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91篇帖子。
(轉載知乎)如何看待iPhone成了2023年中國最暢銷的手機?
41楼 JosephHeinrich 2024-3-23 20:10
其實有點意外,畢竟感覺蘋果一直沒有當過第一,而且價格擺在那裡,15也不像牙膏擠爆了的樣子不是說好了23年活着就行嗎,怎麼這麼多人買新手機?我對蘋果的印象還停留在9月份開始每天一個負面熱搜的狀態順便說下,華為的銷量包含智選的,別看華為和小米在網上狗腦子都打出來了,其實線下基本都是華為在吃OV的低端市場


作者:知乎用戶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9345989/answer/336622434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42楼 JosephHeinrich 2024-3-23 20:10
也大夢一場:


就去年九月份以後那輿論,不知道的還以為蘋果要破產了。
論營銷還得是遙遙領先!

43楼 JosephHeinrich 2024-3-23 20:10
晨晨: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44楼 JosephHeinrich 2024-3-23 20:11
就pro這條高端產品線來說,續航不比絕大部分安卓差,信號在正常人使用環境沒區別,那除了貴和外觀千篇一律以外,沒什麼缺點了。
個人會有一些痛點而特別喜歡某個品牌,但是對於大多數用戶,是不會理這些東西的,比如什麼衛星電話,比如買apple watch有幾個是為了極限運動?


作者:賈森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9345989/answer/336568709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45楼 JosephHeinrich 2024-3-23 20:11
擼貓逗狗真君:


華為:給你們機會你們不中用啊!我這兩年給你們機會了,你們沒把握住,這不怨我~

46楼 JosephHeinrich 2024-3-23 20:12
作者:凱二七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9345989/answer/336263010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2023年iPhone在中國賣的不錯,說明華為供貨不足,僅此而已。
實際上,只要華為有麒麟晶片
,iPhone的表現一直是節節敗退。
2020年5月15日華為被斷供麒麟晶片代工之前如此,2023年8月29日之後華為手機攜麒麟歸來
之後依然如此。
十幾年來,iPhone,每一代,一直存在嚴重的品質和使用問題。與很多人的想像不同,消費者並不是對iPhone的信號發熱充電拍照微信等痼疾視而不見,其惡劣的體驗一直在削弱iPhone的競爭力。
2019年的時候,一直到2020年上半年,果粉的口風可是銷量不重要。
原因見下圖:
在主銷價位被揍的這麼慘,那銷量可不是不重要。
然後這個進程被打斷了。
過去三年,華為被斷供,iPhone的各種問題被掩蓋了。
但是其產品力的缺陷並沒有消失。
8月底,華為Mate 60 Pro
連個發佈會都沒開就上市了,然後整個市場陷入瘋狂的狀態,Mate 60家族一直是有多少出多少,加價出。
iPhone這邊呢?
不停降價,跟A股似的,跌的一點抵抗都沒有,因為不打骨折就走不動。
Mate 60全系一直把iPhone15全家當空氣,為所欲為的出貨。
Mate60
與iPhone15之間的每一組對決,都是Mate60系列市價更高,而且高得多。
Mate 60現貨市價還在6000以上,iPhone15基礎版已經在4598甩貨了。
Mate 60 Pro,現貨價7000多,iPhone15PRO只要6498。
Mate60Pro+
總算有了8999的官價現貨,而iPhone15 ProMAX只要8228就能入手。
更上面則是實際價格長期在一萬四五以上的非凡大師和摺疊屏,iPhone根本夠不到這麼高端的檔次。
iPhone現在在華為面前是一個靠低價走量的品牌。——跟傳音
小米本質上差不多。
華為高的多的市場均衡價格,意味着華為這邊消費者剩餘更高,也意味着華為加大供貨之後可以在高端價位輕鬆取得更高的銷量。
iPhone這邊就不行。各版本拿到市場上賣,可均衡價格如此之低,是個非常危險的信號。
這意味着想要獲取更高的銷量,就必須付出價格繼續猛烈下降的代價。
價格的下降則意味着品牌降檔

進入2024年,第三方首周銷量戰報甚至表示iPhone跌到了第三:這可是iPhone付出價格屢創新低代價之後的均衡銷量。
本屆iPhone如此猛烈的下滑,簡直與2018年那一屆被Mate20PRO衝擊的iPhone XR差不多。
而這其實是2020年iPhone就本該繼續遭受到的打擊,品嘗到的惡果。
2023年9月之後,iPhone重新續上了2020年猛烈下滑的進程,僅此而已。


2023年,華為依然供貨嚴重不足,所以iphone的根本問題,也就是產品力的嚴重缺陷導致的競爭力不足,依然被一個不錯的全年數字所掩蓋了。
甚至還有不少媒體和粉絲為這個數字沾沾自喜。
可是看看9月份之後iPhone的價格和銷量同比下降多大,就知道iPhone在有麒麟的華為面前,受到了多麼嚴重的衝擊。
——我想說的是,其實,iPhone不堪一擊。


