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71篇帖子。
(轉載知乎)為什麼日本的各大火車站沒有候車室?
31樓 JosephHeinrich 2025-9-29 20:57

舉報可得50w現金:


站台候車,隨到隨走,相當於地鐵的候車形式

32樓 JosephHeinrich 2025-9-29 20:58

有啊,只是不好找。

只不過是很多時候,候車室建到站台上去了而已。東京大阪不確定,京都的0號站台絕對有。

不在站台上的也不是沒有,你說的這幾個站確實客流量太大了,稍微小一些的站會有個候車室的。(我快速回憶了一下,福井長野高崎都有)

當然更多時候大家都是在站台上等了。



作者:永恆之主9457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6450915/answer/333314655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33樓 JosephHeinrich 2025-9-29 20:58

XiliN:


因為現在我們國內火車還是車少人多的狀態,我們為了限制客流量,賣的是車次票。日本賣的是車站票,他們不用為了某一班車而候車,當然你也可以為了想坐某一班車買個指定席。

34樓 JosephHeinrich 2025-9-29 20:58

WangQiang233333:


TOD附近全是大型商超,要候車去飲食區買瓶水慢慢等。到點了再進站。

(當然第一次去有可能迷路,那邊不止有國鐵和地鐵,時間提前一些比較好)

實際上國鐵要這麼玩也可以,主要幾輪安檢拖時間這個始終無法解決。實在要解決可以推進模塊化安檢倉大量部署大力出奇蹟。但這樣成本就有點離譜了。


35樓 JosephHeinrich 2025-9-29 20:58

你說氣人不:


國內的是火車,你買的票只能座這一趟,日本的你可以理解為跨省地鐵,這趟沒趕上就座下一趟。


36樓 JosephHeinrich 2025-9-29 20:58

羅本身:


中國的候車大廳也不在檢票口和月台之間啊……

37樓 JosephHeinrich 2025-9-29 20:59
作者:frankinside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6450915/answer/352484199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中國火車站,功能上對應的是日本的機場,而不是日本的火車站。

(傳統上來說如此,現在有一些局部的改變,但總體未改變)

日本高度城市化,首都圈一地佔到全國30%人口,大都市圈尤其是都市僱傭圈覆蓋了幾乎全部人口。日本鐵道/私鐵/地下鐵無縫銜接,日本多數人使用它們的目的與方式更接近中國人使用地鐵,日本車站設計更類似中國地鐵,不僅是巧合而是符合功能方面的邏輯。

中國自然條件與國情都有不同。中國地域廣大,我小時候時常往返的烏魯木齊-上海線路在日本是無法想像的。過去鐵路是最主流的遠途旅行方式,便宜,四通八達,而民眾對時間的要求不那麼高;事實上至今仍然如此,雖然航空與公路交通分流了一部分客流,但從發送旅客人數上來說鐵路仍然絕對領先,高鐵的普及更是大大縮短了旅行時間。對標日本乃至一些歐美國家的飛機航班,中國鐵路也按照班次售票,定時登車;乘客往往攜帶行李。所以與機場候機廳一樣設置候車室。

還有一個原因是中國人口遠多於日本,局部大人流壓力遠比日本大。日本的擁擠,與中國的擁擠有個程度上的區別。問題描述里說過了檢票口就直接去月台,這在大人流情況下非常危險,舉個例子上海地鐵逢公眾假日經常限流,控制乘客進入站台,因為這時月台可能是這樣的:

網圖,類似示意

有候車廳作為緩衝,只放當次列車旅客上站台,就會安全得多。

至於中國短程鐵路旅行需求增加的趨勢,與長途旅行共用車站,確實有一定不便。我看到上海一些區域鐵路線路增設小型站點,比如新建莘庄站,不知會不會簡化站廳結構。此類站點可以考慮與大型樞紐站的區別,建設更適應短程旅行需要的站廳。

在建中的鐵路莘庄站

38樓 JosephHeinrich 2025-9-29 20:59

普快忘了,但是高鐵也是過了檢票口就是月台

之所以會有候車大廳這種概念,只是因為國內進車站建築體內還需要安檢和檢票,於是區分出了外部和內部

而日本沒有安檢,也做不到國內這種安檢,畢竟不是人均有帶照片的身份證明

至於檢票口外空間為什麼感覺不大或者沒休息的地方,一部分是因為日本土地真的太小了,車站已經算是佔地面積很大的設施了,另一部分是設置這個區域無利可圖還要花錢管理,有空間修個店鋪,鐵路公司收租金,店賺需要休息的人的錢,兩全其美

至於乘客怎麼想,反正怎麼樣都得坐電車,就這樣了唄



作者:conceit青空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6450915/answer/165584527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39樓 JosephHeinrich 2025-9-29 21:00

作者:知乎用戶kR8P4a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6450915/answer/332781315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好像老一些的車站都沒有專屬候車區,而且因為發車頻次也較多,所以基本是隨到隨走,也不用過多等待了。

但比如一些新修好後的車站比如我疫情前坐過的北海道新幹線的新青森站和新函館北斗車站都是有候車區的,但也都不大,目測可以坐下50-80人左右吧,但更多的人坐進去就困難了,不過也好在北海道這條新幹線幾乎除了商旅人士和遊客外真沒啥其他人坐,所以候車區的座位也是富富有餘了。

然後也是個人感覺啊,就是日本的火車站這個概念比較模糊一些,首先你看他們一律稱呼為電車站或者單軌電車啥的,所以從你買票到進站哪怕是跨城的路線,但好像也給你一個感覺就是就相當於乘坐了一個「城際鐵路」的既視感,就比如我第一次實際乘坐日本的跨城電車就是從東京的大森站到橫濱站,說真的一路上都是跑在地面的軌道,車費好像也僅有500日,然後那種感覺也基本和坐一段東京市區內的長地鐵感覺一樣。。。無非就是跨城和市內的區別了。

然後就是貌似他們對於火車站的概念還是那種新幹線吧,因為新幹線貌似真挺有一種將要遠行的既視感,又是售賣各種紀念便當又是各種宣傳海報一大堆的鋪滿,同樣是東京到橫濱,感覺坐電車和新幹線的感覺卻截然不同,電車就是相當於一次城軌體驗,新幹線好像真的就是出行到另一個城市了。

最後就是日本的各大城市坐車出行的話也確實挺近的(因為畢竟國土面積小),比如新幹線東京去北海道函館(跨了2個大區域)也就是4小時左右,新大阪到九州博多(同樣跨了2個大區域)大概2個半小時左右,也確實日本國內較少有類似我們的火車這麼長時間的運行,可能唯一一趟長時間運行的就是那趟日本唯一僅存的東京到岡山和四國的臥鋪列車了,這趟好像是夕發朝至的,和我們的火車很類似,也終於有遠行的感覺了。


40樓 JosephHeinrich 2025-9-29 21:00

蓮華:


站那麼大的 「待合室」 看不見?那麼多人吃飯聊天 都不一定有座位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