024-6-5 21:07
作者:匿名用戶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147528/answer/75991136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鄉技校勸退學部的格局,是和別處不同的:都是進門一個很小的門廳,牆上貼着學部和大學院的告示,可以隨時獲取最新信息。上學的人,傍午傍晚下了課,每每去中央食堂或二食堂,買點飯恰,——這是一兩年前的事,現在不知道食堂的飯還吼不吼吃,——在食堂自助櫃檯拿點涼菜,吹吹空調,真是美滋滋;倘肯多花一百円,便可以從旁邊的超市買一個飯糰,或者低配版偽惠方卷,做輔菜了,但這些學生,多是曰本人,大抵都從家帶便當來。只有閒得腎疼的中國學生,才每天都去食堂,吃香喝辣,經常擠得沒座位。
  我從二十歲起,便在技校的勸退學部里當學生(察覺),放了寒假,我心想,有機學得太渣,怕是過不了柱子,就去無機研究室搞搞nanoplates吧。無機研究室的nanoplates,雖然看上去高大上,但合成過程可以說是嘮嘮叨叨纏夾不清。我往往要親手把一堆雜物送進手套箱,看過氣壓穩定沒有,又親手旋開閥門把東西拿進來,然後放心:日復一日操勞之後,實驗還是失敗了。所以過了一學期,我又覺得我幹不了這事。幸虧會寫兩行python,不至於沒人要,便去別的研究室,專寫代碼這種無聊工作了。
  我從此便整天的坐在空調房裡,專寫我的代碼。雖然進展還算順利,但總覺得有些單調,有些無聊。教授是一個老好人,帶我的AP也不錯,教人有種溫水煮蛙的感覺;只有摳巴亞細來上課,才可以宣洩下情緒,所以至今還記得。
  摳巴亞細是身為教授卻不在研究室網站上列學生名單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黃白臉色,長臉上時常夾些皺紋,卻完全沒有鬍子。穿的雖然是正裝,看起來肥腸嚴肅,似乎十多年都沒有換過款式。他對人說話,總是滿口Enantioselective Heterogeneous Stereoselective Asymmetric,教人半懂不懂的。因為他姓摳巴亞細,別人便從曰本敬語這半懂不懂的話系裡,替他取下一個綽號,叫作摳巴亞細森賽。摳巴亞細一到教室,所有學生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摳巴亞細森賽,你的中國學生又退學了!」他不回答,對教室里說,「把書收起來,做測驗題。」便排出一摞大紙。他們又故意的高聲嚷道,「你一定又精神雷普中國學生了!」摳巴亞細睜大眼睛說,「你怎麼這樣憑空污人清白……」「什麼清白?我前天親眼見你的中國學生累到崩潰,在逼乎高調出道你。」摳巴亞細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push不能算雷普……push!……科研的事,能算雷普麼?」接連便是難懂的話,什麼「勤奮」,什麼「奉獻」之類,引得眾人都鬨笑起來:教室內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聽人家背地裡談論,摳巴亞細手下也有白人留學生,但從來不push它們;但不push就沒人幹活,就會愈過愈窮,弄到發不出文章了。幸而本鄉技校的名氣大,便騙些中國學生來壓榨,換一碗飯吃。而且他又有一樣壞脾氣,便是喜歡四處投訴。一旦閒着沒事,便發些郵件,得罪大神。如是幾次,便最多只能發發寨克斯和安狗王了。摳巴亞細沒有法,便免不了偶然對中國學生提些無理要求。但他在學部生里,口碑卻比別人都好;雖然間或被吐槽小測驗太多,讓人叫苦不迭,但學期結束,也沒幾個人記得,曰本學生們還說摳巴亞細挺奈斯的。
  摳巴亞細講了半小時,漲紅的臉色漸漸復了原,旁人便又問道,「摳巴亞細,你的研究當真有用麼?」摳巴亞細看着問他的人,顯出不屑置辯的神氣。他們便接著說道,「你怎的總是只發Asian J. Org. Chem.呢?」 摳巴亞細立刻反駁:「胡扯,去年我的碳納米管剛發了一篇Science呢。」在這時候,眾人立馬噤聲:教室內外,所有人都大氣不敢出。
