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39篇帖子。
(转载知乎)在剑桥大学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
21樓 JosephHeinrich 2024-5-6 20:12
作者:shaQAQilla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55775/answer/306384268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剑桥大二数学在读,期末考了一半被折腾的有点受不了了来答一下吧。反正今天这张卷子在我们年级群里面已经被骂惨了,我也感觉自己没什么复习下去的动力了。
今天的群论题,据刷过很多题的大神说是最近十几年最难没有之一首先就是非常非常累,一周上课六天不说,有些老师甚至会在假期排课(不然会导致一些学期课太多忙不过来)。我们之间也会戏称你只要每次都能按时交作业就已经比系里面70%的人要强了。上了大学之后确实会感觉高中以前的很多成绩看起来就像小孩子过家家,我身边有很多竞赛大佬,甚至我自己应该也能勉强算一个(不敢贴奖项,我知道知乎大佬很多,贴出来怕是要被锤爆),但是上了大学之后也会被各种东西折磨到大呼受不住。呐,数学面前人人平等 
业余时间我大多数时候应该就是打游戏和体育了吧。大学之后我游戏时长跟高中比肉眼可见的减少了,这两年来通关的大作我一只手都数的过来。体育方面加了美式橄榄球
校队,篮球羽毛球和台球的院队。最开始想的是不给自己找点运动做的话可能自己真的会因为学习太忙太累找借口瘫在房间里面吧,但后来我觉得体育真的是一个最好的去扩展社交圈的平台了。
参加校队给我带来的另一个很深的影响就是它让剑桥这个名字更深的成为了我的一种identity。Oxf*rd在剑桥学生的嘴里永远是屏蔽词,而对于每个校队的人来说,和牛津的Varsity Bowl德比永远是每年最重要的一场比赛。每年比赛前,我们都会拍定妆照甚至宣传片为比赛造势,而每一场比赛也是会找专人解说。而且在英国大学生联赛中,这场比赛往往是一个赛季的最后一场。对于很多人来说,它是告别战,也更加体现了它的重要性。
第七届剑桥德比的进攻组MVP--当然拿到这个MVP的代价是因为腿伤在床上躺了三天甚至没有过情人节,虽然我好像本来也找不到人跟我一起过情人节,,

