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78篇帖子。
(轉載知乎)在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UBC) 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
31樓 JosephHeinrich 2024-7-11 18:54
作者:黑暗小法师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34688/answer/50116163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今年九月来的UBC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讲 UBC真的是一所好学校 从国内过来在这里学习每门课压力都很大 学弱的我一直在赶Deadline 教授真的都是斯坦福 牛腱 常春藤这种水平的学生 我有门课运筹学供应链管理老师本科清华博士斯坦福 学校的包容性很强 国际学生比例很高 校园真的超级无敌美 依山傍海 北美最美丽的校园之一 学校内有人类博物馆 日本花园 海滩 我觉得这才是大学应该有的样子呀 不过物价超级好就是了 很多本地人都在吐槽 我遇到的魁北克的室友超级友好 又教我英语又教我法语
这里的伙食呢中餐西餐也都有 随便吃吃大概10刀左右 也在这边学会了自己煮饭
学校里的人都很礼貌 他们在前一步会帮人开门一直到你进去为止 下车要对司机说Thank you 也是这里的习惯
Go Thunderbird!


























32樓 JosephHeinrich 2024-7-11 18:55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34688/answer/17264455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开学一个半月了,之前占了那么久的坑都没时间来答,可以说是真的很忙了
因为明天要考quiz有点抑郁所以跑来简单说一说我的感觉吧。
其实见到UBC的第一眼感觉还挺失望,毕竟在国内听到各种北美最美校园的传闻和实际情况完全不符合啊...
后来imagine day(就是新生入学的开学日吧,有各种欢迎活动)的时候才感觉到UBC真的是个很暖很暖的学校(收学费的时候很冷酷就是了,刚刚还收到明年涨学费的邮件...),一瞬间就开始有了一点点的归属感。

开学之后的两个星期会有各种各样的活动,我当时都没怎么参加,因为我妈当时也在这里,还因为没有人陪我去感觉一个人怪尴尬的...现在想想还挺可惜。
课业的话说实话对于我一个普高党来说简直就是来自上天的恩赐了 从初中开始就没那么放松过hhh,然后也就直接导致了第一次期中的全面崩盘......
第一次期中其实真的考的还挺简单的,不知道是因为这是第一年还是以后都会这样,但是这边的课总体感觉不会像国内学得那么深。我看到国内二本的小伙伴学的高数我都不会做的时候内心是崩溃的......
然后的话就是...在国内总是觉得英语口语这种东西到纯英语环境下一下子就练好了,但是来了之后才发现在温哥华这种遍地都是华人的地方几乎不可能...华人一听到我英文不流畅就马上切换成中文跟我无障碍沟通好吗...交外国朋友也真的会很难,不仅是因为很少有人会有时间听我慢吞吞把话讲完,还因为一般和外国人认识都是这种场景:
【Hi 我叫xxx】
【我叫xxx,你从哪来?】
【啊我家乡在=-&*δ#+~,你呢?】
【Hunan...】
然后就开始两脸懵逼.....
而遇到国内小伙伴一般都是:
【你哪儿人?】
【湖南^_^】
【啊我超喜欢看湖南卫视!上一期快乐大本营吧啦吧啦吧啦,湘菜也超好吃,我特别喜欢你们那个吧啦吧啦吧啦!】
然后就这么聊开了...
所以感觉在刚认识的阶段真的很需要一些共同语言来维持对话啊...
我也试过去English Corner啊或者UBC tandem啊之类的语言互助项目,但是真的都 没 啥 用!
来之前真的听很多人说过不要和中国人抱团,但是其实学习或者小组活动的时候最靠谱的大腿往往都是中国人啊...btw想要用英语跟别人说出解题思路真的是超乎寻常的艰难...
怎么说呢,UBC虽然(暂时)学的不难,但是各种心理压力其实只有自己才知道。不过这可能就是当年逃过高考的报应了吧哈哈哈哈哈哈哈。
一起加油呀:)

33樓 JosephHeinrich 2024-7-11 18:55
Master Taco​:


千万别买bookstore里面卖的带着大logo的帽衫,尺寸不合适,胸前简直像穿了铠甲。

34樓 JosephHeinrich 2024-7-11 18:55
AmazingD:


我上的专业比较冷门,当初读的时候被虐得要死,现在到是很怀念。一直都很喜欢UBC,人生很美好的一个阶段。

35樓 JosephHeinrich 2024-7-11 18:56
现在UBC大二。
记得刚到温哥华还不认识路,问酒店工作人员去学校的公车。晃了半个小时到终点站,迎面就是施工工地。还跑去问路人UBC在哪,结果人家说你已经到了,这就是UBC。
学校很大,曾在大一开学的时候尝试徒步走一遍学校,走一半就放弃了。每个学科几乎都有自己单独的教学楼,风格各异。
课业其实还好,没想象中那么累,取决于你一学期选多少课。不过期中期末的时候基本属于扒一层皮。
最享受的就是课后找个安静地方晒晒太阳,冬天雨季就算了。
最后欢迎要来UBC的新同学。
PS.有自行车的各位,千万注意保管自己的自行车,锁外面很可能一天下来只剩车轱辘了。毕竟UBC的自行车是个梗。