  在這些時候,我一般都在東邊空調房裡寫代碼,總之絕對不會選摳巴亞細的課的。而且我的教授見了摳巴亞細,每每也都護着我,不讓他罵。摳巴亞細自己知道我不喜歡他,便專門路狩找茬。有一回在門口見到我,對我說道,「How are you?」我略略點一點頭,說:「Good.」他說,「Good,……Why?」我想,你這種擅長精神雷普的人,想讓我回答甚麼?總不能回答Because long time no see you吧?摳巴亞細等了許久,很懇切的說道,「I am happy that you are feeling good.」我暗想老鱷魚你說啥呢,是覺得我不會想zs,不會給學校和你老添麻煩吧;又好笑,又不耐煩,就懶懶的跟他道別了。
  摳巴亞細是這樣的使人腎疼,可是沒有他,別人也便這麼過。
  有一天,大約是黃金周前的兩三天,我正在慢慢的寫代碼,旁邊一個曰本senpai忽然說道,「摳巴亞細長久沒有來了。他還是學科長呢!」我才也覺得他的確長久沒有來了。另一個曰本人說道,「他怎麼會來?……他被糹了。」我回說,「哦!」「他總仍舊是壓榨中國學生。這一回,是自己發昏,竟想到去讓黑邊眼鏡哥通宵做實驗。黑邊眼鏡哥是誰,他管得的麼?」「後來怎麼樣?」「怎麼樣?先換了件RGB(255,0,0)顏色的衣服,後來是糹,糹了大半夜,估計生命已經全糹沒了。」「後來呢?」「後來就被糹了。」「糹了怎樣呢?」「怎樣?……誰曉得?被糹了就是被糹了。」別人也不再問,仍然慢慢的各寫各的代碼。
  黃金周之後,天氣是一天熱比一天,看看將近初夏;我整天的靠着空調,也須穿上短袖了。一天的上半天,我de不出bug,正合了眼四處溜達。忽然間聽得一個聲音,「Let』s talk about heterogeneous Rh and Rh/Ag Bimetallic Nanoparticle Catalysts。」這聲音雖然極低,卻很耳熟。看時又全沒有人。站起來向教室里一望,那摳巴亞細便在講台前講課。他臉上黑而且瘦,已經不成樣子;穿一件破西服,手拿粉筆,旁邊放着ppt,在黑板上寫機理;從窗戶上見了我,又對下面說道,「拿出紙來,做小測驗。」裡面有人伸出頭去,一面說,「摳巴亞細森賽,你又拖堂了!」摳巴亞細很頹唐的仰面答道,「這……這是最後一次了。這一回給10分鐘,好好做題。」學生仍然同平常一樣,笑着對他說,「摳巴亞細森賽,你又精神雷普中國學生了!」但他這回卻不十分分辯,單說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雷普,怎麼會被糹?」摳巴亞細低聲說道,「時間蟲洞,蟲,洞……」他的眼色,很像懇求大家,不要再提。此時已經聚集了幾個人,便和我都笑了。我咂咂嘴,回過身,準備回去繼續debug。他從破衣袋裡摸出手機,看了眼時間,見他的手機上時間比別人流的都快,看來真的凶多吉少了。不一會,測驗完成,他便又在學生的說笑聲中,離開教室回家了。
  自此以後,又長久沒有看見摳巴亞細。到了我們畢業典禮,senpai聽着窗外的蟬鳴說,「摳巴亞細還是學科長呢!」到海之日,又說「摳巴亞細還是學科長呢!」到七月底可是沒有說,再到我離開也沒有看見他。
  我到現在終於沒有見——大約摳巴亞細的確被糹了。
  一一四五一四年十九月十九日。

48樓 JosephHeinrich 2024-6-5 21:07
最大的體驗是很有奮鬥動力吧…
在學校里我得經常和同學解釋,不是我本科學校不行,主要是我個人比較水。在學校外我得經常和別人解釋,不是東大不行,只是我不太行…
這種壓迫感不是來自於導師的push,而是單純對於自身能力不足的焦慮。在周圍同學大多比較努力優秀的情況下,我感覺自己剝離了學校名氣本身,和別的學校同學相比並沒有什麼突出成績,因此會更有努力的動力吧。


作者:Maraka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147528/answer/102270596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49樓 JosephHeinrich 2024-6-5 21:07
題主問類比國內的話,壓力絕對沒有清北大,出國氛圍也不如清北。學風比較自由吧,教授獨大沒有行政干預。
學生之間水平差距很大,畢竟大學院整體不難考所以什麼人都有。
另外,我校學生雖然不一定是多強但是除了獎學金,資源還是蠻豐富的。
