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IOSAMA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5660858/answer/11676405859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結論:你說的地方國立(排名靠後的)就是招不滿的。
最主要原因沒錢:能攤平你生活費的獎學金屈指可數,唯一靠譜點的就是東大京大這種有自己獎學金的地方,下面搶破頭而且很大程度上看你老闆水平,RA,TA也看實驗室有沒有錢,差點的地方國立大機率沒錢,高校經費砍了多少年了。我不理解理工科博士這種需要高強度勞動的地兒,是怎麼能有個還要對基礎生活操心的環境的,不如直接取消了。
另外有個很關鍵的基本邏輯大家沒講,整個碩士課程是完全面向找工作的。就拿我這的工學部來說,學部讀碩的基本是99%。但是一般日本人的操作就是進來第一年做準備找實習,第二年投簡歷面試,在這個前提下博士課程有啥用呢。
而且由於日本奇葩的就職模式和製造業的職場現狀,沒多少專門給博士的崗位,也沒多少人看重博士的專業水平,博士更沒用了。其他回答里有說在職博士的,我實驗室有個松下的在職博士七八年了還沒畢業,後面一個都沒聽過。而且以我面公司的交流和畢業前輩來看有在職博士機會的地方也不多,會去讀的更少了,拿這個說事有點太理想化了,可能就頭部那種和研究所或者企業有深刻聯繫的實驗室才比較普遍。
學術界就更爛了,非常典型的一個蘿卜一個坑的環境,而且坑還極少,找不找得到教職很大程度就是看能不能熬到坑出來的時候。助教准教的工作強度高到誇張,工資還就那麼點。
另外吐槽一嘴,有人說日本這個模式叫回歸正常,國內也要有這個趨勢,那真是見了鬼了。
其一,我的看法是工業界的很多崗位是需要科班出身的人才的,我是不相信一個企業內的培養體系和資源能完全代替甚至優於高校。其二,現在很多交叉方向是需要到博士課程的學習和積累的,這是出自於知識廣度和深度的客觀評價。尤其是在日本這個兩年碩士制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