作者:唠嗑笑呵呵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34688/answer/12399774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36樓 JosephHeinrich 2024-7-11 18:56
大概就是,国内普高过来的大概会花一段时间和canva斗智斗勇。
课程难度的话,你以为工科72已经很低了,其实arts的平均分更低
arts的话,你以为一学期几百页阅读算多了,其实是一周几百页阅读。
上课的话,你以为上课可以睡觉玩手机,实际上手机放桌子上都要被老师批评
网课的话,你以为可以把课放在那里不管不问,其实老师每个discussion room都要进来看看谁没发言,还有抽查
作业的话,你以为考的是书本内容,实际上是教授的ppt
asian studies的话,你以为学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就和高中历史必修三差不多,其实是心理哲学神学文学大乱炖
总结一句,只要学校选的好,次次期中像高考


作者:错思量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34688/answer/170756888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37樓 JosephHeinrich 2024-7-11 18:56
作者:小启播播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34688/answer/174904739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好呀,我们具体来聊聊UBC
UBC,全称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译作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位于加拿大BC省温哥华市,始建于1908年。

UBC是一所“既有美貌又有内涵”的大学,被誉为西海岸的明珠!她素有“北美最美校园”之誉,校园依山傍海,靠近太平洋、原住民森林公园、落基山脉,在校园内就就能观赏到大海与森林的景观。而且校园内还坐落有一座美丽的玫瑰花园!
加上UBC是加拿大U15研究型大学联盟成员、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全球大学高研院联盟成员... 还曾培养出8位诺贝尔奖得主、3位加拿大总理,因此她每年都吸引许多世界各地学生前来就读。

UBC占地面积逾1000英亩,环境十分幽美。去UBC念大学的同学经常抱怨因为学校太大而导致两节课之间的教学楼距离太远,要跑着去才不会迟到!新入学的同学一定记得拿好地图,防止迷路哦~
UBC与麦吉尔大学、多伦多大学并称加拿大大学“三强”,在加拿大国内的排名中始终保持前列,是全球最顶尖的三所公立大学之一。
近日,UBC才刚刚在英国泰晤士大学排名中取得加拿大境内第2,全球排名第34的好成绩!
UBC专业介绍
根据UBC官网的分类,大致可将UBC的专业分为以下10大类:

1. 商科与经济类
2. 地球环境类
3. 教育类
4. 工程与科技类
5. 健康与生命科学类
6. 历史,法律与政治类
7. 语言类
8. 数学,化学,物理类
9. 传媒与艺术类
10. 人文与社会类
作为加拿大最优秀的公立大学之一,UBC的专业分类是非常广泛的,一般而言同学们感兴趣的科目都有涉猎。

根据UBC官方自身的统计,UBC在官网列出了UBC最受欢迎的也是世界范围内最具权威的16大专业,小编把配图放在上方了哦~ 
比方说UBC森林学在全球范围内排名第三,地理也是排名第三,国际关系排名第六,编程电脑学排名世界第十等!都有着非常好的成绩!
UBC申请指南
UBC的申请主要有两个部分:一是学校的入学要求,二是各个专业的具体要求。

我们先来说第一个部分:学校的入学要求。在这一部分,作为国际生,从加拿大境内申请和从加拿大境外申请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如果你是一名在中国申请UBC的留学生,那么你就需要提交你的:
1. 高中成绩单。
2. 由中国资格认证(CHESICC)或中国资格认证(CQV)提供的HuiKao或学术能力测试结果。
3. CHESICC或CQV提供的高考检查结果。UBC希望学生达到省一级大学最低入学分数。如果您不写高考,则必须提交三个或三个以上不同主题的三个或三个以上高级分班考试(AP)考试成绩。在这些考试中必须取得有竞争力的结果。
4. 证明语言能力的语言成绩。
5. 申请文书。
而如果你是在加拿大境内的高中念书,从加拿大境内申请的话,你需要提交的就是:
1. 你的高中成绩单。
2. 证明语言能力的语言成绩。
3. 申请文书。
而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如果你在加拿大境内上高中超过或正好4年的话,你就不需要提交语言成绩了(雅思、托福等)。只需要你的高中成绩就可以了!
而第二个部分,也就是每个专业不同的部分就有很大区别了。
比方说,UBC的Sauder商学院会要求学生额外准备一场视频面试,而对理科感兴趣的朋友们如果是在加拿大境内申请的话就一定要修Calculus!


UBC生活一览


温哥华是加拿大最繁华的城市之一,与多伦多、渥太华、魁北克齐名。但是温哥华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优势,就是她的气候宜人!

温哥华全年最低温度一般不会低于0度,常年恒温于0至25度之间!夏天不热,冬天不冷。即使下雪,也很快就会融化~因此,温哥华屡次被评为最世界宜居的城市第一名!