這氛圍下總覺得自己名不副實,和死宅線下聚會最怕的就是調侃學校。
至於校園氛圍啥的,這塊我一個六號館難民只有差評就不多說了


作者:wintrymix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147528/answer/21998208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50樓 JosephHeinrich 2024-6-5 21:09
作者:育宸留學丨育宸塾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147528/answer/313250991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東京大學(とうきょうだいがく;英文The University of Tokyo) ,簡稱東大
,是一所本部位於日本東京都文京區
的綜合性國立大學,日本超級國際化大學計劃A類學校,日本學術研究懇談會、指定國立大學、世界頂級科學研究中心計劃 、卓越研究生院計劃、領先研究生院計劃、研究大學強化促進事業 、日本海洋創新聯盟、核能人才培養聯盟 、大學宇宙工學聯盟、國際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亞洲大學聯盟、全球大學校長論壇、亞洲大學生集體行動交流計劃
 、日瑞Mirai等組織成員。
東京大學誕生於1877年,由「東京開成學校」與「東京醫學校」在明治維新期間合併改制而成,初設法學、理學、文學、醫學四個學部和一所大學預備學校,是日本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其部分科系最早可以溯源到靈元天皇時期;學校於1886年更名為「帝國大學」,這也是日本建立的第一所帝國大學;1897年,其易名為「東京帝國大學」;二戰後的1947年9月,正式定名為「東京大學」。
學校規模
東京大學(是日本第一所也是最古老的國立研究型大學,也是日本七所國立大學中成立最早的學校,共有10間學院,3萬名左右學生,其中2,100名國際學生,共有5個校區,分設於Hongō
、Komaba、Kashiwa、Shirokane和Nakano。
在全球大學評價指標之一發佈的2022年QS世界大學排名
中,全球總分排名落後香港大學0.1分,香港大學位列第22位(大學第1)。從評估指標來看,它是全球八所學校之一,也是亞洲唯一一所在學術聲譽方面取得滿分的學校。在僱主聲譽方面,大學排名世界第10位等(此外,國際學生比例和外籍教師比例的得分仍然很低)。
根據泰晤士高等教育《泰晤士高等教育2022-2023年世界大學排名》,大學位列世界第39位,亞洲第6位。此外,在與Benesse合作公布日本大學評價的「THE世界大學排名日本版2022」中,泰晤士高等教育、大阪大學和東京工業大學
並列第3名。
US News的領域排名如下:
物理學:第 7 名
化學:第 26 名
生物學:第 34 名
數學:第 38 名
材料工程:第 56 名
藥房:第66名
生物技術:第 69 名
醫學:第85位
信息學:第94
農業:第 116 位
化學工程:第 130 名
經濟學:第240名
電氣工程:241st
截至2022年5月1日,接收國際學生人數已達4627人(含普通生、研修生、旁聽生等),為歷屆最高。尤其是自費留學生佔比超過85%,在2022年5月的調查中首次達到4000人,是過去10年來2012年的兩倍。
從 2022 年外國學生的來源國家/地區細分來看,近 90% 的學生將來自亞洲,其中中國約佔總數的三分之二,達到 65.6%,其次是韓國,占 8.0%。佔據 此外,4.5% 的學生來自歐洲,2.6% 來自北美。
學院設置
學院
法律系:第一班(綜合法課程)、2級(法律專業課程;第三類(政治課)
醫學院:醫學(6 年);綜合健康科學系
工程學部:土木工程系、建築課程、城市工程系、機械工程系、機械信息學系、精密工程系、航天工程系、電子信息工程系、電氣電子工程系、應用物理系、數學工程系、材料工程系、應用化學系、化學系統工程系、化學與生物技術系、系統革新學科
文學系:人文學科