第十六届剑桥-牛津Varsity Bowl赛前的定妆照

看图答题:需要多少个牛津球员才能tackle行进中的shaQAQilla?来剑桥给人感受很深的一点就是自己身边各种,学术界以外的大佬真的超级超级多!!在校队的第一年,我们队的RB是在西点军校
读的本科,又是西点军校那个分区的棒球全明星
二队球员,据我一个队友说,“在跟他一起打比赛之前就已经看过他打比赛了”。身边还有一些朋友在读研究生期间,帮F1的Alpine车队做了一个项目(不过他毕业之后不打算去Alpine工作,蹭不到进P房的机会了 )。还有一件印象很深的事是有一次我的supo partner没交作业也没来上课,后来一问人家去英国大学生举重运动会拿金牌了orz
去年在我们学校的Sporting MOTY提名上面甚至有Tom George(Peterhouse院的学长,英国划船运动员,奥运会和世锦赛铜牌获得者),真的会感觉我们队对阵牛津的Varisty比赛逆转,能和这种大佬打破世界纪录放在一个提名上面都是莫大的荣幸。哦当然,最后这个奖项的得主是女队划船的胜利--果然世界纪录都没有赢牛津重要。
然后说一下剑桥特别的学院制
吧,我觉得往往最通俗易懂的解释就是把剑桥看成霍格沃茨,而31个学院就像霍格沃茨里面的鹰狮蛇獾院。每个学院有着不同的风格,不同的住宿和不同的管理。我们会一起上lecture,但是每个人的supervision通常是由学院的dos(director of studies)来分配老师,而supo partner
也往往根据学院和选课分配。
讲一些剑桥会被自己学生骂的方面吧。一个是数学系独有的考核制度。α/β这个系统的ranking每次都能给人讲半天(挖个坑,有空/有人看就补)。而且不管学生的选课是什么样,所有课程都被揉在一张试卷上考的这个脑回路也是真的清奇。所以在一些时候因为出题难度不统一,导致一些题比另一些题简单导致选课间接决定了考试成绩的事情也会发生。另一个被很多人骂的话题是剑桥过于想要维护自己“本科数学世界第一难”这个声誉了,很多时候会把题故意出的很难(如果按照满分的百分比算的话,往往拿一半的分就是一等荣誉学位
/排名约前30%了)。并且在上课的时候由于时间限制很多概念也就一笔带过,完全不给学生理解的时间。很多时候能在课上跟着老师节奏走的人是那些已经提前学过的人,但是把接触过这些东西的人讲懂难道就是教育的目的吗?是的,我是因为热爱数学才选择了这个专业,但是很多时候确实会感觉,这种教育方式在让很多人失去对一些学科的兴趣。当然,你可以骂我懒,骂我菜,但是当这种事情已经被年级里面大多数人都认同的时候...emmmm随便吧,那你骂的是我们所有人,有的是人跟我分摊呢。
Camfess/2 Cam 2 Fess上对数学系的匿名吐槽,反正里面很多点我是实名认同的当初选择剑桥仅仅是因为它是我心中的学术白月光,是从小到大一直支撑着我的一个信仰。这两年在剑桥的学习也让我感受到了很多很多作为局外人永远不会感受到的一面。如果让我再选一次的话,我还是会毫不犹豫的投身白月光的怀抱,不过梦快醒了,该去复习了,不然女神可能就要把我一脚踹飞了。
22樓 JosephHeinrich 2024-5-6 20:13
作者:Chris Xia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55775/answer/2752681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Rockie Yang
喵,那我就不客气了。
利益相关:在可以预见的接下来的三年半里将继续在这个地方的Faculty of MML跳大神。(对,三年半,我还没有过PhD registration,也就是说如果干得不好就会随时被赶出去……)
在这个英国东部的小镇上,我是典型的“非土著”,不仅本科不是在剑桥读的,连硕士都不是。师姐读完博回来做博后,和她聊天的时候她说:“当时导师和我说我们拉来了一个UCL的学生,我还觉得有点惊讶呢,我说‘你怎么这么厉害,把UCL的学生都拉过来了!’”而对我来说,来到剑桥,是我跳大神生涯的一次叛逃,也是一个新的开始。
刚申请的时候,只知道我导师是这一行里数一数二的领军人物,除此之外,不管是学院制也好还是什么其他的问题也罢,一概不清楚,所以是看我导师在哪里就选了同样的学院。结果我导师在Newnham做fellow,我就阴差阳错地到了一个都是女生的学院里,又阴差阳错地选了刚好在自己系对面的宿舍。之前在大城市的不信神的学校里散养惯了,无拘无束,没有任何需要注意的事项,所谓“英国的传统”也不过是一些写在书本里的定义。刚刚接触剑桥的时候,最直观的印象是秋季学期不叫秋季学期,而是叫Michaelmas,春季学期不叫春季学期,而是叫Lent。来了之后才知道,原来到剑桥,学院的归属感有时甚至强于院系的归属感,而除了每天关在图书馆里做研究之外,还有更多奇妙的世界。而我也是从零开始,就像一点点熟悉自己的课题一样,一点点学习如何在这个大环境下过日子,毕竟已经过了什么都觉得新鲜的本科生的年纪,需要花点功夫来适应新的环境了。
学院制(College)自然是剑桥(以及对门牛津)最大的特点,不过对本科生和对研究生来说,学院的意义稍微有点不一样。我室友是剑桥的老土著,本科三年、硕士一年,目前已经在剑桥呆到第五年,五年都是在Newnham,很多关于剑桥的本科生的情况,我都是从她那里听说的。按照她的说法,在本科生录取的时候,学院有最终的决定权,就算你成绩再好,学院该不要还是不要,被收到了学院里,选什么院系就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了;而到了硕士和博士,则是院系(Faculty and Department)说了算,如果导师拍板愿意收你,那么学院的分配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所以,对于本科生来说,选学院就像是投胎一样,投好了胎的话,以后的前途也不会很差,有学院名声的加持,找工作也很方便,大家自然愿意往大院、名院去走;而对于研究生来说,看自己要去哪个学院,主要是看和自己的导师关系是否密切,我们系里的博士生比较集中的学院基本都有系里的老师在做fellow——当然我们院是个例外,因为我们院只收妹子,而我导师的一半研究生都是汉子……
我当时图方便,就住在了学院里,离我导师办公的地方只隔了一栋楼,可以方便地去图书馆看看书,去食堂吃个饭,在后花园走一走。对于研究生来说,我们学院的很多社交活动也都是靠“饭”联系起来的:学期里的每个周二都是免费的Graduate Dinner,所有的硕士生博士生都可以凑到一起来吃饭,相当于是自助;学期里定时(大概是一周两次)举办formal hall,就是所谓的正餐,可以邀请外院的guest,本院学生需要穿袍子出席,外院学生则需要穿正装。我第一次去formal hall的时候不知道所需的dress code,所以直接穿了正装,结果到了会场一看大家都穿袍子,吓得我差点缩到角落里面去,结果被我导师揪出来说“下回记得穿袍子”;上个期末的时候终于想起来借了一件袍子去Peterhouse的formal hall,然后我导师看见了说“啊Chris你终于记得了”……
每年六月份是剑桥的May Week(请不要问我为什么是这个样子,我们都说“十月革命还在十一月呢”……),各个学院会举行May Ball或者June Event,总之都是差不多的活动了啦,在花园里搭个棚子,大家唱歌跳舞喝酒玩游戏high个通宵。Newnham的June Event是两年一次,在后花园里铺一块地方,汉子们穿着小西装,妹子们拖着曳地小礼服,在草坪上乱七八糟地跳舞;更大的学院(比如Kings和Trinity)会专门装饰一下花园,搭上各种娱乐设施,请乐队来助兴,甚至半夜放礼花,门票也贵得吓人。May Ball的服饰要求至少是semi-formal(也就是Black Tie),不过听FAMES的师姐说今年Kings是化装舞会,大家一个个打扮得都跟伦敦地铁工人似的就过来了……
对于研究生来说,另外一个有趣的活动是各个学院的Supervisor Garden Party;如果你做了这个学院的学生的助教(这里叫Supervisor),那么会收到来自学院的邀请,可以去他们那里吃吃喝喝。我这次沾FAMES各位师姐的光,去Trinity的Garden Party玩了一圈,吃到了非常好吃的虾和三文鱼的沙拉,据Trinity自己的学生说平时是吃不到的,连May Ball都吃不到……
好吧,说了很多玩的,那么再说说我们日常都在做的干活儿的事情。
PhD study at Cambridge is intellectually demanding and should be undertaken only by those who have the necessary level of attainment and motivation to pursue research or advanced study at the highest level of scholarship. In addition, graduate students in Cambridge are expected to have the capacity, and enthusiasm, for organising their own research and to work largely on their own initiative.
上个学期,就我到底要研究什么这个问题,我和我导师在几次碰面中都在讨论这件事情,我记得她是这么说的:“在这里,我们绝对不可能让你就研究一个现象,做一个描述性的研究,这样的论文在剑桥是绝对无法通过的;你必须要提出新的东西,大家之前根本没想过的问题。我可不会接受你说去研究汉语里面的花花草草之类的。”
有时候我看着图书馆里的出版的书,以及网上下载到的其他学校的论文,就在想:这些书也不过是研究一些“常规现象”的东西,甚至只是现有理论的总结,可是它们就能够顺利通过毕业答辩,让撰写者拿到博士学位;我在这里每周要读两本书写两千字的阅读汇报和分析,一个学期下来把他们四年涉及到的所有理论就都读完了,这是一件多么不公平的事情啊。
但是我导师说的对。就是因为我们在剑桥,我们要做的是全英国、全欧洲乃至于全世界最顶尖的事情,要研究的是其他国家、其他学校的人都没有想到的东西,至少在这个领域是这样的,要想到所有人的前面去。如果我们不这么做的话,剑桥也就不能成为大家所说的剑桥了。甚至,在这样一个我会感到“读博也是有点困难的”的地方,才是一个真的适合于做研究的地方,因为研究本身就不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
除了常规的科研以外,博士生的另一大任务就是去给本科生做助教。我还没获得能做本科生supervisor的机会,因为还没有注册成功,不过之前系里培训本科生助教,我也去听了一回培训课。听其他的师兄师姐说,本科生们的提问特别多,因为他们从来没接触过我们这一行,总是会想“那么这个问题该怎么处理呢”,恨不得你能解答他们的所有问题。我二师姐说,“感觉他们问我问题也能推动我去查书”,大概就是这样的感觉吧。
在隔壁问题
在牛津大学 (University of Oxford) 就读是怎样的体验?
里面,有人问,“太多人说英国留学现在渣渣了,百年名校不创新图书馆图书版本陈旧不是留学好选择”。我只能说,别的学校我不敢说,在剑桥(以及UCL)都不是这回事,在我们这方面,大家研究的课题只有你想不到的——你想过骂人有什么学问么?我小师兄在做这个。你想过学汉语的英国人如何理解“我也是”这样的说法么?FAMES的师姐在做这个。你想过汉语里不同的“我”会对表意产生什么影响么?我们组的新课题就是这个。所有的书籍、论文、数据库都在不断更新,不仅是英语的书,你想研究什么样的语言、宗教、文化,都能找到历史的和当前的原版文献。主图书馆的书排架overflow情况极其严重,不得不把很多书关起来只能先申请再借出,因为得要馆员帮你去大藏书库里去找;我们院的图书馆是有我导师在盯着,所以基本和她方向相关的书不管新的旧的都能找到;系里的图书馆的书相对旧一点,大多数用作课本,不过百科类的书籍则是很全面的。总之,你要找一本书,一篇文献,在这所学校里,总会有个角落能让你找到的,不太可能会出现“一点资料都没有”的状况。
住在这个小镇上,其实也没什么特殊的,有时的确还会怀念伦敦那种热闹的气氛,比如说我一直很怨念这里没有Uniqlo。城里公交并不多,特别是Sidgwick校区附近更是罕见,一般的出行方式以自行车为主,考试期间经常能看到有人穿着袍子骑着自行车呼啸而过;像我这种不会骑车的家伙,一般是走着去超市和其他商场(去系里实在是太近了,过一条马路五分钟就可以到),如果带着大行李去火车站和汽车站的话,就需要找出租车了。
唯一感觉奇怪的地方是,过了复活节之后,河里的船开始多了起来,游客们也逐渐变得比学生还多了。有时走在街上,听到导游拿着小话筒说“这里曾经是×××呆过的地方”,总会有一种莫名的隔膜感,就好像他们所参观的和我在的是两个不同的地方似的。
先写到这里,想到什么其他的再补。

23樓 JosephHeinrich 2024-5-6 20:13
作者:返朴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55775/answer/181995420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数论大牛John Coates:如果我建数学系,将采用剑桥模式



采访人| 梁志斌博士 
记录人| 李晨旸博士 
本文原载于《数学通报》2011年第50卷第7期
John Coates 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剑桥大学 Sadleirian 讲座教授。他出生于澳大利亚,先后就读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以及英国剑桥大学。1960 年代末,John Coates 在剑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之后,转赴美国哈佛大学等地工作。1980 年代末,他又回到英国剑桥大学。John Coates 教授的研究领域是代数数论,特别是 Iwasawa 理论。他和 Sujatha 是非交换 Iwasawa 理论的奠基人。他的学生众多,其中包括费马大定理
的证明者 A. Wiles。 首都师范大学梁志斌
博士在剑桥大学访问期间,在剑桥大学 Emmanual 学院对 John Coates进行了采访,下面是采访的内容。
左起:梁志斌,John Coates,Sujatha,于爱丁堡(感谢梁志斌教授提供照片)


梁志斌(以下简称梁): 您好,John,非常感谢您能抽空接受我的采访。请问您是何时选择数学作为终身职业的?