2024年,iPhone可就沒過去三年那麼舒心的競爭環境了,因為華為手機又帶着麒麟晶片回來了。
過去四個月iPhone15吃到的苦頭,比起2024年將要接受的毒打來說簡直不值一提。
再過三四個月,P70
又要來了,又是一記揮向iPhone的後手重拳。
還包括pocket摺疊屏這樣的刺拳。
9月份的iPhone16依然乏善可陳
,會讓我們回想起當年三星如何潰敗。


我把話放在這裡:2024年,iPhone在中國會猛烈下滑,價格和銷量。
具體下滑多少,取決於華為這邊的供貨情況——肯定比2023年強得多。第三方信源表示華為已經將出貨目標再次上調至六千萬至七千萬。
這次iPhone可沒有美國政府爸爸盤外出招,前來救場了。
各位可以看到我花式開嘲諷,貫穿全年,因為iPhone會提供源源不斷的素材。
47楼 JosephHeinrich 2024-3-23 20:13
作者:不語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9345989/answer/336273040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因為華為95%的銷量都來自於低端機,華為歸來以後搶了vivo的用戶,所以vivo被迫讓出了第一的位置。 華為用戶實際上和蘋果用戶從來都不是一個群體。
這一點歷史數據已經一遍又一遍的證明了。
2019年華為財報,消費者業務4673億
https://www-file.huawei.com/-/media/corporate/pdf/annual-report/annual_report_2019_cn.pdf​
www-file.huawei.com/-/media/corporate/pdf/annual-report/annual_report_2019_cn.pdf消費者業務包含筆記本、台式機、平板電腦、手錶、手環、耳機、音箱、智慧屏、打印機等產品及相關。
IDC 數據, 出貨量 2.4億,也就是說,就算消費者業務全是手機的, 華為手機均價也不過 4673 / 2.4 = 1947多一點。 
假如華為1800以下的手機佔比x,
1800* x + 5000*(1-x) = 5000 - 3200x <= 1947, 也就是說 3200x >= 3053 , x >= 0.954.
所以說華為95% 以上銷量都來至於低於1800塊的手機。 2.4億裡面 5000加以上最多只有 0.12億。 也就是1200萬。
考慮到華為還有不少 3000檔位的手機,所以實際華為5000 以上的全球銷量遠不到1200萬。
2020年 mate 系列和p系列銷量暴跌, 當時的知乎有打擊造謠的帖子。
華為 Mate 30 系列發貨量超過 1200 萬台,整個產品生命周期發貨量能否突破 3000 萬台?​
www.zhihu.com/question/363712160/answer/957394209?utm_psn=1730059555063721984我們可以截取一段放在這裡
說明2020年mate 和 p 系列
銷量比2019年還差, 也就是1200萬都買不到。
2021, 2022兩年就不說了,華為就是others。
2023年華為mate 60
歸來 ,BCI的銷量數據大家也看到了,華為暢想
等低端機一直沒斷過貨。 高端加低端合起來 還買不過蘋果。
具體看數據。


假如4k+ 以上 整個市場的是總量是100, 那麼蘋果是50.8, 華為是22.3, 小米是14.4。
假設去年的各自銷量是 x, y, z, 則,
(x - 50.8)/ x = 0.212, x - 50.8 = 0.212x, 0.788x = 50.8, => x = 64.5. 所以蘋果減少了 13.7 。
(22.3 - y)/ y = 0.088, 22.3 - y = 0.088y, 1.088y = 22.3, => y = 20.5, 所以華為增加了1.8
(14.4 - z)/ z = 0.118, 14.4 - z = 0.118z, 1.118z = 14.4, => z = 12.8, 所以小米增加了1.6
也就是說 小米和華為合起來就增加了3.4. 還不到蘋果下降的零頭。 很明顯,蘋果的下降主要是新iPhone 產品力不足,iPhone用戶選擇不換代了。 而不是被華為和小米搶去了。
結論華為2019
知道自己要被制裁了,後面兩年無法生產,於是在半年內出完三年的貨給經銷商,然後讓經銷商兩到三年內賣掉, 把兩到三年的銷量將集中到半年,使得統計商觀察到出貨量的數據大漲,高端實際銷量在中國區都不到蘋果1/4。 
當年友盟的激活量數據也說明了這點 
如何評價 iPhone 11 是 2020 年上半年全球出貨量最大的手機,華為無機型上榜前十?296 贊同 · 99 評論回答

所以你永遠無法賺到超出你能力之外的銷量, 除非你靠營銷欺騙,但是靠營銷賺到的銷量,最後往往又會靠實力虧掉, 這是一種必然。
2023年4季度的銷量已經說明了一切, 華為高端銷量越來越少,還不如首發的一半。你可以舔着臉說是產能問題,但是以現在的生產力怎麼可能會有產能問題, iPhone6 以後,蘋果年年首發即破發,就是因為沒有生產力過剩了。 更何況,難不成現在的產能還不如幾個月之前?
48楼 JosephHeinrich 2024-3-23 20:13
西湖geek:


因為好用呀,性價比高(2023),而且手機無廣告,可以放心的給父母輩的用;
省心,機器使用周期長。
真的可以一機傳三代!

