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75篇帖子。
(轉載知乎)逆向考研成風潮,名校生「向下兼容」是理性選擇還是現實妥協?
21樓 JosephHeinrich 2025-7-12 17:03

涉川:


看了一下提問者資料,青島大學材料碩士在讀。

總不能你考個雙非就說名校生逆向考研成風潮了吧。

現階段考研雖然很卷,還是比高考考名校簡單多了,我還真沒見過幾個名校的考雙非的,調劑的也很少,都是某某新聞告訴我的,幾年前就報道逆向考研了,現在直接成風潮了??挺迷惑的,還是新聞會抓熱點。

我直說吧,985考雙非不如不上(有幾所除外,懂得都懂),不如選擇直接就業,除非家裡能安排蘿卜坑,要求你有碩士學位。


22樓 JosephHeinrich 2025-7-12 17:03

母儀天下賈南風:


名校生逆向考研是罕見情況,但不是完全不成氣候,就是逆向考研的主要場景。法碩非法學的逆向考研,基本上是進了天坑專業只能走的名校生抱有明確目標—衝著洗學歷換專業,拿考公准入資格去的。

23樓 JosephHeinrich 2025-7-12 17:04

歷史公正必然自由:


如果有人真的想深造,但是好學校的坑導師各種橫向pua的那種,不如雙非學校或者本校對自己好且真的能帶你出成果的老師,你選哪個?

當然能兼得更好,但是如果不能兼得的時候,選啥?

24樓 JosephHeinrich 2025-7-12 17:04

大相邦:


我們國家根本就不需要高端人才,我們就需要廉價勞動力。這些名校生過去兩個途徑,外企和官家的面子工程。現在他們內部人員崗位競爭激烈。所以面子工程早停了,外企也跑了。所以名校生要學會做廉價勞動力唄

25樓 JosephHeinrich 2025-7-12 17:04

Return3656:


逆向考研的肯定有,而且每年都有,並不是就最近幾年才有,但是說985學生扎堆報考未免有些過了。考研的基本都是向著高一級的院校或者至少平級的院校考,往下考的不能說沒有,只能說不多,還沒到達形成風潮的地步。媒體為了製造些新詞,賺點流量,不顧事實寫這種標題是不負責任的。


26樓 JosephHeinrich 2025-7-12 17:05

這難道不是考研製度的問題嗎?考研每個學校自主命題,還每個專業分方向招生,命題風格和參考書都不一樣,還所以學校同時考試,每次只能報一個學校,真把考研人逼到絕境,導致考研機會成本超高。要不想高考那樣全國統考,要不像國外那樣一次可以報多個學校。現在因為專碩是統一命題,熱度遠大於學碩。




作者:666666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890316909628605803/answer/189082573886689360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27樓 JosephHeinrich 2025-7-12 17:05

Doctor Zhang:


高考不乏很多考生超常發揮進入了理想的大學,同樣,也存在很多底子很好的考生進入了不怎麼體面的大學,考研又是一次智力與學習能力,以及運氣相互疊加的篩選,有些人沒有了運氣的加持,讀研向下兼容是不可避免了。


28樓 JosephHeinrich 2025-7-12 17:05

光滑學長:


當年我同學考研失敗,他家裡勸他調劑。他起初妥協了,也成功調劑到了一個冷門專業。結果他拿到通知書的那一刻,立馬就後悔了。最後他沒去報道,第二年重新考研上岸了!

同一個學校,從熱門專業到冷門專業都要後悔,更何況是【向下兼容】去雙非。這就相當於你一直在NBA打球,突然去了菲律賓打聯賽。而當你以後求職的時候,他們只會質疑你為什麼越走越低,而不會考慮你是否遇到了什麼困難!

對於名校生來說,哪怕是選擇考研二戰,也很難做出這種選擇。除非是他們規劃好了某個確定的道路,或者真的是無奈之舉!