John Coates(以下简称 John) : 你好,我想是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吧。我原先有学习物理的打算,但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在我大一的时候提供了较优质的数学课程,这使得我下定决心学习数学。
梁:那么是什么原因使您和剑桥大学结缘的呢。比如说,您不远千里,从澳大利亚来到剑桥大学是什么原因?
John:我想你指的是我第一次到剑桥吧。对学生而言,剑桥可是一个非常好的地方啊!其实,我并非直接从澳大利亚到剑桥。我本科毕业以后,被巴黎高等师范学校
和剑桥大学录取,但是我选择了巴黎高师。由于我层论的基础不够,学起来比较困难。一年以后,我给剑桥的 Cassels 教授写信,他同意让我转到剑桥,那时我刚好有三年的Travelling scholarship。
梁:奖学金是哪儿提供的?剑桥大学还是巴黎高师?
John:是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梁:我听说剑桥大学提供奖学金的概率微乎其微,是吗?
John:剑桥大学提供的奖学金数量极少,竞争十分激烈。
梁:您三年就完成了博士阶段的学习,非常优秀啊。
John:当时的学生都是这样的。现在由于课程多了,三年已经不太可能了。
梁:您那时候结婚没有?您的妻子喜欢数学吗?她是不是跟着您美国和欧洲到处跑?
John:我遇到了我的妻子 Julie 的时候,我们都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上本科。我刚到法国的时候,她并没有跟我一块来,当时她还得在澳大利亚多呆三个月,完成她的学业。我到哈佛工作后不久,我们有了第一个小孩。Julie 的职业是教外国人英文,她不喜欢数学。
梁:您总共有几个小孩?他们之中有喜欢数学的吗?
John:我有三个儿子,没有做数学的。但是我的孙子孙女们里面有一些对数学比较感兴趣。
梁:您毕业后不久就有了小孩,经济压力大不大?加上要带着他们到处工作,应该很辛苦吧。现在英国刚工作的年青学者经济压力,比如说购房什么的,大不大?
John:我们那时候经济压力不太大。至于现在年青人的经济问题,梁,这是世界上到处都有的一个普遍问题。其实带小孩没有多大的困难,你也快要有小孩了,你对这个问题会有你的理解。
梁:对您影响比较深的老师是谁呢?
John:对我影响比较深的老师有两位:K.Mahler 和 John Tate。K.Mahler 就是不久前我跟你提过的在澳大利亚给我上椭圆模函数
课程的人,他当时开了三门数论课程,对我影响很大。但是后来 John Tate 对我的影响更大一些。
梁:嗯。让我们谈谈剑桥大学的学生状况吧。剑桥大学总共有多少学生?他们毕业以后去向如何?
John:剑桥大学数学系本科生一共大概有900 多人,其中包括 Part III 的 200 多人。少过半数的本科生会继续念 Part III,Part III 的毕业生有80%以上继续读博士,其余的人估计直接去工作。留在剑桥大学读博士的是极少数人,剑桥大学会非常仔细审核和严格挑选进入 Part I,II,III 的学生。
(梁志斌注: 英国大部分的本科都是三年制的。在剑桥数学系,Part Ia 就是本科一年级,PartIb 是本科二年级,Part II 是本科三年级。而 Part III 是一年制的学程,除了录取成绩较优的 Part II毕业生外,也向各界招生,其中包括世界各地的本科在读生,本科毕业生,甚至硕士毕业生。有人视Part III 为剑桥数学系的博士录取资格班。)
梁:在这些学生里面,中国学生多不多?
John:没怎么注意。他们的数量可能在缓慢地增长。顺便问一下: 中国北京大学有多少学生?
梁:数学系大概一个年级 200 人左右,总数和你们差不多。我知道您在世界很多地方都工作过,比如在美国、法国、英国和澳大利亚,您能不能对这几个地方的数学教育进行一下比较。
John:各个国家差别很大,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也有很大的差别。比如哈佛、斯坦福与剑桥的模式很接近,但是美国其他大学的制度又不一样。剑桥是一所中世纪的大学,招生相对比较宽松,数学系一年大概招 260 人左右,对学生的挑选非常严格。巴黎高师
在招生上也非常严格,一年只招 40 人左右。但是法国的其他大学招生非常松,几乎不经筛选,因此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教起来很困难。在美国做研究所需要学的课程和法国差不多,研究生的教育比较好;而在英国剑桥,大学课程很不错,因此本科生的素质很不错。我在澳大利亚只有很短的工作经历,因此不是很了解。但是澳大利亚的教育是很不错的,在剑桥现在仍然可以招到很优秀的澳大利亚学生。我个人也很感激澳大利亚对我的教育。
梁:您认为有必要把好学生从一般的学生中挑选出来组织学习吗?
John:是的,在数学上很有必要。我们应该对好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教育,让他们学习更多和更难的课程,进行更好的基础教育。
梁:如果某一个组织出一笔钱让您来组织一个数学系,并且假设您也很有兴趣接受这个职位,请问您将采用什么模式来组织这个系的数学教育?
John:我将采用剑桥、哈佛和斯坦福的模式。
梁:为什么您对这三所学校的模式情有独钟呢?能不能比较一下他们的办学模式?
John:这个解释起来非常困难。他们比大部分其他大学传递了更好的教育和更好的研究,而且可能因为这是三所我工作过的学校,所以也不排除我有所偏爱。当然,他们拥有巨大的财富,不只是捐款等金钱上的,还包括图书馆和其他财产以及社会尊重,这些也让他们吸引了许多最好的学生和最好的学术团队。
梁:剑桥大学的各个学院和各个系的经济是独立的吗?
John:剑桥的各个学院有各自的一套金融运转方法。但是在各个学院之间有一种税款系统,来保证相对老的和富有的学院每年资助一部分收入给相对穷一点的学院,后者往往是新学院。学院也会收到学校中心权利机构给他们的学生提供的资助。但是学院财政的主要部分来源于历史上积累的财富,这些财富在几个世纪以前就已经建立了。当然这些历史悠长的学院也必须为他们的老建筑和自己的图书馆付出不菲的维修费用。对于各个院系,情况又完全不一样。各个学院,比如物理科学学院或技术科学学院,由各个系的代表建立一些委员会,这些委员会指定固定的财务制度。学校中心权利机关的资金,各个院系会按照这些制度来运作。不过各个学院也有自己的捐款收入,这些捐款主要是提供一些职位,它们由学校相关机构代为管理。举个例子,数学系每年有大约一千三百万镑为教授职位准备的捐助。现在教授职位已经少了两个,这些钱跑回 17 世纪去了。
梁:您一生带过多少学生?他们的去向如何?
John:我想你指的是博士生,大概 40-50 人吧,其中有一些是我和其他人同时带的。他们中间几乎所有的人都在世界各个地方继续从事数学研究工作,不过也有一个例外,(稍有不快)我有一个学生在伦敦作财经工作。
梁:就我所知,您的学生都非常优秀。非常有名的如 A. Wiles,另外我很熟悉的您的几位学生,如 Sara,Wuthrich,Viadimir 等,也都非常优秀。请问您教学生有什么秘诀吗?
John:其实教学生的方法非常简单。我的秘诀就是:我经常建议学生去考虑跟我自己正在研究的问题密切相关的问题。
梁:您事先要求他们阅读某本书或者学习某个课程以培养基本功吗?
John:不,我一般直接给他们问题。
梁:也许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果您给的问题太难,学生遇到了很深的障碍怎么办?
John:在给问题以前,我一般是对问题的难度进行了判断的。当然我并非一定知道所有的证明,但是我会感觉问题被证明的可能性。如果学生遇到了困难,我会跟他们聊天,鼓励他们继续做下去,同时提醒他们变换思考的角度。我的老师John Tate 的方法就很不错,他一般是让学生在黑板上把所有的陈述写出来。我从 John Tate 的这种做法中学到了很多做一个好教师的方法。
梁:如果问题难得连您也束手无策,这时候您怎么办呢?
John:我们只能坚持变换各种方法去解决它!只要有充分的求知欲,我们就可以坚持。
梁:您喜欢中国(China)吗?
John:你指的是中国还是瓷器,不过我都喜欢。
梁:您去过中国多少次了?第一次去中国是什么原因?中国的哪些地方让您印象深刻?
John:我去中国总共有七、八次吧。第一次是春来 (北京大学赵春来教授)1990 年邀请我去访问的。我对北京和西藏的印象非常深刻。
梁:我听说您当年在西藏流着鼻血许下在西藏开国际数论会议的宏愿,现在还有这个想法吗?北京和拉萨已经通了火车,去开会要容易多了。
John:现在不是很可能,但是我确实有过这样的想法。
梁:您去过中国很多次,也去过印度很多次,您能不能比较这两个国家的数学。
John:这个问题比较难以回答。这两个国家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有很多很有天分的学生。不过在印度,政府不是很重视数学研究,投入也比较小,大学里的研究氛围不浓。中国相对要好不少,我认为北大和清华对本科生的训练是很不错的。
梁:您能不能也比较一下中国和日本的数学呢?
John:这两个国家的共同点是都出了很多很优秀的数学家。不同点也很明显,中国的优秀数学家大部分呆在海外,而日本的优秀数学家大部分都是在国内。
梁:您可不可以对中国的年轻数学学者说几句话?
John:我想对年轻学者说的是:数学是一门庞大的科学,如果你们喜欢它,就坚持去做,留下一个美丽的定理。
梁:您对中国数学的发展有什么建议吗?
John:数学发展要有好的教学和良好的科学研究的气氛,学术要有独立性。我相信,中国今后的数学发展会很好。
梁:我注意到您的办公室到处都是瓷器,而且我听说这个办公室还不是您的最大的储存处。您是什么时候开始收集瓷器的?有没有人要收购您收集的某件瓷器?
John:的确我对瓷器非常喜爱。大概在 1970年代我去日本参加一个会议的时候开始收集瓷器,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不过目前还没有人要购买我收藏的某件瓷器。
梁:最后我们三个能不能一起拍个照做为结束。
John:好,不如我们就以这幅中国画为背景。这幅画上有高山流水,韵味悠长,我很喜欢。
24樓 JosephHeinrich 2024-5-6 20:13
作者:InVisor国际教育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55775/answer/109473897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这里分享下毕业于剑桥国际关系与政治(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Politics)专业的Orina导师的学习感受吧(・ω・)ノ 想了解Orina导师的更多故事,欢迎直接戳链接↓
InVisor导师专访:剑桥大学国际关系与国际政治(IRP)硕士Orina Zhao​
zhuanlan.zhihu.com/p/60062591► 对你来说在剑桥读书是一番怎样的体验?