温哥华市的治安也非常好,整体给人的感觉就是一座安全、幽静、美丽的城市。加上温哥华早期有非常多的香港、广东地区的移民,温哥华的华人美食非常多,在温哥华留学是非常有口福的!

如果你也向往这样平静、惬意的温哥华,那么就千万不要错过UBC这座美丽与实力兼备的宝藏大学哦!

38樓 JosephHeinrich 2024-7-11 18:56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34688/answer/116197200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刚来的时候觉得自己进了世界前三十(现在勉强前五十)的学校非常激动;
一周后发现自己的口语无法和本地人打成一片有点失落,自己本身是比较自卑和比较内向的,回顾过去可能潜意识已经悄悄地建起了一堵墙;
第一个学期被这种商科“文科”作业压的喘不过气,我想象中的金融不应该是这样子呀,为什么整个学期大部分都是我不喜欢的课呢?
大二后知后觉自己的无知,原来高大上的trader和本科finance没有半毛钱关系呀,于是疯狂在有限的学修学分里弥补。学数学统计的时候,有了久违的痛并快乐的那种感觉。
说来惭愧,当初奔着名气—西海岸的明珠,懵懵懂懂接受了中介的恭喜,没有事前due diligence,来到了一所培养传统商科的学校。不能说UBC不好——我身边有一群口才,软实力都很厉害的人,一看去就是那种咨询投行的苗子;相比之下,每天走在学院里,我觉得我是里面最普通最普通的一位。
UBC最大的收获,就是知道了自己喜欢什么,虽然可能自己没有天赋,但是至少喜欢某个领域即使学习很枯燥也愿意为之努力就够了。
虽然这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收获,可能随便换一所大学也能做到;
虽然自我来到UBC以后无数次的质问自己,如果当初不追求名气申请了滑铁卢or麦吉尔该多好,能修一个computational financial该多好。但是也告诉自己:上过的课,prof有意无意锻炼我们的种种skill,即使不擅长不喜欢分数也不高,也有某种成效吧。即使现在看不出来,希望未来的某一天会想起,当初的assignment和essay没白做。
最近看到
@高冷冷
的推送,简直就是在说我。把这段话放到这里,就当与过去的自己和解。


回想自己过往的经历时,容易觉得“诶当时要是我那样做就好了”“本来有更好的选择的”。
在很多情况下,认知决定着每个人能走多远,会否经历某些弯路。由此,对于之前你所经历的迷茫、颓废和困顿,也不必苛责自己,再回去一次,你也无法做得好。
你绕不过去,你注定会经历这些。
也很庆幸呀,我是在号称北美最漂亮的校园经历人生的(小)转折

39樓 JosephHeinrich 2024-7-11 18:57
作者:Hannah XXX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34688/answer/42527565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bc商科狗一只 9月份大四 看到题目忍不住过来说下自己的感受 随便bb几句吧
大一大二整整两年都呆在学校 连住也是住在学校的宿舍 对campus周边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哪里有什么好吃的都很清楚hhhhhhh
比较蛋疼的就是学习位置太偏了去一趟downtown坐bus要快一个小时了太浪费时间了
校园那么大奔波着上课也好辛苦呀不过我们学校的校园真的很好看的 硬件设施也都很好(这几年学校大手脚一栋栋地盖新楼用的全都是从我们国际学生剥削来的学费呀 )
大三出去交换了一年去了欧洲还体验了一段时间的国内大学之后 我只想说
ubc是最好的!我爱我的学校!虽然有时候办事情效率慢呀但是课程进度安排还是ubc最合理呀,当然压力也是会有的,但是努努力咬咬牙坚持一下还是能够克服的。
另外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个学校比较有包容性 没有人觉得你是异类 ubc认可每一个人的不同特殊之处。或许是因为温哥华亚裔很多,也可能是因为加拿大人普遍比较友好,我觉得大多数人都很好。反正我觉得在这个校园里面no one will judge u coz u r different from others 多元化性的认同真的很好,不会有一种强烈的孤独感觉得被排斥在外。我真的很庆幸在ubc认识了一票志同道合的好友
嗯9月开学就要回温村继续读书了 一年没回去真的很想念日料韩料泰餐越南粉们各色美食了(^-^)V
40樓 JosephHeinrich 2024-7-11 18:58
作者:一森留学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34688/answer/303313921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员背景
Melody
院校背景:北京财经院校-金融
标化成绩:GPA:90,托福:115,GRE:320
斩获offer:NYU@MFE、JHU, MSEFM;哥大@ MSOR、哥大@ MAMF;南加州@ MFE、南加州@MSMF;波士顿@MSMF、福特汉姆大学@ MSQF
被拒offer:NYU @MFM;斯坦福@ MSE;加州伯克利@MENG
最后选择:哥伦比亚大学的MSOR专业