理學院:數學系、信息科學系、物理系、天文學系、地球與行星物理系、地球與行星環境系、化學系、生物化學系、生物系、生物信息學系
農學院:應用生命科學課程、環境資源學課程、獸醫學課程(6年)
經濟學院:經濟系、管理系、財務部
人文學院:碩士課程(人文 1/2/3,科學 1/2/3);博士課程:文科系、跨學科科學系、綜合自然科學系
教育學院:綜合教育與科學系
藥學系:藥學系、藥學系(6年)
研究所
人文社會學研究科:基礎文化學科、日本學系、亞洲文化研究系、歐美文化研究系、社會文化研究系、文化資源學系、韓國文化學科
教育學研究科:通識教育科學系、高等教育學科
法律政治研究生院:綜合法政專業、法律職業培訓專業(法學院)(專業學位課程)
經濟學研究科:、經濟專業、管理專業
藝術與科學研究生院:語言與信息科學系、跨學科文化科學專業、區域研究系、國際社會科學系、普通科學系
理學研究科:物理系、天文專業、地球與行星科學系、化學專業、生物科學系
工學研究科:土木工程系、建築學專業、土木工程系、機械工程專業、精密工程系、航天工程系、電氣工程系、應用物理系、系統革新學科、材料工程系、應用化學系、化學系統工程系、化學與生物技術系、尖端交叉學科學科(博士課程)、核工程與國際研究系、生物工學系、技術經營戰略專業、核專業(專業學位課程)
農業與生命科學研究科:生產與環境生物學系、應用生命化學系、應用生物技術系、森林科學系、水生生物科學系、農業與資源經濟系、生物與環境工程系、國際農業部、生物圈系統系、應用動物科學系、獸醫學專業(博士4年制)
醫學研究生院:分子細胞生物學系(博士4年制)、功能生物學系(博士4年制)、病因病理學
(4年博士課程)、生物物理醫學系(博士4年制)、神經科學系(博士4年制)、社會醫學系(博士4年制)、內科學(4年制博士課程)、生殖、發育和衰老醫學系(4年博士課程)、外科(4年制博士課程)、健康科學與護理學系、國際衛生部、醫學科學專業(碩士課程)、公共衛生醫學專業(公共衛生研究生院)(專業學位課程)
藥學研究科:藥學系、藥學(4年制博士課程)
數理科學研究科:數學科學系
前沿科學研究科:基礎科學研究部(材料科學系、先進能源工程系、複雜科學與工程系);
生命科學研究部(尖端生命科學學科、醫學信息與生命科學系)、環境研究部(自然環境學科、海洋技術與環境系、環境系統學科、人類環境學科、社會文化環境研究系、國際合作研究專業);計算生命科學
信息科學與技術研究生院:計算機科學專業、數學信息學系、系統信息學系、電子信息科學系、智能機電信息學系、創意信息學系
信息研究跨學科倡議/跨學科信息研究研究生院:跨學科信息學系
公共政策合作研究部/公共政策教育部 (GraSPP):公共政策學(公共政策研究科)(專業學位課程)
SGU項目
申請要求
東京大學(學部)申請
文科學部:留考成績一般730以上,托福85分以上(但實際錄取在95以上)
文科考試內容:日語+數學1+文綜合+托福或雅思+校內考+面試
理科學部:留考成績一般700以上,托福85分以上(但實際錄取均分在90以上)
理科考試內容:日語+數學2+理綜合三選二+托福或雅思+校內考+面試
東京大學研究生預科申請
東京大學在接受研究生預科方面首先比較看一個學生的綜合情況,會參考出身校,均分績點、日語,英語,研究計劃書,研究背景等相關情況。
想去讀研的話有兩種途徑,一種是研究生(日本的研究生是旁聽生,修士的前期預備階段,沒有正式學歷),這個需要提前一年聯繫教授,日本的大學院是教授制,所以教授的分量真得很重。研究生屬於修士的預科,要想真正讀修士,還是要參加修士的考試。
第二種是直接考修士,一般是在語言學校備考,然後參加學校的修士考試,這個就不用花時間走研究生的過程。
東京大學SGU申請
申請英文授課的SGU項目,不僅僅要看你的出身校還有你的大學平均成績,托福100+,並且是必須要有GRE或GAMT成績的,並且在日本有英文授課的大學和專業很少,一般主要是接受歐美學生為主,中國學生在申請SGU上其實是不佔優勢的,所以在日本留學還是建議走日語正常申請。
東京大學修士申請
日本的修士沒有統一的考試,都是參加學校的校內考,一般是筆試+面試,遞交研究計劃書的考試模式,所以各大學都有自己的考試時間和錄取標準。
文史類非常看重日語,特別是學術寫作的能力。N1成績在150分以上,並且有托福85以上的比較穩妥。例如日本語教育學N1至少要150分以上,新聞傳播學,社會心理學,國際政治學等,同時英語建議有90分以上的成績。