剑桥是二院轨道的一个环境,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生活学院和一个学习学院,例如我是属于Wolfson College这个生活学院的,属于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这个学习学院,两边学院的教授都会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加以支撑。学校的图书馆有很多,图书管理员
们也都非常给力,你想要什么资源学校没有的,他们都能为你找到。

在剑桥读书还是很苦的,因为研究生课程只有一年,而我所学的还是一个研究型项目,所以一年之内要做很多很多的事情,从刚开学的时候就开始高速跑马拉松。我们每周的阅读量有1500页以上,快速读完这些材料是必备的技能;我们专业都是以seminar
形式授课,一上课就直接开始辩论,期末的时候读书、上课和写论文这三件事都是同时进行。

一开始在剑桥上课的时候我觉得困难还是很大的,因为以前没有用英语系统学过国关理论和术语,很多东西别人在说的时候,我都处于很听不懂的状态,非常茫然。后来我就跟导师商量,说不管怎么样都要在课堂上至少让有两次发言的机会,以此来逼自己去说话,去逼自己努力听懂别人在说什么。

我个人的学习安排基本每天九点准时坐在图书馆,一直学到凌晨12点到1点才回宿舍——写论文的时候每天会学到凌晨3、4点,在写毕业论文的那段时间里基本上一周都没怎么睡觉,除了吃饭的时间都用来学习。因为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学习、吸收理解知识、课堂辩论、听讲座、Social、写论文……这些所有的事情都要在同一时间内完成,所有的一切都进行得特别快。对我来说,剑桥就是一个要求你在很短的时间内拼命把所有事情都做好的地方。

在剑桥拼命的这一年,我确实感受到了自己在专业领域上的进步。因为从我刚进这个院的时候我就知道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同学们相差太多,他们有的人可能已经拿到博士学位后再回来深造的,也有在联合国工作多年的外交官来进修的——我们的学术水平根本没法比,所以在这样的高压环境下,努力往前推自己一把的勇气和毅力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你有任何留学相关的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们哦!
也欢迎直接敲我们的微信客服invisor003进行留学咨询,备注“小鸥”哦♪
安利时间:
InVisor导师专访:牛津硕士、帝国理工数学系在读博士Yibei Li
InVisor人物志:从南开到UCL,我在伦敦金融城学创业
InVisor人物志:从文学系专业到帝国理工IEM项目:换一条跑道,重新开始
25樓 JosephHeinrich 2024-5-6 20:14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55775/answer/2767671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剑桥各种土话注释全集:
Cambridge Slang


