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伊默书影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2023517/answer/217629601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国庆假期最后一天晚上,女儿一边补作业,爸爸一边给讲解错题,结果不一会儿就鸡飞狗跳了。
因为一个简单的概念孩子不理解,爸爸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讲,女儿抓耳挠腮怎么都理解不了,一遍又一遍重复错,爸爸终于忍不住爆发了。
虽然孩子最后终于搞懂了这个知识点,但爸爸发作的脾气带给孩子的消极情绪已然无法挽回。
如果你已为人父母,相信一定感同身受,在教养孩子这条路上,每位父母都在苦苦修行。虽然一再安慰自己不要打骂孩子,努力压制自己的脾气和情绪,可还是常常会被熊孩子一秒引爆破功。

父母想要做到始终如一地对孩子温和,真是太难了!
但也有例外,南阿拉巴马大学幼儿/儿童英语教育系双硕士、英国英语学校校长Grace郑婉瑜老师,在从事幼教20年间,面对孩子捣蛋闹脾气,她始终能够平和理智地跟孩子们说话,无论孩子们惹了多少麻烦,她永远都有方法突破孩子的心房轻松搞定。
在她的《用孩子的逻辑化解孩子的情绪》一书中,她就将自己与孩子们相处的经历写了下来,在各种精彩的情景教学中,我们会看到Grace老师是如何不用打骂,不用吼叫,通过一步一步引导,让调皮孩子自己变乖的。
如果你也是一位家长,那我建议你读一读这本书,只有真正了解了自己孩子的心理逻辑,才能在不影响孩子心理成长的前提下,优雅地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身教大于言传,教养也可以很优雅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的言行举止往往是孩子们学习模仿的榜样,我们在孩子面前说的每一句话,所做的每一个动作,都有可能成为孩子模仿的标准。
你看在有的视频中,一个不会翻身的小孩儿,在看到爸爸翻身几次之后很快就学会了翻身,父母飙几句脏话,孩子虽然不解其意,但也很快就能有样学样了。
Grace能够一直温和对待孩子,并不是因为她生来就温和优雅,而是受到导师的耳濡目染。无论孩子们惹了什么麻烦,导师都能不动怒,温和地跟孩子们交流。她对Grace也是如此,从来不会去责备或者一味地给与安慰,而是在了解了情况之后,指出问题并给与解决事情的方法,让Grace获益匪浅,从而学着导师的样子对待自己的学生。
别说孩子了,成人的言行都很容易受到自己身边人 潜移默化的影响,何况是模仿能力惊人的孩子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成长环境,身教远远大于言传,想要孩子优雅不发脾气,父母与其天天讲一堆大道理,不如先先从自身做起,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避免掉入孩子的情绪陷阱
如果没有足够的觉知,成人很对时候都会搞不清楚自己情绪的来源,而作为心智不成熟的孩子,对自己的情绪理解更是有限,自然无法正确处理自己的消极情绪了,因而常常爆发哭闹、生气。
如果父母因为孩子的哭闹而生气,那就掉进了孩子的情绪陷阱,不仅无法帮助孩子正视自己的情绪,还会导致类似的情绪一次又一次因为类似的事件引爆。如果处理不当,孩子还有可能失去安全感。
本书中就讲到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艾迪,原本很乖的她突然变得行动迟缓,还特别容易情绪化,在Grace老师的引导和查探之下发现,艾迪是因为怕黑,所以在每次换教室的时候就会情绪失控。
而艾迪怕黑的深层原因,竟然是艾迪每次犯错之后,爸爸都会将她一个人关在房间里,让艾迪失去了安全感。
艾迪是幼儿,她的这种恐惧情绪不会理解,但是她的爸爸在孩子犯错的时候自己也失去理智,让孩子在“小黑屋”里失去了安全,而他竟然也没有发觉,幸亏Grace老师介入,让艾迪的爸爸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作为家长,要学会敏锐捕捉孩子的消极情绪,并且挖掘出造成他们消极情绪的来源,并且学会引导孩子理解自己的情绪,用科学的方法走出负面情绪,同时也要避免自己也掉入孩子的情绪陷阱。

警惕那些不争不抢没情绪的孩子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乖巧懂事,可是孩子不争不抢不发脾气懂事早真的好吗?
一点都不好!而且这样的孩子很危险。因为每个心理健康的孩子都会有自己喜欢的和不喜欢的东西,也会有喜怒哀乐的情绪,都喜欢被夸奖,讨厌被批评,本能会去争取自己喜欢的东西,远离自己讨厌的东西。
如果你发现你的孩子不争不抢格外有礼貌,而且不怎么发脾气,相信我,他一定是压抑了自己的真实情感了,刚开始可能只是不懂表达,慢慢的可能就真的变成不想争取了,再接着就是没有动力,失去竞争能力。
这样的孩子特别需要父母和老师的引导帮助,将他们引向健康成长的正轨。

对于孩子的教育,是出于父母的爱,希望孩子成为更好的人。但这需要的不只是父母的信念,更需要有科学的,适合孩子身心成长阶段的方法。
如何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用孩子的逻辑来化解孩子的情绪:
首先,放低姿态,尊重孩子的信息承载量
因为生理的差距,我们常常以俯视、居高临下的态度和孩子进行沟通,这种姿态本身就缺乏对孩子的同理心。
要想让孩子真正知道你说的话很重要,那么不妨试试这些方法:
1、蹲下来,眼睛与他平视,既避免了压迫感,也抓住了他的注意力焦点
2、沟通时,在重点词汇上放大音量并带上手势以加深对孩子的印象
3、一次不要传达太多信息,孩子的接收力有限,不要传达超出他年龄的信息

其次,孩子情绪爆发时,先安抚情绪,再给出解决方法
在非暴力沟通的技巧中,批评、指责、评价都被认为是暴力沟通的词语,这不止在成人世界通用,孩子们也是一样需要被尊重的。
比起批评和责骂,或者放任不管,表达出你对他的理解更能让你掌控好局面。
给解决办法的时候,一定是要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孩子明白自己当下情绪的原因,以后该如何改善。
第三、让事情转个弯,提高孩子的接受度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不乐意做某些事情,只要我们稍微拐个弯就能够很好地解决。比如我家孩子不爱吃红烧肉,但是我给包的大肉饺子或者包子却特别爱吃,这是不是很有意思?

最后,如果实在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不妨先离开
人难免会有情绪失控的时候,如果能够自我控制好那还可以,如果实在控制不住,不妨先离开一会儿。
换个环境、换个空间有助于转换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变得冷静一些,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你的负面情绪影响到孩子。
我知道真正做到对孩子始终保持理智和温和是特别难的一件事,但我相信,真正爱孩子的父母,一定是愿意努力降低孩子的负面情绪造成的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