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雨潤說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890316909628605803/answer/189324681964918396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我就是廣義上「向下兼容」的985名校
生。
名校生「向下兼容」往往不是主動的選擇,而是調劑過程中的理性選擇和現實妥協。
理想照進現實清華夢的開始
我小學二年級時跟隨父母到北京遊玩,從那時起,我就有了一個清華夢,並且通過一步步的努力,擁有了考入清華的實力,然而天不遂人願,高考時發揮失利成為了我當時認為的遺憾,我因此想通過考研來彌補這一「遺憾」,又報考了法學排名第一的人民大學
。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中國人民大學的考研競爭壓力無疑是非常大的,我當時考的還是法學裡最熱門競爭壓力最大的民商法學
,其實高二以來,我就能感覺到自己記憶力和學習能力的下降,本科期間弔兒郎當的學習狀態更是很難短時間內扭轉,而且我們上一級也只有一名同學通過考研上了人大,我能感覺到要在人大上岸非常之難,對於我幾乎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然而心底的那份驕傲使得我依然做出了衝擊人民大學的選擇,其實當時選擇中國政法大學
的話上岸的幾率會大很多,也更容易找研友,因為考中政的人很多。當然,現在看來,報考中政明顯性價比更高。
一根筋的選擇
985的保研
率比較高,當時,以我的能力,如果在法學院好好學習的話,保研不成問題,但我執着於舔舐高考帶來的傷痛,勵志不通過保研,而要通過考試去歷練自己。或者好好學習提高績點可以去倫敦政經等國外的學校,即使我當時的績點也可以去倫敦大學等,但當時一根筋,沒給自己準備第二條路。

名校生的驕傲同學的選擇
我高中同學有個考上了清華,她的原話是中國人民大學讀研她都不想去,她在清華應該是後幾名,因為聽同學說清華只要不是後幾名都能保研。她到現在還沒有考上研,但依然沒有選擇清華之外的學校。其實,如果不打算讀博的話我是認同她的選擇的,不要讓自己的學校價值降低,但考研從清華到人民大學學法學的話還是很推薦的。
我的選擇
當時還是有科研夢的,因此選擇要不要調劑時問過我本科導師的意見,他說碩士學校沒有那麼重要,以後找一個好的博士學校就讀就行,因此我便順着自己的心愿,找了一所坐落於上海市區的雙非學校
,當時想的是實習、生活都方便,可以看看一線城市的繁華。後來,讀碩士期間發現自己並不適合搞科研,這就是後話了。

對逆向考研的理性分析何時推薦逆向考研
所謂逆向考研,比如我們學校是985院校的普通檔,可能考華東政法大學在某些同學眼中就是逆向考研,但其實華東政法大學作為傳統的五院四系
,雖然是雙非院校,但是基於其在上海的認可度,其報考的性價比其實是非常高的。這時如果你不想有過高的競爭壓力,未來又打算在上海地區就業的話,我們推薦逆向考研。類似的學校還有西南政法等。這是法學專業,其他專業可參照經驗自行篩選學校。
何時選擇逆向考研
當你有讀博的打算,並且經過跟老師的暢聊、通過寫本科畢業論文的感受等渠道確定自己有讀博的潛質,只能選擇調劑時(沒有出國的預算、沒有高的分數),可以調劑雙非院校,但一定要慎重。總體上,不推薦名校學生降低自己的院校檔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