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39篇帖子。
(转载知乎)中国为什么有日本人学校?
21楼 JosephHeinrich 2024-7-13 22:12
流浪的兔子先生:


其实不只有日本人学校,韩国人学校也有,还有很多只招收外国籍的国际学校,针对的是在华工作的外国人子女。这个是国家政策,外国人子女如果父母都是外国人是不能上国内的公立学校

22楼 JosephHeinrich 2024-7-13 22:12
作者:之乎者也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5591934/answer/352356085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改革开放,大量外资以及外企人员进入中国,一般发达国家尽量不让夫妻异地分居,那样会造成很严重的社会问题。
两口子都在一起,自然孩子也要过来,这些孩子的教育就是个大问题。
可以说,一个民族最重要的就是教育,本国公民都要接受本国教育,这是灌输本国意识形态,培养本国公民意识,凝聚本国民族认同最重要的手段,没有之一。
让本国的孩子接受其他国家的基础教育,以后很可能就是对接受教育的国家更有认同感。
所以一般驻华外国人是不愿意让自己的子女去中国的公立中小学上学。
ps:我个人建议,没有在国内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人,不能在中国的党政机关任职,因为他们未必认同自己的中国公民身份。
为了解决大量的日本驻华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经双方协商,中国可以允许日本在中国建立日本人学校,让在华日本小孩接受日本教育。
这种学校本质上就是日本的普通学校,只不过是花钱建立在中国土地上。
个人认为这些学校完全没必要反对,因为回旋镖很快会落到我们自己头上。
未来中国人一定会大批出现在全世界,也会面临今天驻华日本人的情况。
要么中国人夫妻两地分居,一方在外工作,一方在国内带孩子上学。
要么中国人夫妻都在国外工作,孩子扔给上一辈在国内上学。
要么让孩子去当地的学校上学而放弃中国的义务教育?
不管哪一种,对孩子都不好。
最好的就是在海外中国人集中的地方建立中国人学校,让中国人的孩子接受中国的教育。
那我们就要接受今天在中国的日本人学校,反正对我们现实也没啥影响,等到日本在中国的投资越来越少,只剩下单纯的定居者,那就没有必要给他们保留那些学校了。


23楼 JosephHeinrich 2024-7-13 22:12
作者:Julian Wong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5591934/answer/289322658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外国人学校,是在本地以外国学制运作的学校。多数是外国人带同家庭在本地工干数年,子女有读书需要而设。这些学童在本地读书,也不见得会留在本地发展,所以不会选读本地学校。他们将来可以回老家接着读。极少数本地家长打算将来移民,或子女移民,或子女不适合不喜欢本地学制,也会选择读国际学校,兼学习外语。我认识有人,子女有类似轻微自闭症之类,卷本地学校卷不来,也是读国际学校的。
这个在港很常见,香港英美法德国际学校都有,我相信在外国也有大量外国人学校的。经常见学生出入,说自己母语,鬼仔拿着榄球,鬼妹拿着网球拍,日本人学校的小朋友往往穿棒球服。逃学威龙那间Adam Smith国际学校是虚构的,真实校址就是香港日本人学校。汉基、苏浙好像是香港的中国人学校,讲普通话,怎样考、考不考高考不知道。但据我所知考本地试都能报大陆大学,他们不太可能有大问题。
说什么不读本地学校不要来,你说了算?用你补助了?他们是私校好嘛?在香港一个月学费要高几千几万块,在大陆也不会便宜。他们学制下实行他们的爱国教育要你管?外地中国人学校是不是也不能读中国文化了?中国有外国人学校没什么,反映多人来工干。但外国少中国人学校,要么是少中国人外出公干,要么是反映外国小朋友不会留在中国发展,外国的中国小朋友却会在外地读书发展,不打算回来读书,甚至回来工作生活。不要连为何羞耻都搞错好吗?
https://zh.wikipedia.org/zh-hk/%E5%9C%8B%E9%9A%9B%E5%AD%B8%E6%A0%A1#%E9%A6%99%E6%B8%AF
开办小学和中学程度课程[编辑]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备注
  
