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69篇帖子。
(轉載知乎)「五一其實只放一天」引熱議,中國假期真的少嗎?湊假還要持續多久?
21楼 JosephHeinrich 2024-4-18 19:36
作者:江南紅葉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3098686/answer/346905200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湊假的確打亂了生活節奏,給生活帶來很多的困擾。但是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煩惱,都是可以克服的。而長假對很多人來講,確實解決了一個大問題,那就是,只有長假,常回家看看才能成為現實。
常回家看看,是很樸素的一個願望,但卻不是那麼容易實現的。
時間成本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離家遠,路途時間長,回趟家看看家人,陪伴父母的時間可能還沒有路途時間長,想想也就算了。
放長假為常回家看看提供了可能。
以前只有過年才算長假,一年只有一次,過年才顯得那麼珍貴。如果趕上哪年有特殊情況回不了家,那幾年都回不去家都有可能。
湊出的長假,為回家看看多提供了幾個窗口期,不一定非得過年才能回家,五一、十一等都可以回家了。即使有的長假有事不回去,下一個長假計劃好也可以。或者,和家裡人商議好,兄弟姐妹一起約定今年的哪個長假一起聚在一起,也方便了許多。
日子過得久了,越發感覺能和家人的相聚是多麼不易的一件事。所以,湊假對平淡生活的衝擊,相對於能有更多可能常回家看看,我是能夠接受的。
當然,最好的解決辦法是假期本來就是夠用的,而不是靠湊假人為形成的長假。我想隨著國家經濟水平的逐步提升,能夠不斷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供越來越高的福利待遇,越來越多的法定長假才會成為可能。
這樣的話,既無需因拼湊假期而影響正常生活,也能滿足常回家看看的願望。
22楼 JosephHeinrich 2024-4-18 19:36
採花大盜​:



哎,我只知道清明節我沒有放假,值了班,不僅值了班,還本應該屬於我的周日來補上了一天班!
真是過分了!
以後的什麼假日還是不要放吧,給我一個雙休就行了,我也不要去占什麼便宜了!
23楼 JosephHeinrich 2024-4-18 19:37
作者:asdf-quark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3098686/answer/346853117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中國的法定節假日每年11天。國慶、春節各三天,元旦、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各一天。
周末和工作日串休,來湊長假和小長假。假期沒有增加,朝三暮四,國家想的是促進假日經濟、假期消費;而勞動者希望首先能休息好,再說消費不消費的事兒。
能否多放假,是否有更好的方式放假,茲事體大
,要在國家層面討論決策。
我個人的建議,可以考慮增加到15天:
1. 增加幾個傳統節日,例如元宵、中元、重陽…。我更傾向於元宵和中元,因為重陽離中秋和國慶假期比較近。元宵就相當於春節假期後再給大家回味一下,中元節在端午到中秋之間。
2. 端午到中秋、國慶之間三個月時間,期間還有暑假,除了一天中元節,是否可以考慮親子、避暑、高溫類的假日,例如中元節或者8.10、8.15、8.20附近的某個周五或周一。可以考慮的一個方案就是中元節當周的一個連續四天的假期,周末兩天+中元節一天(我國南北方中元節的習俗好像還不太一樣,也說不定還能多蹭一天)+避暑假/親子假一天,周末不動,兩天節假日的具體日期調整一下。
3. 國慶後到元旦前,也是差不多三個月的時間,間隔也比較長,是否可以考慮中間再加上一天假日,例如類似於11.11、11.21之類時間附近的某個周五或周一。
這樣,增加兩天節日,兩天假日,一共15天法定節假日,一年的假期分布更均勻一些;新增加的2天假日假期固定在周五或周一,也不用周末調休。
最後,周末雙休+15天法定節假日+年假 + 除夕(如果還有中元)可以蹭的1-2天假期,一年的假期應該差不多了吧?
年假能不能休到、能不能休好,更多的要靠自己爭取,在這裡就不多討論了。
再囉嗦一個不太冷的知識:
新中國建國七十幾年的時間,一半以上的時間中國都是周末單休的。雙休是1995年5月才正式開始的(94年試行過一段時間單雙周/大小周),距今還不足三十年時間。有人說是進WTO時美國等已開發國家要求中國做的,也的確是有依據的。美國早在1953年就提出提出在關貿總協定(GATT,即WTO的前身)中寫入禁止不公平勞動的條款,要求締約國要符合國際勞動基準(International labor standards)是指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公約和建議書形成的勞工標準。(國際勞工組織1935年通過了《40小時工作周公約(1935)》(第47號
),作出了40小時工作周的決議);1991年GATT的烏拉圭回合談判,美國主張加入國際勞動基準條款;1993年,美國又在第十三屆世界職業安全衛生大會上代表西方國家公開宣布了這一主張。在其後東盟與歐盟外長會議上,德國外長金克爾代表歐盟國家明確提出要把R權、環境保護和勞動條件納入國際貿易範疇,將勞動者權益和安全衛生狀況與經濟問題掛鉤,此即轟動一時的所謂「社會條款」。
中國在1986年年提出加入GATT(WTO的前身),米國反對原因之一就是中國不符合國際勞工組織的國際勞動基準要求。尤其在1993-1994年之間,中國加入GATT的國際反對聲音最強烈。
於是……
根據1995年3月25日《國務院關於修改〈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的決定》修訂
第三條. 職工每日工作8小時,每周工作40小時。
第七條.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實行統一的工作時間,星期六和星期日為周休息日。
規定自1995年5月1日起施行。有困難的企業、事業單位,可適當延期;事業單位最遲自1996年1月1日起施行,企業最遲自1997年5月1日起施行。
24楼 JosephHeinrich 2024-4-18 19:37
作者:中華能儲集團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3098686/answer/346895072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五一」臨近,假期相關的旅遊預訂進入高峰。然而,近期在社交平台上,「五一其實只放一天」的詞條衝上熱搜,引發熱議。關於國定假期如何休,是否應該調休的討論熱度再起。


