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62篇帖子。
(轉載知乎)如何看待香港科技大學在 QS2024 排名中掉到 60?
21楼 JosephHeinrich 2024-4-25 20:31
某匿名用戶:


大家混得有多差?一幫畢業十幾二十年的還在朋友圈曬這些東西,真的不覺得不好意思麼……

22楼 JosephHeinrich 2024-4-25 20:32
作者:匿名用戶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09102700/answer/309942942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雖然我也唱衰,但是拿QS來討論真沒什麼意義。
科大掉分最嚴重的是最後三項,尤其那項international research network比大陸絕大部分985還低……
還有師生比
這一項,科大這麼小的學校,居然也這麼低……
最搞笑的是,科研甚至還進步了……有一說一,科研退步了啊
對比一下最近很火的新南威爾斯
這就是氪金的力量麼……
23楼 JosephHeinrich 2024-4-25 20:32
Helinal佳姐:


港科
24年QS60,穩穩跌出前50,並且不只在QS榜單,軟科
等排名都是往後跌,原因是什麼?是否影響就業?連同口碑一般的港科廣
,這一篇我們來談談。


目錄


一、港科世界四大排名變化和就業影響
二、關於港科廣」土博「之說
三、港科廣博士是否值得讀


港科世界四大排名變化和就業影響


先來看對港校排名較友好的港科QS世界排名:
2024年 60名
2023年 40名
2022年 34名
2021年 27名
再來看看泰晤士世界排名:
2024年 64名
2023年 58名2022年 66名
2021年 56名
再來看看軟科排名:(24未出)
2023年 301-400名2022年 301-400名2021年 201-300名
最後USNEWS世界排名:(美國院校重點參考)
2023年 95名
可以從四大排名看出——泰晤士
排名算是穩定,暫不提USNEWS,注重學術的軟科和綜合評定的QS,都是一路跌,這其中是什麼原因?其實,這其中有軟科和QS的原因,也有港科大
的原因。
首先來看軟科,港科排名在港五中墊底,而且不僅是23年,22,21年也一樣,沒上過200。其中一個原因:軟科排名佔比最多的,除了教師獲獎外,其他三個20%比重都給了被引用的論文和學者的數量,軟科排名高需要論文多,學者論文被引用的數量多,產論文較多的學科-醫學院理工學院,而港科並沒有醫學院,但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南洋理工
也沒有醫學院,23年軟科排名93,所以也不能用沒有醫學院來作為排名下滑的一個借口。
再來看看QS,港科大的表現如下:
港科在僱主聲譽、師生比、國際研究網路、就業結果和可持續不甚理想,可持續跟校園有關,港科大表現也不好能理解,師生比問題出在近幾年擴招,港前三都有下降,僱主聲譽估計跟QS發放問卷的公司有關,港大也只有51,但學術聲譽表現並不佳,對比港大的97和港中文的88,弱了不是一點。
然後問題來了,排名下滑是否會對畢業後的就業有影響?
這個問題得分情況來看——專業情況和目標工作單位是什麼。
港科的專業—理工科、商科強,人文社科
弱。港科的大多數專業,就業出路是比較好的,從今年的錄取門檻就可以看出,理工和商科的專業入學門檻並不比之前低,甚至有港大錄了港科拒的。
此外,目標是外企大廠民企的畢業生,在學校認可度和含金量來看,港科大還是在線的,港科的不少專業核心課程都很契合相應崗位的需求,比如big data比如BA等,都有很硬核的課程和project在線。
但是,目標為考公的、體制內或國企央企的,部分會卡QS50或者100,對於港科排名下降,影響最大的人群是目標為考公考編,進國企央企的學生,需關注目標單位或企業的具體招聘信息
來看。
關於港科廣「土博」之說
首先,洋博
對比土博,有什麼優勢?
一個是落戶和海歸優惠政策,具體可以私信我發北上廣深的利好政策;一個更為重要的,是之後就業比如進高校任教。
關於第一個各大城市的海歸利好政策,我看到去年在讀港科廣博士一年級的學生反饋,可以通過港科交換半年滿足以下中留服學位認證的為境外學位的需求,但往後是否還可以通過交換需要根據之後港科廣政策來定。
中留服
官網查看:https://zwfw.cscse.edu.cn/cscse/lxfwzxwsfwdt2020/xlxwrz32/cjwt/2b962d09-8.html
關於第二個,之後就業比如大多學生讀博後進高校。
部分國內高校招聘中,有優待政策說明:具有三年以上海外科研經歷的博士優先。而港科廣,雖然可能可以通過交換半年拿到境外學位認證,但畢業證有可能寫著廣州字樣(22年畢業生還沒畢業沒參考),並不能預計是否可以歸為三年以上海外科研經歷。國內高校也有自己的評估政策,也得需要根據各個學校,各個專業的認定,包括人才引進
和紅利的優待、職稱評定是否享受單獨標準等,具體得諮詢特定高校。
據目前幾個在高校任教的前學生反饋:國內985博士英美澳加港澳新博士含金量還是最高,接著是其他博士。港科廣有點兩頭都沾不到的意思,對比海外名校和國內985博士導師的資源,只能說是中上。


