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老二:
題主問的應該是「hell(地獄)朝鮮」這一用語。
這一用語最初只是用來貶低朝鮮王朝(尤其是末期),後逐漸引申為貶低整個韓國,類似於早年國內某些人群常說的「後清」。
而使用這種用語的情況分兩種:
一類是由於韓國雖然已經進入了現代社會,軍事獨裁時代的餘毒尚未完全清除,社會上仍然存在許多不公不正現象,面對諸多社會問題進行批判的態度。
另一類則是一味媚日的「恨國黨」論調。
這一用語的主要流行時期是朴槿惠政府時期,當時正值保守黨當政,更親近大企業大財閥。因此,自進步黨的文在寅當政之後,尤其是日韓貿易紛爭導致民族主義高漲後,這一用語逐漸趨於消亡。但這並不意味著韓國社會的問題消失了,經濟衰退、性別對立等問題甚至變得更加嚴重。對此,「不曾體驗過的(全新)國家」等新用詞取代了原本的「地獄朝鮮」。該用語原本是文在寅就任總統時提過的話,原含義是要把打造一個全新的韓國社會,但由於一些社會問題的惡化,反而被網民們用來反諷,意為從未經歷過如此糟糕的國家。
然而,尹錫悅政府上台之後,各類社會問題進一步惡化,「地獄朝鮮」這一詞又被重新拾取。
那麼,在韓國人看來,韓國社會到底存在哪些問題呢?
(以下內容為概括性的搬運,原內容過多搬不過來)
1.教育
應試教育之下內卷問題嚴重,學生權益、教師權益等得不到保障和尊重,校園暴力問題得不到很好的解決。
2.偏見與歧視
低學歷者歧視、外國人歧視、弱勢群體歧視、仇富、盲目排外等現象。
3.人際關係方面
包括強制加班、對於青年階層附加過多義務、對於性別的刻板印象、集體主義(不尊重個人權益)、威權主義、過於講輩分(軍隊、企業、學校等組織里前輩欺凌後輩)等問題。
3.人權方面
過於要求毅力、精神力,對暴力寬容,勞動者權益得不到保障(世界勞動權益指數常年處於最低一檔),軍人權益得不到保障,殘疾人權益得不到保障等。
4.社會矛盾
地域矛盾、性別矛盾、年齡層之間的矛盾、政治極端主義等等。
5.犯罪問題
主要為詐騙問題和毒品問題。
6.網際網路方面
一是網路上存在消極、極端、歧視、排外論調,二是曾經的網路實名制導致個人信息安全得不到保障,且政府試圖加強網際網路管控。
7.國家危機
人口過於集中在首爾地區、低生育高齡化嚴重、高自殺率、國家安保危機(附近缺少強有力的盟友,周圍都是潛在敵對國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