理工科申請首要參考是學校背景,985、211的出身為優先考慮,日語N1,托福80+,或者日語N2,托福90+。
相關費用
學費
東京大學本科學費:入學檢定費:17,000日元;入學金:282,000日元;授課費:535,800日元/年;折合人民幣是42308元。
東京大學研究生學費:入學檢定費:9,800日元;入學金:84,600日元;授課費:29,700日元/年研究生的學費為每年535,800日元,約合人民幣34,000元。此外,還需要支付入學費、保險費等其他費用,大約為2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2,500元。
生活費
生活費在日本留學費用中佔用的比例是比較大的,大概是一年需要70000元的生活費用,主要是包括住宿費、伙食費、交通費、通訊費、醫療費等等。
住宿費:東京大學的住宿費是所有國立大學中最貴的,第一年還需要有一定金額的宿舍申請費用,加上真正的住宿費是1204500日元,折合人民幣是66000元左右,之後的費用也要61000元左右。
伙食費:在日本很多人吃不慣日本的飲食,都習慣自己做飯,物價還是可以接受的,一個月30000日元就夠了。
交通費:日本的交通並不是十分的便捷,很多路都是比較狹窄的,可以步行或者乘坐公交車,這樣比打車要方便,還節省開支。
通訊費:在日本一個月的手機費要500日元,加上一些其他費用要600日元左右。
醫療費用:日本留學生要求必須繳納醫療保險,醫療保險可以免費拿藥和報銷醫療費等等。
科研機構
東京大學設有2個國際高等研究所、12個尖端研究中心、16個直屬科研機構,在11個附屬研究所建有47個高水平研究中心,在研究生院建有30餘個附置科研機構。 
國際高等研究所:獨立研究中心、低溫實驗中心
獨立研究中心:低溫實驗中心、放射性同位素綜合研究中心、環境安全研究中心、人工物工學研究中心、生物生產工學研究中心、亞洲生物資源環境研究中心、大學綜合教育研究中心、空間情報科學研究中心、情報基礎研究中心、基本粒子物理國際研究中心、大規模集積系統設計教育研究中心、未來政策研究中心
直屬研究機構:地球観測データ統融合連攜研究機構、放射光連攜研究機構、創薬オープンイノベーション中心、ナノ量子情報エレクトロニクス研究機構、知の構造化中心(ネットワーク)、海洋基礎生物學研究推進中心、海洋アライアンス、大學発教育支援コンソーシアム推進機構、高齢社會総合研究機構、IRT研究機構、トランスレーショナル・リサーチ・イニシアティブ、フューチャーセンター推進機構、生命科學ネットワーク、マイクロ・ナノ多機能デバイス研究ネットワーク、日本・アジアに関する教育研究ネットワーク、東京大學文書館
附屬研究所 :醫學研究所、地震研究所、東洋文化研究所、社會科學研究所、生產技術研究所、史料編纂所、分子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宇宙線研究所、物性研究所、大氣海洋研究所、先端科學技術研究所傑出校友
科教界
朝永振一郎:196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江崎玲於奈:197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小柴昌俊:200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南部陽一郎:200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根岸英一:201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梶田隆章:201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大村智: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
大隅良典: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42] 
