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14篇帖子。
(转载知乎)如何看待留学群体中的访问学者?
31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8 18:36

大欣V:


题主的困惑只要是因为自己的value和主流出现了分歧。本来我也是想走学术道路,后来发现学术之路漫长,还是先工作,等真正想明白一些东西后再做打算,做学术需要看轻很多,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当然感兴趣最好。

我遇到过哈佛的访学者,单位升职评职称遇到瓶颈,而正好国家支持出来,学校又不错,就来了,大家都是人,总要茶米油盐的过日子,耳根清静的大圣人毕竟少的多。只要不影响正常工作学习都无可厚非,国家基金委也没有说不能玩,我本科的时候也拿过资助去欧洲,我也玩,买,但是我也拼命学习,成绩很好,现在又从事留学教育这块的工作,也算不负国家期望。

当然不排除有些人就是出去镀个金,哪里都有,题主做好自己就行,你的收获必定比那些镀金的大!


32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8 18:36

不沉默的螺旋:


反正我留学的那几年,普通留学生的共识是不和访问学者合租。

请大家自行体会。


33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8 18:36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383848/answer/20656234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访问学者是个很复杂的群体,本人也是访问学者一枚,暂时先匿名回答

总的来说,访问学者基本按照职务和年龄与在这边工作的强度和成果呈负相关,基本是年龄越大,职务越高越想在这边混日子. 反而是未毕业的博士生或者硕士过来很多确实做了不少工作,有的甚至比老板招的博士后还要勤奋刻苦。这个群体的差异性甚至比在国外读书的留学生群体之间的差异性还要大。

访问学者跨度太大,有的已经是教授,副教授,这类人群反而是访问学者中最想混日子的人群。在国内养尊处优惯了,结果到了国外,语言不通(这个年龄的英语与年轻人比较确实有差距,有认识的教授访问学者在出国前还在参加很初级的英语培训),对于实验的理解不够,不能适应国外实验室文化,特别是这些人在国内高校或者研究机构养尊处优惯了,在这边的实验室受不了一点苦,也不敢跟老板argue任何事,只要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他们的第一选择不是去解决问题,而是去逃避。这群人职务相近,经济能力也OK(很多都是留学基金委和工资一起拿,相当于不用工作白拿工资),却在国外实验室适应不能,常常喜欢抱团取暖,尤其是40岁左右的女性(就是论事,没有任何性别歧视),结果就是实验室没去过几次,却该玩的一个没落下。

(太困了,有时间继续编辑)

34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8 18:37

作者:孤云独去闲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383848/answer/22404404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基金委这些钱就像投资,不可能保证每个项目都盈利。能有三分之一盈利就不错了。这可是科研呀同志们。


认识几个国内过来的访问学者。都是三十到三十五之间。

最牛的那个老师来这边访问的是个ee的新秀,rising star的那种。他跟这边老师很合拍。此人特别珍惜时间,能花钱省时间的事情,都很舍得花钱。跟老师学生讨论,写文章,开会等等,一年下来,合作了很多篇文章。


还有个老师过来访问的是个金融数学的老牛,却合作不顺,想合作文章也没成功。哥们每天比较郁闷,住了一年,走了。他刚开始每天都早出晚归去学校,后来就有点水了。老婆也来玩了一个月,感觉是努力过,没成功的节奏。

还有个大哥,访问的直接就是某个女华人副教授。这大姐也是想找劳动力一起水文章。大哥来了估计觉得也无聊,迅速把老婆从国内叫过来,好好过日子了。还老问我哪里好玩。我汗。。。鄙校party school一枚,想出去浪,那浪的地方太多了。。。

当然还有个大神,国内前五学校的rising star,来访问这边的大牛,那真的就是牛人间的合作。我跟人家不熟,不敢乱讲。

感觉访问学者很像博士后,老板不会像对自己学生那样好好教,是希望访问学者一来就能很快出成果的。但出不出成果要看俩人和不合拍呀,然而很大几率是不合拍的呀。因为免费,一本非211的老师都能去nyu的商学院访问,可见美国有些老板也不是太认真选人对吧?不合拍真是没办法,也不能完全怪访问学者浪费时间浪费钱。



合拍了这一年就成果多多,以后长期合作。不合拍也没办法,博后不合拍科研做不下去,也只能转行找工作之类的。访学也不能浪费时间呀,抓住机会好好玩。嗯呢,没啥负罪感啦,碰见烂老板,能咋样么。

35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8 18:37

Chemical Waste:


把自己当做博士后,这样访学就能有点收获,出点文章比啥都好。

36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8 18:37

作者:知乎用户QS9ufQ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383848/answer/36643025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怎么看待呢?

先说我在读硕士的时候认识的一个特别勤奋的访学副教授,好像是大连理工学院工业设计的李教授(学校记不清楚了,四年前的事情)。

真的是很勤奋,也对我们实验室的人都特别友好,没什么架子。当时访学期限结束那会儿我硕导问他愿不愿意留下读博,我硕导几乎不发这种邀请的。

他出去旅游还是我硕导主动提的让他出去带着家人玩玩,我记得他出去玩了一圈回来还给我们实验室每个人都带了小礼物,不贵,但是真的大家都挺感动的。

所以我有一段时间对访学印象特别的好。

结果现在……

访学倒卖教职工Parking Permit(A趴)硬生生把学校逼的削减研究生博士生的parking permit(CG趴)

票圈一群人怨声载道……

你要说访学不干事颐气指使什么的只要不是太过分其实忍一忍也就算了,能出成果比什么都好。北美这边的学术规则什么的量他们也做不出抢学生一作的事情。

但是倒卖停车证这个太过分了吧?我们研究生博士生招你们惹你们了?学校三令五申不能transfer来着?抓到就注销来着?