说说学院
剑桥一共有31个学院。有的学院是名人(比如Trinity,John's和King's),每天游人如织,porter(中文翻译:传达室老头儿)大部分时间都在回绝试图进入学院的游客。有的学院是闷声发大财,有钱、对学生很好、有各种你能想到你想不到的福利,比如据说Emma洗衣服是免费的而且有bedder定时收集你的衣服去洗洗好了再送回来?(求证实)有的学院是老少边穷,远离市中心、穷、想法儿问学生收钱、伙食也不怎么样。
所以选学院真的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一个本科生来说,对学院的归属感往往要远大于对Department的归属感。
拉个仇恨吧,我的学院到超市、银行、邮局、河边的餐馆,走路都只需要5分钟。所以我大学四年就没买自行车……
住宿条件每个学院也都不太一样,但总的来说,大部分都是单人宿舍,有房间里带卫生间的,也有要和同一层楼其他学生共享卫生间的,厨房一般都是公用的。建筑上来说,有比较现代的宿舍楼,也有已经有一两百年历史、走在楼梯上有咯吱咯吱响声的房子。据说Trinity的学生还有可能选到牛顿当年住过的房间?(求证实)
有一年我住的房间大约得有三十多平米,南北通透,有一个很大的客厅/书房,一个卧室,还有一个带水槽的小隔间,光椅子就有七八张,客厅里有一张大餐桌、一张书桌还有一个小桌子被我当成电脑桌用了。所有这些,就我一人住……=V=
食堂的伙食在不同学院的差别就非常大了。这和formal的质量也是成正关联的。具体上面的各位同学都已经讲到过……另外学生里会有人立志四年吃遍所有31个学院的formal……还是很有难度的哈!比如King's college的formal就非常难订,还有一些学院每周只有一次formal。最关键的是……你得认识那个学院的人才能帮你订formal啊。大部分时候大家会在学院食堂解决一日三餐,特别是晚饭,同一个学院不同专业的学生聚在一起,无所事事天南海北地聊天,真是美好的青春。
关于supervision,其实不同学院的supervision质量是会很不一样的。——再一次体现了选好学院的重要性!比较牛的学院,上那门课的教授是那个学院的fellow,你的supervision就很有可能就是那个教授亲自上的。想想一下一个业界大牛学术明星给一群刚进大一啥也不懂的孩纸讲解最基本的力学分析的样子!而如果这个学院并没有这个专业的fellow呢,那一般就是由一些PhD来上课了。不过有时候PhD讲课比professor还要清楚,因为professor毕竟太牛了才不会在意咱们上的这点儿破课……这些supervision是由学院里一个叫Director of Studies的人来负责安排联系的。每个专业在每个学院都会有一个DoS,他是学院和department的沟通桥梁,负责安排supervision、每年开学/放假时候找你聊天(特别是涉及选专业和选课的时候)、安排学期初的模拟考试、每年大考之后给你家寄成绩单,如果考试成绩不好还会找你去喝茶。
和DoS有点类似的一个角色叫personal tutor。也是由学院里的fellow担任的。他主要是负责你生活上的各种事情。比如申请奖学金、帮你开请假条/申请迟交作业的permission、在自己房间开party的permission、给你寄成绩单、考砸了找你喝茶。当年在大学的语言中心学法语的时候一年要125镑的学费,tutor帮我申请学院的funding减免了一半。
每年五六月考完试之后的剑桥,天气温暖晴朗、活动繁多,抛开一年的学业压力尽情放松,是一年之中最美好的时光。唔不过在考试之前,整个剑桥都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学术氛围当中:玩了一整年突然发现啥也不会怎么突然要考试了还剩最后一个月快抱佛脚学学学学学……在这种时候,学院也非常体贴地适时推出一系列帮助大家专心学习的措施。比如Easter term一开始学院就会给大家pegionhole里寄信,通知quiet period开始了,一切party必须12点前结束、在房间里听音乐不能太大声影响其他人,以及除了继续24/7开放的图书馆之外,另开辟三四个大会议室供大家自习,并絮絮叨叨详细说明哪些study room只可以喝白水,哪些房间可以喝茶和咖啡,哪些房间可以带一些吃的时候不发出声音、没有气味、不油腻的零食。有一些学院的图书馆还会出钱买了拼图放在图书馆里,让大家放松的时候拼拼图玩儿……
学院的学生会JCR会给大家发考试周的福利:pegionhole里会有一个牛皮纸封的袋子,里面装了些糖果、巧克力、小玩具,之类的……让你缓解精神压力……
TBC,想吐槽一下学校的Hermes邮件系统,待我翻点儿当年的截图出来……

26樓 JosephHeinrich 2024-5-6 20:16
作者:AdmitWrite线上英国留学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55775/answer/173895775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现在在剑桥大学读Mphil in Technology Policy,是一个一年的硕士研究生课程。
在英国研究生分两种,一种是taught的,一种是research的。
我读的这个是taught的,也就是说你只有完成规定的课程并达到毕业成绩的要求就可以顺利毕业了。并不需要找科研课题和写论文。虽然有一些课程本身会要求一些论文。
为什么叫 Mphil in Technology Policy
这个专业应该大部分人都没听说过,对,没错,因为这个专业全英国只有剑桥大学有!
所以他到底是讲什么的呢?
因为毕竟是学policy 的嘛,所以这个课程是属于商学院的课,也就是剑桥的CJBS(Cambridge Judge businesses School), 也是奶茶妹妹来读的这个商学院。
那至于为什么不是其他的Policy,而是 technology Policy呢?
因为这个专业寻找的是有理工科背景的候选人,这也就是technology的由来。旨在培养一些有科技背景的未来领导人。这个专业非常看重你的领导能力,这是一门需要学习如何与政府沟通,或者如何站在政府层面去制定政策的一门课。想走仕途的同学不妨考虑一下这个专业。
那为什么叫Mphil呢?
Mphil是Master of Philosophy 的缩写,也是剑桥大学对master一种独特的叫法。
理论上剑桥大学的Mphil是可以直接继续上剑桥的PhD的,不需要额外申请或者面试,就作为博士的第一年了。
但是,有两个前提。一是你的毕业成绩必须要达到70%以上,也就是first class。二是你的Mphil必须是research的,不可以是taught的。
而我这个专业是taught的,所以我也就不想直博的事了。
我们专业不像本科的毕业成绩分什么一等学位
,二等一学位。我们毕业成绩就只有distinction和pass的分别。我们的distinction还要求75%以上才可以。
我们教授自己都说:“一年都不一定出的了一个distinction,你们不要去追求这个了”。
那好的教授,既然你都这么说了,我们就安安稳稳混个pass好了。我们pass的标准是平均分60%以上。
课程设置
课程非常紧张,可以在官网上看到,我们官方自己都吐槽,这个课非常的intensive。
而且没有假期!!划重点!没有假期!没有假期!没有假期!圣诞节也不放假,要上课。easter也不放假,要写group project。我在这只想微笑,没有什么其他的形容词了。
剑桥的所有课程都是一年分成三个term,分别是Michaelmas term, Lent term,和Easter term。
每个学期是8个星期。2019-2020年的学期具体时间见下图:
正常的课程安排就是应该把课程都塞进这三个学期里,但是我们专业偏不!
不光提前开学一个星期强加了一个pre-term
,中间的假期还被克扣了。

我们一共有6门必修课,6门选修课。
选修课课又分三个种类,分别是sectorial
 & skills类,enterprise类,和open类,从每个种类里选两门选修,这样就是2+2+2=6门选修。
我还挺喜欢这个选修课的选项的,因为其实他们的种类差别比较大的,想我这样想创业的,就有适合我的“manage innovation process”的课可以选。
具体的2019-2020我们专业的时间表可以看 下面这张图。
注意红框框圈出来的,就是我们传说中的“假期”。
不过还好最后一学期课比较少,就是留出来时间给我们做final group project的。
希望我上完前半年的魔鬼课程之后,还能有命活到最后一学期吧。
比较有意思的课
我们的选修课中有一门课是Negotiation Skills。谈判技巧能讲什么呢?
这个课好就好在它不是只讲课本上那些理论。教授鼓励我们通过实践来锻炼,来学习。
比如第一节课,老师就让我们做了一个很有趣的活动。他给了我们2块钱,让两个人一组,把这个钱如何的合理分配。但他绝对不会让你简单的一人一半,这么顺利的进行。
他给每个学生都发了一张秘密纸条,每张纸条上的内容都不一样,纸条上写了你想要达成的目标和原因。
我的纸条上写的是“你可以编任何故事去说服对方,但是你要至少拿到1.6磅”。但是我并不知道我的对手他拿到的秘密指令是什么。
于是我们就这么开始了谈判,对方坚持要2磅的大头,我也在尽量得到1.6,所以在3分钟之内,我们并没有达成交易。
过后教授统计每组的交易情况,有多少组达成了agreement。后来让每组分享他们为什么能成功,很快你就能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用其他交易转换了。
比如有一组就是他们决定用这2磅买一瓶啤酒,两个人一个坐下来喝喝酒,因为他们彼此之后要成为合作伙伴,他们需要建立良好的关系。
最后教授也就总结道,你们发现了没有,失败者和成功者的区别就是成功者可以从另一个角度(multi-dimension
)去出发,而不是之局限于钱多少这一方面(one-dimension
)。
就是他会用有趣的活动让你去记住一些道理。当然我作为失败者,我觉得这个道理我会记得更深。
并且这门谈判技巧课每节课上课之前都会发下节课要谈判的内容,并且给每个人发不同的秘密条约,看看在下节课的时候你们能不能达成交易。
这个课每节课是3个小时,有一半的时间都是我们在做谈判练习,而不是单单听教授讲PPT。
每次下课我真的都能学到超多,觉得这节课真的是赚到了。很多时候谈出来的结果是我自己都不敢想象的。要不是有教授发的那些秘密指令和强制要求,我都不知道我原来还能这么谈判,而且我自己来的话,我可能连最后结果的一半效益都达不到。
两次旅行之——伦敦行
这个专业比较好的一点就是,会组织两次旅行,可以去游学。
其中的一次旅行是去伦敦的,两天一夜,在第一个学期正式开始之前。
去伦敦听一些行业大佬们分享经验,和一些Q&A的环节,可以帮助我们对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做一个展望。
伦敦行有一个比较有亮点的活动就是有一个校友会的晚宴。
在伦敦King’s Cross火车站旁边的一个小酒吧,包一个单独的room,一起吃晚饭。
晚饭的形式和剑桥的formal差不多,一个非常非常长的桌子,我们每个人找到有自己名字牌的位置坐下。
我们这届所有的学生都会去,还有我们的导师,以及大概5-6个之前学这个专业的校友们分散在各个桌子。吃饭的时候可以问学长学姐们各种问题。可是是以后就业方面的,也可以是选课方面的。收获颇多。

