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68篇帖子。
(转载知乎)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博士生齐太磊持枪袭击校园致 1 死,死者疑为一名华人副教授,如何评价这一事件?
31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 19:57
某知乎用户:


新移民(其实f1连移民都不算),incel边缘人,精神状态堪忧,英语水平大概满足不了日常聊天
这样的人能通过猎照loophole,这么快买到合法枪支用来杀人,我看美国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32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 19:58
毒王:


别的不说,听其言观其行要比知乎上的神神们强。表现如下:


推特发帖全用英文。
用实际行动积极融入美国社会。美中不足的就是有些根深蒂固的老中思维还是没有去干净,比如冤有头债有主这样的只杀仇人的没有必要的慈悲心。

33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 19:59
作者:jojo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9624530/answer/318845065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在过往的回答中一再强调两件事:
1.穷人尽量不要生孩子。因为苦难是有惯性的,也就是说,苦难会传承。
2.穷人读博收益高风险也大,一部分人彻底改头换面,另一部分人不是跳了就是如这个问题里的博士一样。
这里的穷,我甚至都没有延伸开讲,仅指物质上的贫穷。
因为真正的贫穷,不仅仅是没有钱,还有没有爱,没有尊严,没有未来。
我看前排很多回答大多唏嘘这人的坎坷经历。诸如:34了还没拿到博士学位,一路走来乍一看全是弯路,在产业界学术界都混不开,在这个内卷的社会里简直一点前途都没有等等。
但真的如此么?
难道不正是这样的唏嘘和感慨,不正是拥有这样唏嘘感慨的社会环境,把这个才34的男人逼到了这一步?
他才34,不是84,就算没有博士学位,人生中这么多经历也不可能仅仅只是他失败的瘢痕。出国留学是真的,硕士学位是真的,工作经历是真的,985学历也是真的,这么一路下来哪怕是舔过的大佬遇到的人事难道不是真的?
真的养不活自己么?哪怕想在大城市,买个小公寓找份工作,难道会养不活自己么?
没办法,他放不过自己。
这个社会的主流舆论也放不过他。
与同龄人甚至后辈的比较如虫蚁啮心,痛得他彻夜难眠。
归根到底,他觉得自己什么都没有。
再追本溯源,贫穷让他感觉自己无归路亦无来处,一无所有。
别说什么穷人也有出头的。穷人中最多的是认命的。
认命的所幸也活明白了,一辈子怎么过不是过。
穷,还不认命,运气再差一点,就能捏成一个齐泰磊

我一点都不同情他,也不感到唏嘘,只觉悲凉。也为那位副教授感到悲哀。
世事无常,放过自己也许才是一生的修行吧。
34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 20:00
作者:彭蠡渔夫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9624530/answer/318806699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个问题下有很多人认为导师和凶手之间有深仇大恨,但是我认为凶手的动机仍不明确。
凶手在2022年1月入学,但在迄今的一年半内就以一作发表了在Nano Lett和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上的两篇文章。这两个期刊的IF都在10以上,很难说凶手因为学业而焦虑。(反正我要是一年半发表两篇IF>10的一作文章我绝对不焦虑)
另外据我在UNC认识凶手的朋友说,凶手更可能是因为情感问题而发作。但是至于具体什么情感问题,我朋友也不是很清楚,只知道他和前女友有些纠葛(似乎是前女友缠着他)。
我认为凶手的动机和目的都不明确,不适合简单套用穷苦学生被无良导师压榨的模板,不如静观其变。
—————
更新
我去看了他发过的推文,他有几百个粉丝,77篇推文,一部分是自己做的美食,更多的是吐槽“自己工作是因为兴趣而不是为了向谁证明自己很努力”,还有一部分则是说他受到了组内其他成员的欺压和诋毁。他的英语很蹩脚,有太多的语法和拼写错误。由以上可得出一个基本形象,他有着很大的生活和科研热情,但是组内导师给他不小的压力,其他成员也可能对他的态度很差。然而他心里藏不住事,把自己的感受都在推特上直接说出来。我偶尔也发推特,但是关注的人很少所以也不怎么发,内容也不像他这么直接抒发内心感受。总之就是非常的惋惜,他这样的人可能就是某个时空的我,突然就在生活的重压下崩溃了。
35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 20:00
被害人的PhD导师发了Facebook文章
里面说被害人严在被害前发现了凶手齐有妄想症,跟学校申请让齐早点毕业。想让他情绪稳定点。
代入导师立场也挺恐怖的,自己刚拿到Tenure,还挣扎在离婚官司里,结果发现自己带的学生有精神分裂症迹象,想早点让学生毕业却直接被学生枪杀。
感觉怎么也逃不掉的样子


作者:Serena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9624530/answer/319000557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36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 20:01
听小道消息说他父母均于疫情期间离世,他都因故没回去,以本人个人经历看,可能他父母遗言就是你不要回来,读完博士再给我上坟,这就很唏嘘了啊……疫情期间很多人都有心理问题,而接连丧亲很多人都会撑不住。导师很大可能真是无妄之灾……
他导师的同学有很多出来说导师人不错,和他导师有接触过的学生也说人很亲切,并且他才来一年最多一年半就发了大文章,感觉没啥问题。
联想到这人2010年高考,2022年去北卡至少三十岁了,也没什么业界工作经历,目测之前还quit了一次。盲猜是上过新闻的天之骄子三十岁一事无成心态早就崩了,真要是热爱科研,不至于到这个地步,人过而立还在申博,大概率没家没口,这他导师都敢收留啊。
现实版农夫与蛇。