学弟学妹们好,受邀请我把我从大一萌生留学的想法,到中间的准备过程,申请前的流程、规划、备考GT、多方面地提升背景、选校和选项目、撰写修改文书、提交网申、参与面试,再到最后收到offer并进行选择历程分享给大家。
希望我的分享,对学弟学妹们的准备有所启发,最后拿到理想大学的offer。
留学,从想到做的历程
善用周围资源
刚上大一的时候,我就决定要出国留学,然后开始了解和计划。我和大部分的同学一样,最开始都很迷茫和无从下手,对自己没有清晰的定位,对本专业要学习的知识也不了解,对未来也没有太明确的规划和目标。
但我是个善于利用周围资源的人,当我发现自己有很多疑惑的时候,我就找到了我的辅导员,希望可以从她那里得到一些建议。我和她说了我想要出国的想法,我的辅导员也很支持我,并针对我有疑问的地方,逐一帮我分析和解答,并建议我去咨询专业老师。
同学分享我了老师,老师给我分享了我这个专业往年留学成功的学长学姐的例子,分析了他们的背景和最后拿到的offer背景,同时给我做了长期规划。之后,我联系到我同专业,当时留学的学长学姐;虽然最后只有一位学姐回复了我,其他几位没有了后续消息,不过通过这次network,我的收获还是很大的。

初步规划选好课
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了解到申请美国金融,我选课,要选择偏微分方程、测度论以及时间序列分析来巩固和提升自己的数理基础;有时间的话,要自己学习R、Python此类编程语言;同时假期的时候要多找实习,多积累实务经验。
还有,如果打算申请美国综排Top30的大学的话,硬件成绩一定要优异,一般Top30大学的三围门槛是GPA3.5分以上,最好3.7+,GRE320分以上,托福110分以上。有能力的话,当然是越高越好了。
根据学姐的建议,我给留学申请制定了一个初步的计划:
·大一和大二这两个学年,把高数、概率论统计、线性代数以及编程这些基础课程打好基础,有时间的话,多看看英语,提升英语水平,同时多了解金融行业的职业发展前景;
·大二和大三这两个学年,把金融工程的专业课程学习好,同时找一些专业对口的实习,备考GT考试并刷到理想的成绩;
·大四这一年,开始选校,同时撰写和修改文书,完成后续的网申和面试,等待offer,最后选择offer并准备留学前的一些事宜。
我建议有留学想法的同学,尽量早些确定,最好大一便开始准备,根据自己专业的特色和发展前景,早些制定相关的计划,并着手开始准备。
GPA的专业看重要,不要能水
GPA
在申请中,GPA虽不是录取你的唯一参考要素,但是仍旧很重要,大家务必要重视。
美国大学的招生官在审核材料的时候,不仅仅会看GPA总成绩,还会看你大学期间选修过什么课程。所以刷水课来提升绩点,这个途径并不可行,招生官一眼就能看出来。

所以我建议大家从大一开始,就认认真真上课,期末考试好好复习,如果你连学习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到,又如何能打动招生官呢?
其实有很多同学都喜欢“背多分”这种模式来应付大学考试,我之前也是这样,平时上课的时候玩玩手机划划水,期末考试之前的半个月或者一周,玩命地背考试重点,靠着中学自带的应试buff以及超强的记忆力,来准备期末考试,成绩倒也不差。
我建议大家不要这样做,突击复习的确可以让你取得好成绩,但其实这些知识你都不理解,也就是说这些知识都不是你的,在未来你需要用到这些知识的时候,你会发现真的有一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
所以不管是专业基础课,还是核心专业课,大家都要好好学,认认真真理解和背诵,虽然大学的时候比较痛苦,但是长远来看,对你的帮助很大。
专业课程
再回到金融工程这个专业,针对这个专业,我个人感觉比较重要的课程包括如下,大家可以作为参考:
统计学类:数理统计、测度论、概率论、金融计量以及随机过程;
计算机类:C++、Matlab、R、Python、VBA、SPSS、STATA、Eviews等等语言,最好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如果学校没有开课,大家要自学的话,建议选择Python,不过有机会可以系统地学习C++,那再好不过了;
基础数学类:线性代数、偏微分方程/常微以及数学分析/高等数学;
金融类:衍生品/金融工程、投资学以及金融风险管理。
如果你的专业核心课程以及基础专业课程的成绩都不错的话,不仅可以提升GPA绩点,还可以给学校的授课老师留下不错的印象。
有机会的话,你可以跟着老师做科研项目或者进实验室;留学申请之前,要推荐信的时候也会更顺利一些;就算你后期没有了出国的想法,留在本校申请硕士或者博士也是不错的选择。
毕竟哪个老师都喜欢热爱学习的好学生,你给老师留下不错的印象,对你后续的发展和机遇会有很大的帮助。