非逼的学校实行车title和教职工id绑定?

37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8 18:37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383848/answer/23162397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正在美国做访问学者的985副教授来答一发。

记得当年茅于轼老先生曾经提出过一个廉租房不含卫生间的方案,一下子很多粪青就开喷了,很多底层人士也为要上公共厕所而愤愤不平,但却忘了廉租房建设的初衷:它是为了解决有没有地方住的问题,而不是为了解决住得好不好的问题。

而现在的这个国家访问学者计划,大家也要明白这个计划的最核心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一部分高校教师能够多接触国外的先进理念,说得更明白点,就是让绝大部分“土鳖”出去见见世面——目前的高校教师中,绝大部分都是国内高校拿的博士学位,相对于国外特别是欧美高校的科研体系,还是处于一个原始初级的阶段,所以让这些人出去转一转,体会了一下国内外的差距,学习一下学术研究方法,为后续的国际接轨做准备。

明白了这个核心目的,也就能够理解这个访问学者计划的各个方面。比如这个选拨过程中,对于语言的要求不是很高,因为你过去主要是感受氛围,能够流利交流当然更好,不能流利交流的话就过去练一练;比如这个时间也就半年到一年,不是很长;再比如这个钱也不多,像我在美国,一个月也就1700刀,合人民币才一万多点,除去房租吃饭开销也不剩多少,如果再考虑到学校在出国期间只保留基本工资,算下来还是亏的,这样就保证了那些钻营者把这个当成致富之道,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来出国看看。

38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8 18:37

作者:素颜adagio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383848/answer/57565588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5年公派去美国访学,省厅青年教师留学项目,资助并不多,无法和留学基金委的项目比。我出国期间,虽然有项目经费(省厅资助远远不够),学校这边工资绩效照发,但是我的私人学生全部停课,财务上损失比较大。

舅舅在当地帮我联系了导师,中间过程虽然很曲折,但还是办成了。我住在舅舅家里,导师是个很严谨认真的美国老太,一见面就给我列了课表,除了听课以外,我和她商量好每周跟她上两节私课,(自费,一节课90刀/一小时)。

那段时间很辛苦,舅舅家离学校很远,我没有买车,每天单程公交一个半小时,中途转一次车。秋冬季天黑的早,每周一下午的观摩课6:00才下课,坐上公交就天黑了,一次坐错了车,一次坐过了站(都是我舅妈开车把我捡回去的)。最惊险的一次,旁边不知什么时候坐了一个精神状态不正常,手舞足蹈嘴里骂骂咧咧,貌似磕了药的男青年,我不记得我是怎么样从他面前走过然后下车的,大概太紧张,记忆自动被屏蔽了。

访学期间除了上课练琴以外我有空就在图书馆泡着,读了一些书,搜集了一些感兴趣的文献资料。音乐类教师不能和别专业的科研大牛相比,评职称发论文只需要发中文核心就可以,回国以后因有访学经历,又发表了几篇论文,副教授也评上了。

我去美国时,儿子三岁。我当时没有考虑带小孩,因为孩子太小不能上学,后来觉得不带是对的,否则我要照顾孩子没有精力学习。

去年我怀了二胎,舅妈一直劝我去美国生,我犹豫了几个月最终还是在国内生的(我朋友说我不去就是傻,放弃了大好机会)我自己倒没多大感觉,不知为什么,对去美国生孩子不太感兴趣,目前也并不是特别想去那边生活。一周前,我舅舅所住的社区出了一桩20岁白人青年枪杀22岁刚入职女警的案子,Davis大学城,那一片是以安全著称的。我胆子小,不禁枪这一点让我害怕。

现在我和导师依然保持着联系,回国的时候她写了一封推荐信给我,信里详细的说了我访学期间的学习状态,评价很高(羞愧脸)。也许我还会再次申请访学,长期来看教学需要不断去学习,提高自己水平的同时更有教学的动力。

在美期间,我出去旅游了几次,都是在假期,风景真是极好的。我也经常给自己和家人买东西,因为过节打折太便宜,所以控制不住买买买啊。

无意中刷到这个问题,访学群体什么人都有,混日子代购生孩子旅游看不见人影的都有耳闻,但不是所有人都那样。

39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8 18:38


夜勃:


你以为他们很穷

其实他们访问回国后在家乡组织内部的地位不知道比你高多少

40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8 18:38

我两年去Berkeley进行暑期科研,有一个月租住在一个南京某校的访学的客厅里。

因为清华和Berkley的暑假时间并不重合,所以租房有些麻烦,我在搬进这个访学客厅的前5天就要从之前的地方搬出来,我和她说能不能让我提前5天住进来,房费另算就是,但是她的丈夫儿子都从国内来玩,于是另找了一个学生家里睡了5天地板。这事我倒可以理解,因为时间提前说好了。

接下来这两件事就不能理解了,首先是她明知道我还有一个月就要走人了,还想把和一家人买的黄石的年票卖给我,我一没车二没时间买这年票真当我傻啊。另外更奇葩的是我在搬进去之前再三确认枕头厨具她都提供给我,结果搬进去马上告诉我枕头厨具都是她朋友回国托她卖的,枕头强行收了我两刀,我再找其他同学凑了一些厨具,结果!!在快走的前几天,房子的原主人(这个访学也是租的别人的房子):一个台湾学生回来了,说我的枕头是他的,好心地说我可以随便用,气氛一下变得很尴尬,最后她退了我8个quarter。这就是我见过的唯一一个中国访问学者。



作者:Xing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383848/answer/22447202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