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南極鲶魚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689195/answer/359943688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很簡單,微笑曲線裡面,中間的製造加工是附加值最低的環節,發達國家普遍是靠後端的服務和前端的研發來獲得高端附加值。
所以,很簡單,中低端製造業佔比高其實是對於產業升級的一個掣肘和阻礙。
工業佔比高並不是一個多麼值得炫耀和稱讚的標誌,但是作為一個資源相對匱乏的人口超級大國,其實撐起中等收入都已經不容易,以及處於四鄰為敵的惡劣的地緣政治環境,為了保障國防安全和經濟穩定,保持較高的工業比重是必要的。

三產來看,第三產業相比第二產業也是更加高級的產業形態。
看工業附加值佔比最高的前15名國家,沒有一個發達國家。卡塔爾、汶萊、伊拉克、阿聯酋、沙特和巴林這些產油國是高收入國家,但是不算髮達國家。工業增加值最高的國家裡面不乏剛果(金)、加蓬這些非洲國家。可見,工業附加值高根本不算髮達國家的標誌。

二級產業佔比高本身就不是發達國家的特點,而是發展中國家的特點。

發達國家裡面本來就沒有幾個工業實力強大的。英國、美國的工業佔比都極低,且工業佔比不斷下降。
國內一種思維,認為實際上發達國家只有德國和日本這種工業製造強國,其實目前發達國家主要是消費國和資源國(加拿大、澳洲)為主,發達國家的工業在上個世紀的全球化初始就逐漸轉移給了發展中國家(東南亞、印度、墨西哥和中國)。
為什麼我們強調發展工業和工業重要性,因為我國人均資源的匱乏——水資源、森林資源、耕地面積、糧食產量、土地資源、礦產資源、傳統能源都是如此,從比較優勢來講,我國的人口是優勢資源,因此要優先發展製造業。
亞洲四小龍裡面的產業轉移,燕陣理論已經說明白了,靠低端製造業變為發達國家/地區的極少數——台灣省和韓國。特點都是資源匱乏的外向型小型開放經濟體,通過參與發達國家產業鏈的少數高端製造環節足夠讓人民過上入門級的發達國家生活。
亞洲剩下三個發達經濟體——港澳和新加坡,那就更加特殊了。
所以,中國這麼大的人口體量和人均資源相對匱乏的國情,能夠借鑒的就是韓國和台灣,但是也只有少數沿海地區具備其靠近主航道、優良港口的優勢。廣大中西部腹地則很難借鑒,靠龐大規模大轉移支付來分享經濟發展成果。
安全穩定的外部環境,國防壓力低,人均資源充足這些才是一些發達國家的普遍特點,基本上靠天吃飯,從發展中經濟體躍升到發達經濟體的全球不超過5個,而且都是人口小於5000萬的中小型經濟體。

<img src="https://picx.zhimg.com/50/v2-8ef4a1bc65405bbbd837871f463e5aa4_720w.jpg?source=1def8aca"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171" data-rawheight="159" data-original-token="v2-8ef4a1bc65405bbbd837871f463e5aa4"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1.zhimg.com/50/v2-8ef4a1bc65405bbbd837871f463e5aa4_720w.jpg?source=1def8aca"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71"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8ef4a1bc65405bbbd837871f463e5aa4_r.jpg?source=1def8ac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