而且,以名校生的學習能力來說,即便考一次不成,考兩次也很有機會。再不濟雙非之上也還有很多學校。

所以,題主說逆向考研成風潮,985扎堆報考雙非,在沒看到具體的數據之前,我是不敢相信的


29樓 JosephHeinrich 2025-7-12 17:06
作者:雨潤說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890316909628605803/answer/189324681964918396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我就是廣義上「向下兼容」的985名校

生。

名校生「向下兼容」往往不是主動的選擇,而是調劑過程中的理性選擇和現實妥協。

理想照進現實清華夢的開始

我小學二年級時跟隨父母到北京遊玩,從那時起,我就有了一個清華夢,並且通過一步步的努力,擁有了考入清華的實力,然而天不遂人願,高考時發揮失利成為了我當時認為的遺憾,我因此想通過考研來彌補這一「遺憾」,又報考了法學排名第一的人民大學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中國人民大學的考研競爭壓力無疑是非常大的,我當時考的還是法學裡最熱門競爭壓力最大的民商法學

,其實高二以來,我就能感覺到自己記憶力和學習能力的下降,本科期間弔兒郎當的學習狀態更是很難短時間內扭轉,而且我們上一級也只有一名同學通過考研上了人大,我能感覺到要在人大上岸非常之難,對於我幾乎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然而心底的那份驕傲使得我依然做出了衝擊人民大學的選擇,其實當時選擇中國政法大學

的話上岸的幾率會大很多,也更容易找研友,因為考中政的人很多。當然,現在看來,報考中政明顯性價比更高。

一根筋的選擇

985的保研

率比較高,當時,以我的能力,如果在法學院好好學習的話,保研不成問題,但我執着於舔舐高考帶來的傷痛,勵志不通過保研,而要通過考試去歷練自己。或者好好學習提高績點可以去倫敦政經等國外的學校,即使我當時的績點也可以去倫敦大學等,但當時一根筋,沒給自己準備第二條路。


名校生的驕傲同學的選擇

我高中同學有個考上了清華,她的原話是中國人民大學讀研她都不想去,她在清華應該是後幾名,因為聽同學說清華只要不是後幾名都能保研。她到現在還沒有考上研,但依然沒有選擇清華之外的學校。其實,如果不打算讀博的話我是認同她的選擇的,不要讓自己的學校價值降低,但考研從清華到人民大學學法學的話還是很推薦的。

我的選擇

當時還是有科研夢的,因此選擇要不要調劑時問過我本科導師的意見,他說碩士學校沒有那麼重要,以後找一個好的博士學校就讀就行,因此我便順着自己的心愿,找了一所坐落於上海市區的雙非學校

,當時想的是實習、生活都方便,可以看看一線城市的繁華。後來,讀碩士期間發現自己並不適合搞科研,這就是後話了。

對逆向考研的理性分析何時推薦逆向考研

所謂逆向考研,比如我們學校是985院校的普通檔,可能考華東政法大學在某些同學眼中就是逆向考研,但其實華東政法大學作為傳統的五院四系

,雖然是雙非院校,但是基於其在上海的認可度,其報考的性價比其實是非常高的。這時如果你不想有過高的競爭壓力,未來又打算在上海地區就業的話,我們推薦逆向考研。類似的學校還有西南政法等。這是法學專業,其他專業可參照經驗自行篩選學校。

何時選擇逆向考研

當你有讀博的打算,並且經過跟老師的暢聊、通過寫本科畢業論文的感受等渠道確定自己有讀博的潛質,只能選擇調劑時(沒有出國的預算、沒有高的分數),可以調劑雙非院校,但一定要慎重。總體上,不推薦名校學生降低自己的院校檔次。

30樓 JosephHeinrich 2025-7-12 17:06

Terrell:


學校越差科研項目越少,基本沒有什麼鍛煉的機會,自費科研都很正常,逆向考研純粹是浪費時間,不僅能力不會有什麼成長,簡歷也搞壞了。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