香港美国学校
   American School Hong Kong
  

  
美国国际学校
   American International School
  

  
香港澳大利亚国际学校
   Australian International School Hong Kong
  

  
香港加拿大国际学校
   Canadian International School of Hong Kong
  

  
宣道会国际学校
   Christian Alliance International School
  

  
协同国际学校
   Concordia International School of Hong Kong
  

  
香港犹太教国际学校
   Carmel School
  

  
汉基国际学校
   Chinese International School
  

  
德思齐加拿大国际学校
   DSC International School
  

  
愉景湾国际学校
   Discovery Bay International School
  

  
智新书院
   Discovery College
  

  
启新书院
   Renaissance College
  

  
德瑞国际学校
   German Swiss International School
  

  
哈罗香港国际学校
   Harrow International School Hong Kong
  

  
香港学堂国际学校
   Hong Kong Academy
  

  
香港国际学校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School
  

  
香港日本人学校
   Hong Kong Japanese School
   小学部香港校及中学部
  
赛马会善乐学校
   Jockey Club Sarah Roe School
   英基学校协会 辖下特殊学校
  
启历学校
   Kellett Schoo
  

  
苏浙小学国际部
   Kiangsu & Chekiang Primary School
  

  
苏浙公学国际部
   Kiangsu-Chekiang College
  

  
韩国国际学校
   Korean International School)
  

  
香港法国国际学校
   French International School "Victor Segalen" of Hong Kong
  

  
只开办小学程度课程[编辑]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备注
  
毕架山小学
   Beacon Hill School
   英基学校协会辖下
  
白普理小学
   Bradbury School
   英基学校协会辖下
  
宣道会刘平斋纪念国际学校
   Christian Alliance P. C. Lau Memorial International School
  

  
清水湾小学
   Clearwater Bay School
   英基学校协会辖下
  
己连拿小学
   Glenealy School
   英基学校协会辖下
  
康乐园国际学校
   INTERNATIONAL COLLEGE HONG KONG HONG LOK YUEN (PRIMARY SECTION)
  

  
香港日本人学校
   Japanese International School
   小学部大埔校
  
坚尼地小学
   Kennedy School
   英基学校协会辖下
  
京斯敦国际学校
   Kingston International School
  

  
九龙小学
   Kowloon Junior School
   英基学校协会辖下
  
大屿山国际学校
   Lantau International School
  

  
挪威国际学校
   Norwegian International School
  

  
剑津英国学校
   Oxbridge British School
  

  
山顶小学
   Peak School
   英基学校协会辖下
  
鲗鱼涌小学
   Quarry Bay School
   英基学校协会辖下
  
沙田小学
   Shatin Junior School
   英基学校协会辖下
  
蒙特梭利国际学校
   The International Montessori – an IMEF School
  

  
穆民国际学校
   Umah International Primary School
  

  
思贝礼国际学校
   Shrewsbury International School
  

  
只开办中学程度课程[编辑]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备注
  
啓思中学
   Creative Secondary School
  

  
协同国际学校
   Concordia International School
  

  
沙头角国际学校
   International College Hong Kong
  

  
港岛中学
   Island School
   英基学校协会辖下
  
英皇佐治五世学校
   King George V School
   英基学校协会辖下
  
香港李宝椿联合世界书院
   Li Po Chun United World College
  

  
沙田学院
   Shatin College
   英基学校协会辖下
  
崇正中学牛津国际公学
   TTMS-OIC
  

  

24楼 JosephHeinrich 2024-7-13 22:13
某匿名用户:


接受“日本对华ODA(日本政府对华开发援助)”的代价之一。
日本政府对华开发援助(概要)​
www.cn.emb-japan.go.jp/oda/summary.htm

25楼 JosephHeinrich 2024-7-13 22:13
作者:周伯通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5591934/answer/280117939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两国互相在对方国家建学校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增进交流的需要嘛,但用建学校来搞别的事情,就让人不得不防。日本就喜欢用学校来掩饰,搞些偷鸡摸狗的事情。
比如1901年,日本在上海搞的学校,叫东亚同文书院,培养了大量的间谍,为后来日军入侵提供情报服务,这学校1945年停办,回日本后在东京建了东亚书院,开设有中文班,80年代,重新来到中国,做一些教育交流的工作。
日本对中国非常有执念,几千年的执念,一直放不下,在汉朝的时候,岛上面有100多个国家,一个个地抢着来上贡,他们朝贡带来的东西是小鱼干,然后对汉光武帝说:“我很好得,你一得就能得到我!” 光武帝说:“我不想得到你!”架不住他们死缠烂打,光武帝只好说:“我承认你们是中华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总行了吧?”他们还不相信,于是光武帝刻了一个金印给他们,上面写着:汉倭奴国金印,正式将日本纳入大中华圈。

