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14篇帖子。
(轉載知乎)如何看待留學群體中的訪問學者?
31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8 18:36

大欣V:


題主的困惑只要是因為自己的value和主流出現了分歧。本來我也是想走學術道路,後來發現學術之路漫長,還是先工作,等真正想明白一些東西後再做打算,做學術需要看輕很多,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當然感興趣最好。

我遇到過哈佛的訪學者,單位升職評職稱遇到瓶頸,而正好國家支持出來,學校又不錯,就來了,大家都是人,總要茶米油鹽的過日子,耳根清靜的大聖人畢竟少的多。只要不影響正常工作學習都無可厚非,國家基金委也沒有說不能玩,我本科的時候也拿過資助去歐洲,我也玩,買,但是我也拚命學習,成績很好,現在又從事留學教育這塊的工作,也算不負國家期望。

當然不排除有些人就是出去鍍個金,哪裡都有,題主做好自己就行,你的收穫必定比那些鍍金的大!


32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8 18:36

不沉默的螺旋:


反正我留學的那幾年,普通留學生的共識是不和訪問學者合租。

請大家自行體會。


33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8 18:36

作者:匿名用戶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383848/answer/20656234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訪問學者是個很複雜的群體,本人也是訪問學者一枚,暫時先匿名回答

總的來說,訪問學者基本按照職務和年齡與在這邊工作的強度和成果呈負相關,基本是年齡越大,職務越高越想在這邊混日子. 反而是未畢業的博士生或者碩士過來很多確實做了不少工作,有的甚至比老闆招的博士後還要勤奮刻苦。這個群體的差異性甚至比在國外讀書的留學生群體之間的差異性還要大。

訪問學者跨度太大,有的已經是教授,副教授,這類人群反而是訪問學者中最想混日子的人群。在國內養尊處優慣了,結果到了國外,語言不通(這個年齡的英語與年輕人比較確實有差距,有認識的教授訪問學者在出國前還在參加很初級的英語培訓),對於實驗的理解不夠,不能適應國外實驗室文化,特別是這些人在國內高校或者研究機構養尊處優慣了,在這邊的實驗室受不了一點苦,也不敢跟老闆argue任何事,只要遇到一點不順心的事,他們的第一選擇不是去解決問題,而是去逃避。這群人職務相近,經濟能力也OK(很多都是留學基金委和工資一起拿,相當於不用工作白拿工資),卻在國外實驗室適應不能,常常喜歡抱團取暖,尤其是40歲左右的女性(就是論事,沒有任何性別歧視),結果就是實驗室沒去過幾次,卻該玩的一個沒落下。

(太困了,有時間繼續編輯)

34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8 18:37

作者:孤雲獨去閒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383848/answer/22404404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基金委這些錢就像投資,不可能保證每個項目都盈利。能有三分之一盈利就不錯了。這可是科研呀同志們。


認識幾個國內過來的訪問學者。都是三十到三十五之間。

最牛的那個老師來這邊訪問的是個ee的新秀,rising star的那種。他跟這邊老師很合拍。此人特別珍惜時間,能花錢省時間的事情,都很捨得花錢。跟老師學生討論,寫文章,開會等等,一年下來,合作了很多篇文章。


還有個老師過來訪問的是個金融數學的老牛,卻合作不順,想合作文章也沒成功。哥們每天比較鬱悶,住了一年,走了。他剛開始每天都早出晚歸去學校,後來就有點水了。老婆也來玩了一個月,感覺是努力過,沒成功的節奏。

還有個大哥,訪問的直接就是某個女華人副教授。這大姐也是想找勞動力一起水文章。大哥來了估計覺得也無聊,迅速把老婆從國內叫過來,好好過日子了。還老問我哪裡好玩。我汗。。。鄙校party school一枚,想出去浪,那浪的地方太多了。。。

