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frankinside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6450915/answer/352484199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火车站,功能上对应的是日本的机场,而不是日本的火车站。
(传统上来说如此,现在有一些局部的改变,但总体未改变)
日本高度城市化,首都圈一地占到全国30%人口,大都市圈尤其是都市雇佣圈覆盖了几乎全部人口。日本铁道/私铁/地下铁无缝衔接,日本多数人使用它们的目的与方式更接近中国人使用地铁,日本车站设计更类似中国地铁,不仅是巧合而是符合功能方面的逻辑。
中国自然条件与国情都有不同。中国地域广大,我小时候时常往返的乌鲁木齐-上海线路在日本是无法想象的。过去铁路是最主流的远途旅行方式,便宜,四通八达,而民众对时间的要求不那么高;事实上至今仍然如此,虽然航空与公路交通分流了一部分客流,但从发送旅客人数上来说铁路仍然绝对领先,高铁的普及更是大大缩短了旅行时间。对标日本乃至一些欧美国家的飞机航班,中国铁路也按照班次售票,定时登车;乘客往往携带行李。所以与机场候机厅一样设置候车室。
还有一个原因是中国人口远多于日本,局部大人流压力远比日本大。日本的拥挤,与中国的拥挤有个程度上的区别。问题描述里说过了检票口就直接去月台,这在大人流情况下非常危险,举个例子上海地铁逢公众假日经常限流,控制乘客进入站台,因为这时月台可能是这样的:

网图,类似示意
有候车厅作为缓冲,只放当次列车旅客上站台,就会安全得多。
至于中国短程铁路旅行需求增加的趋势,与长途旅行共用车站,确实有一定不便。我看到上海一些区域铁路线路增设小型站点,比如新建莘庄站,不知会不会简化站厅结构。此类站点可以考虑与大型枢纽站的区别,建设更适应短程旅行需要的站厅。

在建中的铁路莘庄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