  「湊假」模式下雙休變單休


  不少網友吐槽稱,4月在清明假期和五一假期調休後,「湊假」模式下,連續幾個星期「雙休」都變成了「單休」,假期前後上了三個「六天班」。






  有網友甚至翻出了2013年歌手那英關於調休放假的評論:「我就不明白這假期為什麼要與星期六星期天湊到一起,而且還要挪呢?孩子連著上七天八天的課,確實挺累的……生活節奏被打亂其實挺像分泌失調,制定假期的同學能認真考慮一下我們生活嗎?」




  不少網友表示,希望能夠正常放假,正常雙休。






  更有網友表示,希望能夠在不調休的情況下休更長的假。




  在中國新聞周刊官方微博4月12日發起的「你希望怎樣放假?」的投票中,「不調休,也要長假」的選項票數最多,為1.1萬票;位列第二的選項為「假期長短無所謂,不調休就行」,有6033票。而選擇「調休拼長假」的僅517票。




  中國假期真的少嗎?


  目前中國的休假模式有何利弊?與其他國家相比,假期真的少嗎?


  環球旅訊首席分析師彭涵
在接受澎湃新聞(http://www.thepaper.cn)採訪時表示,從輿論層面可以看出,目前公眾對於調休「湊假」模式,意見很大、希望政策得以調整的呼聲非常高。究其根源,在於調休「湊假」模式是沒有增加大家的假期總量,只是在拆東牆補西牆,讓公眾在享受假期之後就必須「還債」,把欠下的工作日給補上。這種模式的導向很明顯,不是為了讓公眾真正「休息」,而是為了集中假期、方便拉動消費經濟。所以公眾對此意見很大,也是很容易理解的。


  事實上,從全球各國的公共假期來看,中國的假期並不算少。若不計調休,中國的公共假期包括:元旦1天(1月1日)、春節3天(農曆正月初一至初三)、清明節1天(農曆清明當日)、勞動節1天(5月1日)、端午節1天(農曆五月初五)、中秋節1天(農曆八月十五)、國慶節3天(10月1日至3日),共計11天,與大部分歐美國家基本持平。不過,在加上職工的帶薪假期後,中國職工全年的總假期數便不及全球多數國家。


  某銀行分行行長、國際商會中國國家委員會(ICC CHINA)銀行委員會信用證組、保理福費廷
組專家薛鍵
指出,例如歐盟立法規定,所有27個成員國都必須依法授予所有員工至少4周的帶薪假期,因此主要的歐洲國家的年度帶薪假期(公共假期+帶薪休假)都不短。


  更關注人,才能真正落實帶薪休假


  彭涵指出,為公眾提供更多實在的假期、更多的休假機會,其實代表了在節假日這個話題上的思路導向:到底是更關注人,還是更關注經濟和消費?