(伦敦晚宴的现场,大家入座之前)


(剑桥女王学院的formal)
两次旅行之——欧洲行
欧洲行会在第二年的三月份,也就是在easter的假期里,三天两夜。
主要是拜访欧洲机构,例如布鲁塞尔的欧洲议会
,委员会和理事会,欧洲投资银行和卢森堡的欧洲法院。并与成员国政府和行业或非政府组织的游说者会面。
除了介绍欧盟的职能,此行还允许与具有各种政治影响力的议员以及欧洲委员会高级官员以及其他游说者或英国官员等会晤,他们可以就欧洲项目提供不同的观点。
在商学院上课
剑桥的商学院绝对是我在剑桥所有的建筑里见过最有童心的了。
你想象中的剑桥是什么样子的,是不是各种800年的历史的古堡?
虽然这种建筑在剑桥确实随处可见,但是当你走到judge 的时候你就···

(剑桥Judge business School 正门外观)
在外面看起来还一切正常。
但是进去楼里你就会看到这样一副景观。

(Cambridge Judge Business School内景)
对,没错。就像是一个大型儿童乐园乐园有没有。
配这剑桥商学院独有的明黄色,配色也很鲜艳大胆是不是。
感觉和剑桥这个人们印象中古板传统的大学格格不入。
偶遇奶茶妹妹
当时在收到offer入学前,就看到网上爆出奶茶妹妹要来剑桥读书了,而且读的竟然也是商学院的课。当时就想着会不会以后上课会经常能看到奶茶妹妹呀。

到了学校以后就被一堆乱七八糟的事情埋没了,也没有时间去想这个。
直到有一天,我们专业一个英国小姐姐跟我聊天的时候问我,听说有个中国很有钱的商人的老婆在我们这读MBA,你听说了吗?
我这才反应过来,她说的应该是奶茶妹妹,哈哈哈哈。想不到外国人也这么八卦的吗。

在上面这所儿童乐园里确实也经常能看到奶茶妹妹的身影。
有时她在咖啡厅和朋友聊天,有时她自己在图书馆学习。
听另一个也读MBA的朋友说,他们这届MBA200多个人,并不是每个人都很熟,不过他觉得她人很nice。
我们在学院看到奶茶妹妹也就是远远看看,也不去打扰,因为觉得她也是来着学习的,不应该总是用一个网红的标准去看她。后来见多了,看到也就不那么激动了,哈哈哈哈。

商学院的各种活动
这个专业的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在商学院,一个非常注重人脉和人际关系的学院。
所以Judge时不时就会举办一些讲座,请来的都是很有名的人物。
比如刚开学,学校就请来了比尔盖茨,当然票是一下就被抢光了。

(比尔盖茨来剑桥做讲座)
不过就算我能抢到票,这个时间我也在上课,注定无缘。
还有Kevin Rudd的讲座。
他中文名叫陆克文。前澳大利亚总理,前澳大利亚外交部长,澳大利亚工党
前领袖。
因为他是政界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物,所以我们导师要求我们专业的学生都去听这个讲座。

(陆克文先生讲座的宣传海报)
这个讲座现实陆克文先生对future of progressive politics
的看法,接下来是Judge的一位教授进行访谈。最后是学生的提问时间。我觉得这个讲座对以后想走仕途的学生会很有帮助。

(陆克文先生演讲现成的照片)
其实这个专业的很多东西并不是在课堂上学到的,而是在课外学校组织的这些活动中。
如何就业
毕业生中最多的毕业生(约25%)在顾问公司找到工作,其次是金融(20%),政府(15%),大型ICT公司(15%),能源公司(10%)以及国际组织,医疗保健,基础设施,设计,法律,媒体,运输和航空航天,非政府组织和技术初创企业。
我之后的就业方向是想自己做网络公司。我本科是学CS的,我已经在IT方面有一些了解了。
所以我要选择这个专业,因为如果想要开公司的话,我还需要一些管理方面的经验。
不过我也知道我们19级里面很多新加坡的同学,他们都是被政府全奖支持过来读这个专业,读完之后直接进新加坡政府工作。想走仕途的同学不妨考虑一下这个专业。

在就业方面还有一个一定要好好利用的就是人脉,剑桥大学的商学院提供非常完善的校友联系网络。
你可以登录你的剑桥帐号,找到已经毕业的学长学姐的联系方式,如果他们正好在你感兴趣的行业或公司,你就可以联系他们,请求他们帮你内推。
或者你有任何就业方面的问题,也可以去咨询相关行业的校友们。
录取数据
听我讲了这么多,对于对这个专业感兴趣的同学们,想要来报考的,可以参考一下录取数据,希望能对你们有帮助。
根据剑桥大学官网发布的数据,2018级一共录取了23名学生。其中学生的平均年龄是24岁。
这个我感觉今年也差不多,我知道很多学生都是工作了几年又回来学校学习的。
这些学生分别来自11个不同的国家。男女比是7:3,看来有理工科背景的还是男生比较多呀。
100%的学生都有3.7+的GPA或者是英制的first class
。和美国常青藤不同的是,牛剑对学术的门槛非常高。
如果你想申请美国常青藤GPA3.5你就能满足要求,学校就不会在GPA上挑你毛病,但是牛剑则是死死的first class或者3.7+,不然一点可能都没有。


(2018级Mphil in Tech Policy的录取数据)
27樓 JosephHeinrich 2024-5-6 20:16
什么都很好,
除了。。。

需要忍受每年一次的中国学联闹剧。
尤其是清华帮和北大帮。
为了做一年中国学联主席,好多人不惜把脸丢尽,把人恶心完。
只能说,挺蠢的。

中国培养了一群二逼利己主义者不是空话。而且是胸无大志、整天想过把“官瘾”的利己主义者。国家最好的教育资源给了这些人,送这些人出去,他们一半多的时间都在考虑怎么混朋友、混圈子、混学联,而不是想怎么把学问和科研做好,回来做个对社会无害的人。这帮人就是剑桥学生的耻辱,华人社区的毒瘤。
有个观点是中国人均受教育程度和素质不高,没法搞民主。MLGB我觉得受教育程度巨高的中国人搞民主选举才叫一个恐怖啊。所以我国教育体制真的有问题。反观本科剑桥的同学还是比较单纯一点,受国内污染较少。
但是我有信心国家的未来不会在这些人手里,他们的志气和能耐不会走多远,人的品质还是决定了大多数人生路径的。

