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rya二丫呀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77789313/answer/5213419682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人在很多时候,麻烦都是自己找的。
对于社会现象也是一样。
职场危机和职场内卷化的流行,也是因为有这么一批人想不通,带头焦虑、主动内卷,使得职场发展压力在同一代人的圈层中不断传导带来的结果。

“职场35岁危机”指的是在35岁左右,许多职场人会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和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
这个现象在内地市场尤其明显,很多招聘信息中会将35岁作为年龄上限,导致35岁以上的求职者面临较大的就业难题。
同时从发展阶段来看,35岁也是职场生涯的一个分水岭。
一部分人在35岁实现升职加薪,开始成为单位的骨干或核心员工,而另一部分人则可能遭遇职业发展的瓶颈。

“35岁职场危机”的出现不是没有道理的。
01 社会经济层面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转型,就业市场的竞争加剧,尤其是在一些快速发展的行业比如科技和互联网,对年轻化的劳动力量有更高的需求。
这导致泛35岁以上的员工在求职市场上面临更大压力,形成了隐形危机。
国内在芯片与操作系统等基础底层技术的创新上还存在发展短板,导致对高精尖人才的需求度低于基础性工作者的需求度。
市场上很多岗位的从业者认为自己是可以随时被替代的螺丝钉,而不是深耕技术的专业人才,自我价值感较弱。
02 职场环境层面
新时代教育水平提高和就业市场竞争加剧,使得许多人在35岁左右发现自己的竞争力下降,可能是因为他们的技能、知识或经验不足以应对工作需求的变化。
03 职业阶段层面
35岁左右是职业生涯的一个关键转折点,有的人可能已经晋升到了一定的职位,但发现自己难以再进一步晋升或承担更高层次的工作,导致职业上的迷茫或失落。
04 家庭责任层面
人生进入35岁,通常是承担家庭责任的关键时期。
抚养子女、照顾老人、改善生活质量等来自家庭的责任压力,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职场人的专注力,可能会在工作上分心或难以全身心投入,从而影响职业发展和工作表现。
05 社会环境层面
在某些社会和文化背景下,35岁被视为一个“黄金年龄”,人们期望在这个年龄段取得一定的职业成就和社会地位。
然而现实与期望之间的差距,也是导致一些人压力和焦虑的来源。
而且中年时期也可能面临着更大的经济压力。这些经济压力可能使他们在职业选择上更加谨慎或保守,从而限制了职业发展的可能性。

06 人口结构变化层面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和受教育程度在近年已发生巨大变化,其实职场35岁这样的年龄限制显然是不合理的。
随着职场流动性的扩大,对于中年人而言,他们选择重新就业、报考公务员的诉求也逐步扩大,这个问题也越来越多地被关注到。
07 用人单位层面
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可能会基于劳动力市场的“年龄—能力相称度”甄选器机制,更倾向于选择年轻、有活力、成本较低的劳动力。
当现象成为风气,改变就已经发生。
职场是一场大浪淘沙,有进取心的人坚持到最后,有时还需要一点盲目的乐观。
不要妄自菲薄,不要自甘无“长”。
35岁,也许正是绽放的年纪。
@知乎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