49楼 JosephHeinrich 2024-3-23 20:13
作者:學寫作的喪失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9345989/answer/336191729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iPhone成為中國最暢銷手機,首先影響最大的點在於,中低端市場是在縮量的,而高端市場是在增量的。
早幾年的時候,中國區市場中低端機型的量是非常巨大的,但是隨着百元機市場連續幾年的萎縮,以及手機行業性價比的急速攀升,中低端市場已經變成一個換機周期在60個月以上的,類似於家電市場的情況了。
而高端市場則不同,高端的消費品近期價格不太繃得住,很多中低端奢侈品的價格也在跌,有錢人買幾十萬十幾萬的東西預期不穩定的時候,就會轉向對於他們來說的性價比消費——買手機。
也就說以前買表玩兒的人,現在買手機玩兒了,所以高端手機市場在增長。
這個是宏觀。
你從競爭角度解讀,華為Mate60
是9月才回歸的,可以說之前的時間裡面,蘋果都是無敵的存在,隨便賣,高端唯一解。
就連某家高端突然賣起來了,現在上躥下跳說自己高端成了,其實也是靠着蹭華為回歸概念,搞什麼雙保險玩愛國沖了一波。
換句話說,如果不是華為Mate60回歸,它連個口都啃不下來,還想高端有所建樹?
說白了,你的研發有什麼本質進步嗎?真的解決了什麼硬核科技問題?產品力有什麼史詩級提升?品牌戰略有什麼本質變化?
都沒有,純粹就是靠着華為回歸,華為產能接不下需求,硬蹭了一波,說自己要反抗美國,接下了一部分需求而已。
我現在都不知道這哥們接下來要怎麼繼續講故事,再繼續口嗨美國,到時候人家大選結束了,第一個拿你開刀。
華為是打不動了,拿捏你一個組裝廠問題還是不大的。
所以我們從這個側面來看iPhone的2023全年銷售,是非常順暢的,毫無阻力的。
而且iPhone本來就一直是全球賣得最好的手機,你如果只看單SKU的話,那就是無可撼動的絕對王者。
根據全球行業分析公司Counterpoint
調查顯示,去年(2023年)蘋果iPhone在全球手機市場上仍然是高端智能手機的領導者,蘋果市場佔超過七成獨佔鰲頭,三星17%排第二,華為全球市佔5%排名第三。
Counterpoint指出,蘋果2023年在價位超過600美元的高端手機佔比71%,但是與2022年的75%相比,市佔率有所下降,這主要是由於華為Mate60的開賣。
這個何剛
有一次接受採訪都說過,一旦我們(華為)發佈新手機,蘋果的市場份額就會下降。
但其實一季度的時候華為雖然發了新手機,市場份額漲了,但是iPhone的份額也沒有跌。
這個也印證了文初的觀點,高端總的來說還是在漲的,而華為產能又不足。
接下來對於蘋果的挑戰是,華為的產能在快速爬升,麒麟9000
來了,現在隨着nova12的發佈,麒麟8000
也來了,很快P70上面可能又有新的改款麒麟,中國區基本上華為在高端已經事實上,各種意義上的無敵了。
包括各種蹭華為的,都得被華為碾壓死。
廢話,你蹭華為的話,你銷售驅動力就是高仿華為,等華為有貨了,你還能有好果子吃?
國產手機在全球市場的均價其實也都在起來了,我覺得iPhone的壓力其實會越來越大。
當然,這裡面最本質的問題,還是老美開的副本
太多了,現在一隻手攬不過來了。
亞馬遜為啥是全球最大的電商?X為啥是全球最大的社交平台?iPhone為啥是全球最大的手機企業?
你看是吧,本質的問題很清晰。
50楼 JosephHeinrich 2024-3-23 20:15
我現在明白為啥要出nova11se了
同樣是計算利潤,你比人家營銷費用多大麼多
可不得在別的地方找補回來麼
當然,要我說這不能算是一個爛產品
因為對於遙粉來講,支持遙遙干翻邪惡水果是最主要的
手機就當送的了
你不能把他們理解成電子產品的消費者,他們消費的是情緒價值
跟給女主播刷火箭聽她叫你一聲哥哥,本質上是一樣的


作者:四刀暴擊了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9345989/answer/336567271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