不过有才气和志向的人还是不少的。
匿名一定,相信大多数剑桥学生跟我意见一样。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55775/answer/2755138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28樓 JosephHeinrich 2024-5-6 20:19
作者:Panopath过来人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55775/answer/17311960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篇回答以采访在校生的形式展现University of Cambridge的各个方面。 
采访:泰栗栗,玉米,瓜哥;受访:Tiffany,Sylvia,马文君,Yukia;美编:周一
位置:Cambridge, England. 排名:世界第6(U.S. News排名);世界第4(QS排名)
性质:研究型书院联邦制大学
(牛津和剑桥两个学校本科不能同时申请)
在校人数:18,000多人
本科国际生
占比:13%,来自65个以上欧洲以外的国家
学院数量:31
教职员工数量:9000多人
预录取率:25.9% (2015数据)
国际生学费:£19,197~£50,130(根据专业不同)
国际生生活费:最少 £10,080 (2017~2018年)
学院费:£6,580~£12,264(根据学院不同)
申请成绩标准:雅思总分7.5以及均7,或用其他语言成绩(如托福)联系admission office以获取更详细信息;AS四~五门达A,A level A*AA~A*A*A; IBDP 40~42,三科HL 7,7,6;AP项目除了高分SAT与SAT II,还要至少五科5分相关AP考试成绩
申请截止日期:10月15日
王牌专业:数学,物理,生物,化学,医学等自然科学
来自 Offer Holder:Q:被扔到winter pool里再被捞起来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T:在放榜那天(一月中旬),Homerton学院来了一封邮件说的是“We were impressed by your application。然后我们把你从winter pool里捞起来啦”。超级开心!新的学院(Homerton)比原来面试的(Corpus)要大多了!
Q:如果想录取几率大一点,是选open application(让大学把你随机分配到收到申请数额还有空位的学院)还是在申请中点明自己喜欢的学院?
T:我偏向后者。如果你选了特定学院之后可以看看将要给自己面试的教授的研究方向,发过什么文章之类的。你可以在面试前就开始做些相关功课。不能说open是把你分到竞争比较小的学院然后就比较容易录你。应该是哪些学院还有空位然后随机分——很多人也会被分到Jesus这种很好的(难进的)学院。
S:后者。因为决定以后的硕士、博士研究方向是很重要的——你可以看你的教授做了什么你感兴趣的research。学院的选择也关乎到自己未来生活的模式。每个学院风格真是太不一样了。
Q:收到面试通知一般是什么条件?
T:成绩方面,A level一般是四科A+预估分
,AS学五科左右。DP当然是43+预估分。活动不需要特别厉害和独特的活动,因为成绩是门槛。 S:每个国家学生对活动和成绩的权重了解不一样。活动不重要,只能锦上添花,成绩才是决定因素。而且有些活动,像ASDAN经济论坛
,美式辩论,英国皇家经济学会的论文竞赛一类的,会开拓你的思维,加深你对知识的理解。那个论文竞赛的最高奖项是1000英镑哦!
Q:推荐信里面一般都写什么?
T:就……跟老师吹吹水(笑)。所以这东西没有成绩和ps重要,因为大家的都在吹。
Q:除了成绩,PS(Personal Statement)和推荐信,还要准备些什么?(各专业的入学考、written work、copa
等)
T & S:除了UCAS(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dmissions Service)英国全国大学统一学生申请机构 (小编:以后小分队争取出一个UCAS系统申请指南~) 还有就是Cambridge Online Preliminary Application这个表。是剑桥版UCAS。你还可以在里面写写你为什么要选剑桥以及你选专业的原因等等,,相当于给你的机会针对剑桥再写一封小PS,拍一点马屁还是要的。
再就是大部分专业都要的入学考。你不会被告知你的成绩。经济专业是第一次有入学考,所以暂时不知作用的大小。但是像数学的STEP考试是非常重要的。
Written Work的话,每个学院和专业的要求都不同。有些学院会让你挑平时的一些作业来看。
Q:可以分享一下面试的经历吗?有没有跟教授相处的有趣经历?
T:其实成绩够了之后一般面试就拿得到。剑桥相对于牛津是广发面试的。比如说我们有个同学没有交written work 也没有笔试都可以拿到面试。根据不同学院,面试者住宿吃饭条件都不同(富有的学院college fee都少一些哦)。我当时面试周申请多住了一晚,分了个巨大的房…其实这些住宿的时日安排都是可以根据你的要求调动的。如果面试是在圣诞节前夕,还可以吃到圣餐。面试去教授办公室,或者博士生面你,或者两者的组合。
跟教授的经历啊……就没有像之前牛津的学长们那样跟教授聊的很开心、聊到超时、甚至还一起去饭堂吃了个中饭那种那么好玩的经历了。
Q:面试一般有几场?面试主题偏向哪些?
T:我的话是两场。有些专业面试前还有笔试,比如哲学。面试主题偏学术,会提到你ps里写的内容。一般在寒暄的时候会问问你最近有什么课外活动。也没有问什么“why cambridge” “why this major”之类的。不过其实面试风格、难易程度都是看是什么学院了。 S:一般问问关于时事、专业历史的东西,还有做数学题之类的。
Q:在系、学院、大学之间,offer的决定权主要在哪一方? S:牛津是department的决策权大于学院,剑桥则相反。也就是说,在牛津如果教授觉得你很优秀想把你推荐到别的学院去,成功的几率还是挺大的,部门的权力大于学院。但在剑桥则不同,学院有最终决定权。
Q:你走在校园里的感觉是怎样的?在村里呆着会觉得无聊吗?
T:特别舒服、安静、特别有学习氛围。 S:无聊?沉迷学习就不会觉得无聊啦。
Q:对申请者想说些什么?
T:暑假好好玩,开学好好学。心态很重要。 S: 多读书,多看报,多关心时事。 对于申请经济系的同学,AS经济百分比越高越好。数学很重要!我的conditional offer上的条件都没有给经济condition,但给了高数的。
来自在校生:Q:用一个词来形容Cambridge?
A:可爱!
Q:交通,伙食,购物?
A:交通方面的话骑自行车真的超酷,假如不摔的话。去伦敦也很方便。我的学院饭堂是在剑桥数一数二的,周围餐厅也不少。其实英国食物也没有传说中那么黑暗。我们还每个星期有formal hall,吃的不是食物,是精神。购物的话也有商场,但是我穷,没研究过。要购物的话肯定去伦敦啊比斯特
啊会更好。但是我穷。剑桥就是乡下地方。
Q:觉得哪个学院比较好?对大名鼎鼎的三一学院
有了解吗?
A:三一比较迂腐一点,说穿了就是有钱任性。我们学院(murray edwards
)比较可爱一点,虽然比较穷……
Q:学业压力大吗?剑桥会有很多乱七八糟的却很有趣的选修课吗?
A:压力当然大啊。但是如果是真心为了学自己喜欢的东西,也不失为一种享受。而且那种别的学校第二个term才会学的东西你第一个学期就学了感觉真的很赞!但是有趣的选修课就没有了,相对于美国和香港四年的本科,英国三年的本科没有那么多时间可以学乱七八糟的东西。但是乱七八糟的社团倒是很多。
Q:那可以介绍一下乱七八糟的社团吗?
A:可以呀。有一些真的很莫名其妙的,比如装嫩社,哈利波特社团,飞行社团等等。
Q:为什么要黑对方学校?(牛剑互黑梗)
A:相爱相杀吧。准确来说是看不起别的学校所以只能互怼。【小编听得瑟瑟发抖】
Q:天气怎么样,觉得剑桥哪里最美?
A:超级好,经常天气都很不错。当然有我的地方最美!
Q:看过很多关于剑桥的鬼故事,你们学院也有这种流传很广的有趣小故事吗?
A:没有,我们学院太新太可爱了!
Q:去面试的同学说帅哥特别多,这是真的吗?
A:不觉得唉,美女比较多倒是真的。不过说到帅哥嘛,也要看看是什么标准,普通的金发碧眼小哥哥还是满地走的。
Q:课堂大小是怎样的?
A:这取决于你学什么。拿我的专业来说(经济)就挺多人一起上课的,但是生物就很少,建筑更少。假如是lecture的话,supervision就是2-4个人一起。
Q:不同学院宿舍会不同吗?
A:会有啊,Churchill和Trinity都很豪华。但是也不一定,宿舍分配要看运气。每个学院都不一样,我们学院第二年就可以选。一般三年本科都会保证有宿舍住。
Q:会不会有听不懂课的时候,会选择怎么做? A:会吧,有时候、特别是刚睡醒的时候。一般问问professor
,看看书看看ppt就好啦。
Q:和同学互动多吗 ,圈子会局限吗?
A:挺多的,和学院的和一起上课的都很多。圈子局限不局限也都是看个人,朋友这种东西,国籍不是太大问题,聊得来就好。只跟中国人玩也没有关系,开心就好啦。
Q:能否给大家介绍一下剑桥的college system呢?有给你带来归属感吗?
A:可以啊!剑桥不同的学院最大的差别就是有各自不同的文化,college是在报名的时候自己选择喜欢的学院,如果选择了open当我没说。当然winter pool或者summer pool也会将你分到不同的学院,和牛津差不多学院就像家一样,所以肯定会有归属感啦,不管你被分到哪个college都会有很强烈的归属感的。
Q:说起来,在剑桥上划船的小帅哥有剑桥的学生吗?
A:有啊有啊,我还真见过一个,是剑桥在读的学生。
Q:那剑桥有没有什么传统?
A:和隔壁学校好像差不多,开学典礼啊考试什么的,都有may ball啊rowing啥的,像之前ox学姐提到过的会在一本古老的本子上写自己的名字也是有的,毕竟,签卖身契嘛~虽然个人觉得,有小小迂腐。
Q:能特别描述一下formal吗?
A:我觉得formal吃的不是食物,是精神【认真脸】我们重点不在吃饭,而是吹水。(那东西好吃吗?)好吃!我上个星期吃到了超级好吃的甜点呢!虽然不同学院的饭堂不一样,但是我们学院的是最好吃的,别的学院的校友都羡慕得不得了。【快看图】最重要的是!比隔壁牛津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自豪脸】就是因为剑桥的formal
选的剑桥。
Q:有去过ball嘛?感觉如何?
A:还是那句老话,不同学院的ball不一样,价格不一样体验也不一样,很贵的贵族ball肯定是有的。一般来说就是吃东西喝酒听音乐跳舞玩玩游戏啥的。high不high就看和谁玩吧,和剑桥的大帅哥玩肯定high啊!
Q:考试怎么样?一等学位难吗?
A:难,超级难。作为大一girl还没考过试因为一年final一次,前20%到25%就是一等,听起来好像不难的样子但是在学霸云集的地方就….
Q:选择做学术和找工作的话资源如何?
A:资源肯定很棒棒没话说啊!霍金老大哥都在呢!说到我们经济系连凯恩斯
都是校友啊!尤其在剑桥这种偏理论的地方,选择做学术是很好的选择啊。学校会有无数大人物、大公司和组织来办活动、讲座,条件各种吸引人,但他们最愁的是高冷的剑桥学生会不会去。
Q:以后想去哪里发展,做什么样的工作呢?
A:曾经的我目标很明确,但是我现在对这个世界持怀疑态度,所以我也不知道。
Q:你有想过留在剑桥吗?
A:虽然我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但是大概不会吧。年轻人嘛还是要多走走不同的地方,剑桥就是乡下啊,养老就差不多。
来自毕业生:Q:您可以不以和我们谈谈剑桥毕业生的去向呢?例如他们在哪些机构工作,或者他们之中多少会从事研究、多少会选择留在剑桥然后成为教授?
Y:他们大部分都会留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一部分留在剑桥并且成为教授,一部分开创了自己的诊所,很小一部分从事跟自己专业不相干的事业。
Q:你认为剑桥在就业方面是否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帮助?亦或是剑桥只关注学生们的学术?
Y:我觉得大部分人都没啥子问题吧,虽然教授会帮你的
本文为原创文章,首发于“Panopath过来人”微信公众号
。 
如果你想认识校园百科的受访者问更多问题,可以下载我们的APP来找到TA。=)
http://a.app.qq.com/o/simple.jsp?pkgname=com.panopath.tct (二维码自动识别)
29樓 JosephHeinrich 2024-5-6 20:19
以游客的身份去过一次剑桥,到了剑桥大学以后,我真想放声大哭,这辈子是没机会到这种学校读书了。
从火车下车,穿过城市,就到了剑桥大学,走过一个个科学泰斗走过的路,走过的桥,走过的门,我只能暗自祈祷,希望来生有缘,到剑桥求学。
我要在百年的图书馆里读书到深夜,我要在剑桥的朝阳和春风里沐浴,我要聆听一个个智者的心声,不为金钱,不为名利,只为真理。
看着剑桥大学快乐的年轻人,在这所神圣的大学肆意挥洒着青春,我只能由衷地羡慕,我今生从来没有像羡慕这群人一样羡慕其他人。我的另一个朋友去过剑桥,说我来生只想做康河里的一颗水草,沐浴着知识的阳光,看着幸运的年轻人从身边走过,在清澈的河水里度过一生。
那一年是2019,一切平静安宁,谁也没有预计到风暴会来临。


