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09篇帖子。
(轉載知乎)如何看待最近三年,日本GDP增長了負18%?
21樓 JosephHeinrich 2025-1-27 20:37

你好李鑫:


拿別的數據沒意義,按照美元計算,日本GDP就是負增長了,GDP總量就是縮水了。而且我認為按照美元計算就是合理,美元就是通用貨幣,沒啥可說的。。中國也應該按照美元計算。

22樓 JosephHeinrich 2025-1-27 20:37

乳酪:


本文為一位投資小白,不接受任何反駁,且不點名某些知名品客答主。請有關人士繞道。本文完全不客觀、不中立的評價日本經濟形勢,不認同請繞道。

一、美元高息下的非美貨幣弱勢無可避免

實際上本問題聲稱「GDP下降18%」是以美元計價的GDP,屬明顯的誘導性、誤導性問題,高贊答主也指出了這一點。世界主要經濟體,包括我國衡量GDP增長均為本幣計價,以排除外匯市場波動的影響。

2021年來,以本幣計價的日本GDP均為顯著增長,2023年以本幣計價的GDP增速,日本甚至位於亞洲前列。該國也基本構建了通脹-收入增長的正循環,故開始加息考慮緊縮財政、調控匯市。美元2022年加息周期以來美元-非美貨幣利差持續擴大,且基本無外匯管制的情況下,非美貨幣承壓(包含歐元、日元、瑞士法郎、英鎊等)屬正常現象。某些國家對普通居民也實行嚴厲的外匯管制,且離岸貨幣也高度控盤,基本無參考依據。

注意:外匯交易價格的決定因素不只有一個,決定因素也有強弱之分。本人認為利差擴大、外匯流動自由為最大影響因素。大體量資本(如各種國際金融投資機構)的流動和多空槓桿交易一般被認為是外匯市場的最大定價力量。對主要經濟體而言,少數特定產品的購買力基本和外匯市場交易價格無關。且目前在沒有(甚至不嚴格地有)關稅壁壘的情況下,容易流通的標準化工業品(如蘋果手機)在全球的定價基本一致。

二、極少數低價值商品價格短期變動的偏頗性

部分答主聲稱日本極少數商品價格近來出現明顯上漲(主要指菜價、米價等),以作為GDP下降的依據。首先,溫和通脹有利於發展經濟、消化債務屬於經濟學常識,日本的實際收入亦在上升;其次,日本2024年12月的總體CPI為3.6%,核心CPI(扣除生鮮食品和能源)為3.0%,總體通貨膨脹水平屬於可控範圍,有利於發展經濟。

生鮮食品價格、大米價格取決於各種可控和不可控因素,基本無法用GDP增減來衡量;對於主要的工業已開發國家和工業基礎較好的發展中國家而言,第一產業的價值在GDP中佔比非常低,無法作為衡量GDP的依據。絕大多數居民最大的生活成本是住房,房地產價格(日本也應計入房產稅)應佔總生活成本的50%甚至75%權重,且還需考慮到銀行貸款利息很可能多於本金。日本的大米自給率至今仍基本保持在100%,農業從業人口佔比低。另外,人口減少的情況下,更不存在所謂馬爾薩斯陷阱的說法。我建議華僑、留學生別拿這個談經濟金融而是去罵農協,我跟你們一起罵。

三、部分工業產品受到新興市場國家競爭,但日本仍有優勢

該國第二產業確實存在過於依靠單一產業鏈支柱等明顯問題。部分答主稱汽車行業占日本第二產業約40%,由於日本在新能源汽車行業逐步受到新興市場國家的競爭,因此燃油汽車行業未來可能會出現衰退。然而,傳統燃油汽車對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仍是剛需,即使是插電混動車也面臨維護問題;如果面臨市場競爭,也完全可以考慮通過降價、或者提升產品力來維持銷量(豐田在某些發展中國家加價,減配的日子一去不返了)。豐田汽車仍是2024年利潤最高的汽車製造商。在產品性能、價格、品牌、市場匹配度等綜合具有競爭力的情況下,汽車產品不會出現滯銷。此外,豐田、本田等知名汽車企業仍在增加研發投入,未來有進一步提升產品競爭力的可能。