第一份实习是跳板
金融工程普遍都是就业为导向型的项目,在申请中,实习经历是很重要的。一般大学都会隐性要求申请者至少有一段专业对口的实习经历。
国内一般是大四开始实习,不过如果你要申请留学的话,大四差不多已经开始提交网申了,到时候找实习竞争压力大,时间也来不及,我个人建议从大二的假期开始就可以去找实习了。
第一份实习是跳板
第一份实习往往是最难找的,因为没有任何经验。个人建议可以多加一些实习群,或者问问学长学姐是否有实习的渠道。第一份实习普遍含金量都不高,所以在找第一份实习的时候要求也不要太高,只要是金融行业的实习工作就可以了。
这只是你积累实务经验的起点而已,换句话说,这是为了后来可以拿到高含金量实习offer的一个跳板。
在申请之前撰写文书的时候,如果你的实习经历很丰富的话,你可以挑选含金量相对而言最高的几个作为素材写到文书中去。
当然,我并不建议申请到大公司的实习,然后做了几天,刷完实习经历就走了。在申请实习之前,最好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去进行筛选,比如说你未来想从事什么行业,想接触什么工作内容,然后再投递简历。这样有针对性地实习,会让你收获更多有用的实务经验和技能。
针对金融工程这个专业而言,第一份实习工作可以考虑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或者商业银行的假期实习,接下来,可以找基金或者券商的研究/量化/资管团队的日常实习。
我的三段实习经历
我的第一份实习的目标是四大的寒假实习,在大三上学期的时候,我提交了四大的网申,最后拿到了三家的面试邀请和两家的offer。通过这份实习工作,我使用excel和outlook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在和同事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上也有了一定的提升,这些对我日后的工作有着很大的帮助。
第二份实习工作是校友介绍的,是在MBB咨询PTA的日常实习,通过这份实习,我感受到了名企的魅力,如果大家对BA(商业分析)项目感兴趣的话,这家公司是个不错的实习选择。
第三份实习是在一家内资大券商的金工组,做A股的量化策划,那几个月的实习工作,工作强度真的很大,但是我也有了不少的收获。
因为工作内容会涉及到很多的知识盲点,所以每天我都需要自己查询和学习新的东西。通过这份实习,让我的编程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也更加了解模型和策略,不得不说,通过实践所学到的东西,要比书本上教给我们的东西更全面,更具体。

科研竞赛是加分项
其实和理工科的其他项目以及PhD项目相比,MFE这个项目对科研能力的要求并不是特别大。如果你有不错的竞赛名次,拿到过很多奖学金,具备丰富的科研项目经历,发表过论文,这些肯定也会成为你的申请优势,让你在一众申请者中脱颖而出。
如果大家有能力和精力的话,可以选择每个方面都有一些涉猎。如果精力时间有限的话,我个人建议是参加数学建模比赛。不仅可以丰富经历和简历,还可以让你更加系统地学习数学模型和计算机建模。
在数学建模比赛中,国赛的参赛难度最大,美赛的难度较小,也比较容易获奖。
我在大学的时候,美赛和国赛都参加了两次,国赛第一次因为准备不够充分没有获奖,第二次国赛拿到了二等奖;美赛第一次拿到了H奖,第二次拿到了M奖。
托福GRE学习方法和建议
英语考试是每个留学都要过的一关,主要包括托福/雅思、GRE/GMAT。
托福
对于托福的备考而言,我个人感觉最重要的就是听力。我本身很喜欢看美剧,从高中的时候,就开始看无字幕美剧了,看了好几年也习惯了,所以我对听力这个单项的备考上并不是特别担心。
在大二的时候,我裸考托福试水,成绩虽然没有达到我的理想分数,但是也还可以,总分97分,听力25分,阅读26分,写作24分,口语22分。我打算自己备考托福,不报辅导班了。
在备考的时候,我刷了很多遍TPO,以便于熟悉题型;同时也找了很多口语以及写作的模板,积累素材。实践证明我的这种复习方法还是很有效的,成绩出来的时候,我自己也比较满意。
不过我要提醒一下大家,托福成绩的有效期是两年,如果你申请的时候,成绩过了有效期,你还要重新考。
一般申请季都是在大四,所以我个人建议不要考太早,避免申请时过了有效期,大二结束之后去考刚刚好。