作者:知乎用户Hlfggb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9624530/answer/318776078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37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 20:01
作者:八云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9624530/answer/318875723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声叹息。
给沉浮在学术领域却又看不到前途的朋友们提供点建议吧。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呆在大学不是科研唯一的路。
重复一遍,呆在大学不是科研唯一的路。
一直着眼于学术领域的朋友们可能无法意识到这一点,其实真的喜欢科研的话,未必一定要呆在学术圈的。
科研这东西,只要有钱,有时间,在哪里做都一样。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从学术圈进入一家欧洲科技公司,工作时间朝九晚五,除了周末和公共节假日以外可能拥有长达八周的带薪假期。
以2022年为例,不在周末的公共假期7天,周末105天,40天带薪假期,共计152天休息天数。(工作天数213天,一年其实有小半年的时间在休假。)
这么多空余时间,如果真喜欢的话,完全可以用这些时间找大学中的熟人搞点项目。
但是因为在公司工作所以不能从项目中获取收益,文章能不能挂名也得看公司能不能批准,可不计收入的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还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只要有基本的科学素养,完全有能力将精力集中在自己喜欢的问题上。
反观一直呆在学术圈,几乎无可避免的要在死磕文章,大量的精力都在申请经费和修改文章中度过,放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上的时间屈指可数。
但若站在长远角度,一百年后谁还在乎文章发在哪,谁发了多少顶刊?真正可以留下的是那些原创性观点和解决了核心问题的方法。
对于长年在学术圈且看不到希望的朋友们,这里有《杨修之死》中的一段话:
‘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也。故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
38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 20:05
作者:知邮尚识2号机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9624530/answer/318765771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看了他的人生经历确实很唏嘘,农村孩子好不容易考出来。一个笑话说,对河南人而言小润出省,大润出国,他两个都做了。感觉他的性格是内向,腼腆且非常好胜的,不富裕的家境对性格洗礼和对做题家知识改变命运人生的坚持。有和自己学业一样优秀的兄弟,是鞭策也是压力。或许他兄弟已经就业进入社会,而且也因为名校背景现在状况很不错,对比自己仍在“念书”尚未转化满足成世俗认可例如高薪,好工作这种成功标准,心里多少变得急躁,所有希望都放在学术进展上,靠学术翻身。
实际上不论中国还是美国,对一个老实只会做题二十年的知识分子,没有思维的天崩地裂很难选择美式居合对导师开枪。所以我倾向猜,注意是猜,导师多少对他的极端有直接刺激。(但最后一切请以警方结论和当事人自述交代为准)。当然你说我这是受害者有罪论我也认了,因为近年来确实有些导师对自己手下研究生不当人搞旧式奴役+现代pua,维持了一种前现代主仆的畸形关系。有些不堪欺辱的学生确实精神崩溃选择飞身一跃,这样的新闻也不是一起两起。之前有评师网,知乎上也找得到一些海外学校问题导师的清单。
当然,对于和他类似情况已经不幸在一个不舒服火坑或者看不到前景或许遭遇再一个火星就可能点燃的其他年轻人,还是希望听句劝,尽量或者努力克制,不要有自毁的意图。毕竟二三十的年纪,人生还长,如果前面看起来真的很暗淡,哪怕选择撤退,年轻时候换个赛道也未尝不可。咱博士不读又如何,回国又如何,家庭或者他人看法又如何,沉没成本有时候也需要付出的。冲动,愤怒,再去同归于尽,自毁,毁人,让几个家庭一起沉浸悲痛甚至毁灭。爽快不过几秒,再用漫长的岁月深陷囹圄慢慢忏悔,怎么看都不合算。
39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 20:06
去泥哒耶:


要是国内不禁枪,好多导师都会被枪击,太压榨人了

40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 20:08
作者:Mr.Angry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9624530/answer/319042860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人的整个大环境和人都让人难以接受
如果说仅仅是这个学生不好
那么这个导师也在忙着跟自己老婆抢家产
而这个学生呢 分析这个学生的已经很多了
还有看客们 这些人岂不也是一种加害者 尤其是用歹毒的眼光评价学生的出身和经历的人 
讽刺他人社达
的人 自己岂不也是社达 在他们眼中出身不好经历曲折因此应该踩死
中国人整个群体令人感到费解
处在中国人群体中 你必须永远强势的把别人踩在脚下 如果稍有不慎 就会“经历不好”如果因此反抗 你的失败就会被拿出来供人取笑 
群体如此 群体中每个人都是如此 学生如此导师也如此 每一个人都要全力压迫弱者 而弱者没有机会反对 因为弱本身就是原罪 
这些社达的看客 本身也是想吃人肉包子 他们就是他们所讽刺的人 这个群体中成功的人是社达的人 失败的人是社达的人 围观的人还是社达的人
这样的群体已经没救了 这是一个自我正反馈的机制 因为社达胜利 然后社达排斥出了不够社达的人 然后污名化被排斥出的人社达 而因为社达胜利的人会被归因为不社达 因为胜利不能够被污名化 
自己和胜利者一样是社达的人 看客们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利用社达和胜利者站在一起 因此不能够污蔑社达的胜利者 反而污名化失败者社达 这顺便也是希望抑制其他人来让自己更容易利用社达手段获得胜利 
比如我看到有人在讲这个导师对科研有兴趣 所以成功 但跟老婆争家产的官司 也看得出不是个大气的人 
这个群体想想就恐怖 你必须无耻 无下限去争夺胜利排斥异己 只要你不停获得成功 你就永远高尚 只要一旦失败 就连道德也一起失去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4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