港科廣博士是否值得讀
港科廣的師資,官網上都有放出來,但細心的同學們會發現裡面有廣州大學的老師,這也不奇怪,因為國內就是廣州大學聯合辦學的,就跟港中文和深圳大學一樣。
在此,我放出在讀港科廣在讀研究型研究生(通往博士)研一匿名學生的評價:校內的學術帶頭人,沒有發揮把港科大傳統帶過來的作用,更多的是退休了後返聘而來發揮餘熱,質量和與時俱進的程度都不太行。並且廣州目前並沒有像港中深一樣給高等金融研究院和大數據研究院的機會,也沒有醫學布局,對廣州實際上的重視程度和支持力度存疑。理科教授真正給學術拉資源比如創科實驗室innoHK數量都比較低,和理工城市差不多,低於中文港大。
關於入學門檻,跟這位同學說的不謀而合:港科廣的研究型研究生和PhD門檻——和港城、港理工
差不多。
而同學們真正的排序應該是:港大港科大港中文錄不了,港科廣和港城和港理PK,去哪個的問題。
或者錄取國內研究生中游985 PK 港科廣 去哪個的問題。
目標為博士研究生的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情況具體考慮,另外補充一點——港科廣的博士和研究型研究生不需要套磁博導再申請,但建議有研究計劃書,去年有不帶雅思申請拿面試的學生。
港科廣確實有挺長一段路要走,但據目前在讀學生反饋,學校已經在做大量的努力,完善有問題的一切,我們拭目以待吧。
微信:helinal,公眾號:Helinal工作室。
具體想了解請私信詳細諮詢吧。

24楼 JosephHeinrich 2024-4-25 20:33
這個問題不難回答。
學術方面,港科建校時期的教授多數已經退出學術界,青黃不接的師資力量需要渡過陣痛期,還有部分師資隊伍建設港科廣去了。港科缺少醫學院也是綜合評估硬傷。
其次,地理位置相較於其他港校也無優勢,依山傍水的自然環境不一定適合生活。相比之下,hku在中環,cu在沙田,poly在紅磡,確實比清水灣便捷許多。
聲譽而言,有回答提及本地人認可港二說法,並無港三,這是事實,輔之usnews排名。港科也是回到了一個理性的位置。
綜上


作者:我是盧罡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09102700/answer/309398830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25楼 JosephHeinrich 2024-4-25 20:33
圖一樂 


作者:匿名用戶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09102700/answer/309469937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26楼 JosephHeinrich 2024-4-25 20:34
某匿名用戶:


QS這一排名終究也不能看了。看看新二中的NTU,也是狂掉排名

27楼 JosephHeinrich 2024-4-25 20:34
我覺得已經很好了
香港科技大學體量太小:
1.博士生數量(論文主力軍)
香港科技大學 2200+
清華大學 20000+


2. 教師數量
香港科技大學 727
清華大學 3800+


這個體量已經是極限了(不過與:加州理工學院還是不能比)
引用:
https://hkust.edu.hk/about/facts-figures
hkust.edu.hk/about/facts-figureshttps://www.tsinghua.edu.cn/xxgk/tj


作者:匿名用戶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09102700/answer/309966535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28楼 JosephHeinrich 2024-4-25 20:35
DR.吃貨:


只看客觀科研指標的上海軟科ARWU里,香港科技大學已經掉到301到400,被港大(96)、港中大(101-150)完全甩開了。
QS這種主觀評估很高的排名,已經把很多前英國殖民地的大學抬高很多了。

29楼 JosephHeinrich 2024-4-25 20:35
某匿名用戶:


沒什麼用 普林斯頓在qs榜上甚至不如墨爾本

30楼 JosephHeinrich 2024-4-25 20:35
某匿名用戶:


下降就下降吧,新南威爾斯和普林斯頓一個排名,QS這太野了。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