  可見的是,近年來,「落實帶薪休假」一直是政策力推的方向。


  如2019年12月12日,國家發改委、中央組織部、教育部、公安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交通運輸部、文化和旅遊部、全國總工會、中國氣象局等9個部門聯合發布《關於改善節假日旅遊出行環境 促進旅遊消費的實施意見》,提出要優化節假日出行環境、增加旅遊產品供給、提升旅遊景區管理水平以及完善帶薪休假制度、制定出台中小學放春假或秋假的辦法等。


  2022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意見》,提出積極落實帶薪休假制度,促進帶薪休假與法定節假日、周休日合理分布、均衡配置。


  2023年7月31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恢復和擴大消費措施的通知》,明確提出「全面落實帶薪休假制度,鼓勵錯峰休假、彈性作息」。


  彭涵稱,從長遠來看,更關注人,才是真正地關注經濟和消費,這也是國家層面力推帶薪休假等政策的原因。


  此外,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員程超功
還表示,從需求和供給的對照可以看到,現行的法定節假日安排在時間格局上確實存在提升空間,尤其是下半年的法定節假日太少,假期之間的銜接較差,分布不夠合理。


  程超功指出,增加法定節假日,特別是下半年的節假日可以從兩個維度來挖掘,一個是傳統節假日(含重要的歷史紀念日)之前不放假的可以考慮放假(如重陽節、冬至、臘八節等),另一個是針對暑期等旅遊消費旺季可以增加專門的假日。


來源:澎湃新聞


以上大部分內容是我從百度搜索到的內容。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探討五一假期。
25楼 JosephHeinrich 2024-4-18 19:37
看了下公司假期表,所有國家和地區中,中國台灣和中國大陸假期時間基本墊底,不過又有點區別
於是跟台灣同事說:你們這假期有點離譜吧,看著怎麼比大陸還少?答:你再仔細看看,大陸去掉調休其實不比我們多!
這麼看,兩岸至少在假期時間上基本統一了,唯一區別是:台灣還要點臉,沒有調休
對了,來了泰國才知道原來官方調休是指公共假期的時間和周末重合的主動挪到周內再放假,而不是反著來,真是開了眼了


作者:知乎用戶mzdqP8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3098686/answer/346844430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26楼 JosephHeinrich 2024-4-18 19:38
作者:微微一勺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3098686/answer/346894521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回答問題吐槽調休之前其實我們都應該看看熱榜上這個問題:
五一假期首日火車票今日開售,12306 回應開票秒沒,如何提高購票成功率?
有些時候,我們很多人都是喜歡「又當又立」,你吐槽假期調休不好,然後你又扎堆去參與假期活動,拉動消費,拉動經濟。
如果我是制定調休的領導,我會覺得功勞很大,拉動消費,提高了旅遊景點經濟,功勞啊?
如果我是想要調整調休的人,我會覺得我沒辦法提出反對意見,經濟不要了?旅遊不開發了?消費不拉動了?你不馬上就歇菜了啊。
等啥時候關於調休這個問題不再出現,都是冷漠無情對待這種休息方式,也許就是調整的時候了!
27楼 JosephHeinrich 2024-4-18 19:38
這個沒啥好熱議的,一直以來不都是放一天嗎?
其實這只是國家假日辦發布的放假通知,也沒有說企業必須遵守啊,企業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生產經營安排不調休,其實調休不調休都會有人喜歡有人討厭,最好的務實的做法還是落實好企業員工的年休假執行,讓員工能夠根據自己的安排進行休假。


作者:知乎用戶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3098686/answer/346879421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28楼 JosephHeinrich 2024-4-18 19:38
ring:


古人研究上千年,才發明了閏年和閏月,每隔2至3年閏1次。
我們僅用幾年,就將閏年發展到1年1閏。逢節即可閏,年年皆閏年。每年至多還能閏出6個閏月。
同時,我們也發明了閏周。周一次日,還是周一;周五熬完,還是周五!
我願稱之為時間魔法師,簡直強得可怕。

29楼 JosephHeinrich 2024-4-18 19:39
某知乎用戶:


我不是人嗎?我到底是不是人啊?!

30楼 JosephHeinrich 2024-4-18 19:39
十方的騎記​:


我的目標就是近一兩年爭取做到不用上班,做個自由職業者,他們愛咋調就咋調,無所謂~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