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58篇帖子。
(轉載知乎)香港猎头对于35岁就业门槛嗤之以鼻,为什么35岁危机只在大陆流行?
31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30 20:30

苏格拉底17号:


别这么说 非洲人40岁 就该寿终正寝了

32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30 20:31
作者:Arya二丫呀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77789313/answer/5213419682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人在很多时候,麻烦都是自己找的。

对于社会现象也是一样。

职场危机和职场内卷化的流行,也是因为有这么一批人想不通,带头焦虑、主动内卷,使得职场发展压力在同一代人的圈层中不断传导带来的结果。


“职场35岁危机”指的是在35岁左右,许多职场人会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和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

这个现象在内地市场尤其明显,很多招聘信息中会将35岁作为年龄上限,导致35岁以上的求职者面临较大的就业难题。

同时从发展阶段来看,35岁也是职场生涯的一个分水岭。

一部分人在35岁实现升职加薪,开始成为单位的骨干或核心员工,而另一部分人则可能遭遇职业发展的瓶颈。


“35岁职场危机”的出现不是没有道理的。

01 社会经济层面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转型,就业市场的竞争加剧,尤其是在一些快速发展的行业比如科技和互联网,对年轻化的劳动力量有更高的需求。

这导致泛35岁以上的员工在求职市场上面临更大压力,形成了隐形危机。

国内在芯片与操作系统等基础底层技术的创新上还存在发展短板,导致对高精尖人才的需求度低于基础性工作者的需求度。

市场上很多岗位的从业者认为自己是可以随时被替代的螺丝钉,而不是深耕技术的专业人才,自我价值感较弱。

02 职场环境层面

新时代教育水平提高和就业市场竞争加剧,使得许多人在35岁左右发现自己的竞争力下降,可能是因为他们的技能、知识或经验不足以应对工作需求的变化。

03 职业阶段层面

35岁左右是职业生涯的一个关键转折点,有的人可能已经晋升到了一定的职位,但发现自己难以再进一步晋升或承担更高层次的工作,导致职业上的迷茫或失落。

04 家庭责任层面

人生进入35岁,通常是承担家庭责任的关键时期。

抚养子女、照顾老人、改善生活质量等来自家庭的责任压力,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职场人的专注力,可能会在工作上分心或难以全身心投入,从而影响职业发展和工作表现。

05 社会环境层面

在某些社会和文化背景下,35岁被视为一个“黄金年龄”,人们期望在这个年龄段取得一定的职业成就和社会地位。

然而现实与期望之间的差距,也是导致一些人压力和焦虑的来源。

而且中年时期也可能面临着更大的经济压力。这些经济压力可能使他们在职业选择上更加谨慎或保守,从而限制了职业发展的可能性。

06 人口结构变化层面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和受教育程度在近年已发生巨大变化,其实职场35岁这样的年龄限制显然是不合理的。

随着职场流动性的扩大,对于中年人而言,他们选择重新就业、报考公务员的诉求也逐步扩大,这个问题也越来越多地被关注到。

07 用人单位层面

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可能会基于劳动力市场的“年龄—能力相称度”甄选器机制,更倾向于选择年轻、有活力、成本较低的劳动力。

当现象成为风气,改变就已经发生。

职场是一场大浪淘沙,有进取心的人坚持到最后,有时还需要一点盲目的乐观。

不要妄自菲薄,不要自甘无“长”。

35岁,也许正是绽放的年纪。

@知乎职场

33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30 20:31

作者:忽不着再忽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77789313/answer/6750113314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看看人口结构图就知道


大陆在35左右有个人口高峰,往前推几年,这个峰集中在30岁左右。当经济开始下坡,35不失业,那么多30岁左右的还怎么找工作?

根据人口结构可预见的是,后面人力会更值钱一点,35岁危机大概率会往40岁危机发展

34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30 20:31

作者:日升月落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77789313/answer/4703332906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35周岁职场危机,对于精英阶层的人来说,是不存在的。

假如我们25岁毕业进入职场,我们有一部分人能利用这10年的黄金发展期,完成从单身贫穷 - 成家立业的转变,积累了大量的人脉、资源,找到自己的职业方向和知识积累,成为大部分人眼中的成功人士。

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我们也许没有更好的机遇,没有显赫的家世,也许没有抓住恰当的机会,也许因为自己的年少贪玩,耽误了这几年的迅速发展,在30多岁变得平庸无为,我们这一批人在35周岁失去工作的时候可能会面临这样的一道坎。

但是形成35周岁危机的并不是我们这群人的问题,而是整体的社会就业环境和企业的用人方式和理念,最终导致35岁职场危机!

核心原因一:就业市场上的人太多了

我们每年考公的人员和岗位比,它既都是清楚的,一些优秀大厂的职位数和求职数的占比也是清楚的,更多的中小企业也能做到岗位供不应求的状况,那这样的就业市场,主动权就掌握在企业手中,拥有更多的选择权,而选择的标准自然是越年轻,越易于管理的人群越好。

35周岁的求职人群自然就不占优势

核心原因二:35周岁的职场老兵太贵了

所有企业都期望低成本可培养的人才,那这个对应的最好的群体就是20多岁刚刚进入职场的年轻人,便宜、好学、性价比高。

相对30多岁的职场老油条,逐渐增加人力成本,释放一个老人能养活三个大学生新兵,人渣企业自然会选择像职场老人开刀,那些拥有核心能力的群体,可能会被暂时幸免。

核心原因三:不能说的秘密

比如城乡一体化,比如土地财政等等,让城市中涌入更多的人,房价上涨、教育成本提高,这些背后的承担着基本都是35以上的广大群体,加剧35周岁的职场危机,卷加班卷不过年轻人,想潇洒实力更加不允许,所以,能怎么办呢?只能像老黄牛一样,任劳任怨,努力面临生存的压力。

想解决35周岁危机,任重而道远,一方面要求年轻人珍惜20多岁的黄金十年,都成为所谓的成功人士,社会精英;一方面也要立法切实维护好劳动者的劳动权益,我记得,国企和我国早期的国营工厂,是不允许随便裁员、开除员工的,虽然这个方式目前不切实际,但是至少让私营企业有一定的用人规范和相关规定,保护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和劳动权益,才有可能摆脱这场结构性的年龄危机。

职场记录,只讲真实,关于“35周岁职场危机”你的看法是什么?欢迎留言讨论,如果觉得不错,希望各位朋友给一个小小的点赞和关注,就是小编更新的最大动力!

35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30 20:32

qxsh:


香港除了金融业和房地产有啥高薪行业吗?除非猎头负责茶餐厅端盘子的小哥,否则他们的对象根本不是普通人。

36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30 20:32

Focus:


这么说吧,我们公司招人的时候,看到一堆简历,超过某个年龄的就不看了,这是实际行动,不是口头上的嗤之以鼻

37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30 20:32

汉谟拉比的猫子:


因为香港人觉得年纪大的经验丰富

不会觉得年纪大的是老油子,容易猝死..

38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30 20:32

风中的塑料瓶:


因为三十来岁普遍有了家庭,要照顾家庭,又怎能照顾996。先落实8小时工作制吧。

39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30 20:32

Alex:


因为这是ZF带头搞的35岁就业歧视

40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30 20:33

niao金捏:


青菜便宜,可以把外面菜叶扔了只吃菜心。青菜贵的话,就不会扔了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