古代皇帝对周边这些国家很烦的,谁想藩属他们呀,都是上杆子上架主动要求我们藩属,这藩属和现代殖民完全是两码事,殖民能搞很多钱回来,藩属呢,要送很多钱出去。特别是日本,每年带着小鱼干来朝贡,小鱼干在路上被他们吃的都差不多了,汉朝皇帝还得赏赐大量金银给他们,有一次日本人自己也觉得送这样的礼丢人,于是他们就把自己随行的女人和男人,挑出个头高一点的一些送给光武帝,后来光武帝把送来的男人都退给他们了。
日本人从来都不拿自己当外人,常常以中华正统自居,所以1901年在上海建学校的时候,提出的口号是:拯救中国。他们并不认为这是对中国的侵略。当时东亚同文书院的创办人荒尾精看到的大清是满目疮痍、民不聊生,与往昔书本上看到的“天朝上国”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当很多人都去西方求发展的时,荒尾精却要来中国,日本陆军大臣大山严就问为什么?荒尾精说:“中国要被西方人祸祸完了,我们应当取得他!” 他都想好了年号了,就叫“宋朝”,定都“东京”,就是河南开封那地方。

为什么国号叫宋朝呢,而不叫唐朝呢,虽然日本来唐学习的人很多,但大唐总看不起他们,三天两头揍他们一顿。而宋朝呢,是公知治国,对世界都很友好,谁揍他他就给谁银子。日本人在宋朝得益最多,日本很多中华宝物都是宋朝时候搞去的。
在宋朝时,日本还带了很多妇女过来“借种”,当时叫“度种”,宋人周辉记录如下:“偶遇倭国一舟漂泊在境,一行二三十人,至郡馆,妇女悉披发,遇中国人至,择端丽者荐寝,名曰度种。”
后来南宋亡了,日本上到天皇下到平民,全国穿孝服,朝西跪了三天。《心史》记载:“彼知大宋失国,举国茹素。”所以日本人认为中华文明没了,只有他有资格来拯救中华文化。

都承认你是中华一份子了,他还不行,他非得要把全部的土地拿到手。于是在清末搞了这个“东亚同文书院”,这书院只招收日本学生,外人不得进入,为了刺探情报,这些毕业的学生,都留起了清朝人的辫子,装扮成中国人,书院的历届学生对中国进行的长达四十余年实地调查,旅行线路700余条,遍及除西藏以外的中国所有省区,内容涉及地理、工业、商业、社会、经济、政治等多方面,在当时,日本人比中国人还了解中国人。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里写道:“上海东亚同文书院教给学生几年的奸细之术,然后把学生分配到政府机关或各个公司。有些人扎根于中国老百姓的生活中,终身做奸细。”
日本赋予了自己的行为以极强的正义感,培养了大量的职业间谍,他们的校歌是这样的,“日本少年向中国远航,一百五十人弦诵一堂。若问吾辈何所思,将见东亚万里无云乾坤朗。。。”,后来爆发侵华战争中,这些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学校教务的根津一说道:“诸君通晓华语,又多少熟悉中国事,所以希望诸君暗察敌军军情及其他内情,为天皇效力。”
客观上说一下清末的日本,那时国内老百姓并不仇日,可以说是相当的亲日,日本也为中华进步青年提供了不少帮助,很多留日之学子后来都回来救国。这也反映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谁得到群众的支持,谁就能赢。
当时干的是朝廷的清军,老百姓已经对朝廷彻底失望了,巴不得有外人干翻它呢!后来全民一致抗日,是因为日本屠杀平民啊,失去了中国的群众,他变的啥也不是,最终必然是失败。
上海东亚同文书院最后一任校长是本间喜一,回日本后办了爱知大学,他将书院遗留资料全部移至该校,爱知大学官网在学校介绍里,自豪地将校史追溯到1901年的上海东亚同文书院。本间喜一希望这所学校专门培养国际视野的人才,他对中国念念不忘,说“中国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给我们一顿猛夸。这个学校除了孔子学院外,还有东方哲学,中国历史,当代中国,中国研究等专业,附属机构有: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