真鍋淑郎:20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46] 
小平邦彥:1984/1985年沃爾夫數學獎得主
伊藤清:1987年沃爾夫數學獎得主
佐藤干夫:2002/2003年沃爾夫數學獎得主
槙文彥:1988年沃爾夫藝術獎得主
仁科芳雄:日本物理學之父
高峰讓吉:荷爾蒙—「腎上腺素」的發現者
志賀潔:志賀桿菌的發現者
谷山豐:數學家,谷山-志村猜想提出者之一
青木昌彥:經濟學家,斯坦福大學教授,原國際經濟學會主席
矢內原忠雄:日本經濟學者
植草一秀:經濟學家,前早稻田大學研究生院教授
白鳥庫吉:日本東洋史學界泰斗,日本東洋史學東京文獻學派創始人
家永三郎:日本歷史學家,教育家
石坂公成:日本首位蓋爾德納國際獎得主(1973年)
文藝界
川端康成:196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代表作《伊豆的舞女》、《雪國》等
大江健三郎:199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代表作《廣島札記》、《飼育》等
芥川龍之介:日本小說家,一代文豪,代表作《羅生門》、《竹林中》
夏目漱石:日本作家,一代文豪,代表作《我是貓》,《草枕》
太宰治(肄業):日本小說家,一代文豪,代表作《人間失格》
中島敦:日本作家,一代文豪,代表作《環礁》
三島由紀夫:日本作家、戲劇家、導演,代表作《金閣寺》、《豐饒之海》
谷崎潤一郎:小說家,被日本文學界推崇為經典的唯美派大師
星新一:日本現代科幻小說作家,被譽為「日本微型小說鼻祖」
安部公房:作家,曾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代表作《牆》
高畑勛:導演、編劇,代表作《螢火蟲之墓》、《輝夜姬物語》等
降旗康男:導演、編劇,代表作《血疑》、《車站》等
香川照之:演員,代表作《拉貝日記》、《半澤直樹》等
華人校友
郁達夫:中國現代作家、革命烈士,新文學團體「創造社」的發起人之一
梁希: 中國科學院院士,林業部首任部長,曾任南京大學校長、南京林業大學校長
江丙坤:台灣經濟部長、經建會主委、海基會董事長
賴永祥:圖書館學學者,曾任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副館長,中國圖書分類法的設計者
黃現璠:中國現代民族學奠基人之一,壯學之父。1935年曾就讀於東京帝國大學研究院
蘇遠志:應用微生物學家,有台灣醱酵之父之稱
宋進英:日本高等文官考試合格、台籍律師、台灣私立延平學院創辦人
石滋宜:企業管理專家,全球華人競爭力基金會董事長
陳曉穎:中信21世紀原行政總裁、中信國檢董事長,全國政協委員
黃榮輝:氣象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高文:計算機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院長
劉叢強:地球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
姚建年:物理化學家,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化學會理事長
姚新生:中藥及天然藥物化學家、藥學教育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賀泓:大氣污染防治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沈維孝:數學家,獲第十二屆陳省身數學獎,入選中科院「百人計劃」
胡和平:中共十九屆中央委員,陝西省委書記
郭慶光:傳媒學者,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院長
曲景平:華東理工大學校長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4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