GRE
GRE的难度要高于托福,所以建议大家预留出充足的备考时间。GRE的备考关键就是词汇量,这也是每个同学必须要克服的一个难关。GRE有很多单词都是平时用不到的,比较生僻,还有些是专业术语,所以背的时候肯定会很痛苦。
目前市面上有一些书籍,主打的是速记和速背,比如说图文结合,中文谐音等等方法,但是我个人感觉这些都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
背单词说到底就是个积累的过程,没有什么捷径可言的,大家最好还是耐着性子好好背会更靠谱一点。备考GRE的时候,我买了一本红宝书,是以词频排序的,个人感觉不要买字母顺序的,因为有时候可能会因为两个单词长得像,然后意思背串了。
你可以先了解一下目录,然后根据自己备考的时长,做一个简单的时间表,每天背多少个单词。举个例子,假如你的备考时长是2个月,个人建议每天花3个小时的时间来背单词。
一本单词书的lecture有30个,假设你第一天背1.2.3 lecture;第二天背4.5 lecture,同时复习1 lecture;第三天背6.7 lecture,同时复习2 lecture。人都是记忆曲线的,并不是背完了就结束了,及时复习的效果会更好。
正序背完了,可以再倒序背一遍,单词这个东西,只要你愿意花时间和心思,攻克下来并不难。在背单词的时候,也要同步做题,不断地复习和巩固,才会让你的基础越来越扎实。
做原题也是个不错的备考方法,我之前在考试的时候,还碰到过一小部分原题。如果你可以把原题刷到滚瓜烂熟,还是有很大帮助的。
考试规律
因为GRE的命题格式还是比较有规律的,如果你刷题的数量刷到的一定程度,你就会自然而然地训练出一种可以快速辨别题目中有效信息的能力,这样会大大地节省你的做题时间。
GRE数学这个单项,其实没有什么可讲,题目难度和国内的初中数学差不多,只要你可以理解明白题目,做题认真仔细一点,都可以拿到满分的。
GRE作文难度还是很大的,不过MFE这种工科的项目对写作成绩要求并不是特别高,一般3.5分以上就可以了。备考的时候,如果你是先考的托福,有一定基础的话,和原来一样保持文章的逻辑结构和框架,只要对篇幅进行2倍左右的扩充就可以了。
至于如何扩充,你可以选择增加一些具体的案例和论证。在语言表达上,最好多运用学术化和高级一些的表达方式,具体可以参考一下Scientific American以及Bloomberg此类的英文期刊。
但是需要注意一点,不要为了高级而高级。如果你故意使用一些很高级的词汇,但是这个词汇和句式和文章一点都不合的话,那些native speaker的阅卷老师读起来会有些不舒服的。
其实道理很容易懂,如果一个外国人说中文,每句话都要带一个成语,我们听起来也会很奇怪的。
除此之外,有一个小Tip,就是大家要练习一下打字速度,因为考试的时候是机考,所以你的打字速度要跟得上,不然会耽误做题时间,可以买个和机房一样的键盘,平时在家多练练。
如果上面的这些前期的准备工作你都完成的很好,就差申请了。那么你可以歇几天,放松一下。最好不要一直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适当的放松一下会更好。
我之前在大四的时候,和ETS“告别”之后,就去苏梅岛玩了几天,也算是放飞一下自我,让自己有一个更好的状态去迎接新的挑战。

选校定校的的三个档次
选择学校和项目的时候,你要根据你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自身背景去选择,同时要多方面去衡量,比如说学校的地理位置、师资情况、科研资源、排名声誉以及毕业生就业情况等方面,然后选择10个左右的大学进行申请。
选校我跟老师聊了很多回,最后跟我的背景,按照申请的难易程度或者就读意愿进行排序,分为三个档:冲刺、主申以及保底。
我当时在选校的时候,更倾向于美国东海岸的大学,所以我的理想的是NYC,MFE的专业排名我当时参考的是Quan tNet以及US News这两个排名。
对于项目的选择上,大家重点要看项目的课程设置和项目介绍,同时也要注意就业情况。很多大学都会在官网上放career以及faculty这样的版块,你可以通过这些渠道去综合了解一下。
如果你申请的是就业导向型的项目,那么可以选择job market这个版块。如果你申请的是学术导向型的项目,比如说你申请硕士是打算为后续申请PhD打基础,那么你可以对项目的师资力量以及科研资源好好研究一下。
通过多方面的分析和衡量,最后我确定了我的女神校——哥伦比亚大学。我想,每个学生都避不开藤校的光环吧。哥大的金工相关的专业一共有4个,分别是SEAS下设的MSOR以及MSFE、GSAS下设的MAS以及MAMF。
排序如下:MFE>MAMF>=MSOR>MAS(个人感觉其实哥大的统计学也还好,并没有国内的名声那么差)
可以针对不同的学院,各申请一个专业,如果是同学院之间申请两个专业的话,比较容易收到拒信。
选校过程考量
当时我综合衡量了一下,我成功拿到MFE offer的概率并不大,而且按照往年的申请情况来看,很多很优秀的申请者申请FE,直接被发了拒信,连转到OR的机会都没有。所以我直接申请了工学院的OR,也算是我申请所有主申项目中,个人感觉把握最大的。与此同时,我还申请了GSAS的金数,感觉自己可以达到申请的要求。
NYU的项目,在我申请的时候,Carr大神已经去了Tandon了,FE学历的含金量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对于Courant和Stern双重加持的MFM,招生名额较小,同时竞争压力也大,和Princeton的竞争激烈程度差不多,对我来说,难度还是比较高的。
当然除了纽约之外,Boston MSMF、USC MFE/MSMF以及JHU MSE也被我罗列到了申请名单中,当然还有一所冲刺大学——Stanford,以及一所保底大学——Fordham。

