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527篇帖子。
(转载知乎)日本已经没有未来了吗?
451樓 JosephHeinrich 2025-11-11 18:38

作者:芒果小布丁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54717076905259499/answer/196868535218628381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日本经济到底怎么崩的?为什么说这是一面镜子

最近几年,关于日本的讨论又多了起来。
不少人关心日本,不是因为旅游,而是因为——
日本经济崩盘前的那些“症状”,我们身上也开始出现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的屋价高得离谱,银行坏账累累。
那时日本的 GDP 已经冲到美国的 70%,
人均 GDP 甚至比美国高 20% 以上,
几乎成了“美国之外的世界中心”。

可就是在这时,日本掉进了历史的深坑。
短短几年,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辉煌,
滑进了“三十年原地踏步”的泥潭。


一、广场协议:压垮日本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1985 年,美国把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拉到纽约广场饭店开会。
美国的诉求很简单:
——让日元升值,扭转对日贸易逆差。

很多人以为日本是被美国“逼”着升值的,
但事实远没有那么简单。

日本当时自信到什么程度?
它的半导体、汽车、核电技术都领先世界,
政府认为:
“日元升值没关系,我们基础雄厚,买欧美资产还更划算。”

于是日本不但没反对,反而主动加码,
三年间,日元从 1 美元兑 240 日元暴涨到 120 日元。
看似购买力翻倍,但代价是出口瞬间被掐断。

产品贵了一倍,竞争力没了一半。
经济放缓、股市暴跌、楼市泡沫,一夜连锁爆发。
从那以后,日本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慢性衰退”。


二、美国是导火索,日本是内伤

把日本的崩盘全怪美国,其实过于简单。
真正击垮日本的,是它自己僵硬的体制。

日本的企业文化过于强调“排名第一”和“体面”。
家电、汽车、电子——每个领域都想当老大,
但内部却论资排辈、层级僵化、拒绝创新。

政府层面,通产省每年定产业计划,
扶龙头、压中小,资本高度集中。
表面看是“国策扶持”,
实则造成了严重的市场垄断与缺乏竞争。

在经济高速增长期,这种模式效率惊人;
但一旦外部环境变化——
产能过剩、全球需求下滑——
这些隐藏的弊病全部爆发。

典型例子就是索尼。
早在苹果做 iPhone 之前,索尼就有智能手机的原型。
但层层审批、部门扯皮,
等产品批完,市场已经没了。
日本的企业不是没技术,而是没速度。


三、泡沫破裂:降息救市,反成催命符

广场协议之后,日本原本有机会改革结构,
结果政府选择了最简单的一招:——降息。

逻辑是这样的:
“让利率更低,大家借钱消费,拉动经济。”
听起来没问题,
但日本人也不是傻子。

他们发现:
日元升值,资产跟着升;贷款便宜,利息又低。
于是,不是去消费,而是去——炒房、炒股。

泡沫就这么吹大了。
政府监管乏力、银行盲目放贷,
等泡沫破裂,楼市股市双杀,整个国家一蹶不振。

真正的问题不是“日元升值”,
而是结构太单一、投资太盲目、政策太短视。


四、“失落的三十年”:繁荣后的空虚与低欲望社会

经济崩盘后,日本陷入了更深层次的危机——
不是没钱,而是没欲望。

上世纪 60 到 80 年代,日本经济狂飙,
工薪族出门吃顿饭几百美元,
买奢侈品像买菜一样,
滑雪、高尔夫成了全民运动。

但进入 90 年代后,一切都戛然而止。
楼市跌、工资停、就业难。
日本社会从“浮夸时代”走向了“极简时代”。

今天的日本年轻人,
崇尚“断舍离”“小确幸”,
看起来淡泊,其实是没钱。
当钱包撑不起欲望,理性就成了伪装。

日本社会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下流社会”:
不是骂人,而是指社会整体在“往下滑”。
中产被挤压,富人变少,穷人增多。
优衣库门口排队,大牌旗舰店冷清,
这就是现实。


五、年轻人无欲、老年人不花:内循环彻底失效

日本现在最大的困境,不是通缩,而是“代沟的经济”。

年轻人没钱、没房、没兴趣;
老年人有钱,却不敢花。

数据显示:
日本 40 岁以下家庭平均负债是储蓄的 1.5 到 2 倍,
而 60 岁以上家庭的平均储蓄超过 2000 万日元。
老一辈穷怕了,即使有钱也宁愿攥着,
生怕哪天出事。