當然還有個大神,國內前五學校的rising star,來訪問這邊的大牛,那真的就是牛人間的合作。我跟人家不熟,不敢亂講。

感覺訪問學者很像博士後,老闆不會像對自己學生那樣好好教,是希望訪問學者一來就能很快出成果的。但出不出成果要看倆人和不合拍呀,然而很大幾率是不合拍的呀。因為免費,一本非211的老師都能去nyu的商學院訪問,可見美國有些老闆也不是太認真選人對吧?不合拍真是沒辦法,也不能完全怪訪問學者浪費時間浪費錢。



合拍了這一年就成果多多,以後長期合作。不合拍也沒辦法,博後不合拍科研做不下去,也只能轉行找工作之類的。訪學也不能浪費時間呀,抓住機會好好玩。嗯呢,沒啥負罪感啦,碰見爛老闆,能咋樣麼。

35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8 18:37

Chemical Waste:


把自己當做博士後,這樣訪學就能有點收穫,出點文章比啥都好。

36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8 18:37

作者:知乎用戶QS9ufQ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383848/answer/36643025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怎麼看待呢?

先說我在讀碩士的時候認識的一個特別勤奮的訪學副教授,好像是大連理工學院工業設計的李教授(學校記不清楚了,四年前的事情)。

真的是很勤奮,也對我們實驗室的人都特別友好,沒什麼架子。當時訪學期限結束那會兒我碩導問他願不願意留下讀博,我碩導幾乎不發這種邀請的。

他出去旅遊還是我碩導主動提的讓他出去帶着家人玩玩,我記得他出去玩了一圈回來還給我們實驗室每個人都帶了小禮物,不貴,但是真的大家都挺感動的。

所以我有一段時間對訪學印象特別的好。

結果現在……

訪學倒賣教職工Parking Permit(A趴)硬生生把學校逼的削減研究生博士生的parking permit(CG趴)

票圈一群人怨聲載道……

你要說訪學不干事頤氣指使什麼的只要不是太過分其實忍一忍也就算了,能出成果比什麼都好。北美這邊的學術規則什麼的量他們也做不出搶學生一作的事情。

但是倒賣停車證這個太過分了吧?我們研究生博士生招你們惹你們了?學校三令五申不能transfer來着?抓到就註銷來着?

非逼的學校實行車title和教職工id綁定?

37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8 18:37

作者:匿名用戶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383848/answer/23162397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正在美國做訪問學者的985副教授來答一發。

記得當年茅於軾老先生曾經提出過一個廉租房不含衛生間的方案,一下子很多糞青就開噴了,很多底層人士也為要上公共廁所而憤憤不平,但卻忘了廉租房建設的初衷:它是為了解決有沒有地方住的問題,而不是為了解決住得好不好的問題。

而現在的這個國家訪問學者計劃,大家也要明白這個計劃的最核心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一部分高校教師能夠多接觸國外的先進理念,說得更明白點,就是讓絕大部分「土鱉」出去見見世面——目前的高校教師中,絕大部分都是國內高校拿的博士學位,相對於國外特別是歐美高校的科研體系,還是處於一個原始初級的階段,所以讓這些人出去轉一轉,體會了一下國內外的差距,學習一下學術研究方法,為後續的國際接軌做準備。

明白了這個核心目的,也就能夠理解這個訪問學者計劃的各個方面。比如這個選撥過程中,對於語言的要求不是很高,因為你過去主要是感受氛圍,能夠流利交流當然更好,不能流利交流的話就過去練一練;比如這個時間也就半年到一年,不是很長;再比如這個錢也不多,像我在美國,一個月也就1700刀,合人民幣才一萬多點,除去房租吃飯開銷也不剩多少,如果再考慮到學校在出國期間只保留基本工資,算下來還是虧的,這樣就保證了那些鑽營者把這個當成致富之道,讓更多的人有機會來出國看看。

38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8 18:37

作者:素顏adagio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383848/answer/57565588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5年公派去美國訪學,省廳青年教師留學項目,資助並不多,無法和留學基金委的項目比。我出國期間,雖然有項目經費(省廳資助遠遠不夠),學校這邊工資績效照發,但是我的私人學生全部停課,財務上損失比較大。