文书PS和SOP的差别
CV/Resume
简历的主要素材都是源于你大一到大三的经历和积累,包括基本信息、教育背景、社会活动经历、科研经历、获奖经历、个人技能以及实习经历等等。
如果是申请Master项目的话,简单的Resume就够了,在撰写的时候要注意逻辑清晰、语言简练以及突出重点,篇幅控制在一页A4纸之内。如果是申请PhD项目或者你的科研以及实习经历特别丰富、含金量较高的话,你也可以选择用CV,篇幅上没有什么限制,你可以写很多细节,方便招生官对你深入的了解。
在撰写CV以及Resume的时候,要注意语言不要过度美化,不要过于夸张自己的经历,也不能编造经历,必须是你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可以适度地进行美化和有侧重点的突出。
我之前有一个同学,他在撰写Resume的时候写了一段自己没有做过的实习以及科研项目,在面试的时候,面试官随便问了几句就穿帮了。
同时有个小Tip,简历撰写的时候,页面布局要选用US Letter,如果用A4纸打印的话,可能无法完整的打印出来,同时在定稿之前一定要仔细检查,简历上不要出现中文字符。
PS/SOP
个人陈述以及重要程度绝对是文书之首,是国内的大部分同学最不熟悉的,也是招生官最看重的一项材料。在撰写PS/SOP的时候一定要有创新,要真诚。
在搜模板的时候,我发现网上有很多PS/SOP的模板都是扩充版的Resume,根本没有任何的加工,纯粹就是把自己简历上的信息仔细地又复述了一遍,最多就是描写的具体了一点,并没有任何亮点。
我个人感觉,提交这种SOP/PS,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自己放弃了争取offer的机会。
PS,即个人陈述,并不是你把简历重新复述一遍,然后在结尾的时候跟招生官说给我一个offer吧,我真的很喜欢你们的大学。
一份好的PS,应该是像讲故事那样,和招生官展示自己独到的个人经历,有重点的突出自己的优势,用细节和真实的案例去打动招生官,让他们感觉你就是为了申请这个项目而生的,他们欣赏你,同时认可你的能力,认为你拿到offer入学之后,可以让项目以及学院变得更加优秀。
SOP,即目的信,主要就是向招生官阐述你为什么要申请这个项目以及大学,它们是哪里吸引了你?你如果入学之后,可以学到什么,对你未来的发展和能力的提升有哪些帮助?
在撰写PS的时候,我侧重突出了我之前参加过4次数学建模竞赛,我认为这是我本科期间最闪光的地方,也是最值得拿出来说的地方。
数学建模和金融工程这个专业相关度还是很高的,同时这也能够体现出我的团队协作能力。而且这4次的参赛经历,每次都和上次相比有一定的进步,奖项越来越高,也足以说明了我优秀的学习能力以及自我驱动性。我感觉我之所以可以拿到哥大的offer,绝对离不开我这样一篇极具个人特色和针对性的PS。

推荐信
在国外大学的项目申请中,推荐信也很重要,但是我从别人那里了解到,国外的大学对中国学生提交的RL并不是特别关注,因为他们接触了太多国内同学提交RL之后,感觉同质性很高,而且很多都是通过“人情”拿到的。
如果大家有不错的推荐候选人,他不仅了解你,英语水平也很好(如果具备留学经历的话,那再好不过了),而且也愿意亲自帮你写推荐信,不用模板的话,也是可以找他帮你写的。
我之前在准备RL的时候,找了我之前实习的时候,MBB的老板,他是美国藤校的PhD,英语很好,比较了解我,同时也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帮我写推荐信。
直接写好了,然后用自己的edu邮箱直接发了过去,说实话,我连他写了什么内容都不知道,不过我感觉这才是RL应该有的样子,那种人情产物的确含金量和真实度不太高。
剩余的两封推荐信,我找了本科的教授帮我写。其实国内大学的老师一般都会帮忙的,但是普遍都不会自己写,都是学生写好了,然后老师改一下,没问题就帮你签章。
不过美国高校那边对于推荐人都是有记录的,如果一个老师同时帮好多的同学签章和开具推荐信,那含金量肯定会越来越低的。
其他材料
根据申请大学的要求不同,有些大学还会要求申请者提交一些其他的材料,比如说leadership / diversity essay、paper sample等等材料。

量力DIY合理找机构
我并不建议大家盲目的选择DIY,如果没有DIY好,很可能会耽误你的申请,毕竟每个人的能力和人脉不同,DIY所需要的时间和精力是没办法准确预估的。如果你的时间到最后不够,或者你的英语水平并没有那么好,肯定会碰到很多无法解决的意外。
当下的留学圈和我之前申请的时候相比,还是比较成熟的,很多机构也都推出了新的合作模式,比如说非模板化文书修改/撰写、半DIY等等。
这里我就随便举个例子吧,文书老师还是比较靠谱的,不管是金融、经济、管理等等商科,泛商科的申请都是特别的专业,有经验,且评估非常准确,尤其是文书写作上,会很有多建设的意见。
俗话说的好,“人靠衣服马靠鞍”,其实准备留学也是一样的道理。就算你的专业背景、个人能力再强,如果你不能在文书中合适的表现出来,你和其他竞争者相比,还是没有竞争力的。
如果你对自己的英语水平很自信,那么可以自己准备文书,但是如果没有特别大的把握的话,我个人建议还是找一个类似于一森这样的机构,合作撰写和修改文书会更好。