日本这个国家是世界经济的照妖镜,一旦他要学习哪个国家了,就等于默认了这个国家已经是世界老大,如今他们又提出认真向中国学习,现在在中国的日本学校,他们学习中国古代史、中医、诗词歌赋、以及孔孟之道,然后深究,比我们的孩子还厉害,在这一点上,我是钦佩他们的,但是你学习归学习,你总不能老走这样的路:我学谁,我就想弄死谁。
虽然战后,日本一直在搞中日友好文化,每年有专门的经费给到中国文化人,让他们写文章、写书,参加各种文化论坛活动,宣传日本人的温柔善良可爱大方,日本是个礼仪之邦等,但是谁信呢?
日本给中国人民造成的创伤实在是太大,再加上战后死不认错,把一些战犯供奉起来,这种行为是得不到中国人民原谅的。以后还是少搞些偷鸡摸狗的事情吧,再惹众怒一次,地球上就没有这个国家了。
有人问,和平时期不打仗,日本间谍能干啥?我的答复是:他们随时准备打仗!因此我对国内的二狗子告诫一句:一日之纵,数世之患。

26楼 JosephHeinrich 2024-7-13 22:14
最初是为了赚钱,后来是被钱懵了心智,被钱控制了。
一直以来考核地方政府主要官员政绩的主要标准就是经济。所以…。
人们常说做人不能又当又立。
还是那句,不管是公知,还是精日,还是二狗子,都是自己培养的。现在就是老百姓反对,因为普通人知道,国不安民不稳定,我们就没有地方躲。也不是说不是普通老百姓就不爱国,但绝大多数普通老百姓没有选择,也不会选择卖国是真的。而有些人是有选择的,这也是真的。


作者:蘅芷清芬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5591934/answer/260402198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27楼 JosephHeinrich 2024-7-13 22:14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5591934/answer/295944923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你猜为什么世界各地同意中国人开这么多孔子学院呢?
有钱就行啊




再看看日本,横滨中华学院,还是孙中山先生创办的,百年老店了





28楼 JosephHeinrich 2024-7-13 22:14
老瑞:


日本有中华学校吧?
你了解过吗?

29楼 JosephHeinrich 2024-7-13 22:15
因为中国有日本人生活,日本家庭。
又不想孩子上中国学校,别上个学再发现原先日本的历史课都是瞎编可咋搞,去了中国学校,孩子们知道你是日本人的小孩,当学到历史课侵华战争,南京大屠杀,你觉得中国小孩怎么看日本小孩,你问问日本人自己敢吗?
压根就不敢,好吧!
只能日本人上日本学校,这样好歹还是受到日本教育,以后会去日本还能生存。
要是读了中国学校受了中国文化,回去日本;
1、看历史博物馆估计都得告博物馆欺诈吧。
2、会憎恨日本政府历史上做的种种让人恨的牙痒的侵略行为吧。
3、日本孩子的心理估计都会很扭曲吧。
你说呢……


作者:郭小妮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5591934/answer/260808117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30楼 JosephHeinrich 2024-7-13 22:15
因为有来华日本人子女教育的需求。
很多来华的外国人有子女教育的需求,但是其只是中短期内在华停留工作,来中国读三五年的话孩子还怎么回国发展呢?你能想象你去韩国日本读两三年高中在回国参加高考吗?因此不可能也不太愿意让子女进入中国本土的教育系统。因此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外国人学校”。比如上海美国人学校就相对有名一点。
同时根据中国法律,类似的外国人学校是禁止招收中国学生的。
其实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外交事业的发展,外派的工作人员也越来越多,人性化的需求逐渐提升,也出现了很多中国人学校,只能把子女留在国内天各一方的情况越来越少了。


作者:Rico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5591934/answer/260532753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