此外,需考慮存量市場和增量市場的差異。發展中國家汽車普及率遠低於已開發國家,因此大多數消費者急於購置新增的「第一輛車」,可能帶來較高的汽車銷量。對於大多數已開發國家市場而言,汽車以置換需求為主,甚至汽車存量也由於公共運輸的發達而逐漸減少。

另外,日本目前也投放政策積極推動其它第二產業的發展,如半導體目前世界領先。智能經濟、自動化機床、綠色能源、電子零部件製造業也有可取之處,未來可能實現融合發展。生物醫藥行業可能是老齡化時代該國較大的增長潛力,日本的生物醫藥產業基本屬於第一梯隊,有政策支持、有產業集聚、有研發能力,否則不會帶來世界前列的預期壽命。

日本老齡化嚴重,很可能拖累該國經濟和社會福利。個人認為,「銀髮經濟」基本屬於偽命題,中老年人群基本秉持保守主義立場,不利於產業革命;消費和產業資金流向生活必需品、醫療、養老、殯葬行業轉移的趨勢明顯。但由於日本的出生率尚可,其它一些國家的老齡化會比日本更為悲觀。

四、日本擁有一些特有的經濟增長點,但可能不足以維持長期中高速增長

地理位置:日本位於太平洋主要航道中轉點,貨輪航線熱度地圖基本將日本包圍,跨太平洋的貨輪、民航航班基本均需在日本(韓國也可)中轉或停靠。事實上,日本的兩大客運航司——日航(JAL)和全日空(ANA)的主要利潤支柱就是跨越太平洋的民航客運航線。儘管太平洋航線的商業價值略遜於西亞航線和大西洋航線,仍可視為世界範圍的主要交通樞紐。此外,日本位於東亞,緊依佔據世界一半人口的大市場。

文旅產業:事實上僅憑文旅產業的價值很難足以維繫1億人口的已開發國家。不過日本的文旅開發仍有巨大的潛在市場,旅遊服務水準亦具有先進性,特別是中國等鄰近大體量國家發展,帶來出境旅遊需求的集中爆發更是如此。此外,日本的文旅資源一般具有較高的附加值,如動漫文化、遊戲文化等,能帶動的上下游消費不可計量。

教育資源:日本只有1億人口,且人口數量仍不斷減少,出生率亦低迷。但日本具有極其豐富的高等教育資源,國公立大學大多知名,其它大學更是不計其數;東京大學、京都大學等高校在軟科、QS等權威排名上均位居前列(關於QS的公信力爭議問題,QS排名主要偏袒英系高校,對亞洲高校基本無偏袒甚至略有貶低)。此外對於碩博留學生而言,日本擁有不少世界上絕無僅有的細分領域研究團隊。

內部需求拉動:日本是否有資格稱為「消費型經濟體」請自行考慮,GDP的三駕馬車是投資、消費、出口。儘管該國近期內需疲軟,但消費佔GDP比重仍高達50%以上。有些人認為,建設消費市場需要進口部分基礎資源和商品,我的評價是世界所有國家和地區都對外依賴,藉助交易方可達成互利。

產業國際化:日資企業已控股不少第三世界國家的許多產業,因此成功實現了產業國際化,典型的特徵是日本的GNP略高於GDP。

城市國家:日本具有世界上最大的一系列都市圈,城市化率超過95%,部分地區具有城市國家的特徵,城市繁榮有利於各類資金金融、生產要素、工商業集聚。

本文為一位投資小白,接受友善討論但不接受任何反駁,且不點名某些知名品.客答主。我潛水這麼久都認識你們,不用和你們辯論,請有關人士自行繞道。本文完全不客觀、不中立的評價日本經濟形勢,不認同的請繞道。


23樓 JosephHeinrich 2025-1-27 20:37

咱乎有個問題:「恩格爾係數適用於中國嗎」,裡面有幾千個嘲諷「中國人不知天高地厚」的回答。

但是在「日本gdp」相關的問題下,我們可以看到:gdp已經不適用於日本了,已經遠遠無法描繪日本目前那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了。

要不怎麼說日本是績效之神呢,績效指標都得為日本量身定做。

我覺得這就是一種自信.jpg



作者:給隱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9895934236/answer/8783230987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24樓 JosephHeinrich 2025-1-27 20:37

大山:


高新科技和產業均沒有,傳統產業又不斷萎縮,出現貿易逆差和GDP下降不正常嗎

25樓 JosephHeinrich 2025-1-27 20:37

日本一個絕無半點未來的地方,我不知道這幫人哪來的勇氣吹。

我就不說日本什麼產業頹廢,科技凋零的現狀了。

我就按大殖子所說的中國經濟崩潰了,日本經濟起來了,你猜猜那時候中國最有可能的動武方向是哪裡?