网申面试流程
网申
每个大学使用的网申系统各不相同,所以大家要根据具体的项目具体看,同时要记录好每个申请项目的申请时间和截止时间,避免错过DDL。
如果大家是半DIY,建议先申请一所保底的大学,熟悉一下网申系统。填写网申表格和提交材料,真的是个又痛苦又漫长的过程,而且有些学校申请网页的连接速度特别慢,没有机构老师指导,你要有足够的耐心。
此外,提醒一下半DIY的同学,要注意更换不同的IP。
面试
网申之后,有些大学没有面试,直接发offer。还有些大学会安排面试,一般面试无非就是以下三种:
第一种,录制视频,然后上传回答问题的视频;
第二种,通过Skype和面试官进行面试;
第三种,面试官来到中国,跟你面对面进行面试。
这三种面试方法中,大多数项目都会选择录制视频面试,下设两种方式:
一种是即兴发挥。
另外一种是学校会给你一个主题,然后你根据主题进行录制。
第一种即兴发挥,其实就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些问题。我在参加哥大的MSOR以及波士顿面试的时候,就是这种模式。进入面试之后,一般会有3-5个问题的样子,差不多每道题都会有1-2分钟的准备时间,然后你可以回答2-3分钟,和托福的口语考试其实差不多。
大家可以在面试之前,找机构老师练习一下,也可以去一亩三分地此类的论坛上找一些面经,里边会记录面试的问题的。
普遍项的问题都是:
你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你为什么要选择我们学校?
能否分享一次你之前的团队合作或者编程经历?的问题。

第二种是学校会给你一个主题,然后你根据主题来录制视频,再上传到要求上传的网站上,在页面上填写视频连接就可以了。
第二种其实会比第一种简单一点,因为你知道题目,而且也有充足的时间去提前准备、写稿和背稿。
其实就是video resume的这种形式,哥大和NYU也会采用这种面试方式。我在收到视频面试邀请之后,先到论坛和交流群中大概地了解一下,老师也会给一些面经,提前准备一下。比如说整理一些问题和答案,常见问题可用的素材。
对于录制视频的面试,我都会提前准备答案,然后脱稿录制,目光直视镜头,让招生官通过我的视频可以感受到我的自信和真诚。
在我经历过的所有面试中,只有一个大学的教授亲自来到了国内,进行人人面试,就是Fordham这所大学,诚意是真的很足。教授会在北上广三个城市各待一天,面试的地点就是在酒店。最开始问了简历上的一些问题,后来问了一些随机过程和概率统计相关的问题,难度都比较低,还有brain teaser。
个人感觉Fordham的面试和投行的面试有点像,如果大家收到了这所大学的面试邀请,提前刷刷小绿书我感觉就可以了。

OFFER的比较和选择
提交了网申,也面过试了,然后就是等offer这段漫长的时间了。那段时间,毫不夸张地说,我每天差不多能把邮箱翻好几十遍,一直在刷新。
终于在漫长的等待中,我等到了我的第一封,然后是第二封,第三封…如果说等待offer是难熬的苦恼,那么选择offer,就是幸福的苦恼。但其实,在前期的选校以及后续的申请的时候,我的选择意愿就已经很明确了,对每所大学我都了一定看排名。
和我预想的一样,NYU的金数给我发来了拒信,NYU的金工给了AD,还是很开心的,因为最起码可以去NYC了。
其实哥大的offer还是有点戏剧性的,因为它来的时间很有趣,是在愚人节的那天凌晨。我睡不着在床上玩手机,然后和往常一样潜意识地打开邮箱刷新,我竟然收到了哥大OR的offer!我没控制住,一下子叫了出来,那绝对是我22年人生中最激动和兴奋的时候了!
等我冷静下来之后,我并没有直接同意,而是打算再等等,因为哥大MF项目那边一直都没有消息,我想着就算给不到金数的offer,应该也可以转到统计吧。
不过等到OR犹豫期的最后一天,还没有收到offer,然后我就决定提交deposit了。在我提交的一周后,我又收到了MAMF的AD,但是我不确定这个offer是不是Waiting List的转正offer。综合考虑了很多方面,也问了一些哥大在读的师兄师姐,最后决定还是选择OR。
其实几千美元的违约成本倒没什么,虽然MF在课程设置上,的确比OR好一些,但是SEAS的组织架构会更好一些,特别是career service这个方面,对于我这种就业导向型的学生来说,帮助还是很大的。
OR和FE都在IEOR department下面,有很多课程其实都是可以互选了,也可以弥补课程设置上不足的地方。

最后的结语
说了这么多,我个人感觉我的分享还是比较全面的,应该可以全面的解答大家的疑惑。希望我的申请经历会对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4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