作者:王宝来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55775/answer/284446231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30樓 JosephHeinrich 2024-5-6 20:19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55775/answer/6477035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泻药。
学校大大小小的社团有几百个吧,如果加上每个学院自己的一些小社团。基本上想体验什么运动或者有什幺小众的爱好都能找到相应的社团。
比较大众的运动,一般都有学院间的联赛。比如足球总共有七级联赛(每一级十个球队,因为每个学院都会有三四支球队),还有同时进行的杯赛(cupper,plate,shield),简直就是一个缩小版的英格兰职业联赛(从英超到低级联赛加上社区盾杯,联赛杯,足总杯等等)。另外还有就是五人制足球比赛。比赛信息,排名,联赛对阵都能在CUAFC的网站上查到。类似的还有橄榄球,壁球,板球,羽乒篮排,曲棍球(hockey),长曲棍球(lacrosse)等等。有些运动也可以以一个系为名义参加,我跟办公室的人打羽毛球降到最末一级了...而且不仅有男子的联赛,相应的还有女子联赛。最热门的运动还是赛艇,基本上每个学院都有一个Boat Club,在剑河下游堆积了三十多个Boathouse(船坞?)最热门的赛艇比赛是Lent term的Lent Bump和Easter term的May Bump。
小众的运动,比如魁地奇(这个社团似乎是民间的),飞盘(frisbee),手球,铁人三项,射击,击剑,还有上面有个学姐提到的滑翔机等等,都能找到组织,但是未必有学院间的联赛了。飞盘我知道是有几只跨学院队伍之间的联赛。
户外社团特别多,例如科考(Expeditions Society),登山(Mountaineering Club),山行(Hillwalking Club),定向越野(Orienteering Club),帆船(Yacht Club),独木舟(Canoe Club),岩洞(Caving Club)等等。不幸的是剑桥所在的地方很平,没有山。所以这些户外社团每次活动都要开车去外地(湖区,北威尔士等等),当然Yachting Club是要从附近的一个港口出海航行。一般户外社团的活动就要占据整个周末。非常敬佩在这些社团做组织者的人,每次都要操心二三十个人的吃喝住行。在长假期间,一般都是线下组织的活动,比如今年夏天Canoe Club的一群人跑到阿尔卑斯山,皮划艇漂流了十几天,所有的辎重都放在皮划艇里面。看到他们的视频,我只有Orz,真是太会玩了。
更新一下,还有很多打架搏击协会,一个朋友去了什么mma(mixed martial arts)的训练。。。
还有一个野外生存协会,主要是就是钻燧取火
有时候有人跟我吐槽,说剑桥好无聊啊,不好玩啊。
我表示不能理解。
你不会玩不要怪剑桥不好玩啊。/微笑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4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