日本橫豎都是死,結局早就註定了,就像棋盤上的被圍起來的死子,看著還沒死,但死的結局已經註定了



作者:長風破浪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9895934236/answer/8780703066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26樓 JosephHeinrich 2025-1-27 20:38
作者:科技龍頭茅台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9895934236/answer/8778498243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gdp是沒什麼用的,而且這是美元計價的gdp,更不能反映日本的實際經濟狀況。

你覺得日本經濟不好,我覺得它還不錯。

gdp好不好,只取決於這個國家統計局強不強。

台北市人均gdp和香港差不多,但是工資大幅低於香港,無錫蘇州常州人均都比上海高,但工資不如上海,各個地方統計局能力有高低,不同地區gdp含金量不一樣,不能放在一起比較。

一個地方經濟好不好,只取決於一個維度的數據,就業和工資。

日本作為一個資產負債表衰退的國家,走出房地產破裂之後的泥潭確實很艱難。

失去的30年過去了,日本的經濟第一次有了恢復的跡象,實現這一些的核心就是安倍經濟學,簡單來講就是寬鬆貨幣和大幅貶值。

維持不切實際的高匯率毫無意義,貶值貨幣,讓工資匹配經濟水平,這樣就有機會實現充分就業。


日本失業率常年維持在2.5%,國際上充分就業標準是3%,日本比充分就業還充分就業。

每月勞動時間140.2小時,按22個工作日計算,每天工作6.4小時。

工資終於開始漲了,雖然漲的不多。

我並不認為日本經濟多麼強勁,日本是剛剛從一個大坑中跑出來,在固本培元。

但我認為它已經出坑了,畢竟30年房貸已經還完了。

日本經濟肯定不差,看看失業率,簡直是超級強勁,感受下體感的溫度,日本到處都是遊客,商店都是滿員,看看身邊統計學,越來越多的人去日本打工了。

b站上很多人發布了去日本打工的視頻,給戶晨風切片的那個小夥子就去日本了。

dy上也看到一些在日打工的,現在因為匯率貶值換成人民幣收入下降,有點鬱悶,但是因為日本工作機會比較多還是不願意回來。

我也不認為日本前途多麼光明,畢竟半導體、ai、電車這些新興行業,日本基本都沒有參與,發展空間不如韓國和台灣,但是日本憑藉發達的基礎設施,良好的治安,極低的失業率,人人安居樂業,依然是一個小確幸之地。

27樓 JosephHeinrich 2025-1-27 20:38

老何部隊:


關我屁事

28樓 JosephHeinrich 2025-1-27 20:42
作者:resonance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9895934236/answer/8726505533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很多人說物價飛漲,有的拿超市水果素菜來證明,其實沒啥意義,季節性產品的價格變動實在很正常,食品在日常消費中的佔比太低了,即便是食品,海鮮類產品就便宜的很,昨天買了兩條大分產的帶魚,1000多日元,三斤重的野生真鯛不到2000?



大米倒是實實在在漲了一點,然而我一家三口三個月才吃五公斤大米,實在是忽略不計了。

至於其他日用品,生活用品,奢侈品,那就更便宜了。大部分比上海便宜。

所以所謂物價飛漲壓根不成立。日本長期低增長,現在物價對比80年代其實都沒啥變化。

倒是打工收入漲挺多,我看到烤肉店打工廣告,時給都到1500了,還給車費,餐費。

出門玩就更便宜了,我下週開始住去立山滑雪場滑雪一周,門票纜車費全套裝備衣服租金一個人不到5000。世界一流的粉雪,簡直約等於不要錢。打高爾夫,18洞,人均不到1萬,還附早餐。。。。

29樓 JosephHeinrich 2025-1-27 20:42

起名很難啊啊啊:


還是我們好,今年又增長了5%,確定。

30樓 JosephHeinrich 2025-1-27 20:51

你們怎麼能看日本跌了百分之18,22年到23年中國可是跌了足足0.03!



作者:吃人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9895934236/answer/8712668989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共享創意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