舅舅在當地幫我聯繫了導師,中間過程雖然很曲折,但還是辦成了。我住在舅舅家裡,導師是個很嚴謹認真的美國老太,一見面就給我列了課表,除了聽課以外,我和她商量好每周跟她上兩節私課,(自費,一節課90刀/一小時)。

那段時間很辛苦,舅舅家離學校很遠,我沒有買車,每天單程公交一個半小時,中途轉一次車。秋冬季天黑的早,每周一下午的觀摩課6:00才下課,坐上公交就天黑了,一次坐錯了車,一次坐過了站(都是我舅媽開車把我撿回去的)。最驚險的一次,旁邊不知什麼時候坐了一個精神狀態不正常,手舞足蹈嘴裡罵罵咧咧,貌似磕了藥的男青年,我不記得我是怎麼樣從他面前走過然後下車的,大概太緊張,記憶自動被屏蔽了。

訪學期間除了上課練琴以外我有空就在圖書館泡着,讀了一些書,搜集了一些感興趣的文獻資料。音樂類教師不能和別專業的科研大牛相比,評職稱發論文只需要發中文核心就可以,回國以後因有訪學經歷,又發表了幾篇論文,副教授也評上了。

我去美國時,兒子三歲。我當時沒有考慮帶小孩,因為孩子太小不能上學,後來覺得不帶是對的,否則我要照顧孩子沒有精力學習。

去年我懷了二胎,舅媽一直勸我去美國生,我猶豫了幾個月最終還是在國內生的(我朋友說我不去就是傻,放棄了大好機會)我自己倒沒多大感覺,不知為什麼,對去美國生孩子不太感興趣,目前也並不是特別想去那邊生活。一周前,我舅舅所住的社區出了一樁20歲白人青年槍殺22歲剛入職女警的案子,Davis大學城,那一片是以安全著稱的。我膽子小,不禁槍這一點讓我害怕。

現在我和導師依然保持着聯繫,回國的時候她寫了一封推薦信給我,信里詳細的說了我訪學期間的學習狀態,評價很高(羞愧臉)。也許我還會再次申請訪學,長期來看教學需要不斷去學習,提高自己水平的同時更有教學的動力。

在美期間,我出去旅遊了幾次,都是在假期,風景真是極好的。我也經常給自己和家人買東西,因為過節打折太便宜,所以控制不住買買買啊。

無意中刷到這個問題,訪學群體什麼人都有,混日子代購生孩子旅遊看不見人影的都有耳聞,但不是所有人都那樣。

39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8 18:38


夜勃:


你以為他們很窮

其實他們訪問回國後在家鄉組織內部的地位不知道比你高多少

40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8 18:38

我兩年去Berkeley進行暑期科研,有一個月租住在一個南京某校的訪學的客廳里。

因為清華和Berkley的暑假時間並不重合,所以租房有些麻煩,我在搬進這個訪學客廳的前5天就要從之前的地方搬出來,我和她說能不能讓我提前5天住進來,房費另算就是,但是她的丈夫兒子都從國內來玩,於是另找了一個學生家裡睡了5天地板。這事我倒可以理解,因為時間提前說好了。

接下來這兩件事就不能理解了,首先是她明知道我還有一個月就要走人了,還想把和一家人買的黃石的年票賣給我,我一沒車二沒時間買這年票真當我傻啊。另外更奇葩的是我在搬進去之前再三確認枕頭廚具她都提供給我,結果搬進去馬上告訴我枕頭廚具都是她朋友回國托她賣的,枕頭強行收了我兩刀,我再找其他同學湊了一些廚具,結果!!在快走的前幾天,房子的原主人(這個訪學也是租的別人的房子):一個台灣學生回來了,說我的枕頭是他的,好心地說我可以隨便用,氣氛一下變得很尷尬,最後她退了我8個quarter。這就是我見過的唯一一個中國訪問學者。



作者:Xing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383848/answer/22447202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