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75篇帖子。
(转载知乎)逆向考研成风潮,名校生“向下兼容”是理性选择还是现实妥协?
21樓 JosephHeinrich 2025-7-12 17:03

涉川:


看了一下提问者资料,青岛大学材料硕士在读。

总不能你考个双非就说名校生逆向考研成风潮了吧。

现阶段考研虽然很卷,还是比高考考名校简单多了,我还真没见过几个名校的考双非的,调剂的也很少,都是某某新闻告诉我的,几年前就报道逆向考研了,现在直接成风潮了??挺迷惑的,还是新闻会抓热点。

我直说吧,985考双非不如不上(有几所除外,懂得都懂),不如选择直接就业,除非家里能安排萝卜坑,要求你有硕士学位。


22樓 JosephHeinrich 2025-7-12 17:03

母仪天下贾南风:


名校生逆向考研是罕见情况,但不是完全不成气候,就是逆向考研的主要场景。法硕非法学的逆向考研,基本上是进了天坑专业只能走的名校生抱有明确目标—冲着洗学历换专业,拿考公准入资格去的。

23樓 JosephHeinrich 2025-7-12 17:04

历史公正必然自由:


如果有人真的想深造,但是好学校的坑导师各种横向pua的那种,不如双非学校或者本校对自己好且真的能带你出成果的老师,你选哪个?

当然能兼得更好,但是如果不能兼得的时候,选啥?

24樓 JosephHeinrich 2025-7-12 17:04

大相邦:


我们国家根本就不需要高端人才,我们就需要廉价劳动力。这些名校生过去两个途径,外企和官家的面子工程。现在他们内部人员岗位竞争激烈。所以面子工程早停了,外企也跑了。所以名校生要学会做廉价劳动力呗

25樓 JosephHeinrich 2025-7-12 17:04

Return3656:


逆向考研的肯定有,而且每年都有,并不是就最近几年才有,但是说985学生扎堆报考未免有些过了。考研的基本都是向着高一级的院校或者至少平级的院校考,往下考的不能说没有,只能说不多,还没到达形成风潮的地步。媒体为了制造些新词,赚点流量,不顾事实写这种标题是不负责任的。


26樓 JosephHeinrich 2025-7-12 17:05

这难道不是考研制度的问题吗?考研每个学校自主命题,还每个专业分方向招生,命题风格和参考书都不一样,还所以学校同时考试,每次只能报一个学校,真把考研人逼到绝境,导致考研机会成本超高。要不想高考那样全国统考,要不像国外那样一次可以报多个学校。现在因为专硕是统一命题,热度远大于学硕。




作者:666666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890316909628605803/answer/189082573886689360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27樓 JosephHeinrich 2025-7-12 17:05

Doctor Zhang:


高考不乏很多考生超常发挥进入了理想的大学,同样,也存在很多底子很好的考生进入了不怎么体面的大学,考研又是一次智力与学习能力,以及运气相互叠加的筛选,有些人没有了运气的加持,读研向下兼容是不可避免了。


28樓 JosephHeinrich 2025-7-12 17:05

光滑学长:


当年我同学考研失败,他家里劝他调剂。他起初妥协了,也成功调剂到了一个冷门专业。结果他拿到通知书的那一刻,立马就后悔了。最后他没去报道,第二年重新考研上岸了!

同一个学校,从热门专业到冷门专业都要后悔,更何况是【向下兼容】去双非。这就相当于你一直在NBA打球,突然去了菲律宾打联赛。而当你以后求职的时候,他们只会质疑你为什么越走越低,而不会考虑你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

对于名校生来说,哪怕是选择考研二战,也很难做出这种选择。除非是他们规划好了某个确定的道路,或者真的是无奈之举!

而且,以名校生的学习能力来说,即便考一次不成,考两次也很有机会。再不济双非之上也还有很多学校。

所以,题主说逆向考研成风潮,985扎堆报考双非,在没看到具体的数据之前,我是不敢相信的


29樓 JosephHeinrich 2025-7-12 17:06
作者:雨润说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890316909628605803/answer/189324681964918396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就是广义上“向下兼容”的985名校

生。

名校生“向下兼容”往往不是主动的选择,而是调剂过程中的理性选择和现实妥协。

理想照进现实清华梦的开始

我小学二年级时跟随父母到北京游玩,从那时起,我就有了一个清华梦,并且通过一步步的努力,拥有了考入清华的实力,然而天不遂人愿,高考时发挥失利成为了我当时认为的遗憾,我因此想通过考研来弥补这一“遗憾”,又报考了法学排名第一的人民大学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中国人民大学的考研竞争压力无疑是非常大的,我当时考的还是法学里最热门竞争压力最大的民商法学

,其实高二以来,我就能感觉到自己记忆力和学习能力的下降,本科期间吊儿郎当的学习状态更是很难短时间内扭转,而且我们上一级也只有一名同学通过考研上了人大,我能感觉到要在人大上岸非常之难,对于我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心底的那份骄傲使得我依然做出了冲击人民大学的选择,其实当时选择中国政法大学

的话上岸的几率会大很多,也更容易找研友,因为考中政的人很多。当然,现在看来,报考中政明显性价比更高。

一根筋的选择

985的保研

率比较高,当时,以我的能力,如果在法学院好好学习的话,保研不成问题,但我执着于舔舐高考带来的伤痛,励志不通过保研,而要通过考试去历练自己。或者好好学习提高绩点可以去伦敦政经等国外的学校,即使我当时的绩点也可以去伦敦大学等,但当时一根筋,没给自己准备第二条路。


名校生的骄傲同学的选择

我高中同学有个考上了清华,她的原话是中国人民大学读研她都不想去,她在清华应该是后几名,因为听同学说清华只要不是后几名都能保研。她到现在还没有考上研,但依然没有选择清华之外的学校。其实,如果不打算读博的话我是认同她的选择的,不要让自己的学校价值降低,但考研从清华到人民大学学法学的话还是很推荐的。

我的选择

当时还是有科研梦的,因此选择要不要调剂时问过我本科导师的意见,他说硕士学校没有那么重要,以后找一个好的博士学校就读就行,因此我便顺着自己的心愿,找了一所坐落于上海市区的双非学校

,当时想的是实习、生活都方便,可以看看一线城市的繁华。后来,读硕士期间发现自己并不适合搞科研,这就是后话了。

对逆向考研的理性分析何时推荐逆向考研

所谓逆向考研,比如我们学校是985院校的普通档,可能考华东政法大学在某些同学眼中就是逆向考研,但其实华东政法大学作为传统的五院四系

,虽然是双非院校,但是基于其在上海的认可度,其报考的性价比其实是非常高的。这时如果你不想有过高的竞争压力,未来又打算在上海地区就业的话,我们推荐逆向考研。类似的学校还有西南政法等。这是法学专业,其他专业可参照经验自行筛选学校。

何时选择逆向考研

当你有读博的打算,并且经过跟老师的畅聊、通过写本科毕业论文的感受等渠道确定自己有读博的潜质,只能选择调剂时(没有出国的预算、没有高的分数),可以调剂双非院校,但一定要慎重。总体上,不推荐名校学生降低自己的院校档次。

30樓 JosephHeinrich 2025-7-12 17:06

Terrell:


学校越差科研项目越少,基本没有什么锻炼的机会,自费科研都很正常,逆向考研纯粹是浪费时间,不仅能力不会有什么成长,简历也搞坏了。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共享創意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