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雨润说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890316909628605803/answer/189324681964918396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就是广义上“向下兼容”的985名校
生。
名校生“向下兼容”往往不是主动的选择,而是调剂过程中的理性选择和现实妥协。
理想照进现实清华梦的开始
我小学二年级时跟随父母到北京游玩,从那时起,我就有了一个清华梦,并且通过一步步的努力,拥有了考入清华的实力,然而天不遂人愿,高考时发挥失利成为了我当时认为的遗憾,我因此想通过考研来弥补这一“遗憾”,又报考了法学排名第一的人民大学
。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中国人民大学的考研竞争压力无疑是非常大的,我当时考的还是法学里最热门竞争压力最大的民商法学
,其实高二以来,我就能感觉到自己记忆力和学习能力的下降,本科期间吊儿郎当的学习状态更是很难短时间内扭转,而且我们上一级也只有一名同学通过考研上了人大,我能感觉到要在人大上岸非常之难,对于我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心底的那份骄傲使得我依然做出了冲击人民大学的选择,其实当时选择中国政法大学
的话上岸的几率会大很多,也更容易找研友,因为考中政的人很多。当然,现在看来,报考中政明显性价比更高。
一根筋的选择
985的保研
率比较高,当时,以我的能力,如果在法学院好好学习的话,保研不成问题,但我执着于舔舐高考带来的伤痛,励志不通过保研,而要通过考试去历练自己。或者好好学习提高绩点可以去伦敦政经等国外的学校,即使我当时的绩点也可以去伦敦大学等,但当时一根筋,没给自己准备第二条路。

名校生的骄傲同学的选择
我高中同学有个考上了清华,她的原话是中国人民大学读研她都不想去,她在清华应该是后几名,因为听同学说清华只要不是后几名都能保研。她到现在还没有考上研,但依然没有选择清华之外的学校。其实,如果不打算读博的话我是认同她的选择的,不要让自己的学校价值降低,但考研从清华到人民大学学法学的话还是很推荐的。
我的选择
当时还是有科研梦的,因此选择要不要调剂时问过我本科导师的意见,他说硕士学校没有那么重要,以后找一个好的博士学校就读就行,因此我便顺着自己的心愿,找了一所坐落于上海市区的双非学校
,当时想的是实习、生活都方便,可以看看一线城市的繁华。后来,读硕士期间发现自己并不适合搞科研,这就是后话了。

对逆向考研的理性分析何时推荐逆向考研
所谓逆向考研,比如我们学校是985院校的普通档,可能考华东政法大学在某些同学眼中就是逆向考研,但其实华东政法大学作为传统的五院四系
,虽然是双非院校,但是基于其在上海的认可度,其报考的性价比其实是非常高的。这时如果你不想有过高的竞争压力,未来又打算在上海地区就业的话,我们推荐逆向考研。类似的学校还有西南政法等。这是法学专业,其他专业可参照经验自行筛选学校。
何时选择逆向考研
当你有读博的打算,并且经过跟老师的畅聊、通过写本科毕业论文的感受等渠道确定自己有读博的潜质,只能选择调剂时(没有出国的预算、没有高的分数),可以调剂双非院校,但一定要慎重。总体上,不推荐名校学生降低自己的院校档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