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瑞珽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7271298/answer/336397115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如果說科研不國際化,至少在經濟學這個不是事實。經濟學專業參考Yasuda List。
這個榜單首先列出了以下期刊
一流誌:各分野のトップジャーナルなど、以下の36誌を選びました。
総合誌系(3):EJ, IER, JEEA (2004年以前までのEER)
実証(総合誌)系(4):AEJ: Applied, J Buss & Econ Stat, J Human Res, REStat
理論系(5):AEJ: Micro, J Econometrics, JET, QE, TE
マクロ系(5):AEJ: Macro, J Econ Growth, JMCB, J Monetary Econ, REDyn
応用系(7):AEJ: Policy, J Dev Econ, J Intl Econ, J Labor Econ, J Pub Econ, J Urban Econ, RAND
學際系(7):GEB, JAERE (New!), J Econ History, J Finance, J Fin Econ, J Law&Econ, JLEO, J Health Econ
隣接分野(5):Ann Stat, JASA, Manage Sci, Market Sci, RFStud New!
五大誌:経済學を代表する5つのジャーナル ー AER, Econometrica, JPE, QJE, REStud ー に論文を掲載していればチェックします。
AER: Insightについては五大誌、AER: Papers and Proceedingsは一流誌としてカウントします。
五大刊一篇,其他刊兩篇的學者就可以上Yasuda List。目前達到這個要求的,全日本各大高校一共有240人。理論和實證各半
這個榜單應該比上財list的B以上要稍微嚴格一些,但似乎又比A稍微寬泛了些。不知道經濟學的同行們怎麼看這個榜單。而且
除了東大以外,即使是京都大學一橋大學,老師們發表的方差也很大。
做個類比,在中國的話你很難想像內蒙古的一所二三本或者民辦大學的老師會發兩篇JIE。
但是北海道札幌郊區的私立大學裡就有老師發表過兩篇JIE。
如果把這240位學者放在一兩個大學又會是怎樣。但日本高校它實行的是「講座制」,比如A大學宏觀經濟學講座,只需要一位正教授或者副教授就足夠了,他不會再招一位的宏觀經濟學的老師。所以經常出現某個不知名的大學裡 突然冒出一個發表巨好的老師。
日本的問題在於留學生數量和外籍教師比例,首先從官方語言上看,本身這個國家就不如新加坡或者香港那麼開放。另外他們財政確實是窮沒辦法盲目增加留學生數量。另外國際化本身更應該是制度、教學內容的國際化,而不是學生比例這種的國際化。
科研經費的話JSPS的錢,對人文社科來說的話肯定是足夠用的。但對理工科來說確實是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