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485篇帖子。
(转载知乎)为什么很多华人都声称这几年日本变差了?
431樓 JosephHeinrich 2025-9-13 22:27

混子且甩锅:


刷到个抖音博主对比大阪和重庆对比,他说大阪工作3-5年月薪24000人民币,重庆8000人民币,除了大米我们优势其他都不如日本

我就问问日本ip,大阪一年赚30w人民币是普遍的吗?


432樓 JosephHeinrich 2025-9-13 22:27

作者:王适之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4262238/answer/194806475745942747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因为战报会骗人,战线不会。

媒体上怎么吹是一回事,但是日本产业衰败已成定局。日媒去年报道,日本市场上销售的白色家电有半数以上是中国品牌。哪怕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裂,白色家电也是日本产业的名片之一,现在呢?连这个名片都保不住了,这不叫产业衰败吗?

产业衰败对日本的打击是致命的。日本作为一个两头在外的工业国,大量的工业、农业原料极度依赖进口。日媒曾报道日本的化肥、农药、种子非常依靠进口,甚至大量所谓本土能自给自足的蔬菜,其种子也依靠进口。相较于日本的工业能力,其国内市场狭小,因此日本工业品在国内只能消费一小部分,绝大部分需要出口、依靠外部市场盈利。原料靠进口、工业盈利靠出口,这就是所谓的两头在外。日本实际上是靠自己的先进技术赚一个高技术附加值。

进口需要外汇,出口赚取外汇,这种情况下如果日本产业不能保持世界领先的技术实力,一方面他的工业品就无法赚取高技术附加值;另一方面整个国家赚外汇的能力下降还会极大的影响日元的币值,而货币贬值加上工业原料、民用物资、农用物资依赖进口就会产生输入性通胀。产业衰落也是去年日元汇率大跳水的主要原因:因为产业衰落导致日本赚外汇的能力变差了,而日本央行手上的外汇绝大部分是美国国债,能动用的“活钱”很少。美债又是日元币值的保障之一,不能随便卖,不然日元贬值更厉害。因此日本央行能动用的对抗做空日元的外汇就很少。

对日本这样一个资源匮乏、市场狭小的工业国,其产业水平直接影响到他工业品在世界的市场份额,而这又直接关乎他赚取外汇的能力(市场份额高显然能赚更多外汇)。外汇即是日本的生命线,因为国内军需民用皆仰赖进口,外汇少了,日元币值不保,各类物资的进口价格自然水涨船高。所以在日本正经生活的人会感觉到生活必需品的成本在不断上升。更甭提美国趁着日本产业不振还在吸日本的血,最明显的就是日本米价。

日本米价上涨的理由是农协背后的银行炒美债亏的裤衩都快没了。那问题来了,炒美债被人割了韭菜,除了美国,谁有那么大能耐能操纵美债呢?

再说个现在日吹们吹的最凶的,日本股市。日本股市现在属于纯粹的情绪型市场,一点经济基本面都不看。日本泡沫经济时代,日经最高将近39000点。那时日本产业在世界上的排名是多少?现在是多少?然而现在日经涨的居然超过了日本产业最nb的时期。

遇事反常必有妖。


433樓 JosephHeinrich 2025-9-13 22:28

新约克喵:


“你们最好少东游西逛的,多看点自媒体,比如知乎!”


434樓 JosephHeinrich 2025-9-13 22:28

21年级的猫沙沙:


这样吧,凭良心说话

觉得日本很有前途的,我祝你们这辈子下辈子下下辈子永远投生在日本,你们的子孙也如此。永世不再离开。

不用谢


435樓 JosephHeinrich 2025-9-13 22:28


暴躁疯狗随时咬人:


你乎上鬼子是真他妈多

436樓 JosephHeinrich 2025-9-13 22:30


纽纽:


日本都失落三十几年了,这几年才发现变差?

是有多后知后觉。

437樓 JosephHeinrich 2025-9-13 22:30

行走:


不是这几年变差了,是这几十年越来越差,而老中这几十年越来越好

以前去日本打个最垃圾的工,一个月能顶国内干一年

现在呢,汇率差没有了,就啥都没有了


438樓 JosephHeinrich 2025-9-13 22:31

宇宙中的卵:


一个自己产业空心化+被宗主国掠夺财富+在供应紧张的情况下搞通胀来提高人均GDP的国家,谁要是吹他变好了那才真的是最大的赢学


439樓 JosephHeinrich 2025-9-13 22:31


ACC:


别吵了,天天为你精神母国发声,又不能润过去难为你了,多去了解润过去的方法,遇到困难大家帮你想办法。

440樓 JosephHeinrich 2025-9-13 22:31

热心市民林先生:


日本只是回到它应有的位置,不用大惊小怪。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