这就造成一个怪圈:
老年人不消费,年轻人没机会,经济自然死循环。

日本政府也急啊。
安倍上台后搞了所谓的“安倍经济学”:
大放水、搞基建、超发货币刺激市场。
一开始确实缓解了通缩,
股市涨了,楼市也热了,
可工资没涨、消费没起,泡沫又回来了。

疫情一来,东京奥运亏得血本无归,
那点刚恢复的信心又被打回原形。


六、日本的今天,是我们的前车之鉴

现在的日本,有钱、有秩序、有科技,
却没有——希望。

这是最可怕的地方。
年轻人不敢结婚,不想生孩子,
有的甚至连出门半径都缩小到“五公里生活圈”。

“日本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未来”,
这是很多年轻人最真实的感受。

日本经济的问题,从来不是单点崩溃,
而是一连串长期积累的结果:
产业僵化、结构单一、消费萎缩、社会老龄化。

外部打击只是导火索,内部僵局才是根源。


七、写在最后

日本的故事告诉我们: 一个国家最危险的,不是经济下行,
而是“所有人都不再想改变”。

当社会安稳到连风险都没有,
也就失去了成长的动力。

日本的今天,是一面镜子。
照见的是一个国家从巅峰到停滞的全过程。
照见的,也可能是我们自己未来需要回避的方向。


452樓 JosephHeinrich 2025-11-11 18:38

过客:


日本有没有未来不知道,但是日本普通年轻人过的舒服得很,现在工作非常好找。

453樓 JosephHeinrich 2025-11-11 18:39

PTx1070:


作为阿美的狗

不对,作为狗的地位是要和主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

但是阿日不是一个好狗,而且他不准备一直当狗

本来嘛,当狗换个主人这件事吧,不好听,但是也能理解

但是你个狗想越俎代庖,和主人上一个饭桌?

不要看以前主人发达的时候抱着你上桌吃饭,还真以为自己是人了?


454樓 JosephHeinrich 2025-11-11 18:39

殖呼业余用户:


女舵主只是走精美的路而已。


455樓 JosephHeinrich 2025-11-11 18:39

YYY666:


有答主发了条对照了清末条约的回答,

结果评论里开始了......


其实就按清朝的一个县令法定标准年基本工资约45两来对照即可,按400元折算等同于,18000元一年,月薪1500元基本工资,这个比较少,但是属于正常范围(清朝沿袭明朝采用低俸制,官员的基本工资一直很低),但是还有养廉银1000两,折合400元算相当于40万元(合法津贴,但是要支付幕僚私人秘书助理的工资),一个县令及其幕僚团队每年合法薪酬1045两白银折合今天约45万元,基本合理。

所以一两银子折合今天数百元不等的范畴大致是合理的。

但是如果按刚才评论里说的万把块钱.....那就是县令基本工资每年45w,合法津贴年收入1000w,哪个国家的公务员这么高的基本工资?还号称低俸制?

就为了确保高市首相的“卖国成就”不超过晚清政府?

哈哈哈哈。

456樓 JosephHeinrich 2025-11-11 18:40

日本的未来,在于不破不立,日本历史也是这样。这次高市早苗上来,就是日本门阀对于长远未来做出的综合考量,赌国运的惯性+小心思的惯性,但是依然没有对于长久治理的综合考量能力。

激进一点的话,应该在中美见分晓后,各门阀排除庶出里最强的的代表来华发展,以外部刺激内部,不然依然是死循环。



作者:彩石一爸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54717076905259499/answer/196865062710303566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457樓 JosephHeinrich 2025-11-11 18:40

走在路上:


咋不说美国没有未来了


458樓 JosephHeinrich 2025-11-11 18:41

除恶务尽:



怎么可能呢?在这么青春靓丽的老板娘带领下,一定会有无比辉煌灿烂的明天!!!!


459樓 JosephHeinrich 2025-11-11 18:41

南柯一梦:


没有未来

460樓 JosephHeinrich 2025-11-11 18:41

祸美人:


现在当务之急不是让中国人相信日本未来多么美好。

而是让日本人自己相信日本未来有多好。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